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收了手,母女两人一手一个哄着孩子睡觉,原本做好了半夜起来喂奶得打算,没想到四人一觉到天明,直等院子里的鸡打鸣才醒。
她迷瞪着眼睛下床就找吸奶器,顾氏攒了一晚的奶水全喂了两兄妹,喝的肚子鼓鼓得才松嘴,喝完握着两个小拳头又睡了过去。
当个小娃娃就是好,吃了睡睡了吃,浑然不知愁滋味。
鸡叫三遍后客厅有了动静,沈玉姝也跟着起床,院中几位长辈们在锻炼身体,她还看到吴家夫妻俩的身影。。
吴家兄弟俩和元生几个蹲在院子里刷牙洗漱,她一眼略过去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半夏半眯着眼刷牙显然是昨晚没睡好。
她端着杯子上前,“昨晚师父抽查你功课了?”
“嗯,爷爷说我这几个月课业懈怠了。”半夏嘴里含着牙粉说的含糊,眼里尽是可怜兮兮。
“那你努力加油。”沈玉姝一脸无奈的鼓励着,学医这事她在李郎中那儿没什么话语权帮不上她。
云沙在山上一个月还算没白待,兄弟三人如今的身手进步很大,若再叫她对上只怕只有挨打的份,正这么想着,对面热气腾腾的沈宁言挥着木剑指向她,“二姐,过来。”
沈玉姝看他挑衅的眼神回送了他一个大白眼,“你看我像个傻的嘛,还送上门。”
说完转身就回了厨房给沈玉兰帮忙,不理后面气的直跳脚的人。
早饭拌了一锅疙瘩汤,每人一颗水煮蛋,有沈老太太腌的酱菜和肉酱就着馒头吃。
饭吃到一半门外来了人,阿山当即放下筷子去开门,是村长和他儿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族老家的后辈,一群年轻人乌泱泱进了门。
“李叔来了,吃早饭没有,要不坐下再吃点。”沈安仁赶紧起身迎人,拉过角落的凳子,又扬手吩咐沈玉姝拿碗盛饭。
村长抬手将她拦下,“玉姝别忙活了,我们是吃了早饭来的,昨晚大伙商量了一下,想先下山看看情况。”
沈安信嘴里还有馒头没咽下去,只能点着脑袋附和,“行,正好姝姝也要下山,那就一起吧。”
她今天下山一是走个过场把给家里买的东西带回来,再就是进城看看铺子,有适合的就买下来。
深秋的天起了凉意,原先干涸的小水沟再次充盈起来,沈玉姝裹紧身上的夹衣牵了匹吴家的马率先进了林子。
身边是随处可见的山货,如果村民决定在山里过冬,这些就是能果腹的粮食了,她在心里想着。
出了山一行人站在半山腰将村里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原先宁静安和的村子烧成了废墟,斑驳的墙上还能看到当时火烧的痕迹,墙角有几丛冒上来的野草,残垣断壁中刮起阵阵凉风,带着惨烈和悲鸣。
李全强看到眼前景象一股绝望袭上心头,身体摇摇欲坠险些跌倒,嘴里呢喃自语着,“没了,全没了。”
李林启早有防备,立马将人扶住,嘴里不断安慰,“爹,儿子还年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咱们先下去看看吧。”
骑马果然比坐车快很多,沈玉姝和村民挥手告别,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到了庆丰县。
她和吴常乐在城门口分开,约定好汇合的时辰就各自忙自己的事了,来之前她仔细问过元生城中的情况,私塾和牙行也打听了具体位置。
城中情况已然恢复昔日热闹,这座小城从去年到现在接连经历两次灾难,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她游走大街小巷还是发现不少铺子都易了主,巷子里的宅院也有几家落了锁,上面落了层厚厚的灰。
路上她还担心回来的太晚怕好地方都被城里的大户人家挑走了,如今看来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
摸清城里的情况,她先去了城中口碑比较不错的一家私塾,听元生说起这家是一对老夫妻。
当然这里的老是相对古人来说,实际年龄不过五十出头,古人基于各方面原因寿命较短,能活个六七十就是长寿相了。
教课的夫子是进士出身,每年收的学生也少,主要还是看学生是否合眼缘,纵你是穷苦人家出身只要入了夫子的眼便能拜师,不然你就是给再多的银钱人家也是不要的。
沈玉姝对这点比较满意,人的精力有限,学生少夫子也能多看顾些。
挨着正阳街隔壁的隔壁有一条幽静的松溪巷,巷道幽长里面的住户却不多,沈玉姝数着门牌找过去,断断续续听到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声声稚嫩,她都能想到小娃娃坐在桌前摇头晃脑的样子了。
她侧耳细细的听了一遍,里面的学生确实少只有四五个。
“什么人?”一声呵斥自身后传来。
沈玉姝来不及回头,门上的铁环晃动,有人打开了门,是个年轻的小厮,“你是何人?”
