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司隶诡局(七十一)-《三国:征战汉末》

  亲卫是一种有些尴尬的兵种,武功高的人根本用不上,武艺差的人有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这些人与其说是保护将领,不如说是将领的亲信,大多时候都是用作督战队的。

  王弋倒是很大方,他给予了每个高级将领两百名亲卫的名额,奈何他的正军之中并不需要督战队,将领们的亲卫也就从未满员过,太史慈的亲卫一直维持在百人左右。

  不过他的亲卫出身倒是很有意思,都是他当年在幽州混江湖的时候结识的豪侠义士,全凭太史慈的义气聚拢在他身边。

  就像张通便是幽州豪族出身,凭借举荐就可从军入仕,但在收到太史慈需要亲卫的信后,卖了家产、交了土地、遣散姬妾侍从,带着一家老小来投了太史慈,就是为了义气。

  这些人武艺参差不齐,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主打一个能为彼此豁出性命。

  而且在太史慈的调教和多年军营熏陶下,这些人配合极为默契,让他们上阵杀敌或许搞不出什么名堂,但让他们做些其他的杀人勾当,还真是手到擒来之举。

  张通这次只派出了五个人,五人没走多远便看到了在林中游弋的大猫,其中有人一眼便将其认出,说道:“小心些,这些都是猞猁。”

  “猞猁?听说这东西吃狼?能驯养?”

  “对。有时会捕食孤狼。不过……”此人皱起眉头,很是疑惑地说,“猞猁是吃肉的,纯吃肉。若真是村中之人驯养,他们哪来这么多肉食?”

  “谁管那么多?”另一人不满道,“赶紧想办法弄死它们。你有办法吗?”

  “有。”先前那人点了点头,随即钻入树林。

  片刻后,林中响起一阵短暂的打斗声,那人很快便拎着一只死猞猁走了回来。

  回来后此人当着众人的面将猞猁剥了皮,又将猞猁血混合着一瓶药粉涂抹在猞猁尸体上,将尸体随意丢在了一旁。

  几人看得一头雾水,此人示意几人上树,解释道:“猞猁能够驯养,但难以去除野性,根本不可能服从指令,平常时候只要恐吓一番即可。不过我听说此次殿下要对付的可能是些方士,我也不敢托大,只能以鲜血刺激它们的野性,将其毒杀。”

  “能行吗?”

  “放心,要是这东西真能养得熟,先人们就不会养犬了,养它们不是更好?你看,来了吧。”

  众人顺着此人手指看去,果然看到正在山林中乱窜的猞猁被血腥味吸引,逐渐围拢在一起分食着同伴的尸体。

  几人见状松了口气,其中一位似是首领的人说道:“既然没了这东西的威胁,抓人吧。我来找到他,刘统来抓。”

  “好。”

  几人点头应下,小心潜入树丛。

  这个首领确实是个追踪高手,他临来之前从张通盾牌上拔下了那支羽箭,竟然从力度和羽箭的长短判断出了敌人所在的大致位置,带着其他人一路来到那附近,略微搜寻便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应该是那个方向不会错,不过此人倒是信心十足,射出一箭后便直接回村了?真不将我等放在眼里啊。”首领不屑一笑,说道,“我也不知他是否回到村子,刘统,你小心。”

  刘统点了点头,叮嘱:“你们在此不要动,等我消息。”

  说罢,他三两下蹿上身边大树,孤身一人竟在树枝之中穿梭,向着村子的方向跑去。

  跑了不过数百步,刘统便看到一棵大树下有一片衣角一闪而逝,他冷笑一声,提起气息,抽出腰间宝剑蹿了过去,身形犹如一条在碎石见游走的毒蛇,诡异而又迅捷。

  闪到树后,正看到一道人影正不疾不徐地走着,刘统招式如他身形一般,宝剑贴着地划向了此人后背,没有半点声息。

  不过此人也是个高手,似是预知到了生死危机,下意识来了一个懒驴打滚,连滚带爬地躲过这一剑。

  躲过后此人赶忙起身查探,哪知却像是块膏药,沾上了就甩不脱,此人抬眼之时,宝剑已来到他的面前!

