沈宁言咳了咳嗓子,大声喊道:“是,二姐。”
沈玉姝看得点头,嗯,有精神小伙那个味儿了,“对,就保持这个状态,咱脑子笨是一回事,但学习态度得端正。”
沈宁言一个踉跄停下脚步,“谁脑子笨了,我明明很聪明。”
“是,是,是,就是不用在读书上。”沈玉姝连连应声,拐进巷子停在夫子家门口,敲响大门,“好了,别说了,到了。”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还是昨天那个小厮墨书,见着换上女装的沈玉姝只冷冷说了, 句,“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玉姝笑嘻嘻的喊了声,“墨小哥。”
“进来吧。”墨书瞧她手里提着东西,行事也知理,加上先前得了老爷吩咐不能为难人,便侧身把三人请进门,路上经过一个亭子,昨天那个老妇人正坐在里面,似乎是在喝茶。
沈玉姝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点心,还真是瞌睡送枕头,她手里的点心正好派上用场。
“老夫人。”她带着两个弟弟俯身行礼。
老夫人放下茶杯侧身看向亭子里站着的姐弟三人,眼神最后落在了着女装的沈玉姝身上,分明是极为普通的一身衣裳却叫人眼前一亮,“今日怎么不穿男装了?”
沈玉姝脸上笑意满满,“既是上门求学,自然要衣冠端正,昨日穿男装是为了外出行事方便,今日自然要换回来。”
老夫人又看向她身后的兄弟俩,在心里不住的点头,男孩子长得也好看,“叫墨书领你两个弟弟过去,你便和我这个老婆子在亭子里坐会儿吧。”
沈玉姝转向身后,眼里全是鼓励,“去吧。”
老夫人看出她眼里的担心,宽慰道:“别紧张,我家老头子不吃人,他就是考校一下孩子们的学识。”
沈玉姝笑着在石凳上坐下,把手上的食盒打开,“老夫人,尝尝我做的点心,这两样都是健脾润肺易克化的。”
老夫人伸手拈起一块糕点,发现还带着丝丝余温,她昨天听墨书猜测说这孩子是乡下来的,这么远的路进了城点心还没凉透,应该是花了不少心思。
她抬眼看向对面,温声道:“你有心了,孩子。”
点心看着小巧玲珑白嫩无瑕,闻着还有丝丝奶香,一口下去软糯适宜,又不会太甜,难得的是竟然不馋半点油腥味,“嗯,好吃,没想到你还有一双巧手。”
沈玉姝适时的露出一脸羞涩,谦虚道:“都是用家里常见的东西做的,您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嫌弃,我这人身子不好,不能吃过于油腻和过甜的,平日里的点心多是油和糖我是半点不能沾的。”
沈玉姝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她的身形,难不成是三高人员,瞧着人挺瘦的也不像啊。
“怎么?可有看出什么来?”老夫人察觉她的视线放下手里的茶杯笑问着。
呃...被发现了,她扯起嘴角尴尬的笑笑,“您除了不能吃甜的和油腻的,可有看东西模糊和口渴的征兆?”
老夫人眼神明亮的看向她,“你会医术?”
“不会,只是跟着乡下郎中学过些皮毛。”沈玉姝摇摇头,“我是看您这么一会儿已经喝了好几杯茶水了。”
“看东西模糊有,不过上了年纪的人不是都这样吗?”
“嗯,那是否经常.....”沈玉姝就着三高的症状多问了两句,最后确认她大概率是高血糖,还没有严重到糖尿病的地步。
血糖高即便在后世也只能靠养来调理,没有根治的法子的。
她把自己知道的调理法子说了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还教老夫人几个穴位按摩来降糖,不过这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还是要在平日的饮食和锻炼上多下功夫。
“没想到你懂得还挺多,人都道民间能人多,看来连乡下的郎中都不能小觑。”老夫人叫来一旁伺候的丫头仔细听着记下,回头照着法子试一试。
沈玉姝眨眨眼,“您别怪我多嘴就是了。”
她知道这些全赖她前世刷的小视频多,关乡下郎中什么事,不过这话不能说只能含糊其辞的推到郎中头上了。
“不怪,不怪,我老婆子又不是老糊涂,来,喝茶。”老夫人笑呵呵的指着沈玉姝面前的茶杯。
这丫头做的点心好吃,花骨朵一般的年纪长得也好看,她是越看越喜欢,回头得和老头子说说,要是那俩孩子天资不差就收下了。
沈玉姝的茶喝了一半,身后石子路上传来两道轻缓的脚步声,她回头看去,是兄弟俩肃着一张脸回来了。
她不好当着人家的面多问,等两人来到凉亭便起身和老夫人告辞,出了大门才开口,“怎么样?”
