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火了?-《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直播间三百二十七万。

  这个数字,对于刘思思,弦之,张叠溪等人来说。

  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这是大火,火遍两岸三地,大江南北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才有的数字。

  如《我是歌手》。

  如《华国好声音》前面两三季。

  如《向往的生活》。

  这些都是目前属于现象级的综艺节目。

  整个国内的综艺节目,也只有这三档节目,才能达到三百万同时在线人气。

  是她们即便是贴钱,想要上,人家也要考虑许久的现象级综艺节目!

  这是要实力,人气,咖位,以及资源,缺一不可,才能参加的节目。

  她们不够格。

  差太远了。

  当然还有一档他们更加无法想象,人气碾压前面三档节目联合的节目。

  那就是《典籍里的华夏》!

  她们也曾联系过《典籍里的华夏》节目组,别说是参加了。

  哪怕是打个广告,露个脸。

  消息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馈。

  现在自己参加的节目,也达到了像《歌手》《向往的生活》这种高度。

  这让她们如何不兴奋?

  “叠溪,我能看看吗?”柳若莹终于忍不住出声,语气卑微。

  在这里她不太受欢迎。

  “看不看又有什么意义?”朱可心冷嘲热讽道:“某些人没有什么实力,却是霸占着这个位置。”

  说的是谁?

  很显而易见啊。

  就是柳若莹。

  虽然柳若莹已经是吴庸的前妻,好几期成绩倒数,一直没有淘汰。

  就是因为吴庸。

  节目组想通过柳若莹作为桥梁,邀请吴庸参加一期节目。

  第一,吴庸是目前最火的明星。

  流量之高,整个娱乐圈无人能比。

  第二,他是柳若莹的前夫,一旦真邀请来了,两人同台。

  话题和流量。

  必然有着一个质的飞跃。

  张叠溪也补了一句,“是啊,节目火了,某些人怕是坐如针毡了吧。”

  弦之和刘思思两人比较年长,虽然平日里由于大家刻意疏远柳若莹,也导致她俩对柳若莹,接触越来越少,刻意避嫌。

  不过这会儿,也没有刻意出言讽刺。

  算了……柳若莹脸色发白,忍着酸楚,没有任何言语,那刚起来的身子,又坐回了原位,那双微红眼睛,看向了舞台。

  “不对,思思姐,弦之姐你们看……”张叠溪手指滑动,点入了弹幕区。

  刘思思,弦之,朱可心几人都都看了过来。

  当看着上面的弹幕时。

  几人瞬间都呆住了。

  柳若莹!

  满屏的名字,全部都是柳若莹三个字!

  朱可心张大嘴巴,转头看了看柳若莹,又看了看弹幕,霎时间惊呆了。

  柳若莹?

  为什么刷柳若莹?

  这到底什么情况啊?!???

  张叠溪也懵了。

  刘思思和弦之两人,互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不解。

  与此同时。

  耳麦中传来了导演的声音,“可心,节目结束了,你人呢?”

  朱可心回过神来,“我在我在!!抱歉导演,我……”

  导演说:“别墨迹,赶紧上台!”

  “来了!”朱可心急匆匆的上台了。

  导演说:“下一位登台的是若莹吧?”

  朱可心已经站在了舞台上,一边微笑着主持,然后面对镜头,微微点头,回应导演的话。

  导演继续道:“让若莹滞后一位,先让叠溪登台。”

  朱可心懵了下。

  选手席这边,张叠溪也收到了通知。

  她也傻眼了。

  顿时有点急,“不对导演,凭什么让我提前登台啊?”

  音综类型的比赛节目。

  越往后登台,对排名越有利。

  刘思思和韩秀妍都已经表演过,柳若莹抽到是第三。

  张叠溪则是排在第四。

  一下子从第四个出场,提前到第三出场,张叠溪非常不满,“我不先登场!”

  后台中。

  导演看着屏幕中张叠溪的神情,皱眉道:“这是节目组的安排!”

  张叠溪火气也来了,“没有合理的节目,我不上!”

  在节目中。

  其实偶尔也会有特殊情况,导致位置之间的调换。

  换成其它人。

  张叠溪虽然不乐意,但也会听从安排。

  但这个人是柳若莹,她不乐意。

  凭什么啊?

