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与猴哥进行了一番关于“壶天”神通和体内世界构建的深入探讨后,
李维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无数星光迸溅,各种奇思妙想和前所未有的空间感悟相互碰撞、融合,又衍生出更多玄妙的念头。
他整个人像是被点亮了一般,心里跃跃欲试,那股想要立刻实践的冲动,再也按捺不住。
“猴哥,我有点感悟,得立刻试试!”
李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孙悟空说道。
孙悟空啃了口桃子,嘿嘿一笑,那双火眼金睛仿佛能看透李维的心思:
“去吧去吧,俺老孙就知道你憋不住。找个安静地儿,放心大胆地整,有俺看着呢!”
“多谢猴哥!”李维重重点头,不再多言,转身便在水帘洞天深处寻去。
这水帘洞天福地极大,他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一处僻静的石室。
石室不大,四壁光滑如镜,隐约有潺潺流水声从石壁之后或远方传来,不仅不显得吵闹,反而更衬得此地幽深静谧。
这里的空气清新凉爽。
“就这里了。”李维对此地十分满意。
他刚盘膝坐下,就感到周围空气微微一震,远处隐约的流水声似乎变得更加遥远模糊,几乎细不可闻。
同时,周身空气中的灵气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变得异常活跃,清凉沁人,开始缓缓向这间石室汇聚,呼吸之间都感到心旷神怡。
“是猴哥的手段。”
李维心里一猜就中,知道这是孙悟空施了法术,既隔绝了外扰,又汇聚了灵气,为他创造了最佳的闭关环境。
不再多想,李维缓缓闭上双眼,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彻底沉入体内世界,外界的一切仿佛都与他无关了。
李维意识下沉,如同潜入了无垠的深海,最终“看”到了那幅悬浮于意识海中央、散发着柔和微光的八卦图形。
它缓缓旋转,如同宇宙的核心,玄奥无比。
此时,代表着“水”、“山”、“地”的三个卦象正稳定地亮着,分别是“坎”、“艮”、“坤”。
它们如同三颗色彩各异的星辰,散发着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
芭莎的“水”之蓝,灵动柔和;
波刚的“山”之暗绿,嶙峋坚固;
地魁的“地”之土黄,磅礴厚重。
三者之间似乎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彼此相安无事。
“万事开头难,但总得开始。”
李维心中默念,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他回忆着猴哥关于“壶天”神通和开辟空间的要点,决定先从最基础的“架构”开始。
他首先将意念集中在“地”之卦象上。
心神微动间,那股磅礴厚重的大地之力被悄然引动,在他的意念精心引导下,缓缓在虚无的意识海中铺展开来,试图构筑出一片最坚实的“地基”。
土黄色的能量如潮水般涌出,不断汇聚、凝实,隐约构成了一片微缩大陆的雏形,虽然模糊,却已然散发出一种承载万物、亘古永存的厚重感。
“有地,便需有起伏,有支撑。”李维不敢怠慢,紧接着引入“山”之卦象的力量。
嶙峋、坚固、拔地而起的意念融入其中,试图在那片刚刚成型的微缩大陆上隆起山川,勾勒出地形的起伏,以此来稳定和定义这片脆弱空间的初步结构。
暗绿色的能量交织,如同大地骨骼般突出,几座微小的山峦虚影缓缓成型,显得格外坚硬而沉默。
“有了大地山川,岂能无水?水为生机之源,循环之始。”
李维小心翼翼,最后引入了“水”之卦象的力量。
柔和、流动、滋养的蓝色能量如同初解冻的溪流,带着欢快的意味,试图涌入这片微缩天地,希望能勾勒出蜿蜒的河流与清澈的湖泊,为这片死寂的框架带来一丝生机与循环的可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立刻给了他泼了一大盆凉水。
三种力量单独存在时,在虎符咒的平衡下尚能和平共处,可一旦试图将它们按照现实世界的规则紧密地组合、嵌套起来,立刻就变得极其不稳定!
