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温暖-《穿越成刺客,先杀我夫君?》

  马车里,郑和敬捏着信,出宫时脸上笼罩的阴云悄然淡去些许。

  信上的内容只是些无意义的家长里短,但他清楚关键在于其中刻意留下的一处隐秘错误,这是他曾与人约定紧急联系时可使用的暗号。

  他的手还有些发颤,如同对待价值连城的珍贵字画般一板一眼地将信沿着折痕折好,预备揣进怀中,这时才注意到身上还未换下的官服。

  郑和敬一愣,无言笑了两声。

  自己这般年纪,竟表现得像个未经世事的毛头小子,被这封几乎没透露出任何消息的信冲昏了头!

  他清清喉咙,一改往日说一不二的风格,短短一段路内,第三次更改了自己下过的命令:“不去城西了,先回府。”

  -----------------

  兴安城西,一间既非最华贵也非最寒酸,既非最热闹也非最凋敝的茶楼,毫不起眼地隐在一排商铺里。就连名字也是中规中矩,了无新意——吉祥茶楼。

  茶楼三层,角落处的雅间内,门外的人携着一阵风推门而入,与谢云华正对上了视线。

  椅子与地面的摩擦声轻声响起,谢云华在看到来人的一瞬便已站起身,上前行至距离来人约半步时忽的停住脚步,整衣肃揖,俯身深如折竹,广袖垂落及地。

  “殿下不可!臣……”

  “弟子云华,拜问师傅安。”

  郑和敬托肘制止的动作在听到“师傅”二字时一点点冻住,眼尾几不可察的爬上了一抹红。

  他缓缓直身,视线落在对面青年的身上,收回的手在袖中缓握成拳,紧攥的手却未能压得住带着轻颤的长叹:“殿下离京半载……清减了。”

  “多谢师傅见信后,愿冒险前来。”谢云华语气恳切,“我刚回京,对这段日子发生的事还未了解完全,听闻近日圣上对百官稽查严苛,稍有不慎都可能严惩厉责。”

  “唉,如今……”

  郑和敬轻叹一声,欲言又止,转开了话题。

  “先不聊那些,你为何半年前突然杳无音讯?此事众说纷纭,却始终无人出来给个定论,有人说你是被秘密遣返封地,也有人说你已……”他愤愤地在腿上拍了一掌,“我就说是那帮心思不纯的老东西见不得人好!可……也有人说,你离京那日曾有人去你府上拜访,发现了一大滩未干的血迹。”

  郑和敬看向谢云华的眼神中带着探究,嘴唇翕动,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只关切道:“这半年,你过得如何?”

  “这半年……”

  关于过去的画面纷纷扰扰在脑海中浮现,此时谢云华才恍然察觉,当初被迫离开的那个天光微亮的早晨,不知何时在他记忆里已成了无足轻重之事,反而是从玉京开始的点点滴滴家长里短刻印在了头脑里。

  他的唇边浮起一个温暖的弧度:“我蛮好的,师傅。今日也是想向您介绍一人。”

  郑和敬看见他的表情,竟觉得有几分陌生。

  眼前的青年,是他看着从一个萝卜丁大小长成如今玉树临风的模样,脸上总挂着温润和善的笑,让人挑不出错处来。郑和敬听过坊间关于齐王的议论,其中一种说法是称他为画中仙,将他夸得天花乱坠,听着夸张了些,却也让人觉得有几分契合。很多时候,他都觉得这孩子的确如画中人,缺了点人间烟火气。

  可如今他脸上的笑,比以前看起来更发自真心。

  郑和敬心下也松快了几分,点了点头。

  “请师傅稍等片刻。”

  谢云华走向里间,看到桌边人的情形,不禁低头轻笑出声。

  苏羡支肘托腮,头如小鸡啄米般一点一点的,不知何时已经睡着了。

  最近这段时间舟车劳顿,的确辛苦。谢云华看着她满脸倦意,还是不忍将她喊醒。

  他放轻脚步,向着苏羡走去,想给她调整一个稍舒适些的姿势,坐在凳上的人却不知梦到了什么,身体忽的往一侧歪倒,连带着整个凳子都向一侧倾去,眼看着就要摔倒。

  谢云华也顾不得动静如何,张开双臂大步向着她的方向赶去。

  一阵滞空感猝不及防袭来,苏羡猛地睁开眼睛,感觉身体已经被一双手臂稳稳托住,映入眼帘的是谢云华隐含着无奈的眼睛。

  她还未能完全清醒,眨巴了两下惺忪的睡眼,身下的凳子翘起的一边“咣”的一声砸落回地面。

  “云华?你怎么了?!”郑和敬带着焦急的声音传来。

  “师傅安心,我没事!”谢云华立刻回应。

  此时苏羡迷迷糊糊的三魂七窍终于各归其位,坐直身子,声音里倒还剩些未散的睡意:“外面是你之前提过的……”

  谢云华颔首,替她拢了拢稍微乱掉的发丝:“你愿不愿意见一见?”

  “我?”苏羡眼睛彻底睁开了,“你们不是要谈正事?”

  “夫人赛得上任何参议军师,我自然希望你能赏脸。”谢云华的手覆上她脸上被压出的红印,先递上一顶高帽,“况且,师傅于我而言,是很亲近的人。”

  苏羡像是被挠住了下巴的猫,通体被细碎酥麻的感觉钻过,舒展开来。

  她揉了揉脸,隐藏住心底一点紧张不安,手放进了谢云华邀请的掌心里。

  喜欢穿越成刺客,先杀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