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市委书记的谈话~!-《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

  元旦节后不久,庆州召开了全市干部大会,

  主要目的是总结今年的工作,谋划明年的工作。

  同时会上也对年度工作优秀的县市区、市直单位进行了表彰,

  宁城在这个会议上大放异彩,

  任石和顾游民轮番上台,领奖领到手软。

  其余各个县市区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向他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

  甚至有不少人还隐秘地看了看徐浩然,

  他们当然知道宁城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谁...

  也在心里暗暗腹诽,为什么这样能干的班子成员没有出在自己班子里呢?

  否则今天会上大出风头的就是我了...

  会议结束之后,宁城的众人顿时被许多人围起来轮番道喜,

  甚至还有几个人酸酸地说了几句话...

  一群人谈的正热闹的时候,

  何涛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各位领导,麻烦让一让...”

  何涛可是戴元庸从甘州带过来的秘书,

  能够被领导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自然是深得领导的器重,众人当然不敢怠慢,

  很快让出来一条道来。

  何涛微笑着来到了被围住的宁城班子的面前,先是对着任石、顾游民说道,

  “任书记、顾县长,恭喜了。”

  两人自然是笑着说道谢谢。

  几人寒暄了几句,何涛突然看向徐浩然说道,

  “徐县长,戴书记请您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接着又对周围的人说道,

  “不好意思,公务在身,你们聊...”

  徐浩然顿时有些愣住了,

  不知道这位省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市委书记为什么会找自己?

  按理来说自己可还没到让他亲自找谈话的级别吧?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随着何涛离开了人群。

  看着他的背影,众人的神色都有些异样,显然也好奇戴元庸为什么找徐浩然,

  这可有些不寻常...

  徐浩然来到了极为熟悉的办公室门口,

  前世徐浩然曾在这间办公室的外间待了八年,

  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无比熟悉。

  要知道这里的前后两任市委书记可都是在任上就锒铛入狱了,

  这要是换一个稍微顾忌一点的市委书记一定会毫不犹豫换一个办公室。

  然而戴元庸似乎浑不在意,

  在秘书长段霖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

  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间似乎风水出了问题的办公室,仍然选择在这里办公,处理公务...

  “徐县长,您进去吧,戴书记在里面等您..”

  何涛笑着示意了下办公室的门。

  徐浩然道了谢,接着敲响了房门,等到里面的戴元庸招呼“请进”的时候,

  这才推门进去,他看向微笑看着自己的戴元庸点头不卑不亢地打招呼,

  “戴书记,您找我?”

  戴元庸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坐...”

  等到徐浩然坐到了他的对面,这才继续开口道,

  “早在甘州的时候就听过你的很多事迹,”

  “到了庆州,这才发现传言非虚啊...”

  他微微颔首,

  “宁城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啊!”

  徐浩然谦虚地说道,

  “书记过誉了,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全体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戴元庸微微一笑,没有纠结这个话题,

  他先是关心了几句徐浩然的工作,

  徐浩然中规中矩地回答了,

  他心里明白,戴元庸单独叫自己过来谈话,

  可不单单是为了关心年轻干部的工作情况...

  果然稍微聊了几句,戴元庸话锋一转问道,

  “浩然啊,我知道你在宁城的工作才刚上轨道,”

  “也一直做得很好,”

  戴元庸直视着徐浩然的眼睛,

  “但是如果组织上想让你换个岗位,”

  “你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徐浩然心里顿时一惊,

  其实刚才何涛找自己的时候,

  徐浩然就已经知道今天的谈话不简单了,

  但是任他怎么想也没想到,竟然是戴元庸起了调整自己的想法!

  这可是他根本没有想到!!

  倒不是没有想到会调整干部,

  前面就提到过,庆州因为陈懿的原因,各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都有大量的领导干部被牵连,满编的班子就没几个,

  这样的形势下,干部调整是必然的,

  而且搞完考核到春节前夕,本就是极好的干部调整契机。

  徐浩然没想到的是调整的会是自己!

  他担任现职不过一年的时间,

  按理来说是不会有新的任命的...

  他的心思电转,

  这要是让他如实说的话,

  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就像戴元庸说的那样,

  他在宁城的工作不过刚上正轨,

  无论是宁城的旧城区改造、丹河林场的项目,

  又或者是宁城农贸产品市场,

  目前都还远没到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

  这些爆炸性的项目带来的政治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作为主管副县长,他完全能够从中获得直通县市区长的政治资本!

  只要按部就班过完这两年,

  他很顺理成章的就能成为宁城县亦或是别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

  当然了,在他心里自然希望是宁城,

  毕竟这里自己最为熟悉...

  要知道这可是主政一方的机会!

  徐浩然自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去别的县市区重新开始经营...

  然而他一时间有些为难起来,

  虽然心底不愿,但是拒绝这个话此时也不好说出口,

  作为党的干部,按照干部任用的要求,

  是需要无条件服从的。

  千万别以为主管领导找你谈话就是真的征求你的意见了,

  你这要是真的拒绝了,

  兴许他表面上会不动声色,

  但是心里会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就算你拒绝了,很有可能也根本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毕竟从干部任免的权限来看,戴元庸根本就根本无须征求自己的意见的...

  另外,作为“过来人”,徐浩然对于戴元庸的个性极为了解,

  这是一位非常老派的干部,

  一心为公,

  不仅自己始终践行着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党性要求,

  对于自己的下属、同事也几乎是相同的要求,

  在他看来,作为党员干部,这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不是每个人都像他只有公心,没有私欲,

  这也是他虽然资历很老,却一直没能更进一步的原因...

  当然也未必不是陈少辉将他放在庆州这个火山口的原因...

  所以徐浩然此时拒绝组织的安排,很可能给戴元庸留下极为恶劣的印象,

  就算这番能够留在宁城,

  短期内能否更近一步也就两说了,

  戴元庸至少要干满这一届,这可是三年的时间啊...

  徐浩然心中为难,

  这要是事先得到了风声,他还能做点准备,

  无论是让任石或者顾游民在戴元庸这里吹吹风,让他觉得自己在宁城无可或缺,

  又或者让林如海侧面帮忙说说好话,

  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此外类似的方法,他还能想出很多...

  但是戴元庸的突然动作实在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就算心里有八百个主意,此时也来不及操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