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这三个月,李其玉便常常找借口去惠太妃的宫里。有时说是去与惠太妃请安,有时又说是去陪惠太妃说话解闷,实则每次去,都能 “恰巧” 遇到芷萝。
这日巳时,李其玉带着首领太监往惠太妃的宫里去,首领太监忍不住劝:“皇上,今日还有早朝,大臣们还在等着呢。”
李其玉瞪他一眼:“朕说头痛就是头痛,朝政有他们打理,少朕一天碍不着事!快走!”
刚到宫门口,芷萝提着花锄出来,见了李其玉,连忙行礼,故意晃了晃身子:“皇上?您怎么来了?今日不是该上朝吗?”
李其玉上前扶住她:“朝中琐事哪有见你重要?朕想着你,就过来了。”
芷萝低下头,绞着裙摆:“皇上这话让臣妾惶恐,臣妾就是个孤女,哪能耽误您处理朝政?”
李其玉拉着她往凉亭走:“无妨,陪你一会儿怎么了?你要去采花?朕陪你。”
到了花坛边,芷萝蹲下身,忽然 “呀” 了一声,举起手指:“皇上,好痛!”
李其玉连忙抓过她的手,吹了吹:“怎么这么不小心?疼不疼?”
芷萝摇摇头,眼泪掉下来:“不疼,都是臣妾笨,采花都能伤到手,还让您担心。”
李其玉揽住她:“傻姑娘,这点小伤算什么?以后让宫女做,别自己动手。”
芷萝靠在他肩上:“皇上对臣妾真好,臣妾无以为报。”
接下来几日,李其玉彻底不上早朝。
清晨,两人在庭院喂鸽子,芷萝把鸽食撒在手上:“皇上你看,鸽子都来我这儿,它们是不是也喜欢臣妾?”
李其玉笑着摸她的头:“是,它们跟朕一样,都喜欢你。”
午后下棋,芷萝皱着眉琢磨半天,落子后又懊恼:“哎呀,皇上,臣妾又走错了!”
李其玉哈哈大笑:“没事,朕让着你,你输了也有赏。”
傍晚芷萝端来莲子羹,李其玉喝了一口:“这羹真甜,比御膳房做的好。”
芷萝眼睛亮起来:“真的吗?那臣妾以后天天给皇上做!”
李其玉拉住她的手:“好,朕天天来吃。”
惠太妃见了,每次李其玉来,都起身说:“皇上,哀家去佛堂礼佛,你们年轻人聊着。”
宫女太监私下议论,老太监叹:“先帝在时,哪敢这样?”
小宫女接话:“那芷萝看着软,上次小太监撞了她一下,她就跟皇上哭,结果小太监被杖责二十大板。”
消息传到前朝,御史大人带着几位大臣跪在养心殿外,高声喊:“皇上,您不能再沉迷美色,该上朝理政了!”
李其玉在里面骂:“一群老顽固!把他们赶出去!”
首领太监连忙应声:“是,皇上!各位大人,快请回吧,皇上身体不适。”
御史大人急得拍门:“皇上!江山社稷为重啊!”
杨太后在慈宁宫,兰心匆匆跑进来:“太后,不好了!皇上三个月没上早朝,天天在在惠太妃那里据说跟一个姑娘厮混,御史大人劝谏还被赶了出去!”
杨太后把茶盏往桌上一放:“荒唐!他是天子,不是纨绔子弟!再这样下去,江山要败在他手里!”
太傅在一旁叹:“太后,朝臣们都有不满,再放任下去,恐生变故。”
杨太后对玉枝说:“去把小禄子叫来!”
小禄字进来躬身:“老奴参见太后。”
杨太后:“小禄子,你立刻去惠太妃查探,看看那个女的是用什么手段迷惑皇上,她的来历,还有惠太妃在里面做了什么!记住,要隐秘!”
小禄子躬身应道:“小的遵旨!太后放心,小的定当仔细查探,绝不泄露半点风声!”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径直往惠太妃宫去 —— 他本就是宫中太监,日常走动不会引人怀疑,倒不必特意乔装。
到了惠太妃宫门口,小禄子看到负责守门的小太监,笑着走上前:“兄弟,忙着呢?刚去给张公公送东西了,最近这天真是越来越热了,顺便问问,最近宫里是不是来了位新姑娘?看着面生得很。”
小太监见是常随太后的小禄子,也没多想,压低声音说:“您说的是芷萝姑娘吧?可不是新来了嘛,惠太妃说她是失散多年的侄女,皇上现在天天来这儿,跟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连早朝都不上了。”
小禄子又问:“那芷萝姑娘是怎么跟皇上处好的?皇上以前可没对哪个女子这么上心过。”
小太监撇撇嘴:“还能怎么处?天天装得柔柔弱弱的,切水果划个小口子都能哭半天,皇上就吃她那套,又是传太医又是赏补品,我们这些下人看着都觉得夸张。”
小禄子点点头,又故意往殿内瞥了眼:“那芷萝姑娘真是惠太妃的侄女?我怎么没听说惠太妃有这么个亲戚?”
