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实情-《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广储司值班房内,郑孝胥表面温和的与众多下属官员一一见识浅谈过后,走向自己的办公位置。

  "繁请诸位继续公干。"郑孝胥声音平稳如常,拱手示意,"本官初来乍到,还需多熟悉事务,就不打扰诸位了。"

  这话说得客气,却让值房内的气氛愈发凝滞。

  一名小吏捧着茶盘经过时,手抖得几乎洒了茶水。郑孝胥余光瞥见,唇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冷笑。

  郑孝胥端坐在广储司总办郎中的办公位置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酸枝红木案几上那整洁的痕迹。

  显然,这位置昨夜刚被人仔细擦拭过,连公文匣的边角都泛着光。

  他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排列整齐的卷宗,目光在那些积压的公文上停留片刻——最上方赫然躺着一份标着"急"字的黄绫奏折,底下压着几份泛黄的器物用度清册,最底下则是几张明黄色的采购清单。

  "有趣。"他低声自语,修长的手指翻开最上面那份奏折,借着窗棂透进的日光,细细查看前任留下的笔迹。

  案头镇纸压着的,是一份未完成的资产清查报告,墨迹犹新,显然中断不过一两日。

  此时值房内,原本喧嚣的交谈声在他踏入的瞬间便如潮水般退去。

  官员们或低头翻阅文书,或假装整理案头,却总忍不住用余光瞥向这位新来的上司。

  郑孝胥佯装专注公务,实则余光如网,将众人的微妙反应尽收眼底——金银库郎中哈丰阿频频抬头看向自鸣钟,皮库主管郎中与缎库主事低声交谈时故意提高声调,而候在一傍角落的几位笔贴式则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双方都在互相打量观察对方,一时之间竟达成了一种平衡的默契。

  双方各自该干的事儿依旧在干,却彼此多了一个心眼儿。

  午时的梆子声从紫禁城方向传来,穿透雕花窗棂,与值班房内的自鸣钟交相回应。惊醒了这诡异的宁静。

  郑孝胥合上案头的卷宗,缓缓起身,整了整官服袖口:"时辰到了,本官该用午膳了。"

  他看向众人,语气如常:"诸位公务繁忙,也请自便。"

  "郑大人请便。"金银库郎中哈丰阿率先起身拱手,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下官等处理完手头急务,稍后也去用膳。"

  郑孝胥微微颔首,领着郑大缓步离开。经过瓷器库郎中身旁时,他脚步微顿,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对方紧攥毛笔的手掌,随后径直走出值房。

  逊清小朝廷(1912-1924年)时期,内务府官员的早中晚餐主要通过自带膳食、宫内食堂供应、周边饭庄外送三种方式解决,核心取决于官员的品级、职位及个人经济条件。

  多数中下级官员会从家中自带提前备好的饭菜,用食盒盛装带入宫中。食盒分多层,可保温,能装下主食(如米饭、馒头)、菜肴(多为家常菜,如炒肉、炖菜),部分家境较好者会搭配汤品或点心。这种方式成本低、符合个人口味,也是当时京官的普遍习惯。

  内务府为总管大臣、堂郎中(正五品)等高级官员,在宫内设有小型“公厨”或指定膳房,提供定制餐食。食材由内务府采买,菜品规格接近低阶皇室成员的“份例”,包含荤素搭配的正餐,甚至有茶水、果盘,费用由内务府公费承担或从官员俸禄中少量扣除。

  部分官员(尤其是值班较晚或临时加班者)会差遣下属或太监,联系紫禁城周边的饭庄(如“东兴楼”“致美斋”等)外送菜肴。外送以快捷的面食(如炸酱面、饺子)、热菜为主,需官员个人付费,属于相对奢侈的选择,仅少数家境宽裕者常用。

  随着厚重的榆木门缓缓合拢,值房内紧绷的气氛如弹簧般骤然释放。

  瓷器库郎中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这郑孝胥......不简单啊。"

  “面上似是表现亲近,实则疏离。”

  "哼,一个过气的二品大员,屈尊来当这五品郎中,能有什么本事?"皮库主管强装镇定,却忍不住提高声调,"不过是皇太后和醇亲王又派来一个监视咱们的眼线罢了!"

  "住口!"哈丰阿厉声喝止,目光警惕地扫向门口,"慎言!"

  “不过新官上任罢了,在这内务府中既无根基,又无支持,不必太过忧心。”

  “先看看这位上官有什么动作再说!”

  待确认走廊无人偷听,瓷器库郎中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忧虑:"诸位,你们说......世续大人向皇太后劝谏的进展如何了?"

  "就是啊,"金银库郎中哈丰阿皱眉忧愁般抚摸着胡须,"今儿一大早,世续大人就进宫同绍英大人在接待礼仪与惩处条件上商谈,后来又去求见了皇太后。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见有人前来传递消息?"

  "我等昨日傍晚下衙后,一同去寻了世续大人。"缎库主事压低声音,"表明了我等内务府众多官员的心迹——咱们可不怕袁世凯及民国政府借贪污一案插手内务府权力运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是袁世凯及民国政府硬要插手,我等皆拼死抵抗!"

  "且皇太后与皇上诸多事宜都离不开咱们内务府官员集团的辅助,这场流言蜚语,最终不过是一场笑话,伤及不了我等根本。"

  "不错!"哈丰阿附和道,"这场冠冕堂皇的处罚,不过是让皇太后出出气,让民国政府表面上过得去。绍英大人竟当真了,面对我等抗议还如此不重视。"

  "袁世凯也是痴人说梦!"皮库郎中冷笑,"这才当稳了民国大总统,就妄想掌控内务府?"