她不敢怠慢,理了理衣裳上前,躬身行礼,“听说这家私塾招学生所以过来看看。”
那人先是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瞟了眼她身后的马,“那怎么不把人带来,我家老太爷收学生是要看人的。”
沈玉姝心道果真和元生说的一样,“我知道,不过今日来的匆忙,我能不能先进去先听听夫子讲课。”
既然决定要来城里上学,就一步到位找个合适的老师,别回头找个死板的夫子再教出一个酸儒学生,把人身上的灵气都磨没了。
“听课?你一个女子?再说还从来没人敢对我家老太爷提这种要求。”
那仆人眼睛尖利的很,一眼看穿沈玉姝是女扮男装,不仅高声揭穿了她的身份还嘲讽她不自量力。
不待沈玉姝还嘴,院子里又有人说话,声音略显苍老,由远及近斥责着,“墨书,你在门口喊叫什么?”
墨书让开大门位置,转身回话,“老夫人,门外来了个好生无礼的女子,她来问老太爷招学的事,却是要先听老太爷讲课。”
“是吗?倒是一桩稀奇事,把人引进来我瞧瞧。”
话落,门内跑出一个小厮接过沈玉姝手里的缰绳,她道了一句多谢,抬脚跨过门槛,当即看到廊下站着一个穿着朴素眉眼慈祥的老妇人。
沈玉姝收回隐晦的打量,走上前行礼,“见过老夫人。”
那老妇人看她进门也不乱看,行礼也有规矩,暗自点头,“嗯,是个伶俐丫头,你刚才说要听听我家老头子讲课,这是为何?”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她迷瞪着眼睛下床就找吸奶器,顾氏攒了一晚的奶水全喂了两兄妹,喝的肚子鼓鼓得才松嘴,喝完握着两个小拳头又睡了过去。
当个小娃娃就是好,吃了睡睡了吃,浑然不知愁滋味。
鸡叫三遍后客厅有了动静,沈玉姝也跟着起床,院中几位长辈们在锻炼身体,她还看到吴家夫妻俩的身影。。
吴家兄弟俩和元生几个蹲在院子里刷牙洗漱,她一眼略过去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半夏半眯着眼刷牙显然是昨晚没睡好。
她端着杯子上前,“昨晚师父抽查你功课了?”
“嗯,爷爷说我这几个月课业懈怠了。”半夏嘴里含着牙粉说的含糊,眼里尽是可怜兮兮。
“那你努力加油。”沈玉姝一脸无奈的鼓励着,学医这事她在李郎中那儿没什么话语权帮不上她。
云沙在山上一个月还算没白待,兄弟三人如今的身手进步很大,若再叫她对上只怕只有挨打的份,正这么想着,对面热气腾腾的沈宁言挥着木剑指向她,“二姐,过来。”
沈玉姝看他挑衅的眼神回送了他一个大白眼,“你看我像个傻的嘛,还送上门。”
说完转身就回了厨房给沈玉兰帮忙,不理后面气的直跳脚的人。
早饭拌了一锅疙瘩汤,每人一颗水煮蛋,有沈老太太腌的酱菜和肉酱就着馒头吃。
饭吃到一半门外来了人,阿山当即放下筷子去开门,是村长和他儿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族老家的后辈,一群年轻人乌泱泱进了门。
“李叔来了,吃早饭没有,要不坐下再吃点。”沈安仁赶紧起身迎人,拉过角落的凳子,又扬手吩咐沈玉姝拿碗盛饭。
村长抬手将她拦下,“玉姝别忙活了,我们是吃了早饭来的,昨晚大伙商量了一下,想先下山看看情况。”
沈安信嘴里还有馒头没咽下去,只能点着脑袋附和,“行,正好姝姝也要下山,那就一起吧。”
她今天下山一是走个过场把给家里买的东西带回来,再就是进城看看铺子,有适合的就买下来。
深秋的天起了凉意,原先干涸的小水沟再次充盈起来,沈玉姝裹紧身上的夹衣牵了匹吴家的马率先进了林子。
身边是随处可见的山货,如果村民决定在山里过冬,这些就是能果腹的粮食了,她在心里想着。
出了山一行人站在半山腰将村里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原先宁静安和的村子烧成了废墟,斑驳的墙上还能看到当时火烧的痕迹,墙角有几丛冒上来的野草,残垣断壁中刮起阵阵凉风,带着惨烈和悲鸣。
