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撞上了陈登。
陈登死守城池,硬是把孙策给打了回去,还顺手干掉了他一千多号人。
这场败仗,成了孙策这辈子屈指可数的几回栽跟头之一。
也是这一仗,让孙策心里犯了嘀咕:曹营这帮人,不好惹啊。
于是偷袭许昌的事,越拖越没影。
到最后,仗没打成,人先被人捅了刀子——死在了许贡门客的刺杀之下,才二十六岁,命就没了。
至于那刺客到底是许贡的人,还是江东那几家望族背后搞的鬼,谁也说不清。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陈登确确实实把孙策的北上大计给搅黄了。
可这陈登啊,偏偏有个要命的嗜好——
他爱吃生鱼片,爱到离谱。
一天不吃,浑身发软;饭桌上没这玩意儿,连筷子都懒得动。
他对生鱼片的痴迷,简直跟泡菜国的人离不开泡菜一个样。
问题是,那年头哪懂什么寄生虫啊。
别说生吃鱼肉了,就算煮熟了,都可能藏着虫卵。
陈登顿顿不落,这不等于拿命在吃?
结果呢?
官渡之战刚过一年,他就病倒了,一命呜呼。
具体得了啥病,后人说法不一。
但唯一能确认的是——
临死前,肚子胀得跟怀胎十月似的,肚子里全被虫子啃空了,就剩一层皮。
要是陈登是敌方的人,蒋华强才懒得管他死活。
可现在这人是自家谋士,还是自己小姨子陈昀的亲哥。
那还不得上点心?
听完蒋华强一番科普,陈登吓得饭都吃不下,从此跟生鱼片彻底拜拜。
饮食调理了,作息规律了,还开始练腿脚、跑城墙,天天折腾自己,就为了把身子骨练结实点。
其实,像陈登这种身子虚的文人,在那时候一抓一大把。
武将还好,天天操练,皮糙肉厚。
文人呢?除了少数世家子弟从小练剑舞刀,大多数人都是成天坐着看书写字,风吹不得日晒不得。
一个个弱得像风吹柳条。
曹操那边的戏志才、郭嘉,活脱脱两个病鬼,全靠药吊着命。
再看诸葛亮,虽说身高一米八,标准北方汉子,可操心国事操到了油尽灯枯,硬生生比司马懿少活了十九年。
还有法正,历史上四十出头就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为了避免自己手下这群“脑力担当”哪天突然断气,蒋华强干脆给他们整了一套养生方案。
不要求他们练成猛张飞,只求别一发烧就躺下三天起不来。
……
就这样,蒋华强在彭城又待了二十来天。
这二十多天里,徐州官场的大小人事安排,全给理顺了。
新任徐州刺史,定的是张松。
这位爷原本是益州别驾,管政务是一把好手。
关键是,他原来的官职也保留着,等于兼职上任。
张松是地地道道的益州人,在徐州压根扎不了根,搞不起山头。
可治理能力又在线,交给他是真的省心。
陈登、糜竺、曹豹这三个地头蛇,连同他们家族一大群人,统统打包调去长安。
以后要是立功,再考虑外放。
至于想回徐州?门儿都没有。
还有一件事得提一嘴:
徐州南边的广陵郡,一直被一个叫笮融的军阀占着,压根没听陶谦父子的招呼。
听说蒋华强拿下徐州,这家伙装聋作哑,屁都不放一个。
蒋华强能忍?
