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穿着太监服饰的人悄然走到她身边,这是慕容苍水派来的人,躬身行礼后,便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惠太妃原本慵懒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轻轻拨了拨鬓边的发丝,声音带着几分得意:“知道了,人就先留在这里,找个宫外的院子好好安置,务必看好她,别出什么差错。记住,到时候她可有大用处。”
“是,属下明白。”
使者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惠太妃看着庭院中盛放的牡丹,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心中暗暗想着:这大周的锦绣,迟早会落入我们的手中。
时光匆匆,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四年里,京中的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只是苏瑶一直安心待在府中,悉心教导一双儿女,倒也过得安稳。
这日午后,苏瑶坐在王府花园的凉亭里,看着不远处正在嬉闹的李其睿和李令曦,眼中满是温柔。如今的李其睿已经十六岁了,身形挺拔,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
他不仅精通诗书,还习得一身好武艺,每次参加文人雅集,都能凭借出色的才华赢得众人的称赞,连皇上都曾多次在朝堂上夸赞他是少年英才。
而李令曦也已经十四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的眉眼与苏瑶极为相似,一双杏眼灵动有神,笑起来时颊边会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可爱极了。
平日里她最喜欢跟在李其睿身后,一会儿缠着哥哥教她读书,一会儿又闹着要学武,虽然时常会闹出些小麻烦,却也给王府增添了不少欢乐。
“母亲,您看我新写的诗!”
李其睿拿着一张纸快步走到凉亭里,兴奋地递给苏瑶。苏瑶接过纸张,仔细读了起来,眼中满是欣慰:“其睿,你的诗写得越来越好了,比上次又进步了不少。”
李令曦也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拉着苏瑶的胳膊撒娇:“母亲,哥哥有新诗,我也有礼物给您!您看,这是我亲手绣的帕子。”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方粉色的丝帕,帕子上绣着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
苏瑶接过丝帕,轻轻抚摸着上面细腻的针脚,心中暖暖的:“令曦的手真巧,这帕子绣得真好看,母亲很喜欢。”
这时,小桃端着一坛梅子酒和几个酒杯走了过来:“娘娘,这是今年新酿的梅子酒,您要不要尝尝?” 苏瑶点了点头,让管家给李其睿和李令曦也各倒了一杯。
“今日天气好,咱们母子三人便小酌一杯。” 苏瑶端起酒杯,对两个孩子说道,“不过你们还小,只能喝这一杯,可不能贪杯。”
“知道了母亲!” 李其睿和李令曦异口同声地应道,随后便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梅子酒酸甜可口,带着淡淡的果香,两人都很喜欢。
几杯酒下肚,李其睿和李令曦的脸颊都泛起了红晕,眼神也渐渐变得迷离,显然是半醉了。
李令曦靠在苏瑶的肩上,声音带着几分软糯:“母亲,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厉害的人,保护哥哥,保护咱们的王府。”
李其睿也走到苏瑶身边,虽然脚步有些不稳,却依旧努力挺直身子,语气坚定地说道:“母亲,有我在,您不用担心。以后我会好好保护您和妹妹,不管遇到什么危险,我都会挡在你们前面。”
苏瑶看着两个孩子,眼眶微微泛红。她轻轻抱住他们,声音温柔却带着几分哽咽:“好,母亲相信你们。你们都是母亲的骄傲,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母亲就放心了。”
李其睿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暖,轻轻拍了拍苏瑶的后背,像个小大人般安抚着;李令曦则在苏瑶怀里蹭了蹭,带着醉意的声音含糊地说着 “母亲最好了”,模样格外乖巧。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随后慧心的声音隔着花木传来:“娘娘,您在凉亭这儿吗?” 苏瑶松开儿女,擦了擦眼角的湿润,应道:“我在这儿,何事?”
慧心快步走到凉亭外,躬身行礼后,脸上带着几分欣喜:“娘娘,王爷回来了,此刻正在府门外等着呢!”
“李稷回来了?”
苏瑶心中一喜,原本因儿女触动的柔软心绪,又添了几分暖意。
这四年里,汝阳王虽总回大周处理边境事务,却常常抽出时间到燕京,京中暗流涌动,若不是有李稷暗中照拂,帮她们挡下了不少明枪暗箭,她们母子三人也难以过得这般平安顺遂。
苏瑶连忙起身,对李其睿和李令曦叮嘱道:“你们先回房歇息,母亲去见你们王叔去。” 两个孩子虽还有些累,却也懂事地点点头,由侍女搀扶着回了房间。
苏瑶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向府门,刚走到中院,便见小桃端着一盆清水从廊下走过。她叫住小桃,语气轻快:“小桃,汝阳王来了,你去后厨吩咐一声,做几个他爱吃的菜,再加一坛他喜欢的梨花白,今日好好招待。”
小桃闻言,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哎,好嘞娘娘!奴婢这就去!” 说着便放下水盆,脚步匆匆地往后厨跑去,生怕耽误了时辰。
苏瑶继续往前走,刚到府门口,便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汝阳王李稷穿着一身玄色锦袍,身姿挺拔如松,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在看到苏瑶的瞬间,眼中瞬间亮起了光,疲惫也消散了大半。
“李稷,你辛苦了。” 苏瑶走上前,声音里满是关切。这几年他为了边境安稳,常年奔波,每次回来都比上次更显清瘦,让她忍不住心疼。
汝阳王看着苏瑶,嘴角的笑意像朵盛开的花,瞬间蔓延到眼底,他上前一步,轻轻握住苏瑶的手,语气温柔:“不辛苦,只要能看到你和孩子们安好,这点奔波算什么。”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常年习武留下的薄茧,却让苏瑶感到无比安心。
惠太妃原本慵懒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轻轻拨了拨鬓边的发丝,声音带着几分得意:“知道了,人就先留在这里,找个宫外的院子好好安置,务必看好她,别出什么差错。记住,到时候她可有大用处。”
“是,属下明白。”
使者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惠太妃看着庭院中盛放的牡丹,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心中暗暗想着:这大周的锦绣,迟早会落入我们的手中。
时光匆匆,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四年里,京中的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只是苏瑶一直安心待在府中,悉心教导一双儿女,倒也过得安稳。
这日午后,苏瑶坐在王府花园的凉亭里,看着不远处正在嬉闹的李其睿和李令曦,眼中满是温柔。如今的李其睿已经十六岁了,身形挺拔,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
他不仅精通诗书,还习得一身好武艺,每次参加文人雅集,都能凭借出色的才华赢得众人的称赞,连皇上都曾多次在朝堂上夸赞他是少年英才。
而李令曦也已经十四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的眉眼与苏瑶极为相似,一双杏眼灵动有神,笑起来时颊边会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可爱极了。
平日里她最喜欢跟在李其睿身后,一会儿缠着哥哥教她读书,一会儿又闹着要学武,虽然时常会闹出些小麻烦,却也给王府增添了不少欢乐。
“母亲,您看我新写的诗!”
