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烽火(九)-《说好做任务怎么变成谈恋爱了?!》

  当副官将那包带着战场硝烟味的药品和那张折叠的便条呈上时,秦晔正在为筹措药品之事焦头烂额。

  他先是愕然,待看清药品是珍贵的西药,尤其是那救命的盘尼西林时,瞳孔猛地一缩。

  他迅速展开便条,那带着悍野之气的字迹映入眼帘。

  透过“记账”那两个字,仿佛能看到池越那张带着嘲讽和野性的脸。

  读着剩下的那寥寥数语,秦晔的手指微微收紧,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

  他的第一反应是荒谬与警惕。

  池越?他为什么写下这样一番“指点”?

  这莫非是什么离间计?或是故意示好,麻痹自己,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

  两人分属敌对阵营,屡次交手,互有死伤,这份“馈赠”来得太过突兀和诡异。

  但……药品是真的。

  这做不得假。

  这些药,足以救回王副官等好几名重伤员的命。

  池越若真想害他,绝无必要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

  紧接着涌上心头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与羞愧。

  敌人的怜悯与施舍比战场上失利更让他感到刺痛。

  南京的冷漠,同僚的倾轧,与眼前这包来自死敌的药品形成了尖锐的讽刺,让他胸口发闷。

  然而,理智很快压下了情绪。

  他看着那包药,又看了看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的副官,深知这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

  责任重于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对副官沉声道:“……拿去,给军医。优先给重伤员使用。”

  副官领命而去后,秦晔再次拿起那张便条,反复看了几遍。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疲惫却仍在坚持的士兵,心情极其复杂。

  他不明白,池越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是军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还是如信中所说,只是一种“邻居”间的“善意提醒”?

  或者有更深层、他暂时无法看透的算计?

  无论如何,这份“人情”他记下了。

  带着感激,更带着一种对池越其人的重新审视和深深的困惑。

  这个对手,比他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

  他收起便条,眼神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心底却已波澜丛生。

  战争很快进入了最疯狂、最血腥的最终阶段。

  平府联军与宁府中央军,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投入了最后的本钱,杀得尸横遍野,日月无光。

  对于池越而言,这混乱到极致的局势,却是天赐的扩张良机。

  战火就是最好的掩护。

  命令系统混乱,建制被打散,溃兵如潮水般四处流窜。

  池越的二十九团,像一头潜入羊群的饿狼,开始了疯狂的狩猎。

  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

  凭借着手头已经壮大的力量和黑石岭相对稳固的据点,他的触角伸得更远。

  一支被打残的晋军步兵营?

  池越亲自带人“接应”,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半强迫半吸纳地将其吞并。

  一股被中央军击溃的西北军骑兵连?

  池越看中了他们的马匹,设下埋伏,缴了械,愿意留下的喂饱,不愿意的剥光装备放走。

  甚至偶尔有落单的中央军运输队或小股部队,也成了他重点打击的目标。

  他专挑软的捏,行动快如闪电,捞一票就走,绝不恋战。

  他的部队像滚雪球一样膨胀,兵力迅速超过了一个标准团,甚至达到了旅级规模。

  武器装备更是五花八门,但火力却凶猛异常。

  他手下的军官们个个红光满面,虽然疲惫,却充满了劫掠带来的兴奋和活力。

  池越开始不满足于仅仅拥有兵力,目光投向了更实际的东西——地盘。

  他以“维持地方”、“清剿溃兵土匪”为名,将远处的淆城及周边几个县纳入了实际控制范围。

  此地有小型煤矿和耐火粘土矿,是发展军工的基础。

  农业以小麦、棉花为主,但饱经战乱,民生凋敝,需要好生治理才能焕发生机。

  然而,他的扩张并非没有边界。他的目光无数次扫过地图上那个刺眼的地点——巩镇。

  秦晔就像一颗钉子,死死楔在那里。

  池越不死心地派侦察兵试探过几次,发现这块骨头硬得硌牙。

  秦晔的防御工事修得更加完善,火力配系刁钻,士兵们虽然面带疲色,但纪律严明,警惕性极高。

  几次小规模接触,池越都没占到便宜,反而折了几个弟兄。

  “……这么严实,属乌龟的?”池越骂骂咧咧,但心里却不得不承认,此时强攻巩镇,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于是,他转变策略,绕着巩镇,将秦晔周围的敌军,主要是溃散的联军部队和一些地方保安团,吃了个七七八八。

  一方面壮大自己,另一方面,无形中也替秦晔清除了一些侧翼的威胁。

  ……

  巩镇。

  与池越的风生水起相比,秦晔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他成了一座被狂潮包围的孤岛。

  后方的命令一道比一道严厉,措辞一封比一封急切:

  “死守巩镇!”

  “确保铁路枢纽畅通!”

  “为全局争取时间!”

  ……大人物们在地图上轻轻一圈,就是他和麾下将士必须流尽的鲜血。

  物资,确实通过残存的铁路线断断续续运来了一些,粮食和弹药暂时无虞。

  但这冰冷的物资无法弥补生命的消耗。

  没有兵员补充。

  他的一个满编团,经过连续数月残酷的拉锯战、消耗战,人数已经锐减了三分之一还多。

  每一个士兵都疲惫不堪,每一个军官都眼窝深陷。

  看着熟悉的面孔一次次减少,新的空白无法填补,秦晔的心每天都在煎熬。

  他站在指挥部了望口,能用望远镜清晰地看到远方池越部队的活动。

  看着那支敌军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看着他们生龙活虎地四处出击,看着他们甚至大摇大摆地在附近村庄征粮……

  而他的士兵,却只能困守在日渐残破的工事里,默默消耗着生命和斗志。

  这种对比,像毒虫一样啃噬着他的内心。

  焦急、愤怒、无奈,还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立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知道池越就在外面,像一头伺机而动的饿狼,或许就在等着他撑不住的那一刻。

  “团长,三营又报上来七个重伤员……药品……又快不够了。”副官的声音沙哑,带着绝望。

  秦晔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混着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

  他知道,自己或许又不得不写下第二封信了。

  而这一次,对手还会施舍仁慈吗?

  巩镇就像一座被遗忘的堡垒,虽然物资仍在输入,但生命力却在一点点流失。

  秦晔这位坚守的将领,正品尝着孤立无援和慢性失血的最痛苦滋味。

  而堡外,饿狼的嚎叫似乎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