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毕竟现在汉军里的将领个个都是有名的猛将,秦国间谍一直盯着他们呢。
只要有啥风吹草动,秦国间谍怎么会不警惕。
刘备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眉头紧锁:“丞相,士元说的确实有道理,这确实是个问题。”
蒋华强却没这么悲观:“这不是问题,奇袭箕关并不一定非得让名将出马。”
“我推荐一个年轻的小将,既有大将之才,又不会引起秦国间谍的注意。”
这话一出。
诸葛亮眼神一闪,似乎已经猜到了是谁。
刘备却一脸茫然,奇怪地问:“我们汉军里还有这样的人?不知道丞相推荐的是谁?”
蒋华强慢条斯理地说:
“我推荐的人正是平虏将军邓艾。”
邓艾。
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在殿中响起。
刘备先是一愣,随即问道:“丞相指的是那个在夷陵打败曹洪的邓士载吗?”
蒋华强点了点头。
刘备眼中满是惊讶:“这个邓艾如果真能打败曹洪,确实有些本事。”
“可我听说他现在才十五岁。”
“这么一个小将,丞相真的认为他能担起这份重任吗?”
蒋华强大笑一声。
邓艾有多强的实力,老刘不清楚,但他最明白不过。
论武艺,邓艾可能比不上关羽那些前辈,但在领军方面,汉秦两国中能超过他的还真不多。
历史上,就是这个邓艾亲手灭掉了老刘辛苦建立的蜀汉。
拥有如此功绩的人,放眼古今也没几个。
尽管现在的邓艾还很年轻,但他的军事才能不容小觑。
“我推荐的人,什么时候看走眼过,陛下尽管相信我就是了。”
蒋华强也不多解释,直接用自己的识人能力做担保。
刘备眼中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毕竟那可是蒋华强啊,眼光如伯乐般精准。
大汉的许多谋臣武将,都是他发掘举荐的。
蒋华强说邓艾能行,还有必要怀疑吗?
刘备放心了,说道:“文韬你推荐的人绝对没错。”
“好,这回奇袭箕关的任务就交给邓士载了!”
老刘拍板决定,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有异议。
攻秦的战略就这样定了下来。
刘备登上龙座,回头环视众臣,豪迈地说:“传朕旨意,动员全国十州的兵力,即日西进。”
“铲除伪秦,统一全国!”
春天。
刘备下令列举曹操的罪状,并宣布倾国之力伐秦。
南线,吕蒙率领五万荆州军团沿江进攻益州。
北线,关羽带着八万大军从黎阳出发,假装要从井陉、壶口进攻并州。
中路,刘备亲自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从洛阳出函谷关,直指潼关。
同时,甘宁率领水军沿黄河西进,与主力部队汇合。
大汉倾尽全国兵力,近四十万人向秦国杀去。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而汉军西征的消息很快被间谍传递到了长安。
……
长安,秦皇宫。
宫殿内一片焦虑紧张的气氛。
刚刚登基不久,屁股还没坐热的曹操,正紧锁眉头看着手中的情报。
“四十万大军,三路同时进攻。”
“大耳贼,你这是倾全国之力要把朕置于死地啊……”
曹操把情报扔在地上,叹了口气。
然后振作精神,抬头看向众臣:“刘备要跟咱们拼命来了,你们说说看,该如何抵挡这四十万大军?”
众臣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恐惧和忧虑。
司马懿咳了一声,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欲言。
“陛下!”
法正抢先一步开口:“我大秦有山河险阻,雄关坚固,即使刘备以百万大军来攻,也无须惧怕。”
“陛下只要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可以了。”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法正身上。
法正来到地图前,手指一点:“刘备三路进攻,陛下只需以三路阻挡即可。”
“益州方向,派大将军驻守白帝城,三万兵马守住天险三峡。”
“只要守住不战,汉军也无计可施。”
曹操微微点头,示意法正继续说。
法正转头看向千里之外的并州。
“至于并州一线,骠骑将军已在晋阳主持大局。”
“关羽想攻打并州,只能通过壶关和井陉关穿越太行山。”
“骠骑将军有五万大军,可以分兵驻守这两个险关。”
“这两处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只要我军坚守不出,凭借关隘及太行山的险峻,足以阻挡关羽的大军。”
听法正讲完策略,曹操皱着的眉头渐渐松开了。
最后,法正的手指向了潼关。
“至于中线,刘备二十五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令人畏惧。”
“但只要陛下亲率七万秦军主力进驻潼关,依靠潼关的险峻据守不战,刘备就算有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法正信心满满地说出了自己的防守计划。
曹操越听越是高兴,冷冷一笑:“孝直说得不错,山河险要正是我秦国最大的优势。”“我可不是袁绍,岂能被大耳贼轻易攻破?”
