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伸头看了看顾氏快要见底的碗,继续说着,“他们是打南边的明行府来的。”
顾氏端碗的手顿住了,片刻后神色如常的放下碗筷,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嘴角,这才转头看向女儿,“所以,你是来告诉娘,这回你也要跟着去。”
沈玉姝摸不准顾氏的脾气,又看她脸上平静的看不出喜怒来,轻声回了一句“嗯。”
“什么时候出发?”
沈玉姝和支着身子侧躺在床上的沈安信对视一眼,“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好,那娘一会儿给你准备行李。”
沈玉姝悬着心还是没法落下,小心凑上去问着,“娘不生气?”
“生气又能如何,难道你就能不去吗?”
顾氏说完这话起身来到她身旁,抬手摸上她的脑袋以证实自己的猜测,竟真的在头顶摸到一个小小的鼓包,提在胸前的那口气松了又紧。
“娘不会生气,只是疫病凶险,要是李郎中实在没有救治之法,我希望你能保全自己,不要让爹娘担心。
去年那场伤寒因为你保住了不知多少人命,这回大概也一样,说起来这也是积福报的善事。
自从你得了那机缘,咱们家沾了诸多好处,我猜多半是上天要你用份机缘来保世人安稳的,只是万事要小心为上,一切以自身为先。”
这便是有母亲的感觉吗?沈玉姝心里生出阵阵暖意融进四肢百骸,明明这话前世奶奶也和她说过,可她还是从顾氏嘴里说出来不一样。
她眼里染了湿意,怕顾氏和沈安信看到将头轻轻靠到顾氏的脖颈处,“娘放心,我这个人惜命的很,才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境,娘是怎么猜到的?”
顾氏睨了她一眼,“你这万事不愿出头的懒散性子,有个什么事都是打发你爹去,实在不行自己才会出手。
这么些日子你天天在山上撒欢怕是早就乐不思蜀了吧,要不是迫不得已,我看你宁愿在这山里过一辈子。”
沈玉姝抬手沾了沾眼角的泪花,嘟囔道:“山里有什么不好,不缺吃不缺喝的,还不用操心外头的事。”
顾氏挨得近自是听得一清二楚,拉过她的手摩挲着,“可你还年轻,合该出去长长见识,把自己活成个老太太模样算怎么回事。”
沈玉姝撇撇嘴,该见识的她前世都见识过了,虽说古代生活也有独属于它自己的魅力,可单单出门就够麻烦,路不好走不说隔山探海的还绕远,坐马车一天走不了百里路。
她空间的汽车也不能拿出来开,要是没有空间那些装备也就不想了,偏偏有还不能用真是让人抓心挠肝。
“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上娘咱们一块出去长见识。”
顾氏笑着摇头,“最近这两年是不用想了,这两个小家伙离不了人。”
“那就把他俩也带上。”
顾氏和沈玉姝畅享以后母女一同旅游的美好,沈安信起身过来凑热闹,“哎,还有我呢,把爹也带上。”
顾氏抽出被女儿抱着的胳膊,转头径直把人推回床上,嫌弃道:“你去干嘛,我们娘儿两个去,你就在家看孩子吧。”
沈安信滚了一圈又回来拱着顾氏的身子,“我得保护你俩啊。”
两人被这话逗得笑意满满,顾氏又想起女儿之前给她讲的事,打趣他,“听听你爹这话,说的真不害臊,是谁在我生孩子的时候,在院里急得都快哭了,还指望你保护我,我有姝姝就够了。”
沈安信也知道自己那天行事多少有些丢人,赶紧解释道:“我......我那还不是担心你急得。”
顾氏不再理他,拍拍女儿的手起身,“咱们上二楼,娘给你收拾行李去,让你爹在这里守着。”
沈玉姝不愿她再跑一趟,把人拉回了床上,“不用了娘,我都准备好了,回头挎个包做遮掩就行。”
“那怎么能行,你这一回出去起码得两三个月,光来回路上就得耗费不少时日,我得亲自给你拾掇了才放心。”
母女俩扔下沈安信看孩子,相跟着上二楼去了,在客厅遇上了从外回来的沈宁嘉。
“宁嘉你干嘛去了?”沈玉姝只以为他在隔壁睡觉,吃过饭也有一会儿了,按说他早该回屋了,怎么却是从外头回来的。
沈宁嘉愁眉不展的回道:“阿姐,我去隔壁找了李爷爷,问了问关于疫病的事。”
“师父怎么说的?”
