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食堂吃饭-《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中午食堂吃饭的人倒是不少,快过年了,食堂的伙食也好了。

  “今天不错啊,有我最爱吃的腌菜扣肉,狮子头也有,看来今天师傅心情不错,做了不少功夫菜。”

  陈平波拿着餐盘对着食堂的菜进行点评。

  “还是书记你领导有方,去年这时候可没有这么丰富,也没那么多经费。”

  副书记高伟难得对着陈平波直白的拍马屁,把其他人都给逗笑了。

  “高书记你这样跟书记拍马屁是不对的,我去年也很努力,只是跟书记比确实有差距。”

  难得今天县长朱培培也在食堂吃,一进来就对高伟指正,也变着法夸陈平波。

  一旁的丁君祥也笑着说道。

  “县长你这个马屁比高书记强,不过菜是好了,你却是无福享受了,你要减肥就只能看着我们大饱口福了。”

  县长朱培培已经减肥好长一段时间了,但凡长膘的肉都是敬而远之。

  “我今天还就不减了,减了那么久,过年几天我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县长朱培培直接夹起两个狮子头,却还是避开了扣肉。

  连陈平波也听笑了,对着县长朱培培说道。

  “呦,县长今天是不准备吃草了?”

  陈平波此话一出,众人哄笑,连厨房切菜的阿姨都给逗笑了。

  不过也确实,县长朱培培为了减肥,几乎都是在吃草的状态,不过也真是减下来了。

  “书记,你要是天天这样吃,以后也是长着大肚腩四处走,到时候也要学我一样吃草。”

  还别说,真让朱培培给说中了,穿越前的陈平波就是这个状态。

  “那到没事,反正也不用找老婆了,没那么多讲究了。

  对了,县政府那边对明年基建项目都安排好了没有。”

  基建项目陈平波让县委不直接抓,派高伟去当一个副组长,算是监督县政府的工作。

  反正他现在也不差这三瓜两枣的政绩,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全县的事情基本都是书记主导。

  县长要是有这个能耐,前几年她早就做了。

  “基建小组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明年一开年就直接开工,准备半年时间,快速完工。

  全部都是分段施工,尽量不影响老百姓的出行。”

  现在大部分道路都是五米宽左右,不仅要铺装好路还要把路给拓宽。

  现在经济已经开始在高速发展,以后的道路需求肯定是快速增长。

  政府现在不未雨绸缪,以后就要挨老百姓骂了。

  不说以后,就是现在乡镇之间的通行两车交汇也是要小心翼翼的。

  “对施工单位一定要监管好,凡事多层分包的公司一律取消资格,而且还要实施罚款。”

  多层分包的危害太大了,很多到最后连施工的老百姓工资都拿不到,最后就是政府来兜底,老百姓还埋怨政府。

  未来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现在他们是试点县,一定要带头杀掉这股歪风邪气。

  “县政府这边对所有的承包商都进行验资加押金的办法。

  等同于其他地方的垫资,对承包商还是很有威慑力的,相信他们不会做出蠢事。”

  一般来说确实是如此,除非他在政府里边有人帮他,才会有恃无恐。

  “本来说不聊工作的,没想到又说上了。”

  陈平波突然想起来然后把话题终止掉,难得过年的时间,不要让过年都如此沉重。

  “这个不能怪书记您,基建的事关乎大局,就算想放松也不敢放松。

  也就书记你大方,要别人到你这个位置,根本就不会松手。”

  县长朱培培直接说出大实话,其他常委也是跟着点头。

  各地方的一把手别说松手给你政绩了,不把锅甩给你就不错了,但凡是个政绩就想安到自己头上。

  别的地方都是书记自己当小组组长,把活扔给副组长,这才是正常的政治生态。

  “我们是一个领导班子,各司其职集体领导才是一个正常的生态。

  我又不是神仙有三头六臂什么事情都要去管,我也管不过来。

  不过我们食堂的事,我就一定要管理,今年过年的伙食标准不能低于今天啊!”

  前面一阵说出自己对于管理的心态,也算是在非会议场合说出来,给非县委领导的其他人放出信号,知道自己这个县委书记的管理施政心态。

  后一个嘛,直接转移话题,轻松一下气氛。

  “对对对,我的要求嘛也不高,鱼一定要有,年年有鱼嘛。

  我们东陵县以前真的一点余钱都不剩,各位领导还天天要钱,我这个管钱的两头受气。”

  财政局局长林延景跟着说笑道。

  他对书记是百分百的支持,自从书记陈平波来了东陵县之后,财政局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窘境。

  被县长提上局长之后,第一件最危险的事情就是教师工资都拖欠问题。

  可那是前任县长把资金挪用了,他们是接任的,直接就是给他们背锅。

  自书记陈平波来了之后,实在是太舒心,钱虽然还是干不了什么大项目。

  但是再也不会有拖欠工资的财政情况,各单位的经费也水涨船高。

  “看来我们这位财神爷也是苦日子过过来的,哈哈哈。”

  政法委书记龙安奎笑着回应道。

  他对东陵县的财政没有太多的感受,他来东陵县的时候,陈平波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东陵县的财政不复之前的窘境,加上他是下放的干部,对县域的经济不太了解。

  所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觉得是玩笑话。

  “龙书记你有所不知,以前县财政连教师的工资都拖欠大半年,差点被声讨要工资。”

  组织部长毛诚在东陵县官场是个活化石,对财政局的玩笑话自然是知之甚深。

  “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到了要拖欠工资的地步,说明已经快要山穷水尽了,实在没有着了。

  “跟银行借一点,靠着上级接济一下,把一下地方的建设停掉了,才算是缓过气。”

  县长把话直接接过来,缓慢的说道。

  话很轻,但是当时可以说是费劲了心力才办好,当时的财政状况,全部银行都是顶着县委县政府的压力没敢给贷款,你就知道当时的财政差到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