  给一个借着那层可有可无的关系,一直赖在舞台的人让位置啊?

  刘思思,弦之这会儿大概也猜到了些什么。

  让张叠溪提前上,应该是直播间突然同时在线人气,暴涨的原因。

  关键人物。

  就是柳若莹。

  这是节目组常用的手段,谁人气高,便是越往后上台。

  就是为了让直播间的人气留的更加持久!

  后台中。

  导演忍着火道:“好,那你别后悔!按照原来的顺序!”

  舞台上。

  传出了主持人朱可心的声音,“让我们有请下一位选手,柳若莹。”

  现场没有太大的欢呼声。

  反而是直播间中,人气越发高涨,在柳若莹出现镜头那一刻。

  人气暴涨。

  后台中。

  工作人员小声道:“导演,破四百万了……”

  导演看着跳动的数字,青筋暴起,暗骂道:“这个蠢货!”

  就在刚才。

  他已经了解完为什么直播间人气突然暴涨的原因。

  因为吴庸!

  因为柳若莹!

  直播间涌来的几百万人气,全都是吴庸带来给柳若莹的。

  更准确来说。

  是吴庸的粉丝自发,无意中带来的庞大人气。

  只是为了来看一下柳若莹。

  或说,是来感谢柳若莹。

  借助这个机会,如果让直播间的人气停留更久,必然会吸取一波关注度。

  哪怕是涌进来的人,只留下了十分之一观看。

  以后直播间也能破百万!

  破百万啊。

  这是《天赐好声音》除了柳若莹来的第一期达到外,从来没有过的。

  五分钟后。

  柳若莹表演即将结束。

  巅峰人气来到了六百五十万。

  张叠溪内心狂喜!

  主持人朱可心道:“让我们有请下一位选手,张叠溪登台。”

  柳若莹下台,大概十秒左右。

  张叠溪眼睁睁看着,最巅峰人气值,六百五十万,一路飞速下降。

  五百万。

  四百万。

  三百万。

  每秒掉上百万人气。

  最终,降到了只有七十万。

  张叠溪内心那种兴奋,也如同一团热火,被一盆冷水浇灭。

  ……

  周日了。

  关于吴庸京大任教这件事情,随着娱乐圈各大人物下场。

  以及六公主出现后。

  似乎就这么被压了下去。

  那群人身攻击文学界的人,教育界的人,一个个都不蹦跶了。

  但热度依旧没有下降。

  而是回归了学术本身,许多群里,红学爱好者都在激烈的讨论着关于红楼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写的话题。

  当然。

  这个热度虽然居高不下。

  但另一个话题的热度,比之红楼,也丝毫不遑多让。

  那就是昨天周六的电视节目界。

  真正的群龙争霸。

  《天赐好声音》开播以来时隔三个月,又一次冲上了热搜榜前十。

  那就是昨晚人气飙升到了史无前例的六百五十万。

  这个数据极其亮眼。

  让整个节目界,娱乐圈的人,都侧目不已。

  然而当看到,是因为吴庸和柳若莹的原因之后,大家都私下讨论起来。

  很多人意味深长和幸灾乐祸。

  “这吴庸的影响力,真的恐怖。”

  “是啊,没想到,本来是红楼的热度,却是突然转到了《天赐好声音》。”

  “不得不说,这柳若莹真是放弃了一座金山。”

  “老实说,我真有点同情柳若莹,如果一直好好守在吴庸身旁,以吴庸的能力,怕是真能将柳若莹打造成不输于天后蒋念巧。”

  “唉,可惜了。”

  也有人吐槽不已。

  而吐槽的人,就是各大电视台节目组的导演啊,乃至于高层等等。

  “柳若莹这家伙,我真服了,你好好守着吴庸不行吗?!非得给他放出来,现在整个娱乐圈节目界一团糟!”

  “唉,我突然间感受到被吴庸支配的恐惧感了。”

  “这家伙真是逆天。”

  “难受啊。”

  能不难受吗?

