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局势将变-《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皇上,今年各地的岁贡都已经抵达了。这是物品清单。”

  老太监手双手递着着册子,虽然年老,但却拿得十分稳当。

  朱棣伸手接过。

  看了一眼,就把在一旁的朱瞻基招呼过来。

  “好孙儿,看看这上面的东西,有什么想要的,爷爷都给你。”

  朱瞻基倒是老实,拿着册子看了半天,然后摇摇头:“皇爷爷,这里面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朱棣来了兴趣,他看着半大的朱瞻基问:“这册子里面的可是大明疆域内各个地方具有特色的物品,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你都不感兴趣?”

  朱瞻基再次摇摇头。

  “那你想要什么,说出来,爷爷都满足你。”

  朱棣双手叉腰,龙霸之气尽显无遗。

  朱瞻基再度摇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爷爷身体健康就好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朱棣哈哈大笑。

  “好你个小子。”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手却拉着朱瞻基的小手,“你这话,是自己想说的还是你爹教你的呀?”

  朱瞻基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是我自己想说的。”

  “如此,倒也是甚好。”

  得到了对方的答复,朱棣脸上也没有什么怒气,嘴里却说出了这么意味深长的话。

  “太子在哪?”

  朱棣问一旁的太监。

  老太监连忙跪下回应:“太子在殿前跟夏大人讨论北征事宜。”

  “夏元吉?他一个吏部尚书,还挺忧国忧民的。”

  朱棣笑笑,“那刚好,将他们二人一起叫来。”

  太监急忙慌的小跑去了。

  此刻。

  大殿外。

  朱高炽正询问夏元吉。

  “邱将军北征大败,现皇上想要亲征鞑靼。皇上贵为一国之君,还望多多劝诫,毕竟滋事重大,不可胡来。”

  夏元吉摇摇头,“太子殿下还没看得明白吗?皇上是铁了心要亲征。任何人劝说都没有任何效果。”

  朱高炽还不死心,“若是请姚广孝如何?”

  “不可。他现在不谙世事,只求佛法。再说,以其心傲,更不可能。”

  夏元吉只是摇头,虽然皇帝提出亲征鞑靼后,众大臣都是一致反对,不过皇帝先前一直处于妥协,近日却突然驾势要亲征,这可给他们急坏了。

  “既然如此,那就得好生筹集军粮。”

  朱高炽叹了口气。皇帝远征,那这个监国的位置又得自己来做,实在是有些神伤。

  “近来黄河水域洪水泛滥,听闻波及了不少田土死伤了不少人,遭此天灾,这些地方的粮种要减少征收,还得安抚好难民。”

  夏元吉说,“这些怕不是太子一言就能决定。”

  “这些本宫自会上报皇帝。”

  朱高炽点点头,然后又说:“听闻房宽将军染疾,为何不让太医院的医师抽空亲自去看看?”

  夏元吉叹了口气,“太医院近来听闻在研究一个叫酒精的东西,故而没有时间。”

  “国家能臣,朝堂上下大家都心知肚明,该去还是得去 ,不然让别人说些闲话,说咱们不宽慰老臣,不是失了人道。”

  朱高炽笑了笑,夏元吉在一旁点了点头,“确实该如此。”

  朱高炽走了几步捏了捏下巴好奇又问。

  “对了,那酒精是何物?听名字应该是酒中的东西 。”

  “殿下,正是酒中的东西。听闻是用烈酒蒸馏得出,可以抑制伤口周遭的毒物。”

  夏元吉没有见着过,不过也听过太医院的人说过,原理还是晓得的。

  “这是何人发现的。能够抑制伤口周遭毒物,实是一件好事,以后打仗就能少死好些人。”

  朱高炽看着远处走来的太监,不急不慌。

  夏元吉说:“听闻是太医院的医师邱安心发现的,他是北征军队中的随军医师。”

  朱高炽又道,“如此良品,应当大力推广。”

  “万万不可。”

  夏元吉一听连忙摇头阻拦。

  “为何?”

  朱高炽不解问。

  “三斤酒才能蒸馏出四两酒精。”

  “此法太过糟蹋粮食。”

  夏元吉说完,前面的太监刚好到了。

  “太子殿下,夏大人,皇上让您们过去。”

  那太监低声说着,脸上颇有一种严肃认真态度。

  朱高炽和夏元吉听完,就让太监带路,二人急忙赶去。

  路上夏元吉问:“皇上今日心情如何?”

  太监回答:“皇上心情极好。”

  听到这,他这才松了口气。

  若是皇帝心情不好,找自己回去没有疑虑就是要兴师问罪。

  心情好,那自然另当别说。

  二人很快到了皇帝面前。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炽,又看了眼夏元吉。

  “爱卿跟太子在聊什么?”

  夏元吉回答:“皇上北征事宜的一些准备。”

  “如此甚好。”朱棣笑笑,拍了拍朱瞻基肩膀,这才继续,“北征物品的筹措之事交给太子,朕很放心。”

  “不过今年黄河水泛,殃及了黄河下游两道的不少百姓,军粮就少征,尽量不征。”

  朱棣说着又看了眼朱高炽。

  朱高炽和夏元吉连忙低身抱拳:“皇上圣明。”

  “朕不是横敛暴政之人 ,有些事情,实际也不必太子来奏。”

  朱棣站起身来,看向远处偌大的皇城,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探子密报,兀良三卫似有叛离之举。”

  朱高炽和夏元吉明显是惊了下。

  夏元吉不解:“兀良三卫之前好端端的为何会突然有此举动?”

  朱棣冷哼一声,“终是养不熟的狼。兀良卫本就有狼子野心,应是丘福北征大败,让他们信心膨胀,加速了进度罢了。”

  确实,之前朱棣一直是以封赏来遏制几支外族,实际上只是对方畏惧大明的军队。

  但丘福一战,大败不说,也让这些归附的小部落信心大涨,也有了何必依附大明的思想,脱离大明只是时间快慢。

  “这也是朕为何要亲征的原因。”

  朱棣看着夏元吉。

  “呵呵,兀良卫还提出和亲事宜。他还真是高看了自己,真把咱大明看做和亲之所了!”

  “天下疏而不同,这些小部落不知感恩,只能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