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广陵归他管了,等于直接摸到了江东的门框。
一听这话,几个文士赶紧抱拳:“主公放心!”
“蒋文韬要是敢过江,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保管让他有来无回!”
话是这么说。
可他们根本不知道——
对面那支水军,到底有多吓人。
无知的人,胆子最大。
这几拨来自江东大家族的文人,眼下心里正是这种想法。
在他们看来,不管蒋华强的北边军队多能打,碰上长江这条天然大河,也不过是看着威风、一戳就破的纸老虎罢了。
刘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有你们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可话说回来。”
“蒋文韬势力不小,势头正猛。”
“沿江的防务,越早安排越好,不能拖。”
这话其实是在敲打那些世家:别光动嘴,得真金白银地掏东西出来。
虽说眼下和刘备合作得不错,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但再好的关系也得讲利益。
万一让蒋华强真的拿下江东,这些本地家族可就全完了,家底都要被掀个底朝天。
所以刘备的意思很清楚——别光喊口号,赶紧行动起来。
“主公尽管放心!”其中一名士人立马站出来表态,“蒋文韬是我们共同的死对头,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一定全力协助主公,绝不能让他跨过柴桑一步!”
这几位出身江东望族的谋士心里都明白,自己和刘备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刘备要是倒了,天下之大,再没人能替他们撑腰,保他们在这片地盘上继续当土皇帝。
这时候不拼命支持,更待何时?
于是各家立刻开库出钱,拉人征兵,后勤保障直接拉到顶格。
没几天,刘备就派出了陈武、董袭、凌操三员将领,每人领一万五千水军,分段驻守长江防线,专门盯着蒋华强的一举一动。
不得不说,有了江东世家撑腰,刘备手里的兵是蹭蹭往上涨。
光是交给这三位将领的兵力,就已经四万五千多人了。
再加上散在各地的守军,刘备现在的总兵力,眼瞅着就要逼近十万大关。
和蜀地那穷山恶水比起来,江东这儿人多粮足,底子厚实得多。
当年孙权每次带兵北伐,动不动就拉出十万人马,外人笑话他是“孙十万”,可这也说明,江东这块地,真能养得起大军。
要不然,哪经得起他三番两次地败家式出兵?
至于陈武、董袭、凌操这三个将领,本是刘备早前打严白虎时收服的本地军官。
本事算不上顶尖,但从小在江边长大,操船划桨、打水仗是一把好手。
而刘备真正信得过的老兄弟——关羽和张飞,这时候正带着主力在啃会稽郡的王朗。
仗已经打了好一阵子,不过刘备估摸着,再有个把月,王朗就得撑不住投降。
等到那天,整个江东都将落入他手里。
虽然还谈不上争霸中原,但稳稳当当地在南方割一块地盘,做个土皇帝,也不是难事。
……
广陵城头,蒋华强正带着手下一群将领在城墙上走动查看。
这一回南下作战,骑兵大概率是派不上用场了。
实在没办法,北方骑兵是陆地上的霸王,可到了南方,不光人容易晕船,马也受不了。
更惨的是,水土不服,很可能还没开战,马就先死一大半。
历史上真有过这种事。
孙权当年派人去辽东,跟公孙渊买了两千匹好马,结果船一靠岸,没多久马就死了大半,最后只剩不到三百匹能用。
孙权心疼得直跺脚——钱花了,力气跑了,结果换来一堆马骨头。
罪魁祸首,就是南方湿热气候,北方马压根适应不了。
现在蒋华强手里的西凉铁骑、并州狼骑,用的全是凉州、并州产的上等战马,可这水土问题,至今也没法彻底解决。
真把他们拉到南方,估计没开打就得折损六七成。
哪怕蒋华强再有钱,这买卖也太亏,实在舍不得。
所以干脆利落的决定:骑兵全留徐州,不参战。
这一回的主角,毫无疑问是甘宁,以及他手下那五万水军。
作为蒋华强亲自任命的水军统帅,甘宁早就等不及了,摩拳擦掌,就等着打这一仗。
当然,除了甘宁,蒋华强最近还收了一员猛将。
此人身高八尺,臂长力大,箭术一流,背后总背着一对双戟。
原是青州东莱人,因得罪了本地太守,只好逃到辽东,投靠公孙康混了几年。
在过去那条时间线上,他曾在孔融被围北海时,杀出重围搬来救兵;
后来南下投奔刘繇,还在神亭岭跟孙策打得难分难解,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刘繇一死,他便归了孙策,成了东吴早期大将之一。
可惜天妒英才,壮年早逝,临终留下一句狠话:
“大丈夫活一世,就该佩剑闯天下,立一番没人能比的功业!”
