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一出手,就把这些欠银子的官员给架在火上烤。
一时间,有些受不了自己的名字整天光明正大的放在公告上供万民瞻仰的人,都开始悄悄的在心里琢磨起还钱的事情来。
只是想要下定决心,却还需要一点缓冲的时间。
毕竟有的人早就跟自己交好的人家结成了攻守同盟,不好这么快就改弦易辙、背叛盟友。
还有的本来想借着这件事给林海使绊子,也不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总想着再多撑几天,或许就会出现什么转机。
还有一些官员就纯属是囊中羞涩了,就算已经决定还银子,总还需要点时间去筹措款项吧。
就在京城有些人心浮动的时候,前段时间一直相当低调的宁国府和荣国府,这一天突然打开了大门,大张旗鼓的分别由贾珍和贾琏带队,领着一群长随和小厮,赶着几辆装满了大箱子马车,径直朝着户部的方向赶去。
这队着实有些显眼的人,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家的注意,一路上,时不时有各家派出的下人来回跑动报信,待得意识到贾家这两支队伍的方向是户部之后,四王八公勋贵一脉的人家全都震惊了。
贾家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打算提前还银子?
大家伙不是说好要共同进退的吗?
怎么就你们贾家来当这个出头鸟?
简直不讲武德。
在联想起前几天,林海曾经私底下拜访过贾府,当时他同贾府的当家人们说了些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林海跟你们是姻亲关系,可我们四王八公的其他家族,跟你们也同样是老亲呀。
你们怎么能为了让林海顺利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就把我们其他人家给推进火坑了呢?
一时之间,原先跟贾家关系比较好的那些勋贵们,全都对贾家怨声载道。
贾家原本也是想随大流观望一段时间的,只是从开始追缴国库欠银之日起,林海就偷偷的向他们透了底。
皇帝追讨国库欠银的态度相当坚决,这种时候如果还是跟其他的勋贵们拧成一股绳,跟皇家和朝廷对抗,就算侥幸赢了半筹,暂时延缓了还银的时间,也只会给皇帝留下更深的恶感,以后少不了有秋后总算账的那一天。
贾家这些年来的遭遇,难道还不足以证明皇权的强大吗?
就算在普通百姓眼中再威风八面,但是在皇家的面前也仍然什么都不是。
只要皇帝对贾家表现出恶感,有的是跟贾家不对付的人愿意落井下石。
当初贾代化和贾代善在世的时候还好一点,两人毕竟手上还握着兵权,一旦有战事发生,皇家和朝廷还需要倚仗他们的力量,因此也不会轻易撕破脸。
可现在贾家还有什么?
除了贾代化和贾代善在军中留下的一点香火情,就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面对这样的贾家,皇帝只要伸出一根小指头,就能够轻松的碾碎。
其他的勋贵家族敢跟皇帝的谕令唱反调,是因为他们还各有各的倚仗,贾家已经没了可以张狂的本钱却还继续跟这些勋贵共进退的话,日后免不了会成为被捏的软柿子。
再说,前段时间贾家已经做出了选择,决定抱紧皇帝的金大腿,疏远某些可能会给自家带来灾难的勋贵老亲,甚至已经得罪了王家和甄家。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这种时候如果再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反复横跳,只会同时恶了皇帝和勋贵两方,哪里都讨不了好。
林海的这番话,深深的说进了贾家众人的心里。
这些年来,说是四王八公勋贵一脉同气连枝、共同进退,可贾家落魄之后,以前那些嘴上说的好听的老亲故旧们,还不都跟避瘟疫一样的远离了他们?
还跟贾家维持着表面关系的,也大多是想着从贾家的身上捞好处。
就像是王家的王子腾,借助贾家的军中人脉,又靠着自己的妹妹王夫人吃里爬外、挪用了贾家的大笔银两,这才能够上下打点,最终爬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可他爬上高位之后,也并没有为贾家带来什么好处,反而隐隐有趁着贾家日落西山再踩上几脚、顺带成为四王八公勋贵一脉话事人的意思。
看上去哪像是会念旧情向贾家报恩的人?
