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这是顾家资助建立的!-《魂归十年后,嫁给了养大的弟弟》

  网络上的观众们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调侃起来:

  【噗!柠柠这‘糖衣炮弹’战术!用棒棒糖换情报,太狡猾(可爱)了!】

  【一根棒棒糖就收买了,小朋友,你刚刚的高冷去哪儿了?】

  【我猜小刚不是被糖收买的,是被柠柠的‘星星眼’萌化的!】

  【有可能哈哈!】

  【真相了!谁能抵挡柠柠的可爱暴击?】

  ......

  小刚迫不及待地剥开糖纸,将圆滚滚的糖球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他含着糖,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却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具体做什么......我不晓得嘞。不过上周他儿子刚回来过,给了村长老大一包钱!村长可好了,给村里家家户户都分了钱呢,我们家就分了......嗯......”

  他伸出五根沾着糖渍的手指,“整整五百块!”

  “五百块?”徐苒柠心中默算,这村落虽小,三百多户总是有的。

  一户五百,那便是......十五万巨额!

  一个普通山村走出去的年轻人,究竟从事何种行业,能在短期内拿出如此巨款?

  而且,如此慷慨地分给全村?

  她的眉头不自觉地越蹙越紧,心底疑窦丛生。

  “柠柠,小刚,你们在聊什么呢?”就在徐苒柠准备进一步询问时,村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们身后,语气中温和中带着一丝好奇。

  徐苒柠心头一跳,迅速敛去眉间所有疑虑,转过身时,脸上已挂起明媚无暇的笑容,她扬了扬手中另一根棒棒糖,神态自若,“村长,没什么。我们节目组想着村里小朋友多,就备了些小零食,刚给了小刚一根尝尝。”

  “原来是这样啊,”村长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理解的光芒,“我们这山旮旯里,去趟镇上赶集都得折腾大半天。村里多是些走不动的老人和跑不远的孩子,会开车的没几个,有车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城里孩子常见的零嘴儿,对我们这儿的孩子来说,可不就是稀罕物嘛,难怪小刚这么开心。”

  “村长,”徐苒柠顺势将话题引向核心,清亮的眼眸直视着对方,仿佛只是邻家女孩好奇的闲聊,“那村里的青壮劳力,是不是都跟您家儿子一样,在外头奔前程了?”

  村长的眼神几不可察地暗了一瞬,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深潭,旋即又恢复平静,声音里揉进一丝沉甸甸的无奈:“唉,咱们这儿啊,就这一所小学顶着。娃儿们争气点,考上初中,就得翻山去隔壁村的中学寄宿。那边,离外面的花花世界近些,找活计也容易。为了养家糊口,不少后生只能咬咬牙,在那边打零工。这路啊......”

  他重重叹了口气,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刻满遗憾,“看着只隔一座山,可那山路,是老天爷随手画的,又陡又险,没个一天光景,甭想翻过去!一来一回,小半条命就没了。所以啊,不是逢年过节,谁舍得折腾回来?”

  “那村长,您儿子真是出息!”徐苒柠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钦佩,目光却锐利如针,细细描摹着村长脸上每一丝细微的纹路,“做什么大事业呢?我看您家这宅子,外头拾掇得可真气派。”

  她状似随意地抬手,指尖遥遥点了点那精心打理过的前院和精雕细琢的门窗。

  提及儿子,村长的眼底瞬间被一种近乎虔诚的自豪点亮,连腰板似乎都挺直了几分:“我那小子,算是没白费我砸锅卖铁供他念书!硕士毕业,如今在镇上最大的那家企业里坐办公室,拿的......是份体面钱!”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带着父亲特有的骄傲。

  镇上啊?

  听到这里,徐苒柠眉梢微微一挑,心中泛起一丝疑惑。这个小镇地处偏远,即便是在镇上,也鲜有大型企业存在吧!她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微笑,但眸光中却透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那您儿子真是太优秀了。”她轻声附和着,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赞赏,同时目光幽深地凝视着村长,“所以,村长,您就这样无偿地补贴这里的村民吗?”

  “唉,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血脉,打断骨头连着筋呐。”村长微微垂下眼帘,避开了徐苒柠洞悉的目光,语气沉重而悲悯,仿佛承载着整个山坳的苦难,“我是这一村之长,看着大家日子艰难,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尽点心意罢了。”

  每一个字都包裹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听起来无懈可击。

  “你们这村人口也不算少,之前都没有慈善机构来捐款吗?”徐苒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所破旧的小学,语气中夹杂着几分好奇与同情。“这小学也很破旧呢。”她轻轻说道,声音如同羽毛般轻柔,却带着深刻的关切。

  学校的围墙斑驳陆离,曾经鲜艳的颜色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墙皮大片剥落,暴露出内部粗糙的砖石结构,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校门锈迹斑斑,铁栏杆间透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这小学......是很多年前,有好心人捐钱盖起来的......”村长的声音陡然低沉下去,含混不清,仿佛喉咙里堵了什么东西,带着明显的回避,“捐款......是有过一些的......但杯水车薪,哪够填满这穷山沟的窟窿......”

  他含糊其辞,不愿深谈。

  就在这时,小学主建筑门楣上方,一块几乎被风雨侵蚀得难以辨认的牌匾,猛地攫住了徐苒柠的视线。一股莫名的牵引力让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

  当她看清那上面赫然刻着的“顾”字时,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这是顾家资助建立的!

  这个发现让她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阿肆曾提及,自从他被找回之后,顾爷爷便开始了对多个山区的慷慨资助,帮助这些地区建立起学校,而这所小学或许就是最早的受助项目之一。

  然而,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翻新和完善?

  这与顾爷爷承诺每年拨款修缮的说法似乎相悖。

  喜欢魂归十年后,嫁给了养大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