大地之力过于厚重沉滞,无形中压抑了水流的灵动与活跃,使得蓝色溪流变得迟滞,难以贯通全局;
山川之力则过于僵化死板,缺乏自然应有的变化与过渡,只是硬邦邦地杵在那里,与大地和水流都显得格格不入;
而水流的力量在两者压制下,又显得过于微弱,不仅难以完成循环,反而有种被“困死”在一处的憋闷感。
那片刚刚有点雏形的微缩空间不断剧烈震颤,结构扭曲,能量流时断时续,颜色混杂一片,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溃消散。
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小世界雏形,脆弱的就像纸糊的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还是……太勉强了吗?”李维的意识体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挫败感,但他心志坚定,并未因此停下。
李维知道修行之路绝非一帆风顺。
李维不信邪,又一次次地发起尝试。
调整着三种力量输入的比例、输出的强度、结合的先后顺序、分布的形态……
他尝试让大地之力不要那么死板,赋予它一丝孕育的生机;
尝试让山川之力不要那么陡峭僵直,赋予它一些灵动的曲线和自然的过渡;
尝试让水流之力更加汹涌有力,试图强行冲开被大地和山川封锁的区域……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变换花样,那片小小的空间始终无法真正稳定下来。
它要么是大地过于扩张,吞没了一切;要么是山川突兀耸立,割裂了空间;
要么是水流无力流淌,形成一潭死水。
小世界无法自行运转,更别提演化出生机了。
每一次尝试,最终都以能量的轻微紊乱和空间雏形的彻底消散而告终。
好在,这三种卦象力量本源上并非相互冲突的属性(水土本可相生,山亦需依地而立),
所以即便构建失败,也并未产生剧烈的能量冲突爆炸对他造成严重反噬。
而且,每一次,当三种力量因他的强行捏合而出现一丝不协调、彼此排斥、即将引发混乱的苗头时,他体内十二符咒中的“虎符咒”力量便会瞬间被动触发!
一股中正平和、平衡、调和的奇妙力量如同看不见的无形天平,又如同最高明的调解者,瞬间介入,
精准地将那一丝即将扩大的不协调完美抵消、抚平,强行将三种躁动的力量拉回最初那种互不干扰、并行不悖的平衡状态。
这就像给他的无数次试错上了最保险的保险,使得李维可以完全放心大胆地进行各种异想天开的尝试,
而完全无需担心力量失控、走火入魔带来的风险。
他的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奇妙的绝对平衡之中。
只是,无法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将这种静态的、被动的平衡,转化为一个动态的、能自行运转、生生不息的活体体系。
“还是不行……”经过不知道几十次还是上百次的尝试后,李维缓缓睁开眼睛,从内视状态退出,轻轻叹了口气。
但他眼中并没有多少气馁之色,反而在经过大量实践后,变得更加清明和透彻。
“我明白了,”李维喃喃自语,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不是方法错了,也不是操控不够精细。根本原因在于材料,或者说基石太少了。”
“三种卦象,太少了。”
“就像工匠要盖房子,只有泥土、石头和一点水,或许能勉强捏出个粗糙的模型,但想要它变成能遮风挡雨、自主运作的真实房屋,远远不够!”
“它缺乏支撑,缺乏联动,缺乏循环的关键环节。”
他回想起完整的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间八种基本元素和状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它们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才构成了完整的世界法则。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体系都是残缺的,无法形成完美的、内在驱动的、生生不息的循环。
“我需要集齐所有的八大恶魔之力,点亮完整的八卦图,才能拥有构建一个真正体内世界所需的、最基础的材料!”
李维确定了方向,心中反而安定下来,不再焦虑。
这次闭关虽然未能成功开辟出“壶天”之境,但却意义重大。
它彻底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让他看清了前路的方向和所需的条件,
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符咒之力,尤其是“虎符咒”的平衡之力,是多么强大的优势,
这将是未来构建复杂而危险的体内世界时,最强大、最可靠的保障。
“路还长,一步一步来。”
李维长身而起,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虽然疲惫,但眼神明亮,充满了坚定的斗志。
但也告诉自己,切不可操之过急。
不知道猴哥在外面怎么样了?
