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致富的筹划!-《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

  就在入职的第二天,徐浩然就开始马不停蹄的下村开始调研。

  他在乡镇只有两年时间,不抓紧很多事可能都没有时间完成。

  不过在此之前当然得跟刘海秋说一声。

  刘海秋听完愣了一下,他也算是工作经历比较丰富的,

  挂职干部见过不少,但是第二天就投入工作状态这么积极的还真是少见。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想了下有些揶揄的笑了笑,说道,

  “这样吧,既然你想去,我让林乡长带你到各个村熟悉下情况。”

  乡镇干部大抵如此,喜欢拿男女之间的事情开玩笑。

  不过徐浩然却并不在意,

  他可不像真实年龄那么稚嫩,这种男女之间的小玩笑很难触动到他。

  想着能有个熟悉情况的人带着也好,就答应了。

  于是刘海秋叫来了林瑜欣,又让葛新开了乡里那破旧的公车,

  带着两人去各个村转一转。

  刘海秋本来以为这位市委办下来的干部,估计是三分钟热度,

  等他了解了枫树乡的现状,

  估计这份热度也就差不多消退了,到时候就会和林瑜欣一样将更多的精力投资在自己身上。

  没看到林瑜欣的办公室书架上堆满了书。

  这位省委的定向选调生,早就知道枫树乡的现状可不是一两年可以解决的。

  再加上枫树乡的班子根本就没给她多少任务,闲着也是闲着,

  自然只能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看书上...

  车子驶出枫树乡仅有的一条街道,开始绕进了山里。

  虽然荒僻,但是风景却是一流。

  徐浩然欣赏了一阵,就问道,

  “林乡长,要不你给我介绍下枫树乡的基本情况?”

  一直安静坐着看着窗外不停越过风景的林瑜欣愣了一下,

  但是也没有拒绝,想了一下介绍道,

  “枫树乡下辖12个村,统计人口人。”

  “不过枫树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年轻人在乡率比较低,空心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实际常住人口大概只有7到8000人吧。”

  徐浩然点点头,他也是主政过一方的,知道现在这几乎是农村面临的普遍问题。

  很多农村19-39岁的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甚至低于20%。

  可以说农村绝大多数都是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没有适龄劳动力,先天上就缺乏发展的基础。

  “枫树乡多山,所以耕地面积不多,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半亩地,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旱田,出产率低。”

  “每年的家庭的粮食总产量基本只够自给自足的。”

  林瑜欣毕业刚来枫树乡的时候也是抱着憧憬过来的。

  希望自己能够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上几件好事、实事。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枫树乡的现状先就让她有些灰心,再加上枫树乡班子的一些现状更是让她有些丧气。

  于是才有了徐浩然第一天到来时,其余班子都是各忙各的,

  只有她一个人在办公室悠闲看书的场景。

  不过她的一番介绍倒是让徐浩然多了解了些她。

  仅从这几句介绍来看,林瑜欣显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对于枫树乡的情况非常清楚。

  应该不是那种住在象牙塔里的城市女孩,至于如何变成第一次自己见到的那个样子,

  应该是有别样的故事才是...

  打破了沉默,两人又都是同龄人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

  也是在谈话了徐浩然知道了对方是国内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大学毕业。

  本来组织部是准备将对方分配到靠近省城的一个乡镇的,

  是她自己主动申请来到了庆州,来到这个边远的枫树乡的。

  当时林瑜欣落寞地笑了笑,问徐浩然,

  “是不是觉得我太傻了?”

  徐浩然摇了摇头,

  “每个人都有权力作出自己的选择,只要自己不后悔,每一份不同的境遇其实都是难得的经历,没什么傻或者不傻的。”

  林瑜欣每次谈及此事,别人都会摇头为她感到不值,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偶尔有几个表达和徐浩然类似的想法的,林瑜欣敏锐的感知很清楚对方不过是在附和自己,

  至于原因无外乎是讨好自己。

  但是当她看向徐浩然的时候,对方眼神中可不是那种自己熟悉的或明或暗的热切。

  正相反,徐浩然的眼里满是淡然和平静。

  那眼神可不像是一个同龄人所能够拥有的,

  反倒有点像自己熟悉的某位级别不低的领导...

  这让林瑜欣不由得对他感到好奇起来。

  不知道徐浩然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才能有这种仿若经过诸多风霜之后成熟....

  不过没等她开口说些什么,坐在旁边的徐浩然忽然招呼道,

  “葛新,停下车!”

  葛新有些疑惑地停下了车,不知道徐浩然要做什么。

  徐浩然将车窗摇下,对着外面说道,

  “老乡,你们去哪,要不要搭车?”

