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幽州,被一层薄雾环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一切都显得静谧而神秘。
“殿下,醒醒,我们到了!”
在梦乡中,与幼时玩伴在太原城的草地上追蝴蝶的李承乾,被这声轻唤拉回了现实。
他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就看见负责起居的内侍——高实,正躬身一脸微笑的立在床边,手中还捧着一件素色夹袍。
“殿下,幽州晨间雾重,寒气侵人,快披上这袍子,仔细着凉。”
高实的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刚醒的太子。
“哦!已经到了吗?”
一听到,现在已经到了幽州,刚才还一脸惺忪的李承乾,瞬间来了精神。
他连忙坐起身,掀开盖在身上的锦被,赤脚跳下床榻,顾不上穿鞋,直接奔向房门。
“哎呦喂,我的太子殿下!仔细些,小心,脚下凉!先把鞋袜穿上!"
身后传来内侍高实焦急的呼喊。
李承乾却浑然不顾,一把推开房门,赤着脚站在大船的木板上,脚趾头很快被冻得发麻,却浑然不觉。
入眼的是一条经过加宽的大河,河岸两旁的垂柳刚抽出新芽,葱葱绿绿,一点也不像北方,反倒有些像江南水乡的景致。
晨间的薄雾随着打开的房门,顺着缝隙钻了进来,带着一丝微凉的水汽,瞬间驱散了残留的睡意。
只是河面上的晨雾还有些浓重,只能隐约看见十丈左右的距离。
没能看清远处风景的李承乾,下意识向前来到楼船的围栏处,扶着栏杆的他,身体向前倾斜,试图看得更远些。
“殿下!快往后退些...往后退些!”
看到李承乾做出这般危险的动作,高实一手提着棉鞋,一手挎着夹袍小跑过来,声音里满是紧张。
“太子殿下,这栏杆虽结实,可您身子往前倾得太厉害,万一脚下打滑,掉进这冰冷的河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话间,一边把夹袍提给李承乾,一边蹲下身子,不由分说地为李承乾穿上棉鞋棉。
在指尖触到太子脚趾的凉意时,高实止不住的叹息道。
“您瞧瞧,您瞧瞧,这么会工夫,脚都凉得跟冰块似的,再这么折腾,指不定要受寒发热。”
李承乾却没心思听他念叨,接过夹袍套在身上。
目光还黏在河面上,一边穿衣一边问道。
“孤什么也看不到,你们是怎么判断到了幽州城,还有,这雾要到何时才能散?”
“回殿下,负责这次驾船的船长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在这条河上走了十多年,据说,闭着眼都能辨方向。”
“至于这些雾气何时散去,方才就问过操船的兵卒,说幽州春日多晨雾,太阳升起过后,大约半个时辰,雾气自然就散了。”
高实一边回话,一边帮李承乾理好衣襟。
“殿下您先去换个衣服洗漱一番,清醒些。昨天就与幽州城的人联系好了,已在城外接应,咱们上岸休整一天后,第二天便启程前往定襄城,犒赏三军。”
听完高实的安排,此时还不知道李道宗已经生擒了颉利可汗的李承乾,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他猛地抓住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一天一夜?要在幽州城停留这么久吗?”
还抱有到草原上,领兵作战建立功勋的李承乾,瞬间就有些急了。
他转过身,眉头拧得紧紧的,语气里满是不耐。
“咱们一路风餐露宿的赶来,就是为了好好犒赏一下将士们,多耽搁一天,将士们说不定就得挨一天饿,还是早些出发为好。”
听到李承乾的话,作为内侍的高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想着偌大的大唐,除了皇帝陛下,就属太子李承乾金贵,哪敢真跟他争辩。
只能躬着身子往后退了半步,声音放得更柔和些。
“殿下心系将士们,是将士们的福气,既然殿下想要早些启程,等到了幽州城,属下就去跟幽州府的人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把休整的时辰压缩些。”
“不过殿下也得答应奴婢,先回舱换身干爽衣裳,用些热粥暖暖身子,不然空腹赶路,您的胃该受不住了。”
高实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承乾的神色,见他眉头稍展,又赶紧补充。
“方才奴婢听船长说,今天幽州是难得的好天气,只要让我们带来的战马稍微适应一下,状态好的话,午后出发,傍晚时分应该就能到定襄城。”
高实的这句话说完,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边思索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一边语气缓和的说道。
“午后出发的话,倒是可行?只是这次为了犒赏三军,我们携带的物资可是不少,卸船装货能赶得及吗?”
