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跟你们说也没用-《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据蒋华强回忆,这位邹婉本是历史上嫁给张济做续弦的妻子,也就是传说中惹出了“曹操宛城一战三损”的罪魁祸首。

  现在的她,还只是个清纯少女。

  然而她的眉眼之间,动作举手投足间,仿佛天生带着几分媚骨。

  难怪当年的曹操也为之倾倒。

  如此佳人,哪个男人能不动心呢?

  可惜现在已经成了蒋华强的女人。

  不论是张济还是曹操,都无法插手这段缘分了。

  除了邹婉外,董白还有一个看中的女子——伏寿。

  她是散骑常侍伏完的女儿,也是史书中嫁给汉献帝刘协的伏皇后。

  眼下刘协还没定亲,既已被董白相中,注定逃不出蒋华强的手掌心。

  要说这伏完,也确实出身名门。

  他是东汉大司徒伏湛的七世孙。

  他们家族早在东汉初年便追随光武帝刘秀创业,根基深厚。

  伏完刚成年后不久,就娶了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

  按这个关系算,汉灵帝刘宏其实是伏完的小舅子。

  然而,伏完并未得到灵帝的信任。

  也许是刘宏看出他外表强硬、实则怯懦的性格,也可能皇帝对这些所谓亲戚一向存有戒心。

  总之,在汉灵帝执政时期,伏完只是个虚职侍中,手中毫无权力。

  后来李傕、郭汜掌权时,他才渐渐崭露头角,并一度被称为“国舅”。

  然而这个国舅,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事迹来。

  当年董承策划衣带诏案,拉他参与,却被他果断拒绝。

  此后几次针对曹操的谋变,他也选择袖手旁观。

  赤壁之战后,曹操开始肃清许昌内患,伏完恐惧不已,连声都不敢吱。

  即便他的女儿伏寿写信密谋造反,他也只是吓得赶紧烧毁证据,连信都不敢拆。

  然而一味胆小怯懦,并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引来祸端。

  终于,曹操决定动他。

  于是随便找了借口,罢免他所有官职。

  不多久,伏完在惶恐忧惧中病逝。

  五年前,伏皇后密谋未成事发,伏家上百口人全遭屠戮。

  从此,汉献帝再也不敢有半点异心,彻底沦为傀儡。

  想到伏皇后的过往所作所为,蒋华强觉得越早把她娶进门越好。

  毕竟她不是个省事的女人。这样的女子,估计掌控起来更有意思。

  ……

  散骑常侍府

  伏完正躺在庭院里悠闲地喝着茶,暖洋洋地晒着太阳。

  要是把他放在蓝星的二十一世纪,恐怕会是个很懂得保养的人。

  可惜,他活在了汉末。

  “散骑常侍伏完!快出来接旨!”

  一声尖锐刺耳的声音,在散骑常侍府门口响了起来!

  惊得伏完差点从躺椅上滑下来。

  伏完赶紧走到门口,打开大门一看,才知来人是谁。

  是一名宫中的太监。

  但如今这汉朝早已名存实亡,皇帝根本没有实权。

  十常侍作乱之后,太监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换条路走。

  他们现在投靠的,是真正的掌权人物——现在的相国大人、即将晋升为太师的老董。

  伏完虽胆小怕事,但脑子还算灵活。

  看到这名太监的瞬间,他就明白,这事一定出自老董的授意。

  没等伏完反应过来,这位太监自顾自地开口了:

  “伏完忠心报国,功绩显着,即日起,升任中散大夫!”

  “砰!”

  就像天上突然掉下一块大馅饼。

  一下子砸到了伏完脑袋上!

  中散大夫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伏完一下子连跳三级,跨入朝廷高官的行列!

  虽然这个职位没啥权力,只是个闲职。

  可再怎么说品级高啊!

  一时间。

  伏完愣在当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新官上任,还不快快接旨,谢恩?”

  负责传旨的太监皱起眉头,似乎对伏完的冷淡态度有些不悦。

  伏完连忙掏出一小块银锭,塞进了那人的袖子里。那人脸色这才好转了一些。

  虽说那时候最常用的流通货币还是铜钱,但银子早已存在,而且算得上是贵重物品,比铜钱值钱得多。

  金子……

  他家底不厚,哪来那么多钱赏赐传旨的人?

  待送走了那位公公。

  伏完脸上的兴奋终于藏不住了!

  连升三级可不是人人都能碰到的好事!

  可是,与伏完相比,女儿伏寿可没有这么兴奋。

  伏完的妻子安阳长公主刘华,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

  儿子们的仕途也不怎么样,在朝中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官。

  所以家里最看得清楚局势的反而是最小的女儿伏寿。

  只听她担忧地说道:

  “父亲,董卓这家伙为人阴狠,您可得小心点。”

  “还有那个李儒和蒋华强,都不是简单人物。”

  “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提拔你呢?”

  “无缘无故升官,肯定有别的盘算。”

  面对女儿的提醒,伏完笑着摆手说:

  “也许董卓真的发现了我的能力,想用我呢。”

  听了这话,伏寿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自家父亲什么脾性,她再清楚不过。

  能力嘛……或许有一点,但不至于多厉害!

  董卓帐下的谋士勇士数都数不清。

  特别是蒋华强来以后,文臣武将一下多了不少。

  这种时候怎么可能会特别重用伏完?

  “妹妹,你多心了。”

  “父亲怎么说也是皇帝的舅舅,”

  “他拉拢父亲,也有情可原。”

  伏寿说着话时满脸愁绪,她的哥哥们一个个倒是觉得理所当然。

  “唉,跟你们说也没用。”

  “总之过几天就知道董卓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了。”

  对于伏寿的谨慎态度,几位兄长完全不理解。

  几个哥哥都是酒囊饭袋,别说是比伏完了,连自己都不如!

  若不是母亲留下的余荫,这几个哥哥能不能当上官都难说。

  就在伏寿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有人又一次叩响了伏府的大门。

  来访者是董白。

  真正目的并不在伏完,无论他的死活都没所谓,重点却是要将伏寿纳入府中,成为蒋华强的妾室。

  简单几句寒暄之后,董白便直奔主题:

  “恭喜中散大夫喜获提拔,今日登门有一请求,还望您能够答应。”

  伏完妻子已逝多年,这件事可以直接找他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