没错,这人正是太史慈。
青州靠着黄海,东莱更是紧贴海边,太史慈打小就在水边长大,水性极好,又能骑马射箭,算是水陆通吃。
论武艺,他也是一等一的好手,虽比不上吕布、赵云、黄忠那几个顶尖狠人,但对上一般人,基本三两下就能撂倒。
太史慈一来,蒋华强的实力又上一层楼,这回南征,心里更有谱了。
经过一番盘算,蒋华强定下总出兵人数:九万。
其中五万是水军,交给甘宁统领;
另外四万精锐步兵,由他亲自带队。
水军这边,由甘宁当主帅,太史慈和黄忠做副手。
黄忠早年在荆南当过十年郡吏,虽不算水战专家,但也懂点门道。
更何况他是最早追随蒋华强的老将之一,稳重可靠,配合甘宁和太史慈最合适不过。
那四万步兵,则由蒋华强亲率,随军的将领包括张合、徐晃、庞德、吴懿、张绣、高顺等人。
留守徐州的兵马来由吕布、赵云、华雄三个人临时管着。
他们仨其实也挺想去前线打仗的,心里头痒得很。
可蒋华强必须得留些人手在后方,防着曹操和袁绍这两个邻居搞偷袭。
一听这话,几个文士赶紧抱拳:“主公放心!”
“蒋文韬要是敢过江,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保管让他有来无回!”
话是这么说。
可他们根本不知道——
对面那支水军,到底有多吓人。
无知的人,胆子最大。
这几拨来自江东大家族的文人,眼下心里正是这种想法。
在他们看来,不管蒋华强的北边军队多能打,碰上长江这条天然大河,也不过是看着威风、一戳就破的纸老虎罢了。
刘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有你们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可话说回来。”
“蒋文韬势力不小,势头正猛。”
“沿江的防务,越早安排越好,不能拖。”
这话其实是在敲打那些世家:别光动嘴,得真金白银地掏东西出来。
虽说眼下和刘备合作得不错,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但再好的关系也得讲利益。
万一让蒋华强真的拿下江东,这些本地家族可就全完了,家底都要被掀个底朝天。
所以刘备的意思很清楚——别光喊口号,赶紧行动起来。
“主公尽管放心!”其中一名士人立马站出来表态,“蒋文韬是我们共同的死对头,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一定全力协助主公,绝不能让他跨过柴桑一步!”
这几位出身江东望族的谋士心里都明白,自己和刘备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刘备要是倒了,天下之大,再没人能替他们撑腰,保他们在这片地盘上继续当土皇帝。
这时候不拼命支持,更待何时?
于是各家立刻开库出钱,拉人征兵,后勤保障直接拉到顶格。
没几天,刘备就派出了陈武、董袭、凌操三员将领,每人领一万五千水军,分段驻守长江防线,专门盯着蒋华强的一举一动。
不得不说,有了江东世家撑腰,刘备手里的兵是蹭蹭往上涨。
光是交给这三位将领的兵力,就已经四万五千多人了。
再加上散在各地的守军,刘备现在的总兵力,眼瞅着就要逼近十万大关。
和蜀地那穷山恶水比起来,江东这儿人多粮足,底子厚实得多。
当年孙权每次带兵北伐,动不动就拉出十万人马,外人笑话他是“孙十万”,可这也说明,江东这块地,真能养得起大军。
要不然,哪经得起他三番两次地败家式出兵?