压根就是打算取贾家而代之、直接来夺权的嘛。
之前贾家也是因为见子孙后代不成器,这才在无奈之下,想着扶持几个老亲故旧上位,有什么事情仍然还能帮衬贾家一把。
然而,这些年冷眼旁观下来,权势还是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管用。
子孙后代再不成器,多骂多打几次,也就慢慢的有点人样了,就算日后爬不上太高的位置,但至少心还是向着自家和宗族的,不至于像外面的那些白眼狼一样,得了好处就把贾家踹一边。
所以虽然宁荣两府都签下了国库一大笔银子,就算经过整治刁奴等一系列的动作之后,直接拿出这笔银子仍然还是会有些肉疼,但在听了林海的劝说之后,贾母、贾敬、贾赦、贾政等人,还是倾向于继续抱皇帝的大腿,尽快还上国库的欠银,好让皇帝知道,他们贾家才是皇室的大忠臣。
见贾家如此上道,林海在临走之时,又偷偷的向他们泄露了一个信息。
皇帝为了督促更多的官员尽快还银子,这次也会选几个典型重点嘉奖,因此,贾家如果决定偿还国库欠银的话,动作就要快一点,最好能赶在其他家的前头,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进行。从而给其他人家形成一个表率的作用。
这样说不定皇帝就会龙颜大悦,把嘉奖的名额给予贾家。
这番话顿时让贾家的人都怦然心动,因此这几天一直在清点库房、筹措现银,准备大张旗鼓的还债。
之后,户部又发布了满城的公告,把欠债人家的名单贴的到处都是,更与不少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人家起了冲突,官司甚至都打到了皇帝的面前。
凡此种种,都让贾家人确信,皇帝这次的确是要动真格的了。
因此筹够了银子之后,宁荣两府再不犹豫,立刻大张旗鼓的把银子送去了户部,就是希望能够再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一时间,有些受不了自己的名字整天光明正大的放在公告上供万民瞻仰的人,都开始悄悄的在心里琢磨起还钱的事情来。
只是想要下定决心,却还需要一点缓冲的时间。
毕竟有的人早就跟自己交好的人家结成了攻守同盟,不好这么快就改弦易辙、背叛盟友。
还有的本来想借着这件事给林海使绊子,也不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总想着再多撑几天,或许就会出现什么转机。
还有一些官员就纯属是囊中羞涩了,就算已经决定还银子,总还需要点时间去筹措款项吧。
就在京城有些人心浮动的时候,前段时间一直相当低调的宁国府和荣国府,这一天突然打开了大门,大张旗鼓的分别由贾珍和贾琏带队,领着一群长随和小厮,赶着几辆装满了大箱子马车,径直朝着户部的方向赶去。
这队着实有些显眼的人,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家的注意,一路上,时不时有各家派出的下人来回跑动报信,待得意识到贾家这两支队伍的方向是户部之后,四王八公勋贵一脉的人家全都震惊了。
贾家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打算提前还银子?
大家伙不是说好要共同进退的吗?
怎么就你们贾家来当这个出头鸟?
简直不讲武德。
在联想起前几天,林海曾经私底下拜访过贾府,当时他同贾府的当家人们说了些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林海跟你们是姻亲关系,可我们四王八公的其他家族,跟你们也同样是老亲呀。
你们怎么能为了让林海顺利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就把我们其他人家给推进火坑了呢?
一时之间,原先跟贾家关系比较好的那些勋贵们,全都对贾家怨声载道。
贾家原本也是想随大流观望一段时间的,只是从开始追缴国库欠银之日起,林海就偷偷的向他们透了底。
皇帝追讨国库欠银的态度相当坚决,这种时候如果还是跟其他的勋贵们拧成一股绳,跟皇家和朝廷对抗,就算侥幸赢了半筹,暂时延缓了还银的时间,也只会给皇帝留下更深的恶感,以后少不了有秋后总算账的那一天。
贾家这些年来的遭遇,难道还不足以证明皇权的强大吗?