  "听内务府总管大臣处听差的太监透露,"一位笔贴式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绍英大人昨日亲自吩咐小太监在乾清宫按接待礼仪收拾妥当了。"

  "当真?"众人齐声惊呼。

  "是啊!说是如两国元首谈判般平等对座,左右对称安排的桌椅。"笔贴式绘声绘色地描述,"袁世凯与皇太后所用桌椅样式规格相同,两边侍从对称排列,连茶盏摆放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荒唐!"哈丰阿拍案而起,"这成何体统!我大清皇室怎能以平等之礼相待那袁世凯!"

  "那咱们该怎么办?"瓷器库主事环视众人,"总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我等需得商议对策。"瓷器库郎中沉吟道,"这事儿不能这样。我等一众官员上书的奏折也是一点音讯都没有。依我看,得联络其他各司官员,一同向皇太后进谏,表明我等立场!"

  "对!"众人纷纷附和,"我等内务府百年基业,岂能毁于一旦!"

  值房内,一场针对新任总办郎中与皇室改革的密谋,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

  而此刻,走出值房的郑孝胥,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与郑大缓步走向内务府食堂。

  他早已洞悉了这一切——这紫禁城内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紫禁城的春日,总是带着几分盎然。鸟儿打着旋儿,从乾清宫的琉璃瓦上飞过,无声地落在斗拱屋檐上。

  世续身着官服,缓步走在通往紫禁城外的宫道上,背影显得格外孤独。

  自十五逊清小朝廷朝会结束后,他便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

  那日的朝会,醇亲王载沣和马佳绍英一唱一和,从种种危机事件步步引导,最终提出敲定解决方案。

  每一个环节,都仿佛精心设计,而这一切,分明是皇太后默许的。

  世续心中雪亮,这不过是醇亲王与马佳绍英商量好的戏码,目的只有一个——削弱内务府,向民国政府示好妥协。

  "这步棋,下得够狠啊。"世续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扳指。他太清楚内务府与皇室的关系了——早已是同为一体,不可分割。″

  "那些官员们,有的是他的门生,有的是多年的同僚,更有甚者,是他的姻亲。这内务府的根基,早已深深扎在他的血脉之中。"

  "当时只是想到在利益关联上,绝不能坐视不管!"他猛地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需尽量保证内务府部分官员。″

  这一两日,他奔走于各司之间,为内务府官员们奔走呼号。

  在与马佳绍英的多次交锋中,他逐渐摸清了内务府的现状——如今的内务府,早已不是他当家的时候了。能够对内务府随心所欲的进行掌控调节。

  马佳绍英虽尽力维持现状,以是使出浑身解数的结果,但各司官员早已生异志,贪污腐败比他掌控时更为严重。

  更令他忧心的是,自皇上退位后,滞留在京城的八旗旗人,断绝生计,如今在生活上是愈加困顿,必须寻找解决之法。

  此前自己还在担任军机大臣与内务府总管之职时,便得知大量在京的八旗旗人近况不容乐观。

  清朝北京城的八旗旗人主要依靠朝廷发放的“俸禄”和“口粮” 生活。

  奈何当时国力衰微,国库与内务府皆无多余钱财。

  在一个半月以前得知皇室在醇亲王的带领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甚至参与民间资本实业运作。

  自己也不是那般不懂变通的老顽童,自然知道其中的好处,对此倒也是乐见其成。

  "实业救国......"世续苦笑一声,"醇亲王倒是想得长远,可这其中的利弊,又岂是常人能懂?"他深知,这改革需要巨额启动资金,皇室与醇亲王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他也理解皇太后为何默许对内务府官员有所动作——为了皇室的生存,不得不如此。

  昨日,在府邸内,内务府官员集团向他表达了共同的心迹——不愿被当作替罪羊,更不愿皇室被民国政府钳制。

  更是表达了内务府官员集团要与皇室和民国政府对抗的决心。

  为了安抚众人世续表面答应向皇太后进谏,但内心却已有了决断:适当惩处,让他们收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接待礼仪上不合规制,固然不妥。"世续摇头,"但如今形势比人强。袁世凯已坐稳民国总统之位,大清皇室若想残存,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

  今日进宫,他并未与马佳绍英产生争执,而是更多地在与皇太后验证自己的想法。

  乾清宫内,几番试探之下,他从隆裕皇太后的口中轻而易举得知了此次行动计划——向袁世凯妥协,以平等礼节接待,换取皇室在紫禁城内的自主权。

  "这......"世续心中一紧,感到皇太后太过轻信他人,也为醇亲王的胆大计划而感到无奈与惊险,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世续深知,这步棋虽险,却也是无奈之举。若能成功,皇室或可在民国政府的掌控下残存;若失败,则大清颜面扫地,皇室威严荡然无存。

  "太后,这步棋,太过凶险啊!"世续在心中暗叹,却也明白,自己必须辅佐皇太后,确保此事万无一失。

  走出乾清宫,春风拂面,世续的思绪却愈发清晰。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必须在内务府与皇室之间,在袁世凯与皇太后之间,小心翼翼地周旋。既要保全内务府官员,又要确保皇室尊严;既要妥协求生,又要坚守底线。

  "这大清的江山,虽已风雨飘摇,但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我便不能放弃!"世续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迈步走出紫禁城,身躯在烈阳下,显得格外坚定。

  逊清小朝廷(1912-1924年)时期,乾清宫的核心作用是维系清廷残存的礼制与象征皇权,不再具备实际政治功能。

  礼仪与象征功能:这是其最主要的作用。小朝廷会在此举行元旦、冬至、万寿节(溥仪生日)等重大节日的朝贺仪式,以及溥仪大婚(1922年)等重要典礼,通过这些活动维持清朝皇室的传统礼制和表面尊严。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