反手就派了张合、庞德、阎行三员大将,各带一万兵南下收拾他。
半个月不到,笮融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哭天喊地。
这时候再想投降?晚了。
广陵全境收复,笮融脑袋被砍下来,挂在彭城城头示众。
至此,整个徐州,牢牢攥在蒋华强手里。
可惜的是,不少原本该在徐州出头的人物,早就跑路了。
战乱一起,一个个逃去江东或荆州,躲清净去了。
比如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早两年就跟着叔父诸葛玄,去了扬州的豫章郡。
不过蒋华强也没彻底扑空,还是挖到了两个不错的人才。
其中一个叫步陟。
历史上的他,后来成了孙权的第三任丞相。
步家是临淮的本地望族,虽有点头脸,但离顶级世家差得远。
一听蒋丞相要招自家子弟当官,全家激动得差点放鞭炮。
步陟一上任,蒋华强立马给了个不错的职位。
为了表示感激,也为了将来能往上爬,步陟干脆把自己侄女步练师推荐给了蒋华强。
这步练师,将来可是要进孙权后院的大红人,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嗓子一开,能把人魂儿都勾走,听她弹个曲儿,简直耳朵要开光,心都要化了。孙权都拍着桌子说她是“江东头一号美人”。
蒋华强一见,好家伙,果然名不虚传。
糜贞和陈昀虽说也是出了名的漂亮姑娘,放在一般人眼里那都是天仙下凡,可往步练师身边一站,立马就显得暗淡无光。
就算把蒋丞相家里十几房姨太太全拉出来比一圈,步练师也能稳稳挤进前三,甚至直接登顶都不奇怪。
这等姿色摆在眼前,蒋华强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当下二话不说,直接纳入房中。
她哥步陟呢,也跟着鸡犬升天,摇身一变成了“外戚”一枚,跟陈登、糜竺一个待遇,成了蒋华强身边的新贵。
别的小妾拼的是家世、是手段,可步练师有一样别人比不了——她精通古乐。
吹箫、吹笛子,信手拈来,天赋高得离谱。
才一个晚上,蒋华强就对她宠得不行。
你也懂的——会吹箫的人,总有点特别优势,不是?
连带着她哥步陟的官路也一路绿灯,蹭蹭往上窜。
虽然来得晚,但人家走的是曲线救国路线,靠着亲妹妹这层关系,很快就在蒋府站稳了脚跟。
当然,步陟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办事稳重,理政有一套,水平绝对一流。
让他帮着张松守徐州,那简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除了步陟,蒋华强还挖到了另一个狠角色。
这人名气大得很,后世提到他,个个竖大拇指。
有人说:“谁敢犯我大吴边境,大宝出马,秒杀不留情!”
陈登死守城池,硬是把孙策给打了回去,还顺手干掉了他一千多号人。
这场败仗,成了孙策这辈子屈指可数的几回栽跟头之一。
也是这一仗,让孙策心里犯了嘀咕:曹营这帮人,不好惹啊。
于是偷袭许昌的事,越拖越没影。
到最后,仗没打成,人先被人捅了刀子——死在了许贡门客的刺杀之下,才二十六岁,命就没了。
至于那刺客到底是许贡的人,还是江东那几家望族背后搞的鬼,谁也说不清。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陈登确确实实把孙策的北上大计给搅黄了。
可这陈登啊,偏偏有个要命的嗜好——
他爱吃生鱼片,爱到离谱。
一天不吃,浑身发软;饭桌上没这玩意儿,连筷子都懒得动。
他对生鱼片的痴迷,简直跟泡菜国的人离不开泡菜一个样。
问题是,那年头哪懂什么寄生虫啊。
别说生吃鱼肉了,就算煮熟了,都可能藏着虫卵。
陈登顿顿不落,这不等于拿命在吃?
结果呢?
官渡之战刚过一年,他就病倒了,一命呜呼。
具体得了啥病,后人说法不一。
但唯一能确认的是——
临死前,肚子胀得跟怀胎十月似的,肚子里全被虫子啃空了,就剩一层皮。
要是陈登是敌方的人,蒋华强才懒得管他死活。
可现在这人是自家谋士,还是自己小姨子陈昀的亲哥。
那还不得上点心?