“李爷爷只说这回的病有些棘手,其他的还要等去了当地才能知道。”
沈玉姝开解他,“那你有空可以多读一读关于这方面的书,民生多艰,虽说咱们是庄户人家出身,这方面深有体会。
可如果你将来想着科举,对这些还是要下一番功夫,一个英明的君主是绝对不会喜欢科考的举子只会写几篇锦绣文章。”
农家出身是优势却也是劣势,少了从小培养的眼界和见识,若是不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恐怕将来想出头更是难上加难。
沈宁嘉闷闷的回了一句,“我知道了阿姐。”
沈玉姝回身走到他跟前,趁机狠狠揉了一番他的脸蛋,小孩子渐渐长开,加之这大半年吃的好,已有了几分俊俏模样,脸上的婴儿肥都快没了。
“别老苦着一张脸,阿姐不会有事,你和我们一起上来,我有事交代你。”
沈宁嘉想着她要出远门,乖乖的由着她在自己脸上作弄,然后听话的跟着上了二楼。
顾氏打开她放衣服的矮柜,里面衣服不多,几件在家时穿的短衫襦裙和上山常穿的短褐,粗布料子做的耐磨,带着小黑小白在山上爬上爬下最合适不过。
顾氏把她仅有的几件衣服都拿出来,一件件叠好,“你这回出门还做男子打扮?”
“嗯,和去年一样,再说这回他们肯定是急着赶路,我一个姑娘家这样方便些,娘不用多收拾,包里放一套做做样子就行。”
沈玉姝把沈宁嘉带到电脑跟前,教了他一些基本的操作,留够一家过冬用的布料和棉花,又把学习用的笔墨纸砚拿出了一些。
她这回离家久把能想到的都拿了一些出来,灾民陆续到了庆丰县,没什么大事就暂时不要出山了。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顾氏端碗的手顿住了,片刻后神色如常的放下碗筷,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嘴角,这才转头看向女儿,“所以,你是来告诉娘,这回你也要跟着去。”
沈玉姝摸不准顾氏的脾气,又看她脸上平静的看不出喜怒来,轻声回了一句“嗯。”
“什么时候出发?”
沈玉姝和支着身子侧躺在床上的沈安信对视一眼,“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好,那娘一会儿给你准备行李。”
沈玉姝悬着心还是没法落下,小心凑上去问着,“娘不生气?”
“生气又能如何,难道你就能不去吗?”
顾氏说完这话起身来到她身旁,抬手摸上她的脑袋以证实自己的猜测,竟真的在头顶摸到一个小小的鼓包,提在胸前的那口气松了又紧。
“娘不会生气,只是疫病凶险,要是李郎中实在没有救治之法,我希望你能保全自己,不要让爹娘担心。
去年那场伤寒因为你保住了不知多少人命,这回大概也一样,说起来这也是积福报的善事。
自从你得了那机缘,咱们家沾了诸多好处,我猜多半是上天要你用份机缘来保世人安稳的,只是万事要小心为上,一切以自身为先。”
这便是有母亲的感觉吗?沈玉姝心里生出阵阵暖意融进四肢百骸,明明这话前世奶奶也和她说过,可她还是从顾氏嘴里说出来不一样。
她眼里染了湿意,怕顾氏和沈安信看到将头轻轻靠到顾氏的脖颈处,“娘放心,我这个人惜命的很,才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境,娘是怎么猜到的?”