  林瑜欣和葛新这才注意到,公路旁正有两个人沿着道路低头沉默的赶着路。

  两人都是普通的村民打扮,常见的一老一小的配置,

  年长的约莫六十来岁模样,

  山里的人老的早,老人头发已然斑白,脸色黝黑,皱纹纵横交错远比同龄人要多且深。

  他的背上背着一根扁担和几个蛇皮袋,此时依然瘪了下去,

  徐浩然猜测对方应该是到乡里卖什么土产之类的。

  至于年龄小的那个约莫五六岁的样子,穿着宽大明显不合身的白色t恤,更显得格外的黝黑干瘦。

  两人见一辆汽车停下,又有人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显得有些警惕。

  还是葛新先反应过来,用这边的土话重复了一遍,又介绍了自己是乡政府的,没有恶意。

  两人这才放下了戒备,年长者微笑着摆了摆手,

  “不用了,我们走一走很快的。”

  葛新就看向徐浩然,眼见徐浩然摇头,葛新就明白了徐浩然的意思,

  于是继续热情的邀请,老人本就有些木讷,又不是善于拒绝的性子。

  自然拗不过葛新,被葛新迎进了车里。

  林瑜欣见了,本来坐在后排的她主动坐到了前排。

  让徐浩然和明显是爷孙俩的两人一起坐在了后排。

  车子继续发动。

  徐浩然就开始和两人拉起家常来。

  老人本来还有些拘束,

  甚至于坐在车里时屁股也是半挨着座位,

  像是生怕将车子弄脏一般。

  反观那个小孩子兴许是山野田间长大的缘故,倒是格外的活泼。

  特别是当林瑜欣掏出了一块巧克力给他,更是眼睛笑地眯成了一条缝,

  一直漂亮姐姐的叫个不停,倒是让林瑜欣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徐浩然为了减少老人的拘束,一路上也就拉着对方唠家常,

  老人眼见徐浩然只是个半大小子,态度也和善,慢慢地也就放开了。

  徐浩然从和他的交谈中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情况。

  老人姓吴,大名吴安庆。

  那个小孩子正是他的孙子,家里的老伴前几年得病去世了,

  儿子儿媳,则全部南下打工去了,

  除了过年的时候回来,其余时间基本上难得回来一趟。

  平时家里就爷孙俩相依为命。

  老人虽然六十几岁了,但是平时除了日常生活以外还得照看家里的两亩多旱地。

  今天爷孙俩到乡里确实也如他想的那样是将这段时间从山上采的山货卖掉,顺便采购一些日用品回去,

  老人拍了拍有些干瘪的蛇皮袋。

  徐浩然猜测里面应该是食盐、肥皂之类的日用品,又或者还有给自己这个宝贝孙子准备的零食。

  徐浩然继续问道,

  “你们从乡里走回家要多久?”

  老人此时已经放下了心防,脸上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要是走路三个小时嘞,坐汽车就快嘞,到了村里再走个半个小时就到家嘞。”

  葛新听了眉头挑了挑,

  “老人家你是清水村的?”

  老人点了头,

  “对嘞,就是清水的。”

  葛新就点了点头,

  “整个枫树就属清水最远了,别的地方可用不了那么久。”

  徐浩然点了点头,对着葛新说道,

  “我们就去清水。”

  “好嘞!”

  葛新爽快的答应。

  徐浩然又和对方交谈了一阵,车子就来到了整个枫树乡最远的行政村清水村。

  林瑜欣一路上听着两人闲聊,眼看徐浩然如此关切吴安庆的生活,

  原本以为徐浩然会要跟着两人回家去看看的。

  然而当到了村里,得知吴安庆的家汽车上不去之后,

  徐浩然就和对方告了别,目送着爷孙俩的身影消失在了远处的树林...

  三人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进村调研,

  徐浩然又向村干部了解了下吴安庆家里的情况。

  村干部听到吴安庆的名字就直摇头,

  “吴安庆啊!”

  “他家可困难哩。”

  “家里就一个小孩,但是那娃子不听话,生了个小孩往家里一丢就没回来过哩...”

  徐浩然听完之后摇了摇头,

  “他就不管自己的父亲和小孩了?”

  村干部摇了摇头,

  “那娃儿歪着嘞,从小就不听话,长成了就更不像样嘞...”

  徐浩然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但是也没多说什么。

  三人一上午开着车走马观花式的看了两三个村,就回到了乡里。

  像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其实是看不出什么的,

  所以林瑜欣很奇怪徐浩然为什么要在来的第二天就走个过场。

  更重要的是当她问及下午还去不去的时候,

  徐浩然直接摇了摇头。

  该了解的情况上午基本上已经了解清楚了。

  他上午本就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几个猜想而已,

  现在已经达到目的,徐浩然自然不会再浪费时间。

  不过在林瑜欣的眼里可不是这样,在她眼里徐浩然这种举动更像是在作秀。

  不过她也没多说什么,挂职干部大多不都是这样,

  徐浩然只不过比别人更早撕开自己的伪装而已。

  所以她只是点了点头,自顾自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但是徐浩然真的如他所说不过是在作秀吗?

  自然不是,

  此时已经到了冬末春初,徐浩然想要自己的计划得到顺利施行就得抓紧时间了...

  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