这时,负责采买的小宫女从里面出来,听到两人说话,接话道:“禄公公,惠太妃说芷萝姑娘小时候跟家人失散,被宫外一对夫妇收养,半年前才找回来的。不过我听她说话,带着点外地的口音,不像是咱们京城本地的。”
小禄子心里记下这话,又跟两人闲聊了几句,借口 “还要去太后宫里伺候,改日再来”,便离开了长春宫。
之后,他直接出宫,找到芷萝被收养的那对夫妇家,跟周围邻居打听。
一个老奶奶见他是宫里来的,也不敢隐瞒:“那对夫妇人挺好的,几年前收养了个姑娘,就是芷萝。那姑娘文静得很,天天在家做针线,很少出门,后来听说找到了远房亲戚,就走了,我们哪知道她是进了宫啊。”
另一个大叔也附和:“是啊,那姑娘的收养手续都在官府备案了,我们都见过,身份没问题的。”
小禄子又去见了养父母,确认了身份信息,又匆匆回宫,径直去慈宁宫复命。
“太后,老小的查探清楚了。”
小禄子躬身禀报,“那个姑娘叫芷萝,惠太妃说她是失散多年的侄女。芷萝小时候跟家人失散,被宫外一对民间夫妇收养,小的去查过,那对夫妇的身份没问题,周围邻居能作证,还有官府的收养文书备案。”
杨太后皱紧眉头,语气带着怀疑:“身份没问题?那她怎么能把皇上迷惑成这样?惠太妃早不找晚不找,偏偏这个时候找回侄女,还让她进宫,哪有这么巧的事?”
小禄子连忙补充:“小的还从宫女嘴里听说,芷萝姑娘说话带燕国旧地口音,而且跟皇上相处时,总爱装柔弱博同情,皇上就是被她这副模样迷了心。”
杨太后拍着桌子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好一个惠太妃!就算芷萝身份没问题,她也肯定在打小算盘!故意让芷萝用这种手段勾引皇上,耽误朝政,她安的什么心!不行,哀家得亲自去问问!”
说罢,杨太后对玉枝吩咐:“玉枝,备驾!去长春宫!不用通传,直接进去!”
这日巳时,李其玉带着首领太监往惠太妃的宫里去,首领太监忍不住劝:“皇上,今日还有早朝,大臣们还在等着呢。”
李其玉瞪他一眼:“朕说头痛就是头痛,朝政有他们打理,少朕一天碍不着事!快走!”
刚到宫门口,芷萝提着花锄出来,见了李其玉,连忙行礼,故意晃了晃身子:“皇上?您怎么来了?今日不是该上朝吗?”
李其玉上前扶住她:“朝中琐事哪有见你重要?朕想着你,就过来了。”
芷萝低下头,绞着裙摆:“皇上这话让臣妾惶恐,臣妾就是个孤女,哪能耽误您处理朝政?”
李其玉拉着她往凉亭走:“无妨,陪你一会儿怎么了?你要去采花?朕陪你。”
到了花坛边,芷萝蹲下身,忽然 “呀” 了一声,举起手指:“皇上,好痛!”
李其玉连忙抓过她的手,吹了吹:“怎么这么不小心?疼不疼?”
芷萝摇摇头,眼泪掉下来:“不疼,都是臣妾笨,采花都能伤到手,还让您担心。”
李其玉揽住她:“傻姑娘,这点小伤算什么?以后让宫女做,别自己动手。”
芷萝靠在他肩上:“皇上对臣妾真好,臣妾无以为报。”
接下来几日,李其玉彻底不上早朝。
清晨,两人在庭院喂鸽子,芷萝把鸽食撒在手上:“皇上你看,鸽子都来我这儿,它们是不是也喜欢臣妾?”
李其玉笑着摸她的头:“是,它们跟朕一样,都喜欢你。”
午后下棋,芷萝皱着眉琢磨半天,落子后又懊恼:“哎呀,皇上,臣妾又走错了!”
李其玉哈哈大笑:“没事,朕让着你,你输了也有赏。”
傍晚芷萝端来莲子羹,李其玉喝了一口:“这羹真甜,比御膳房做的好。”
芷萝眼睛亮起来:“真的吗?那臣妾以后天天给皇上做!”
李其玉拉住她的手:“好,朕天天来吃。”
惠太妃见了,每次李其玉来,都起身说:“皇上,哀家去佛堂礼佛,你们年轻人聊着。”
宫女太监私下议论,老太监叹:“先帝在时,哪敢这样?”