李维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无数星光迸溅,各种奇思妙想和前所未有的空间感悟相互碰撞、融合,又衍生出更多玄妙的念头。
他整个人像是被点亮了一般,心里跃跃欲试,那股想要立刻实践的冲动,再也按捺不住。
“猴哥,我有点感悟,得立刻试试!”
李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孙悟空说道。
孙悟空啃了口桃子,嘿嘿一笑,那双火眼金睛仿佛能看透李维的心思:
“去吧去吧,俺老孙就知道你憋不住。找个安静地儿,放心大胆地整,有俺看着呢!”
“多谢猴哥!”李维重重点头,不再多言,转身便在水帘洞天深处寻去。
这水帘洞天福地极大,他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一处僻静的石室。
石室不大,四壁光滑如镜,隐约有潺潺流水声从石壁之后或远方传来,不仅不显得吵闹,反而更衬得此地幽深静谧。
这里的空气清新凉爽。
“就这里了。”李维对此地十分满意。
他刚盘膝坐下,就感到周围空气微微一震,远处隐约的流水声似乎变得更加遥远模糊,几乎细不可闻。
同时,周身空气中的灵气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变得异常活跃,清凉沁人,开始缓缓向这间石室汇聚,呼吸之间都感到心旷神怡。
“是猴哥的手段。”
李维心里一猜就中,知道这是孙悟空施了法术,既隔绝了外扰,又汇聚了灵气,为他创造了最佳的闭关环境。
不再多想,李维缓缓闭上双眼,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彻底沉入体内世界,外界的一切仿佛都与他无关了。
李维意识下沉,如同潜入了无垠的深海,最终“看”到了那幅悬浮于意识海中央、散发着柔和微光的八卦图形。
它缓缓旋转,如同宇宙的核心,玄奥无比。
此时,代表着“水”、“山”、“地”的三个卦象正稳定地亮着,分别是“坎”、“艮”、“坤”。
它们如同三颗色彩各异的星辰,散发着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
芭莎的“水”之蓝,灵动柔和;
波刚的“山”之暗绿,嶙峋坚固;
地魁的“地”之土黄,磅礴厚重。
三者之间似乎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彼此相安无事。
“万事开头难,但总得开始。”
李维心中默念,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他回忆着猴哥关于“壶天”神通和开辟空间的要点,决定先从最基础的“架构”开始。
他首先将意念集中在“地”之卦象上。
心神微动间,那股磅礴厚重的大地之力被悄然引动,在他的意念精心引导下,缓缓在虚无的意识海中铺展开来,试图构筑出一片最坚实的“地基”。
土黄色的能量如潮水般涌出,不断汇聚、凝实,隐约构成了一片微缩大陆的雏形,虽然模糊,却已然散发出一种承载万物、亘古永存的厚重感。
“有地,便需有起伏,有支撑。”李维不敢怠慢,紧接着引入“山”之卦象的力量。
嶙峋、坚固、拔地而起的意念融入其中,试图在那片刚刚成型的微缩大陆上隆起山川,勾勒出地形的起伏,以此来稳定和定义这片脆弱空间的初步结构。
暗绿色的能量交织,如同大地骨骼般突出,几座微小的山峦虚影缓缓成型,显得格外坚硬而沉默。
“有了大地山川,岂能无水?水为生机之源,循环之始。”
李维小心翼翼,最后引入了“水”之卦象的力量。
柔和、流动、滋养的蓝色能量如同初解冻的溪流,带着欢快的意味,试图涌入这片微缩天地,希望能勾勒出蜿蜒的河流与清澈的湖泊,为这片死寂的框架带来一丝生机与循环的可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立刻给了他泼了一大盆凉水。
三种力量单独存在时,在虎符咒的平衡下尚能和平共处,可一旦试图将它们按照现实世界的规则紧密地组合、嵌套起来,立刻就变得极其不稳定!