既然自己已经夸下了海口,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办到,高实连忙躬身道。
"单靠属下自然不行,这件事,还得太子殿下出马。”
“幽州方面已经备好了五百民夫,在码头等候,计划一天之内装卸完毕!若是想要加快速度,殿下可能还需要向此时幽州的主事之人提上这么一句。”
说话间,高实躬着身子,声音压得更低。
“以殿下您的身份,只要殿下开金口,这边的人定然会尽力配合,到时候别说午后出发,说不定晌午前也能把物资都装上马车。”
高实一番曲意逢迎,连捧带抬的溜须拍马。
说的李承乾眉头舒展,自信心更是膨胀的厉害,连方才因停留而焦躁的情绪都烟消云散。
他抬手理了理衣襟,原本紧绷的肩线也放松下来,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从容。
“也是,孤身为太子,幽州主事之人自然会给孤几分薄面。既如此,等下船见了他,孤便提一句,让他多调些人手过来,尽早把物资装妥。”
“正是此理,不过殿下,您该去换衣服了,您看这雾已经淡了些,已经能够看清远处的幽州城城墙了,等您收拾妥当,说不定就能瞧见码头的人来清点物资了。”
李承乾顺着他的目光望了望,果然就在他与高实说话的工夫,阳光已经照射在了河面之上,眼前的晨雾慢慢变得稀薄。
远处的幽州城墙,也在雾中若隐若现。
......
“殿下,醒醒,我们到了!”
在梦乡中,与幼时玩伴在太原城的草地上追蝴蝶的李承乾,被这声轻唤拉回了现实。
他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就看见负责起居的内侍——高实,正躬身一脸微笑的立在床边,手中还捧着一件素色夹袍。
“殿下,幽州晨间雾重,寒气侵人,快披上这袍子,仔细着凉。”
高实的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刚醒的太子。
“哦!已经到了吗?”
一听到,现在已经到了幽州,刚才还一脸惺忪的李承乾,瞬间来了精神。
他连忙坐起身,掀开盖在身上的锦被,赤脚跳下床榻,顾不上穿鞋,直接奔向房门。
“哎呦喂,我的太子殿下!仔细些,小心,脚下凉!先把鞋袜穿上!"
身后传来内侍高实焦急的呼喊。
李承乾却浑然不顾,一把推开房门,赤着脚站在大船的木板上,脚趾头很快被冻得发麻,却浑然不觉。
入眼的是一条经过加宽的大河,河岸两旁的垂柳刚抽出新芽,葱葱绿绿,一点也不像北方,反倒有些像江南水乡的景致。
晨间的薄雾随着打开的房门,顺着缝隙钻了进来,带着一丝微凉的水汽,瞬间驱散了残留的睡意。
只是河面上的晨雾还有些浓重,只能隐约看见十丈左右的距离。
没能看清远处风景的李承乾,下意识向前来到楼船的围栏处,扶着栏杆的他,身体向前倾斜,试图看得更远些。
“殿下!快往后退些...往后退些!”