听完蒋华强一番科普,陈登吓得饭都吃不下,从此跟生鱼片彻底拜拜。
饮食调理了,作息规律了,还开始练腿脚、跑城墙,天天折腾自己,就为了把身子骨练结实点。
其实,像陈登这种身子虚的文人,在那时候一抓一大把。
武将还好,天天操练,皮糙肉厚。
文人呢?除了少数世家子弟从小练剑舞刀,大多数人都是成天坐着看书写字,风吹不得日晒不得。
一个个弱得像风吹柳条。
曹操那边的戏志才、郭嘉,活脱脱两个病鬼,全靠药吊着命。
再看诸葛亮,虽说身高一米八,标准北方汉子,可操心国事操到了油尽灯枯,硬生生比司马懿少活了十九年。
还有法正,历史上四十出头就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为了避免自己手下这群“脑力担当”哪天突然断气,蒋华强干脆给他们整了一套养生方案。
不要求他们练成猛张飞,只求别一发烧就躺下三天起不来。
……
就这样,蒋华强在彭城又待了二十来天。
这二十多天里,徐州官场的大小人事安排,全给理顺了。
新任徐州刺史,定的是张松。
这位爷原本是益州别驾,管政务是一把好手。
关键是,他原来的官职也保留着,等于兼职上任。
张松是地地道道的益州人,在徐州压根扎不了根,搞不起山头。
可治理能力又在线,交给他是真的省心。
陈登、糜竺、曹豹这三个地头蛇,连同他们家族一大群人,统统打包调去长安。
以后要是立功,再考虑外放。
至于想回徐州?门儿都没有。
还有一件事得提一嘴:
徐州南边的广陵郡,一直被一个叫笮融的军阀占着,压根没听陶谦父子的招呼。
听说蒋华强拿下徐州,这家伙装聋作哑,屁都不放一个。
蒋华强能忍?
反手就派了张合、庞德、阎行三员大将,各带一万兵南下收拾他。
半个月不到,笮融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哭天喊地。
这时候再想投降?晚了。
广陵全境收复,笮融脑袋被砍下来,挂在彭城城头示众。
至此,整个徐州,牢牢攥在蒋华强手里。
可惜的是,不少原本该在徐州出头的人物,早就跑路了。
战乱一起,一个个逃去江东或荆州,躲清净去了。
比如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早两年就跟着叔父诸葛玄,去了扬州的豫章郡。
不过蒋华强也没彻底扑空,还是挖到了两个不错的人才。
其中一个叫步陟。
历史上的他,后来成了孙权的第三任丞相。
步家是临淮的本地望族,虽有点头脸,但离顶级世家差得远。
一听蒋丞相要招自家子弟当官,全家激动得差点放鞭炮。
步陟一上任,蒋华强立马给了个不错的职位。
为了表示感激,也为了将来能往上爬,步陟干脆把自己侄女步练师推荐给了蒋华强。
这步练师,将来可是要进孙权后院的大红人,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嗓子一开,能把人魂儿都勾走,听她弹个曲儿,简直耳朵要开光,心都要化了。孙权都拍着桌子说她是“江东头一号美人”。
蒋华强一见,好家伙,果然名不虚传。
糜贞和陈昀虽说也是出了名的漂亮姑娘,放在一般人眼里那都是天仙下凡,可往步练师身边一站,立马就显得暗淡无光。
就算把蒋丞相家里十几房姨太太全拉出来比一圈,步练师也能稳稳挤进前三,甚至直接登顶都不奇怪。
这等姿色摆在眼前,蒋华强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当下二话不说,直接纳入房中。
她哥步陟呢,也跟着鸡犬升天,摇身一变成了“外戚”一枚,跟陈登、糜竺一个待遇,成了蒋华强身边的新贵。
别的小妾拼的是家世、是手段,可步练师有一样别人比不了——她精通古乐。
吹箫、吹笛子,信手拈来,天赋高得离谱。
才一个晚上,蒋华强就对她宠得不行。
你也懂的——会吹箫的人,总有点特别优势,不是?
连带着她哥步陟的官路也一路绿灯,蹭蹭往上窜。
虽然来得晚,但人家走的是曲线救国路线,靠着亲妹妹这层关系,很快就在蒋府站稳了脚跟。
当然,步陟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办事稳重,理政有一套,水平绝对一流。
让他帮着张松守徐州,那简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除了步陟,蒋华强还挖到了另一个狠角色。
这人名气大得很,后世提到他,个个竖大拇指。
有人说:“谁敢犯我大吴边境,大宝出马,秒杀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