大地之力过于厚重沉滞,无形中压抑了水流的灵动与活跃,使得蓝色溪流变得迟滞,难以贯通全局;
山川之力则过于僵化死板,缺乏自然应有的变化与过渡,只是硬邦邦地杵在那里,与大地和水流都显得格格不入;
而水流的力量在两者压制下,又显得过于微弱,不仅难以完成循环,反而有种被“困死”在一处的憋闷感。
那片刚刚有点雏形的微缩空间不断剧烈震颤,结构扭曲,能量流时断时续,颜色混杂一片,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溃消散。
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小世界雏形,脆弱的就像纸糊的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还是……太勉强了吗?”李维的意识体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挫败感,但他心志坚定,并未因此停下。
李维知道修行之路绝非一帆风顺。
李维不信邪,又一次次地发起尝试。
调整着三种力量输入的比例、输出的强度、结合的先后顺序、分布的形态……
他尝试让大地之力不要那么死板,赋予它一丝孕育的生机;
尝试让山川之力不要那么陡峭僵直,赋予它一些灵动的曲线和自然的过渡;
尝试让水流之力更加汹涌有力,试图强行冲开被大地和山川封锁的区域……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变换花样,那片小小的空间始终无法真正稳定下来。
它要么是大地过于扩张,吞没了一切;要么是山川突兀耸立,割裂了空间;
要么是水流无力流淌,形成一潭死水。
小世界无法自行运转,更别提演化出生机了。
每一次尝试,最终都以能量的轻微紊乱和空间雏形的彻底消散而告终。
好在,这三种卦象力量本源上并非相互冲突的属性(水土本可相生,山亦需依地而立),
所以即便构建失败,也并未产生剧烈的能量冲突爆炸对他造成严重反噬。
而且,每一次,当三种力量因他的强行捏合而出现一丝不协调、彼此排斥、即将引发混乱的苗头时,他体内十二符咒中的“虎符咒”力量便会瞬间被动触发!
一股中正平和、平衡、调和的奇妙力量如同看不见的无形天平,又如同最高明的调解者,瞬间介入,
精准地将那一丝即将扩大的不协调完美抵消、抚平,强行将三种躁动的力量拉回最初那种互不干扰、并行不悖的平衡状态。
这就像给他的无数次试错上了最保险的保险,使得李维可以完全放心大胆地进行各种异想天开的尝试,
而完全无需担心力量失控、走火入魔带来的风险。
他的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奇妙的绝对平衡之中。
只是,无法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将这种静态的、被动的平衡,转化为一个动态的、能自行运转、生生不息的活体体系。
“还是不行……”经过不知道几十次还是上百次的尝试后,李维缓缓睁开眼睛,从内视状态退出,轻轻叹了口气。
但他眼中并没有多少气馁之色,反而在经过大量实践后,变得更加清明和透彻。
“我明白了,”李维喃喃自语,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不是方法错了,也不是操控不够精细。根本原因在于材料,或者说基石太少了。”
“三种卦象,太少了。”
“就像工匠要盖房子,只有泥土、石头和一点水,或许能勉强捏出个粗糙的模型,但想要它变成能遮风挡雨、自主运作的真实房屋,远远不够!”
“它缺乏支撑,缺乏联动,缺乏循环的关键环节。”
他回想起完整的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间八种基本元素和状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它们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才构成了完整的世界法则。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体系都是残缺的,无法形成完美的、内在驱动的、生生不息的循环。
“我需要集齐所有的八大恶魔之力,点亮完整的八卦图,才能拥有构建一个真正体内世界所需的、最基础的材料!”
李维确定了方向,心中反而安定下来,不再焦虑。
这次闭关虽然未能成功开辟出“壶天”之境,但却意义重大。
它彻底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让他看清了前路的方向和所需的条件,
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符咒之力,尤其是“虎符咒”的平衡之力,是多么强大的优势,
这将是未来构建复杂而危险的体内世界时,最强大、最可靠的保障。
“路还长,一步一步来。”
李维长身而起,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虽然疲惫,但眼神明亮,充满了坚定的斗志。
但也告诉自己,切不可操之过急。
不知道猴哥在外面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