小宫女接话:“那芷萝看着软,上次小太监撞了她一下,她就跟皇上哭,结果小太监被杖责二十大板。”
消息传到前朝,御史大人带着几位大臣跪在养心殿外,高声喊:“皇上,您不能再沉迷美色,该上朝理政了!”
李其玉在里面骂:“一群老顽固!把他们赶出去!”
首领太监连忙应声:“是,皇上!各位大人,快请回吧,皇上身体不适。”
御史大人急得拍门:“皇上!江山社稷为重啊!”
杨太后在慈宁宫,兰心匆匆跑进来:“太后,不好了!皇上三个月没上早朝,天天在在惠太妃那里据说跟一个姑娘厮混,御史大人劝谏还被赶了出去!”
杨太后把茶盏往桌上一放:“荒唐!他是天子,不是纨绔子弟!再这样下去,江山要败在他手里!”
太傅在一旁叹:“太后,朝臣们都有不满,再放任下去,恐生变故。”
杨太后对玉枝说:“去把小禄子叫来!”
小禄字进来躬身:“老奴参见太后。”
杨太后:“小禄子,你立刻去惠太妃查探,看看那个女的是用什么手段迷惑皇上,她的来历,还有惠太妃在里面做了什么!记住,要隐秘!”
小禄子躬身应道:“小的遵旨!太后放心,小的定当仔细查探,绝不泄露半点风声!”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径直往惠太妃宫去 —— 他本就是宫中太监,日常走动不会引人怀疑,倒不必特意乔装。
到了惠太妃宫门口,小禄子看到负责守门的小太监,笑着走上前:“兄弟,忙着呢?刚去给张公公送东西了,最近这天真是越来越热了,顺便问问,最近宫里是不是来了位新姑娘?看着面生得很。”
小太监见是常随太后的小禄子,也没多想,压低声音说:“您说的是芷萝姑娘吧?可不是新来了嘛,惠太妃说她是失散多年的侄女,皇上现在天天来这儿,跟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连早朝都不上了。”
小禄子又问:“那芷萝姑娘是怎么跟皇上处好的?皇上以前可没对哪个女子这么上心过。”
小太监撇撇嘴:“还能怎么处?天天装得柔柔弱弱的,切水果划个小口子都能哭半天,皇上就吃她那套,又是传太医又是赏补品,我们这些下人看着都觉得夸张。”
小禄子点点头,又故意往殿内瞥了眼:“那芷萝姑娘真是惠太妃的侄女?我怎么没听说惠太妃有这么个亲戚?”
这时,负责采买的小宫女从里面出来,听到两人说话,接话道:“禄公公,惠太妃说芷萝姑娘小时候跟家人失散,被宫外一对夫妇收养,半年前才找回来的。不过我听她说话,带着点外地的口音,不像是咱们京城本地的。”
小禄子心里记下这话,又跟两人闲聊了几句,借口 “还要去太后宫里伺候,改日再来”,便离开了长春宫。
之后,他直接出宫,找到芷萝被收养的那对夫妇家,跟周围邻居打听。
一个老奶奶见他是宫里来的,也不敢隐瞒:“那对夫妇人挺好的,几年前收养了个姑娘,就是芷萝。那姑娘文静得很,天天在家做针线,很少出门,后来听说找到了远房亲戚,就走了,我们哪知道她是进了宫啊。”
另一个大叔也附和:“是啊,那姑娘的收养手续都在官府备案了,我们都见过,身份没问题的。”
小禄子又去见了养父母,确认了身份信息,又匆匆回宫,径直去慈宁宫复命。
“太后,老小的查探清楚了。”
小禄子躬身禀报,“那个姑娘叫芷萝,惠太妃说她是失散多年的侄女。芷萝小时候跟家人失散,被宫外一对民间夫妇收养,小的去查过,那对夫妇的身份没问题,周围邻居能作证,还有官府的收养文书备案。”
杨太后皱紧眉头,语气带着怀疑:“身份没问题?那她怎么能把皇上迷惑成这样?惠太妃早不找晚不找,偏偏这个时候找回侄女,还让她进宫,哪有这么巧的事?”
小禄子连忙补充:“小的还从宫女嘴里听说,芷萝姑娘说话带燕国旧地口音,而且跟皇上相处时,总爱装柔弱博同情,皇上就是被她这副模样迷了心。”
杨太后拍着桌子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好一个惠太妃!就算芷萝身份没问题,她也肯定在打小算盘!故意让芷萝用这种手段勾引皇上,耽误朝政,她安的什么心!不行,哀家得亲自去问问!”
说罢,杨太后对玉枝吩咐:“玉枝,备驾!去长春宫!不用通传,直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