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韵末法-《伪恶》

  撤退的消息席卷了秦岭的每一个山头。

  还在苦苦挣扎的小队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他们坚持的不是心中的责任,而是摘得桂冠的虚名。

  现在秦岭行动因意外而不得不暂缓,反倒给了他们松懈的借口。

  这其中有两支队伍除外。

  一支是躲藏在活死人墓边边上的无葬小队。

  另一支则是偶然闯入活死人墓的无垢一队。

  他们的坚持是因为特殊的磁场让他们收不到任何讯息。

  至于无垢一队为什么会出现在活死人墓中,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终南山旁边的首阳山,无垢一队的目标就是这里。

  李越在接到诛杀艾凡讯息的时候,刚刚行至首阳山半山腰的位置。

  被天才的光环所束缚,她也不自觉地有了一些偶像包袱。

  放过任何一只异种仿佛都是对她天才名头的污辱。

  而在得知有人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她还快时,包袱才变得不要也罢。

  《古韵末法》的加持下,成功成为了第二个插下抑制器的人。

  她会去诛杀艾凡吗?

  会!

  但不是现在。

  骄傲的内心不允许她做出山匪一样的行为。

  她要赢,还必须是360°无死角的赢才行。

  军功超出或者偶然相遇之时,才是她动手的时候。

  艾凡她是没遇到,毕竟相距着几个山头。

  青皮行尸倒是很快地出现了,一点儿不拖泥带水。

  和其他人一样,李越最开始同样没把这些行尸放在里。

  甚至连图录都懒得翻,提着手里的三尺青锋就杀了进去。

  舞文弄墨之人对剑似乎有着一种特有的偏执。

  腹有诗书气自华,手有青锋气自宏。

  莫名其妙的联系总能被莫名其妙地印证。

  但还是更喜欢那句“你一看就是卖保险的“,贴切!

  青皮行尸拦不住李越的屠戮,断肢飞得到处都是。

  肉联厂的绞肉机大约也就这种效果了。

  但同样的,她也拦不住不断重组复活的行尸。

  试过了砍头,试过了洞穿心脏,试过了凌迟,也试过了千疮百孔。

  都无法对青皮行尸造成真实有效的伤害,边打边撤成了唯一的选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秦腔独有的韵味从李越的口中唱响,轻灵又不失厚重的嗓音在山间回荡,洗涤着四处战场的嘈杂与血腥。

  狂暴的大风在音律结束之后于山巅之上无中生有,将所有的青皮行尸吹得东倒西歪。

  而整支小队则在大风的助力下快速挣脱着包围圈。

  这并非什么大开大合的攻击招式,但放在当下却格外的合适。

  似真似幻,似平似躁。

  或温婉流长,或恢宏大气,或悲壮莫名,或战火硝烟。

  当它们真实地出现在眼前,又何尝不是对历史的缅怀。

  这就是《古韵末法》,将华国先贤的大智慧具象于当下。

  你可以置疑现代人的软弱与忘本,却不能否认先人的纯粹与强大。

  翻开课本,曾经的经典早已被改得面目非,哪里还有千百年前那特有的韵味。

  “物是人非事事休”,文化末法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的战争让每一句诗都带有浓浓的焦土气息。

  李越小队脚下的山体在挣扎中微微隆起。

  如同穿行于地下的神龟,载着众人更快地撤离。

  李越自己并不怕青皮行尸群,但她不会在没有完全准备的情况下酿成更多的牺牲。

  本就出生于天堑雄关脚下的落魄地区,父母的普通让李越从小就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环境中。

  记忆中最早的死亡发生在3岁多的时候。

  她没有哭喊,没有表情。

  可能是因为不懂,也可能是因为四处流窜于她而言才是最大的恐怖。

  很少有人比她更清楚生命的脆弱。

  也很少有人能对她的卑微感同身受。

  不是对某些人的卑微,而是对无能为力的现实才有的情感。

  还未行至半山腰,几只紫皮行尸率领着一众小弟从山下冲了上来。

  李越的眼神微微一凝。

  她能感受到紫皮行尸的强大。

  也能感受到它们会对自己进行的牵制。

  还是那个问题,独活与都活,是两个非常矛盾的选项。

  她想要保持初心将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

  但实际上十全九美已是理想化的状态。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诗经》的优雅被许多人忘却,只记得零星的两句“窈窕淑女”与“蒹葭苍苍”。

  细想起来还是挺令人无奈的。

  一条蜿蜒的沼泽突兀得出现在行尸群的必经之路上。

  李越的目的很简单,借此阻拦一下敌人追击的脚步。

  而她自己则带着队伍从另一个方向开始撤离。

  李越成功了,没有头脑的行尸在沼泽的约束下摔了个人仰马翻。

  它们想要靠蛮力挣脱,却完全忽视了力量越大下沉越快的事实。

  同时,她也是失败的。

  一路横移到首阳山的断面处,才没有看到行尸群的涌现。

  就这一瞬间,李越的脸色便迅速阴沉了下来。

  后面有杀不死的行尸,前面有明堂严令禁止的翻滚的云海。

  选哪边选的不是生路,而是哪边死得更舒服些。

  “队长,你快来看!这下面有一个山洞!”

  无垢小队的一名队员趴在崖边上大声呼喊着。

  李越甚至叫不上此人的名字,却并不妨碍内心里响起那个真诚的声音:

  “太好了,谢谢!”

  山洞位于山顶和云海的中间,恰恰好好可以规避三面传来的危机。

  李越一马当先飞出了暴崖。

  在确定了山洞空间足够大且没有什么危险后,她又一次唱响了古韵:

  “藤蔓穿篱碍草扉,与僮扶起绕松围。”

  随着吟唱声落下,数条粗壮的藤蔓从悬崖的石缝中钻出,正正好好垂落在山洞的边缘。

  其他人顺着藤蔓依次滑下,硬生生在必死的局面中找到了一条活路。

  这只是李越自己的认知。

  事实上从她们靠近山洞后,所有的通讯设备便失去了信号。

  这导致他们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也无法向外传递消息。

  活着只是一个状态量,送死才是一个过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