至于陈武、董袭、凌操这三个将领,本是刘备早前打严白虎时收服的本地军官。
本事算不上顶尖,但从小在江边长大,操船划桨、打水仗是一把好手。
而刘备真正信得过的老兄弟——关羽和张飞,这时候正带着主力在啃会稽郡的王朗。
仗已经打了好一阵子,不过刘备估摸着,再有个把月,王朗就得撑不住投降。
等到那天,整个江东都将落入他手里。
虽然还谈不上争霸中原,但稳稳当当地在南方割一块地盘,做个土皇帝,也不是难事。
……
广陵城头,蒋华强正带着手下一群将领在城墙上走动查看。
这一回南下作战,骑兵大概率是派不上用场了。
实在没办法,北方骑兵是陆地上的霸王,可到了南方,不光人容易晕船,马也受不了。
更惨的是,水土不服,很可能还没开战,马就先死一大半。
历史上真有过这种事。
孙权当年派人去辽东,跟公孙渊买了两千匹好马,结果船一靠岸,没多久马就死了大半,最后只剩不到三百匹能用。
孙权心疼得直跺脚——钱花了,力气跑了,结果换来一堆马骨头。
罪魁祸首,就是南方湿热气候,北方马压根适应不了。
现在蒋华强手里的西凉铁骑、并州狼骑,用的全是凉州、并州产的上等战马,可这水土问题,至今也没法彻底解决。
真把他们拉到南方,估计没开打就得折损六七成。
哪怕蒋华强再有钱,这买卖也太亏,实在舍不得。
所以干脆利落的决定:骑兵全留徐州,不参战。
这一回的主角,毫无疑问是甘宁,以及他手下那五万水军。
作为蒋华强亲自任命的水军统帅,甘宁早就等不及了,摩拳擦掌,就等着打这一仗。
当然,除了甘宁,蒋华强最近还收了一员猛将。
此人身高八尺,臂长力大,箭术一流,背后总背着一对双戟。
原是青州东莱人,因得罪了本地太守,只好逃到辽东,投靠公孙康混了几年。
在过去那条时间线上,他曾在孔融被围北海时,杀出重围搬来救兵;
后来南下投奔刘繇,还在神亭岭跟孙策打得难分难解,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刘繇一死,他便归了孙策,成了东吴早期大将之一。
可惜天妒英才,壮年早逝,临终留下一句狠话:
“大丈夫活一世,就该佩剑闯天下,立一番没人能比的功业!”
没错,这人正是太史慈。
青州靠着黄海,东莱更是紧贴海边,太史慈打小就在水边长大,水性极好,又能骑马射箭,算是水陆通吃。
论武艺,他也是一等一的好手,虽比不上吕布、赵云、黄忠那几个顶尖狠人,但对上一般人,基本三两下就能撂倒。
太史慈一来,蒋华强的实力又上一层楼,这回南征,心里更有谱了。
经过一番盘算,蒋华强定下总出兵人数:九万。
其中五万是水军,交给甘宁统领;
另外四万精锐步兵,由他亲自带队。
水军这边,由甘宁当主帅,太史慈和黄忠做副手。
黄忠早年在荆南当过十年郡吏,虽不算水战专家,但也懂点门道。
更何况他是最早追随蒋华强的老将之一,稳重可靠,配合甘宁和太史慈最合适不过。
那四万步兵,则由蒋华强亲率,随军的将领包括张合、徐晃、庞德、吴懿、张绣、高顺等人。
留守徐州的兵马来由吕布、赵云、华雄三个人临时管着。
他们仨其实也挺想去前线打仗的,心里头痒得很。
可蒋华强必须得留些人手在后方,防着曹操和袁绍这两个邻居搞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