李全强看到眼前景象一股绝望袭上心头,身体摇摇欲坠险些跌倒,嘴里呢喃自语着,“没了,全没了。”
李林启早有防备,立马将人扶住,嘴里不断安慰,“爹,儿子还年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咱们先下去看看吧。”
骑马果然比坐车快很多,沈玉姝和村民挥手告别,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到了庆丰县。
她和吴常乐在城门口分开,约定好汇合的时辰就各自忙自己的事了,来之前她仔细问过元生城中的情况,私塾和牙行也打听了具体位置。
城中情况已然恢复昔日热闹,这座小城从去年到现在接连经历两次灾难,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她游走大街小巷还是发现不少铺子都易了主,巷子里的宅院也有几家落了锁,上面落了层厚厚的灰。
路上她还担心回来的太晚怕好地方都被城里的大户人家挑走了,如今看来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
摸清城里的情况,她先去了城中口碑比较不错的一家私塾,听元生说起这家是一对老夫妻。
当然这里的老是相对古人来说,实际年龄不过五十出头,古人基于各方面原因寿命较短,能活个六七十就是长寿相了。
教课的夫子是进士出身,每年收的学生也少,主要还是看学生是否合眼缘,纵你是穷苦人家出身只要入了夫子的眼便能拜师,不然你就是给再多的银钱人家也是不要的。
沈玉姝对这点比较满意,人的精力有限,学生少夫子也能多看顾些。
挨着正阳街隔壁的隔壁有一条幽静的松溪巷,巷道幽长里面的住户却不多,沈玉姝数着门牌找过去,断断续续听到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声声稚嫩,她都能想到小娃娃坐在桌前摇头晃脑的样子了。
她侧耳细细的听了一遍,里面的学生确实少只有四五个。
“什么人?”一声呵斥自身后传来。
沈玉姝来不及回头,门上的铁环晃动,有人打开了门,是个年轻的小厮,“你是何人?”
她不敢怠慢,理了理衣裳上前,躬身行礼,“听说这家私塾招学生所以过来看看。”
那人先是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瞟了眼她身后的马,“那怎么不把人带来,我家老太爷收学生是要看人的。”
沈玉姝心道果真和元生说的一样,“我知道,不过今日来的匆忙,我能不能先进去先听听夫子讲课。”
既然决定要来城里上学,就一步到位找个合适的老师,别回头找个死板的夫子再教出一个酸儒学生,把人身上的灵气都磨没了。
“听课?你一个女子?再说还从来没人敢对我家老太爷提这种要求。”
那仆人眼睛尖利的很,一眼看穿沈玉姝是女扮男装,不仅高声揭穿了她的身份还嘲讽她不自量力。
不待沈玉姝还嘴,院子里又有人说话,声音略显苍老,由远及近斥责着,“墨书,你在门口喊叫什么?”
墨书让开大门位置,转身回话,“老夫人,门外来了个好生无礼的女子,她来问老太爷招学的事,却是要先听老太爷讲课。”
“是吗?倒是一桩稀奇事,把人引进来我瞧瞧。”
话落,门内跑出一个小厮接过沈玉姝手里的缰绳,她道了一句多谢,抬脚跨过门槛,当即看到廊下站着一个穿着朴素眉眼慈祥的老妇人。
沈玉姝收回隐晦的打量,走上前行礼,“见过老夫人。”
那老妇人看她进门也不乱看,行礼也有规矩,暗自点头,“嗯,是个伶俐丫头,你刚才说要听听我家老头子讲课,这是为何?”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