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府试开始-《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

  尚婉婉看的很清楚,那位叫王樱的姑娘之所以说要一个举办的未婚妻的仪式,就是想心安的。

  何为“心安”?即是,有了未婚妻的名头,那说明大妇的位置基本已经定好了。

  也是几乎不能更改的了。

  毕竟即便是林清日后真的反悔,是如果,如果是反悔了,那么就会面临宗法和礼教的压力,这也会使,届时若是他进入了仕途官场,面临这等事,也是会直接影响他的官途的。

  或许更严重的,会被弹劾,入狱都有可能的。

  ——这没办法,古代就是一个礼教世情社会。

  所以那王樱,用这样的办法,来确保自己未来的正妻的地位,也几乎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而自家公子答应了,说尚婉婉不嫉妒这一份偏宠,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没办法,自家公子明显对这个王樱姑娘是特别的,是自己无法比拟的。

  “嗐~”她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但是她也是知足的,毕竟之前是奢想着做公子的通房丫头,而现在这个妾室的名头在太太的面前都是已经说出来了,这是说明基本已经被确定,自己还是开心的。

  随后王樱提出来,她要先回去问问自己师父,于是林清一家人便将王樱送出了家门,然后看着马车驶走。

  ……

  过了差不多两刻钟时间,王樱又回来了,然后见着林清他们,便欣喜地说道:“师父说,这两个月里,我可以在家里。”

  林清他们都很高兴。

  因为这时是下午时分,林清他们决定在晚饭的时候,吃顿很丰盛的,庆祝王樱的回归。

  时间匆匆转眼两个月时间过去。

  这两个月中,林清的《凡人修仙传》现在已经写到第八卷了。

  除了林清的这本书,还有就是蜂窝煤工场,林清的这工场的名字,也就叫“蜂窝煤工场”的,林清对人说,这样起名会让人通俗易懂,不必要那么繁杂华丽的工场名目。

  而且这也是品牌效应,人们一提起蜂窝煤,立刻想起的就是蜂窝煤工场了!

  这两个月这蜂窝煤工场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了。

  这蜂窝煤卖的十分的红火。

  而且这两个月中,因为资金链的充足,林清还让王大柱招募了工场的护卫队,一共就直接招了五十个人。

  没办法,这蜂窝煤的生意太红火了,万一有人来捣乱怎么办?所以未雨绸缪,首先将护卫队弄出来。

  王大柱就操练这支五十人的护卫队,林清偶尔也过来,他虽然没当过兵,但是他参加过军训啊?

  于是林清将军训的那一套和王大柱自己的练武功的那一套,做了相融合,过了一阵子,护卫们适应了后,林清便基本不再在训练上管护卫队了。

  而王大柱通过这样子的训练,初时他觉得少爷一个书生,怎么可能会训练护卫?

  但是慢慢的他发现这种训练方法,对这些新护卫训练十分的有效,特别是对于纪律性上。

  很快,王大柱就十分的佩服自己的少爷了!

  这两个月过去后,今天是四月二十日,正是府试的日子。

  府试,只要考过,那是能够成为童生的,而一旦考过,那么以后的县试府试就不用考了,直接参加院试,当然这是指之前没有一次性考中院试的人。

  而只要考中院试,那就是可以成为秀才了,就能够享受国家给与的一些福利政策,比如说免除徭役了之类的。

  这天一早,林清他们乘坐马车,前往府试的地点,在府学旁边的考棚。

  林清先下了马车,尚婉婉随后下来。

  他们在考棚的位置的路对过,等候府试的开始。

  而这时候,在考棚的大门的旁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学子。

  就这么的,又等了大约摸快半个刻钟,考棚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府试是一共考三场,前两场,每一场一共考两天,最后一场是考一天。

  林清见门打开了,便对婉婉他们说了一声,然后就朝着考棚走去,尚婉婉鼓起勇气在后面大声喊道:

  “公子,下笔如有神,马到功成!”

  林清朝后面笑了笑,随后大步朝考棚大门走去,当然门口已经排了不少考生了,林清只是在前面一点而已。

  过了一会,轮到检查林清了,检查过了林清,林清便步入了考棚。

  与此同时,卫辉知府衙门,后厅中。

  卫辉府兵马司左司寇参军张伯凌,正在跟卫辉知府两人隔着一张小几坐在一块,二人在密语着什么。

  二人就这么小声交流了一会,随后卫辉知府董林拿起小几上的茶盏,茶盖拂了拂,旋饮了一口,而后说道:

  “如此,我们便按照刚才说的好行事。”

  张伯凌眼中闪过一抹冷酷的光芒,说道:“就等今天晚上了!”

  ……

  晚上将近子时。

  在离“蜂窝煤工场”的附近的一条路上。

  密密麻麻地有一群人影,在快速地朝着蜂窝煤工场的方向而来。

  视线接近过来,便能听到一些这些人的喘息之声。

  而在这群人的当头走着两个人,其中稍微靠后一点的那人对前面之人说道:“张少,咱们这些人能够直接搅黄了这‘蜂窝煤工场’吗?”

  为首的那张少却是“哼”了一声,旋道:“牛二,你的胆子何时变得镇小了?我们一共来了二百来人,还是大晚上半夜来袭其不备,听说他们的护院才五十号人,怎么的?你们二百来人打不过他们五十人?——而且听说那五十人,还都是新招的流民护院,你们怕流民?”

  之后的那人赶忙摇头,旋道:“那怎么能怕?——只是听说这‘蜂窝煤工场’的工人还是挺多的。”

  “哼,多有个甚用?”张少不屑道,“咱们今天晚上将这蜂窝煤工场给它搅的乱七八糟、稀碎一片,他们的那个工场的东主要是个晓事明白的人,自当会清楚明白,这蜂窝煤的生意,不是他一个童生功名的人能罩得住的!”

  “张少,您英明!”那之后之人,当即奉上马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