沈宁嘉还没说什么,沈宁柏先崩不住了,咧着一嘴的大牙高声道:“我俩这么聪明,夫子当然会收了。”
沈玉姝抬手合上了他的下巴,又眼神询问旁边的沈宁嘉,看到他也点头,这下才放心。
“阿姐,夫子说二哥的底子差一些,不和我在一起上课。”
那就是兄弟俩分班了,沈玉姝眼风一扫看向沈宁言,沈宁言的脸瞬间红成了猪肝色,手指还暗戳戳的拽着沈宁嘉的衣袖低声质问,“不是说好了这事不和二姐说嘛,你怎么给我说出去了。”
“阿姐聪明,迟早会知道的。”沈宁嘉把自己的袖子抽出来,撇撇嘴,一副长痛不如短痛的样子。
沈玉姝今天不想教训人,不管怎么说夫子这事算是成了,孩子顽皮就留给老师头疼去吧。
“好了,夫子有说让你们什么时候去上课吗?”
沈宁嘉点点头,“嗯,夫子问了家里的情况,我如实说了,给咱们留了三天的时间安置。”
三天?沈玉姝仔细想了想,“那咱们得赶紧回去收拾房子,屋里还得买家具,再把娘和弟弟妹妹接下山。”
“娘也要来?”
“二婶也要下山?”两兄弟同时惊呼。
“嗯,到时候山上和城里的铺子忙开了,我肯定是顾不上你俩的,娘在家看孩子,还能捎带的看顾你们,不然留你俩在城里我不放心。”
三人转了两个弯回了紫苔巷的一进院,大门敞开里面吵吵嚷嚷,是元生找的人来了在打扫卫生,就连沈宁柏和沈玉兰也在忙活。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沈玉姝看得点头,嗯,有精神小伙那个味儿了,“对,就保持这个状态,咱脑子笨是一回事,但学习态度得端正。”
沈宁言一个踉跄停下脚步,“谁脑子笨了,我明明很聪明。”
“是,是,是,就是不用在读书上。”沈玉姝连连应声,拐进巷子停在夫子家门口,敲响大门,“好了,别说了,到了。”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还是昨天那个小厮墨书,见着换上女装的沈玉姝只冷冷说了, 句,“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玉姝笑嘻嘻的喊了声,“墨小哥。”
“进来吧。”墨书瞧她手里提着东西,行事也知理,加上先前得了老爷吩咐不能为难人,便侧身把三人请进门,路上经过一个亭子,昨天那个老妇人正坐在里面,似乎是在喝茶。
沈玉姝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点心,还真是瞌睡送枕头,她手里的点心正好派上用场。
“老夫人。”她带着两个弟弟俯身行礼。
老夫人放下茶杯侧身看向亭子里站着的姐弟三人,眼神最后落在了着女装的沈玉姝身上,分明是极为普通的一身衣裳却叫人眼前一亮,“今日怎么不穿男装了?”
沈玉姝脸上笑意满满,“既是上门求学,自然要衣冠端正,昨日穿男装是为了外出行事方便,今日自然要换回来。”
老夫人又看向她身后的兄弟俩,在心里不住的点头,男孩子长得也好看,“叫墨书领你两个弟弟过去,你便和我这个老婆子在亭子里坐会儿吧。”
沈玉姝转向身后,眼里全是鼓励,“去吧。”
老夫人看出她眼里的担心,宽慰道:“别紧张,我家老头子不吃人,他就是考校一下孩子们的学识。”
沈玉姝笑着在石凳上坐下,把手上的食盒打开,“老夫人,尝尝我做的点心,这两样都是健脾润肺易克化的。”
老夫人伸手拈起一块糕点,发现还带着丝丝余温,她昨天听墨书猜测说这孩子是乡下来的,这么远的路进了城点心还没凉透,应该是花了不少心思。
她抬眼看向对面,温声道:“你有心了,孩子。”
点心看着小巧玲珑白嫩无瑕,闻着还有丝丝奶香,一口下去软糯适宜,又不会太甜,难得的是竟然不馋半点油腥味,“嗯,好吃,没想到你还有一双巧手。”
沈玉姝适时的露出一脸羞涩,谦虚道:“都是用家里常见的东西做的,您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嫌弃,我这人身子不好,不能吃过于油腻和过甜的,平日里的点心多是油和糖我是半点不能沾的。”
沈玉姝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她的身形,难不成是三高人员,瞧着人挺瘦的也不像啊。
“怎么?可有看出什么来?”老夫人察觉她的视线放下手里的茶杯笑问着。
呃...被发现了,她扯起嘴角尴尬的笑笑,“您除了不能吃甜的和油腻的,可有看东西模糊和口渴的征兆?”