  昨晚登上热搜的,不仅仅只是《天赐好声音》。

  还有贺红苕。

  史无前例,登顶热搜榜第一。

  原因就是昨晚播出的《甄嬛传》点击量,第三第四集,截至今天为止。

  直接破亿。

  《甄嬛传》火,大家都知道。

  是因为这部剧的质量,演员的演技,以及拍摄手法,还快把如同电影质感的画面。

  让这部剧,才播出四集,就达到了许多电视剧一整部剧才能达到的点击和播放量。

  破亿啊。

  在如今的电视界中,破亿播放量的电视剧,已经非常少了。

  大多都是几百万,一两千万。

  即便是大制作,知名演员,想要达到这个程度,也至少要播出十多集之后,才能达到的数据。

  而《甄嬛传》四集。

  仅仅四集。

  这个成绩放在整个娱乐圈,都是极其夸张的存在。

  《甄嬛传》第一第二集。

  虽然很火。

  可持续了一个星期,也才堪堪破亿。

  第三第四集,一个晚上破亿。

  这一切都归功于,昨晚上播出的《典籍里的华夏》。

  第四期的主角,就是以贺红苕为主角。两千年前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班家……

  两千年前的班家,纵然深陷囹圄,纵然九死亦无悔!

  两代接续。

  着青史。

  贺红苕演绎的女史学家班昭,登顶了全网热搜。

  也让所有人知道了。

  史记是华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而班家,所续接的青史,便是华国第一本记传体断代史,汉书!

  贺红苕的演绎,引发了全网泪目。

  在演绎《甄嬛传》第一第二集。

  贺红苕的演绎,出类拔萃,让大家诧异,让大家惊讶。

  但还没有那么的深刻。

  而第四集《典籍里的华夏—汉书!》

  班家满门忠烈。

  班固写汉书,独当一史。

  班超建功,为国效力。

  班昭奉命续史,成古往今来,第一位女史家!

  让后世人,知道了所有人,皆为汉族!

  知道了汉书!

  知道了大汉!

  为后世人所尊崇。

  也是贺红苕的演绎,让班昭,这个历史第一位女史家。

  入木三分。

  那双欲哭未哭,时刻通红的双眸。

  那看到后代,十四万万人,皆读汉书,皆是大汉后裔时,欲言又止,欲哭含笑的神情时。

  所有人都泪崩了。

  也让所有人更加清晰的知道,贺红苕不再是,曾经那个只会演淑女,只会瞪眼皱眉,只会大嚷大叫的小花。

  而是演员。

  真正的演员。

  班彪修汉书,未能所愿。其子班固续接,用了一辈子。

  班彪固守西域,未能所愿。其子班超,用了一辈子。

  皆是未能所愿。

  女史家班昭,续接。

  用了一辈子,最终汉书修成。

  史记,为二十四之首。

  汉书,与史记并列。

  同为二十四之首。

  班氏一门,做到了。

  贺红苕演绎的班昭,展现而出一幕又一幕,让华国深厚的历史文化。

  席卷了所有人。

  《典籍里的华夏》这本典籍,翻开的第四卷。

  不再是跨越一两千年的风云人物。

  不再是帝王。

  不再是王侯将相。

  没有马匹嘶吼,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鲜血淋漓,没有儿女情长。

  只有一个……

  只有一个看着父亲身亡,大哥班固私修汉书,入狱而亡……二哥死于征战的女子,班昭。

  她,

  承载了班家两代人厚望。

  用了一辈子,续修了……汉代史!

  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家。

  可偏偏却是这样一个平淡,没有震撼,没有太大视觉盛宴的《典籍里的华夏》第四卷。

  却是点燃了所有人对历史的渴望。

  泪洒当场。

  也造就了一集节目,一个晚上,破了三亿的点击量播放量!

  而第四期《典籍里的华夏》。

  一个晚上的时间。

  又一次席卷了全网。

  关于《典籍里的华夏》评论,高达九亿!

  关于贺红苕,热搜指数,高达一亿七千万。

  贺红苕的演技,成了热搜话题,讨论高达四千多万。

  粉丝量。

  一夜增加了上千万。

  一跃,成了真正当红女演员。

  不再是,所谓的小花。

  而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突破了以往的固有形象,打破了以往大家对贺红苕的认知。

  热度盖过了所有。

  也是第一次,贺红苕的热度,盖过了吴庸这个《典籍里的华夏》创造者。

  两者对话。

  入木三分的演技,压过了吴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