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京大力挺!-《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吴庸的粉丝跟全网相比,的确是冰山一角,不值一提。

  但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吴庸累积下来人气,流量,都是非常忠实的铁粉。

  有着这股力量的出现。

  许多一味谩骂的人,也渐渐清醒了过来。

  就如吴庸许多粉丝说的那般,有争议,才有进步。

  理性看待这件事。

  跟吴庸过不去的那群人,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各种带领节奏。

  终于。

  争论了好一段时间后,教育界的重磅人物,出现了。

  清大中文系教授周成国,发言道:“在吴庸还未正式任教京大之前,我便预感到会出问题,只是这出现的问题,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曾在京大任教过,对京大的情感很浓厚。”

  “对此,我很痛心疾首。”

  “京大是顶级学府,是教育界的领袖,是引领者,是全国各大高校的标杆,竟然会想到让一个外行,还是一个明星来京大任教?”

  “以目前在网络上各大家长,各大网友们的反馈……京大,你睁开眼睛看看,还要你如此执迷不悟?”

  “为了不让影响继续扩大,我建议,将吴庸开除京大,才能平息大家的怒火!”

  “否则,若是以往下去,京大教育界标杆的名头,将会遭到巨大的质疑!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众人看见了。

  “支持支持!”

  “开除吴庸!”

  “这吴庸是某些国家派来的奸细吧?”

  “呵呵,支持周教授!”

  “必须让这种人,滚出教育界。”

  “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是谁?有几斤几两?”

  紧接着。

  教育界好几个顶级学府的教授也都出来了。

  接着又是各大副教授,老师。

  简直是铺天盖地。

  吴庸才刚开始说了红楼,仿佛就跟整个教育界做对了一般。

  每个人的言辞,非常重。

  说吴庸是什么教育界的败类,教师是神圣的职称,什么不配任教师。

  许多家长也在下边鼎力支持。

  一通讨伐。

  这上升的阶段,太高了。

  给吴庸扣得帽子太高了。

  仿佛吴庸说了下红楼,不仅仅是跟整个教育界作对,更是成了整个社会的败类。

  文学界的人出来了。

  这次直接是文协。

  京城文协,“支持周教授和各位教授,建议清除吴庸。”

  华国文协,“是的,这种人,不配教育孩子们。”

  这时。

  余谦出来了,“支持小吴老师。”

  文协有人发文讽刺,“呵呵,一个相声界演员,懂什么叫文学?”

  余谦回复,“懂不懂跟你有半毛钱关系?”

  文协那人气道:“怎么没关系?我是文学界的人,也是半个教育界的人!这吴庸,就是不配,我说的。”

  余谦轻飘飘的回复,“诗词歌赋,文学创作,请问你有那个领域有资格给小吴老师提鞋?销售的文学销量有小吴老师的零头?”

  文协那人气疯了。

  又有教育界的人出来反驳了,“余谦,尊敬叫你一声余谦老师。不尊敬,你什么都不是,这是教育界的事情,别掺和!”

  另一个教育界的人,“可不是,瞎掺和什么?”

  又又又又一个教育界的教授,“呵呵,好好说你的相声去吧。”

  余谦在京城还是有影响力的。

  这群人虽然在教育界有些名声地位,但余谦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这群人也不敢太过于激烈言辞。

  可就在这时。

  评论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那我呢?配不配?”

  立马。

  评论区那群文学界,教育界的教授们,都懵了下。

  “司徒老,唉,您怎么也来了。”

  “司徒老,您身体怎么样?”

  态度立马变了。

  余谦他们还敢怼一怼,不怎么当回事。

  可这是司徒老啊。

  涉及的领域,包括了教育界,完全是最古老的殿堂级人物。

  谁敢说?

  “呵呵,劳烦大家关心了。”

  司徒老回复道:“我出来只想说一个事。小吴在京大公开课提出的观点和推断,是有迹可循的,也是给各大研究红学高校,以及其他人,指出了一条能走的道路。”

  “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才是对红楼这本名着最大的侮辱。”

  “我来来回回看了两遍小吴在红楼中提出的质疑和推断。第一,他有文献支撑,这点毋庸置疑。能站得住脚。”

  “其二,我很赞同小吴推断的后四十回并非曹雪芹先生所写的理论。”

  “小吴在现场中,给出的解释和合情合理,有迹可循。现场中有清大教授,人大教授,其他高校的顶级教授,都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更是历史中文系的顶级教授。”

  “若是真对小吴给出的解释,觉得不合理,反驳便是了。”

  “但大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为什么?就是因为小吴的理论,站得住脚!”

  “最后一点。”

  “这只是第一节课,后续还有课程,若是大家对小吴的推断和理论觉得不妥,请拿出相对应的证据来反驳。”

  “这才是学术进步的关键。”

  “而非在博客上,在网络上刻意引导舆论,去针对一个敢于提出新颖观点年轻教师!”

  “这便是我们教育界为人师表的风范?”

  整个评论区中。

  突然一阵沉默。

  那群教师,教授,文学界的人,看着司徒老的长篇文,有些脸红羞愧难当,也有些不以为然。

  这时。

  京大那边的博客也再次更新了动态,“很赞成司徒老的观点。教书育人,知识在书本上,做人在书外。”

  “吴老师给出的观点,只是观点和推测,而非一言武断。”

  “我们请吴老师来任教,是认可他的能力。也必然会一直站在吴老师的身后。”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经过校内领导的商讨,我们将决定,在下周一下午两点四十分,吴老师的课程,将会定在京大中心礼堂。”

  “定位,依旧是公开课。”

  “欢迎各大高校教授,各大红楼爱好者,各大媒体,各大专家,红学研究者,前来与吴老师辩驳!”

  “报名渠道在京大官网。”

  “当然,只限前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