就算在普通百姓眼中再威风八面,但是在皇家的面前也仍然什么都不是。
只要皇帝对贾家表现出恶感,有的是跟贾家不对付的人愿意落井下石。
当初贾代化和贾代善在世的时候还好一点,两人毕竟手上还握着兵权,一旦有战事发生,皇家和朝廷还需要倚仗他们的力量,因此也不会轻易撕破脸。
可现在贾家还有什么?
除了贾代化和贾代善在军中留下的一点香火情,就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面对这样的贾家,皇帝只要伸出一根小指头,就能够轻松的碾碎。
其他的勋贵家族敢跟皇帝的谕令唱反调,是因为他们还各有各的倚仗,贾家已经没了可以张狂的本钱却还继续跟这些勋贵共进退的话,日后免不了会成为被捏的软柿子。
再说,前段时间贾家已经做出了选择,决定抱紧皇帝的金大腿,疏远某些可能会给自家带来灾难的勋贵老亲,甚至已经得罪了王家和甄家。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这种时候如果再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反复横跳,只会同时恶了皇帝和勋贵两方,哪里都讨不了好。
林海的这番话,深深的说进了贾家众人的心里。
这些年来,说是四王八公勋贵一脉同气连枝、共同进退,可贾家落魄之后,以前那些嘴上说的好听的老亲故旧们,还不都跟避瘟疫一样的远离了他们?
还跟贾家维持着表面关系的,也大多是想着从贾家的身上捞好处。
就像是王家的王子腾,借助贾家的军中人脉,又靠着自己的妹妹王夫人吃里爬外、挪用了贾家的大笔银两,这才能够上下打点,最终爬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可他爬上高位之后,也并没有为贾家带来什么好处,反而隐隐有趁着贾家日落西山再踩上几脚、顺带成为四王八公勋贵一脉话事人的意思。
看上去哪像是会念旧情向贾家报恩的人?
压根就是打算取贾家而代之、直接来夺权的嘛。
之前贾家也是因为见子孙后代不成器,这才在无奈之下,想着扶持几个老亲故旧上位,有什么事情仍然还能帮衬贾家一把。
然而,这些年冷眼旁观下来,权势还是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管用。
子孙后代再不成器,多骂多打几次,也就慢慢的有点人样了,就算日后爬不上太高的位置,但至少心还是向着自家和宗族的,不至于像外面的那些白眼狼一样,得了好处就把贾家踹一边。
所以虽然宁荣两府都签下了国库一大笔银子,就算经过整治刁奴等一系列的动作之后,直接拿出这笔银子仍然还是会有些肉疼,但在听了林海的劝说之后,贾母、贾敬、贾赦、贾政等人,还是倾向于继续抱皇帝的大腿,尽快还上国库的欠银,好让皇帝知道,他们贾家才是皇室的大忠臣。
见贾家如此上道,林海在临走之时,又偷偷的向他们泄露了一个信息。
皇帝为了督促更多的官员尽快还银子,这次也会选几个典型重点嘉奖,因此,贾家如果决定偿还国库欠银的话,动作就要快一点,最好能赶在其他家的前头,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进行。从而给其他人家形成一个表率的作用。
这样说不定皇帝就会龙颜大悦,把嘉奖的名额给予贾家。
这番话顿时让贾家的人都怦然心动,因此这几天一直在清点库房、筹措现银,准备大张旗鼓的还债。
之后,户部又发布了满城的公告,把欠债人家的名单贴的到处都是,更与不少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人家起了冲突,官司甚至都打到了皇帝的面前。
凡此种种,都让贾家人确信,皇帝这次的确是要动真格的了。
因此筹够了银子之后,宁荣两府再不犹豫,立刻大张旗鼓的把银子送去了户部,就是希望能够再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