顾氏睨了她一眼,“你这万事不愿出头的懒散性子,有个什么事都是打发你爹去,实在不行自己才会出手。
这么些日子你天天在山上撒欢怕是早就乐不思蜀了吧,要不是迫不得已,我看你宁愿在这山里过一辈子。”
沈玉姝抬手沾了沾眼角的泪花,嘟囔道:“山里有什么不好,不缺吃不缺喝的,还不用操心外头的事。”
顾氏挨得近自是听得一清二楚,拉过她的手摩挲着,“可你还年轻,合该出去长长见识,把自己活成个老太太模样算怎么回事。”
沈玉姝撇撇嘴,该见识的她前世都见识过了,虽说古代生活也有独属于它自己的魅力,可单单出门就够麻烦,路不好走不说隔山探海的还绕远,坐马车一天走不了百里路。
她空间的汽车也不能拿出来开,要是没有空间那些装备也就不想了,偏偏有还不能用真是让人抓心挠肝。
“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上娘咱们一块出去长见识。”
顾氏笑着摇头,“最近这两年是不用想了,这两个小家伙离不了人。”
“那就把他俩也带上。”
顾氏和沈玉姝畅享以后母女一同旅游的美好,沈安信起身过来凑热闹,“哎,还有我呢,把爹也带上。”
顾氏抽出被女儿抱着的胳膊,转头径直把人推回床上,嫌弃道:“你去干嘛,我们娘儿两个去,你就在家看孩子吧。”
沈安信滚了一圈又回来拱着顾氏的身子,“我得保护你俩啊。”
两人被这话逗得笑意满满,顾氏又想起女儿之前给她讲的事,打趣他,“听听你爹这话,说的真不害臊,是谁在我生孩子的时候,在院里急得都快哭了,还指望你保护我,我有姝姝就够了。”
沈安信也知道自己那天行事多少有些丢人,赶紧解释道:“我......我那还不是担心你急得。”
顾氏不再理他,拍拍女儿的手起身,“咱们上二楼,娘给你收拾行李去,让你爹在这里守着。”
沈玉姝不愿她再跑一趟,把人拉回了床上,“不用了娘,我都准备好了,回头挎个包做遮掩就行。”
“那怎么能行,你这一回出去起码得两三个月,光来回路上就得耗费不少时日,我得亲自给你拾掇了才放心。”
母女俩扔下沈安信看孩子,相跟着上二楼去了,在客厅遇上了从外回来的沈宁嘉。
“宁嘉你干嘛去了?”沈玉姝只以为他在隔壁睡觉,吃过饭也有一会儿了,按说他早该回屋了,怎么却是从外头回来的。
沈宁嘉愁眉不展的回道:“阿姐,我去隔壁找了李爷爷,问了问关于疫病的事。”
“师父怎么说的?”
“李爷爷只说这回的病有些棘手,其他的还要等去了当地才能知道。”
沈玉姝开解他,“那你有空可以多读一读关于这方面的书,民生多艰,虽说咱们是庄户人家出身,这方面深有体会。
可如果你将来想着科举,对这些还是要下一番功夫,一个英明的君主是绝对不会喜欢科考的举子只会写几篇锦绣文章。”
农家出身是优势却也是劣势,少了从小培养的眼界和见识,若是不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恐怕将来想出头更是难上加难。
沈宁嘉闷闷的回了一句,“我知道了阿姐。”
沈玉姝回身走到他跟前,趁机狠狠揉了一番他的脸蛋,小孩子渐渐长开,加之这大半年吃的好,已有了几分俊俏模样,脸上的婴儿肥都快没了。
“别老苦着一张脸,阿姐不会有事,你和我们一起上来,我有事交代你。”
沈宁嘉想着她要出远门,乖乖的由着她在自己脸上作弄,然后听话的跟着上了二楼。
顾氏打开她放衣服的矮柜,里面衣服不多,几件在家时穿的短衫襦裙和上山常穿的短褐,粗布料子做的耐磨,带着小黑小白在山上爬上爬下最合适不过。
顾氏把她仅有的几件衣服都拿出来,一件件叠好,“你这回出门还做男子打扮?”
“嗯,和去年一样,再说这回他们肯定是急着赶路,我一个姑娘家这样方便些,娘不用多收拾,包里放一套做做样子就行。”
沈玉姝把沈宁嘉带到电脑跟前,教了他一些基本的操作,留够一家过冬用的布料和棉花,又把学习用的笔墨纸砚拿出了一些。
她这回离家久把能想到的都拿了一些出来,灾民陆续到了庆丰县,没什么大事就暂时不要出山了。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