看到李承乾做出这般危险的动作,高实一手提着棉鞋,一手挎着夹袍小跑过来,声音里满是紧张。
“太子殿下,这栏杆虽结实,可您身子往前倾得太厉害,万一脚下打滑,掉进这冰冷的河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话间,一边把夹袍提给李承乾,一边蹲下身子,不由分说地为李承乾穿上棉鞋棉。
在指尖触到太子脚趾的凉意时,高实止不住的叹息道。
“您瞧瞧,您瞧瞧,这么会工夫,脚都凉得跟冰块似的,再这么折腾,指不定要受寒发热。”
李承乾却没心思听他念叨,接过夹袍套在身上。
目光还黏在河面上,一边穿衣一边问道。
“孤什么也看不到,你们是怎么判断到了幽州城,还有,这雾要到何时才能散?”
“回殿下,负责这次驾船的船长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在这条河上走了十多年,据说,闭着眼都能辨方向。”
“至于这些雾气何时散去,方才就问过操船的兵卒,说幽州春日多晨雾,太阳升起过后,大约半个时辰,雾气自然就散了。”
高实一边回话,一边帮李承乾理好衣襟。
“殿下您先去换个衣服洗漱一番,清醒些。昨天就与幽州城的人联系好了,已在城外接应,咱们上岸休整一天后,第二天便启程前往定襄城,犒赏三军。”
听完高实的安排,此时还不知道李道宗已经生擒了颉利可汗的李承乾,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他猛地抓住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一天一夜?要在幽州城停留这么久吗?”
还抱有到草原上,领兵作战建立功勋的李承乾,瞬间就有些急了。
他转过身,眉头拧得紧紧的,语气里满是不耐。
“咱们一路风餐露宿的赶来,就是为了好好犒赏一下将士们,多耽搁一天,将士们说不定就得挨一天饿,还是早些出发为好。”
听到李承乾的话,作为内侍的高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想着偌大的大唐,除了皇帝陛下,就属太子李承乾金贵,哪敢真跟他争辩。
只能躬着身子往后退了半步,声音放得更柔和些。
“殿下心系将士们,是将士们的福气,既然殿下想要早些启程,等到了幽州城,属下就去跟幽州府的人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把休整的时辰压缩些。”
“不过殿下也得答应奴婢,先回舱换身干爽衣裳,用些热粥暖暖身子,不然空腹赶路,您的胃该受不住了。”
高实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承乾的神色,见他眉头稍展,又赶紧补充。
“方才奴婢听船长说,今天幽州是难得的好天气,只要让我们带来的战马稍微适应一下,状态好的话,午后出发,傍晚时分应该就能到定襄城。”
高实的这句话说完,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边思索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一边语气缓和的说道。
“午后出发的话,倒是可行?只是这次为了犒赏三军,我们携带的物资可是不少,卸船装货能赶得及吗?”
既然自己已经夸下了海口,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办到,高实连忙躬身道。
"单靠属下自然不行,这件事,还得太子殿下出马。”
“幽州方面已经备好了五百民夫,在码头等候,计划一天之内装卸完毕!若是想要加快速度,殿下可能还需要向此时幽州的主事之人提上这么一句。”
说话间,高实躬着身子,声音压得更低。
“以殿下您的身份,只要殿下开金口,这边的人定然会尽力配合,到时候别说午后出发,说不定晌午前也能把物资都装上马车。”
高实一番曲意逢迎,连捧带抬的溜须拍马。
说的李承乾眉头舒展,自信心更是膨胀的厉害,连方才因停留而焦躁的情绪都烟消云散。
他抬手理了理衣襟,原本紧绷的肩线也放松下来,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从容。
“也是,孤身为太子,幽州主事之人自然会给孤几分薄面。既如此,等下船见了他,孤便提一句,让他多调些人手过来,尽早把物资装妥。”
“正是此理,不过殿下,您该去换衣服了,您看这雾已经淡了些,已经能够看清远处的幽州城城墙了,等您收拾妥当,说不定就能瞧见码头的人来清点物资了。”
李承乾顺着他的目光望了望,果然就在他与高实说话的工夫,阳光已经照射在了河面之上,眼前的晨雾慢慢变得稀薄。
远处的幽州城墙,也在雾中若隐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