  此人赶忙仰面躲过宝剑,刘统却滑到了他的身侧,掐住此人脖颈,狠狠将他按在地面之上,自己则身形扭转,挥动宝剑顺势插入此人后背,极其精准地刺中了此人腰间脊椎。

  只听“咔”一声闷响,紧接着便是痛苦的惨叫,刘统却已站定身形,看着眼前不停扭动上半身的人冷笑不止。

  “你还真是狗胆包天,我的弟兄你也敢动?当真不知死活。”刘统一脚踩在此人肩膀,狠狠扭动将骨头生生踩碎后,才一边拖着他去与同伴会和,一边说,“好叫你知道,爷是刘氏出身,皇族……哼,你们这些狗东西,见了爷的弟兄不好好跪伏等死,竟然胆敢反抗,你们一个都不会有好下场,你是最轻的那个。”

  一路拖拽,等刘统将人带到同伴面前时,此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众人都知道刘统的性格,也不好说什么,赶忙将人带到了张通面前。

  张通见状更是头大无比,这人这种状态,他也不知道能不能问出个屁来,只好硬着头皮尝试道:“你们村中藏了多少人?谁是首领?老实回答,某给你个痛快。”

  被抓之人倒不是什么硬汉,闻言立即满脸渴求道:“村中擅长技击者,三十有二,首领乃是上仙……”

  “够了!世间哪有神仙鬼怪?又有多少猛兽?”

  “没有了……村中只有小人擅长御兽之术……还请给小人个痛快,小人不想如此痛苦。”

  “解决掉。快些!”张通见此人已经开始翻白眼,知道问不出什么了,很是嫌弃地摆了摆手,便转身向太史慈汇报去了。

  太史慈已经率领大部队来到山下,他已听说探路先锋的遭遇,见到张通立即问道:“文博,村中是何情况?”

  张通几人将村中情况汇总了一下,太史慈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村落中居然还藏着三十多个技击高手,赶忙走向刚刚下来的王弋,说道:“殿下,村中藏有伏兵……”

  “多少?”王弋不等太史慈说完,立即问道,“可是人手不足?”

  “并非不足……”太史慈无奈叹息一声,他带了一百后军士卒、大半的亲卫队以及王弋的亲卫,人手肯定是足够的。

  奈何王弋根本不想听太史慈劝说,直接下令道:“我将亲卫交给你来统帅,立即进攻。”

  “殿下,您还是和亲卫在此处稳妥一些。”

  “子义莫要管我。”王弋摆了摆手,带着吕邪和张白骑开始四处巡视,眨眼间便消失在众人面前。

  王弋的亲卫似乎早就知道了这种情景,闹哄哄地将太史慈围在原地,根本不给他劝说王弋的机会。

  无奈之下,太史慈只得硬着头皮部署战术。

  先前两什探路先锋损失惨重,一什只剩下一人,另一什相对好些,也仅有三人存活,他们肯定是不能参战了。

  太史慈干脆将剩下的八十后军全部部署在了地形相对开阔的南边做为主攻部队,王弋的亲卫分作两翼援护,他自己的亲卫则分散在树林之中四处游弋,截杀漏网之鱼。

  定下计策,进攻开始。

  随着各路人马到达位置,一声号角声响,后军士卒在距离村落百步开外便开始向村中发射火箭。

  战争不是械斗,在一轮轮的箭雨过后,等到后军来到村落之前,整个村落都燃起了熊熊烈火,鸡飞狗跳之中还夹杂着肉类烧烤的香味,可惜不多时香味便成了焦糊气。

  也正在此时,数十道人影从村中蹿出,直扑中军而来。

  太史慈见状立即下令放箭,一轮齐射之下,数道人影当场殒命。

  可太史慈对这样的战绩相当不满,他没想到所谓的技击高手身手竟然如此了得,只好冷哼一声,抽出双戟迎了上去。

  只是这样的战斗哪里用得着他这个大将出马?

  却见两翼忽然飞出成片成片的箭雨,原来王弋亲卫早已架起连弩,对着袭来的敌人疯狂射击。

  打完弩匣之中的弩箭后,这些人直接将连弩丢弃,架起盾牌将后军士卒护住,又从盾牌后面抽出一支小巧的手弩。

  这种手弩可不一般,太史慈目瞪口呆地看到有几支弩箭甚至直接贯穿了敌人的头颅,掀飞了整片头盖骨!

  一直等到手弩射完,王弋的亲卫才抽出战刀,将剩下的寥寥三四个所谓高手围在中间。

  这……

  太史慈下意识摸了摸铠甲,终于明白王弋为什么总是给他们这些高级将领赏赐一些甲胄的部件,这要是不加固,就算有甲也扛不住那些手弩啊!

  “将军,这些人怎么办?”一名亲卫前来询问。

  太史慈闻言都没有回答,拎着双戟上前三两下便全部将其砍翻,随即下令:“搜索村庄,不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