李其睿拿着一张纸快步走到凉亭里,兴奋地递给苏瑶。苏瑶接过纸张,仔细读了起来,眼中满是欣慰:“其睿,你的诗写得越来越好了,比上次又进步了不少。”
李令曦也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拉着苏瑶的胳膊撒娇:“母亲,哥哥有新诗,我也有礼物给您!您看,这是我亲手绣的帕子。”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方粉色的丝帕,帕子上绣着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
苏瑶接过丝帕,轻轻抚摸着上面细腻的针脚,心中暖暖的:“令曦的手真巧,这帕子绣得真好看,母亲很喜欢。”
这时,小桃端着一坛梅子酒和几个酒杯走了过来:“娘娘,这是今年新酿的梅子酒,您要不要尝尝?” 苏瑶点了点头,让管家给李其睿和李令曦也各倒了一杯。
“今日天气好,咱们母子三人便小酌一杯。” 苏瑶端起酒杯,对两个孩子说道,“不过你们还小,只能喝这一杯,可不能贪杯。”
“知道了母亲!” 李其睿和李令曦异口同声地应道,随后便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梅子酒酸甜可口,带着淡淡的果香,两人都很喜欢。
几杯酒下肚,李其睿和李令曦的脸颊都泛起了红晕,眼神也渐渐变得迷离,显然是半醉了。
李令曦靠在苏瑶的肩上,声音带着几分软糯:“母亲,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厉害的人,保护哥哥,保护咱们的王府。”
李其睿也走到苏瑶身边,虽然脚步有些不稳,却依旧努力挺直身子,语气坚定地说道:“母亲,有我在,您不用担心。以后我会好好保护您和妹妹,不管遇到什么危险,我都会挡在你们前面。”
苏瑶看着两个孩子,眼眶微微泛红。她轻轻抱住他们,声音温柔却带着几分哽咽:“好,母亲相信你们。你们都是母亲的骄傲,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母亲就放心了。”
李其睿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暖,轻轻拍了拍苏瑶的后背,像个小大人般安抚着;李令曦则在苏瑶怀里蹭了蹭,带着醉意的声音含糊地说着 “母亲最好了”,模样格外乖巧。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随后慧心的声音隔着花木传来:“娘娘,您在凉亭这儿吗?” 苏瑶松开儿女,擦了擦眼角的湿润,应道:“我在这儿,何事?”
慧心快步走到凉亭外,躬身行礼后,脸上带着几分欣喜:“娘娘,王爷回来了,此刻正在府门外等着呢!”
“李稷回来了?”
苏瑶心中一喜,原本因儿女触动的柔软心绪,又添了几分暖意。
这四年里,汝阳王虽总回大周处理边境事务,却常常抽出时间到燕京,京中暗流涌动,若不是有李稷暗中照拂,帮她们挡下了不少明枪暗箭,她们母子三人也难以过得这般平安顺遂。
苏瑶连忙起身,对李其睿和李令曦叮嘱道:“你们先回房歇息,母亲去见你们王叔去。” 两个孩子虽还有些累,却也懂事地点点头,由侍女搀扶着回了房间。
苏瑶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向府门,刚走到中院,便见小桃端着一盆清水从廊下走过。她叫住小桃,语气轻快:“小桃,汝阳王来了,你去后厨吩咐一声,做几个他爱吃的菜,再加一坛他喜欢的梨花白,今日好好招待。”
小桃闻言,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哎,好嘞娘娘!奴婢这就去!” 说着便放下水盆,脚步匆匆地往后厨跑去,生怕耽误了时辰。
苏瑶继续往前走,刚到府门口,便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汝阳王李稷穿着一身玄色锦袍,身姿挺拔如松,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在看到苏瑶的瞬间,眼中瞬间亮起了光,疲惫也消散了大半。
“李稷,你辛苦了。” 苏瑶走上前,声音里满是关切。这几年他为了边境安稳,常年奔波,每次回来都比上次更显清瘦,让她忍不住心疼。
汝阳王看着苏瑶,嘴角的笑意像朵盛开的花,瞬间蔓延到眼底,他上前一步,轻轻握住苏瑶的手,语气温柔:“不辛苦,只要能看到你和孩子们安好,这点奔波算什么。”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常年习武留下的薄茧,却让苏瑶感到无比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