老夫人眼神明亮的看向她,“你会医术?”
“不会,只是跟着乡下郎中学过些皮毛。”沈玉姝摇摇头,“我是看您这么一会儿已经喝了好几杯茶水了。”
“看东西模糊有,不过上了年纪的人不是都这样吗?”
“嗯,那是否经常.....”沈玉姝就着三高的症状多问了两句,最后确认她大概率是高血糖,还没有严重到糖尿病的地步。
血糖高即便在后世也只能靠养来调理,没有根治的法子的。
她把自己知道的调理法子说了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还教老夫人几个穴位按摩来降糖,不过这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还是要在平日的饮食和锻炼上多下功夫。
“没想到你懂得还挺多,人都道民间能人多,看来连乡下的郎中都不能小觑。”老夫人叫来一旁伺候的丫头仔细听着记下,回头照着法子试一试。
沈玉姝眨眨眼,“您别怪我多嘴就是了。”
她知道这些全赖她前世刷的小视频多,关乡下郎中什么事,不过这话不能说只能含糊其辞的推到郎中头上了。
“不怪,不怪,我老婆子又不是老糊涂,来,喝茶。”老夫人笑呵呵的指着沈玉姝面前的茶杯。
这丫头做的点心好吃,花骨朵一般的年纪长得也好看,她是越看越喜欢,回头得和老头子说说,要是那俩孩子天资不差就收下了。
沈玉姝的茶喝了一半,身后石子路上传来两道轻缓的脚步声,她回头看去,是兄弟俩肃着一张脸回来了。
她不好当着人家的面多问,等两人来到凉亭便起身和老夫人告辞,出了大门才开口,“怎么样?”
沈宁嘉还没说什么,沈宁柏先崩不住了,咧着一嘴的大牙高声道:“我俩这么聪明,夫子当然会收了。”
沈玉姝抬手合上了他的下巴,又眼神询问旁边的沈宁嘉,看到他也点头,这下才放心。
“阿姐,夫子说二哥的底子差一些,不和我在一起上课。”
那就是兄弟俩分班了,沈玉姝眼风一扫看向沈宁言,沈宁言的脸瞬间红成了猪肝色,手指还暗戳戳的拽着沈宁嘉的衣袖低声质问,“不是说好了这事不和二姐说嘛,你怎么给我说出去了。”
“阿姐聪明,迟早会知道的。”沈宁嘉把自己的袖子抽出来,撇撇嘴,一副长痛不如短痛的样子。
沈玉姝今天不想教训人,不管怎么说夫子这事算是成了,孩子顽皮就留给老师头疼去吧。
“好了,夫子有说让你们什么时候去上课吗?”
沈宁嘉点点头,“嗯,夫子问了家里的情况,我如实说了,给咱们留了三天的时间安置。”
三天?沈玉姝仔细想了想,“那咱们得赶紧回去收拾房子,屋里还得买家具,再把娘和弟弟妹妹接下山。”
“娘也要来?”
“二婶也要下山?”两兄弟同时惊呼。
“嗯,到时候山上和城里的铺子忙开了,我肯定是顾不上你俩的,娘在家看孩子,还能捎带的看顾你们,不然留你俩在城里我不放心。”
三人转了两个弯回了紫苔巷的一进院,大门敞开里面吵吵嚷嚷,是元生找的人来了在打扫卫生,就连沈宁柏和沈玉兰也在忙活。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