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这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这些兵士虽说力气远比阎象大得多,可他们从没见过如此疯狂状态下的阎象,一时竟吓得站在原地,动都不敢动一下。

  “一个个没用的东西。”

  看着亲兵畏缩不前,袁术心里狠狠骂了一通。

  就在这个时候,正当阎象打算朝袁术扑去之际,纪灵握着一柄三尖两刃刀突然出现,并挡在阎象前面。

  “阎大人,实在抱歉,职责所在。”

  纪灵低声交代了一句,随后抬手一记狠击打在他后颈,让其昏迷过去。

  “先把这位阎主簿带走,好好让他静养几天。”

  他对身边的几位侍卫下令。

  他们这才缓过神,赶紧照办。

  “果然还是靠我的大将军办事最牢靠。”

  袁术忍不住开口夸赞道。

  满脸满意与欣慰之色显而易见。

  作为最信任的战将,不出意外的话,纪灵会是未来“仲家王朝”的第一位大将军人选。

  至于尚书令的位置呢,原本袁术是给阎象留着的,但自从这阎象跳出来反对手他当皇帝,那这个职务肯定也就轮不到对方头上去了。

  相对而言,杨弘就听话多了。

  虽然他跟阎象私下关系也不错,但他为人更加圆滑老练,知道无法阻止袁术登基的想法。

  所以他没有像阎象那样当众反对这件事。

  至于其他军营里的将领们呢?

  对于袁术称帝一事都是一口声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除开纪灵之外,稍微有点战斗力的将领早已在当初对抗董卓联盟组建的时候就已经阵亡殆尽,现在留下来的多是从山贼草寇转化来的三流人物。

  对他们来说,跟着袁术干到底意味着有机会得到更高的官职头衔!

  有好处谁不愿意呢?

  就这样,在传国玉玺引诱之下,又被所谓天命论调哄骗,再加上传来阵阵拥护之声,袁术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天命所归,最终走上了自封为皇这条路!

  而等到完成称帝仪式后的第二天,阎象被倒挂在汝南城墙边沿摔下身亡。

  对此,袁术除了咒骂几句晦气外,并无其它情绪表达。

  关于袁术公然自称帝王的消息就像风中的蒲公英一样四散开来。

  第一个获知的是近邻曹操,当时他正低头吃着饭。

  只听哐当一声——

  碗落地粉碎;

  米粒撒了一地。

  只见曹孟德咬牙切齿地自语道:

  “这姓袁的脑袋是不是进水啦?”

  内心的惊愕难以掩饰,他根本搞不懂为什么一向平庸的袁术会有胆量宣布当皇帝?

  倘若听说称王的是那位占据半壁江山的大恶霸董卓,大家可能不会感到太奇怪。

  可是这个能力普通到连前十都排不进去的小角色,也妄想篡汉称雄?!

  不仅曹操惊讶万分,就连他的宿敌兼亲戚袁绍也都觉得匪夷所思。

  同出一门之下,袁本初清楚明白家族的终极理想是什么。

  没错,那就是改换天地、取汉而代之。

  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实力统一九州。

  而不是盲目自信地冲在最前面碰钉子。

  回想当初即便身为最强势力且已控制河北全境的袁绍,在未彻底击败曹操之前都没想过称帝这码事,由此可见谨慎行事的重要性。

  其实后来历史上若非官渡一战胜利使得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恐怕袁绍也不会急于求成。

  这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而是要看如何操作才能获取最大收益!

  比如再看看曹丕是怎么想的?

  父亲曹操刚刚去世没多久他就急匆匆建立魏朝政权的目的在于什么?

  还不是为了让那些效忠于自己的贵族世家分得应有的权力果实。

  于是乎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此制度标志着权贵们正式掌控选官渠道。

  而刘备得知曹丕称帝后为何同样迫不及待要坐上龙椅呢?

  第一点,毕竟人家一直以汉室宗亲身份行走江湖。

  第二年少帝刘协居然把帝位‘禅让’给了篡夺者曹丕,如果刘备还无动于衷的话,那所谓的复兴汉朝口号也将沦为笑柄罢了。

  此外还需稳定内部集团如荆州帮等人的士气人心,只有登上至尊之位方可维系队伍的凝聚力和信念根基。

  那么孙权为啥迟迟不敢效仿兄长二人呢?

  咳咳……拿什么资本来斗富?

  那边刘备血统高贵;这边曹丕合法继承,唯有你独独缺少任何政治正当性优势。

  后世曾有人戏言,三国之中各有特色:曹魏具骨气;

  蜀汉存情义浪漫;

  唯东吴似乎成了窝囊废代表。

  这种调侃与其说针对整个东吴将领团队不如更精准地说是指那位核心领导——孙权本人。

  历史资料显示真正等到石亭之战后他才敢高举皇冠。

  也就是说,比起其他二人的激进而为,孙仲谋显然要小心谨慎得多,足足延迟约莫十年之后才迈出重要步伐。

  眼下这场由袁术引发的政治风暴立刻掀翻四座,大家还清楚地记得,没过多久之前大家还在齐心协力、高喊诛杀叛贼董卓的口号集结军队呢,结果眨眼间剧情居然变成了这样?你袁公路这是背着所有人干出惊天大事情——称帝了?

  一瞬间,各地的军阀全都不吱声了。

  我靠!

  简直太打脸了不是!

  先前大家打着讨伐董卓旗号的时候喊得多正义啊,可现在一看——

  这原本在盟军队伍里很有分量的一员将领袁术竟然直接成了货真价实的乱臣贼子!

  这让其他人脸上哪还有面子?

  不光是这些手握兵权的老总感到尴尬,各大士族阶层对这件事更是满脑子问号。

  尤其以袁术控制范围下的豫州和南阳两大地方望族为代表。

  平时这些人嘴巴上挂得最多的词就是“忠义”、“名节”。

  但现在呢?

  袁术的称帝一下子就把嘴边的大义变成了笑话。

  这帮家族中不少都是当初辅佐过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江山功勋后代;

  说到底他们倒未必真多热爱朝廷,但在旧秩序这杆破伞的掩护下搞点好处那是家常便饭。

  而现在袁术一通操作,大家都成反王了!

  这……也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