他所控制的四州,虽然人口和兵力比不上袁绍当年的魏国,但地理优势明显。
益州自不必说,蜀地本就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而并州有太行山作为天然屏障。
关中到洛阳之间的路途多是山地,地形狭窄,中间还有潼关这座雄关。
一座座山脉将秦国和汉国自然分割,只有几条通道可以通过。
秦国虽然兵力不多,但守住这些关隘绰绰有余。
反观当年的袁绍,虽然号称有黄河为防御,但这条长河却无处不在,难以防范。
“按照孝直的策略,立刻动员四州的士兵,分头进驻各处关隘,把敌人挡在外面!”
曹操一拍桌子,做出了决定。
法正见自己的计策得到认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司马懿眉头却微微皱起。
法正提出的方案与他的计划不谋而合,原本他是打算自己提出的。
没想到被法正抢先一步,抢了他的风头。
司马懿暗暗瞪了法正一眼,咽了口唾沫,只能悻悻地退下。
“陛下,孝直的对策确实非常合适,臣也赞同。”
毕竟现在汉军里的将领个个都是有名的猛将,秦国间谍一直盯着他们呢。
只要有啥风吹草动,秦国间谍怎么会不警惕。
刘备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眉头紧锁:“丞相,士元说的确实有道理,这确实是个问题。”
蒋华强却没这么悲观:“这不是问题,奇袭箕关并不一定非得让名将出马。”
“我推荐一个年轻的小将,既有大将之才,又不会引起秦国间谍的注意。”
这话一出。
诸葛亮眼神一闪,似乎已经猜到了是谁。
刘备却一脸茫然,奇怪地问:“我们汉军里还有这样的人?不知道丞相推荐的是谁?”
蒋华强慢条斯理地说:
“我推荐的人正是平虏将军邓艾。”
邓艾。
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在殿中响起。
刘备先是一愣,随即问道:“丞相指的是那个在夷陵打败曹洪的邓士载吗?”
蒋华强点了点头。
刘备眼中满是惊讶:“这个邓艾如果真能打败曹洪,确实有些本事。”
“可我听说他现在才十五岁。”
“这么一个小将,丞相真的认为他能担起这份重任吗?”
蒋华强大笑一声。
邓艾有多强的实力,老刘不清楚,但他最明白不过。
论武艺,邓艾可能比不上关羽那些前辈,但在领军方面,汉秦两国中能超过他的还真不多。
历史上,就是这个邓艾亲手灭掉了老刘辛苦建立的蜀汉。
拥有如此功绩的人,放眼古今也没几个。
尽管现在的邓艾还很年轻,但他的军事才能不容小觑。
“我推荐的人,什么时候看走眼过,陛下尽管相信我就是了。”
蒋华强也不多解释,直接用自己的识人能力做担保。
刘备眼中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毕竟那可是蒋华强啊,眼光如伯乐般精准。
大汉的许多谋臣武将,都是他发掘举荐的。
蒋华强说邓艾能行,还有必要怀疑吗?
刘备放心了,说道:“文韬你推荐的人绝对没错。”
“好,这回奇袭箕关的任务就交给邓士载了!”
老刘拍板决定,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有异议。
攻秦的战略就这样定了下来。
刘备登上龙座,回头环视众臣,豪迈地说:“传朕旨意,动员全国十州的兵力,即日西进。”
“铲除伪秦,统一全国!”
春天。
刘备下令列举曹操的罪状,并宣布倾国之力伐秦。
南线,吕蒙率领五万荆州军团沿江进攻益州。
北线,关羽带着八万大军从黎阳出发,假装要从井陉、壶口进攻并州。
中路,刘备亲自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从洛阳出函谷关,直指潼关。
同时,甘宁率领水军沿黄河西进,与主力部队汇合。
大汉倾尽全国兵力,近四十万人向秦国杀去。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而汉军西征的消息很快被间谍传递到了长安。
……
长安,秦皇宫。
宫殿内一片焦虑紧张的气氛。
刚刚登基不久,屁股还没坐热的曹操,正紧锁眉头看着手中的情报。
“四十万大军,三路同时进攻。”
“大耳贼,你这是倾全国之力要把朕置于死地啊……”
曹操把情报扔在地上,叹了口气。
然后振作精神,抬头看向众臣:“刘备要跟咱们拼命来了,你们说说看,该如何抵挡这四十万大军?”
众臣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恐惧和忧虑。
司马懿咳了一声,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欲言。
“陛下!”
法正抢先一步开口:“我大秦有山河险阻,雄关坚固,即使刘备以百万大军来攻,也无须惧怕。”
“陛下只要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可以了。”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法正身上。
法正来到地图前,手指一点:“刘备三路进攻,陛下只需以三路阻挡即可。”
“益州方向,派大将军驻守白帝城,三万兵马守住天险三峡。”
“只要守住不战,汉军也无计可施。”
曹操微微点头,示意法正继续说。
法正转头看向千里之外的并州。
“至于并州一线,骠骑将军已在晋阳主持大局。”
“关羽想攻打并州,只能通过壶关和井陉关穿越太行山。”
“骠骑将军有五万大军,可以分兵驻守这两个险关。”
“这两处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只要我军坚守不出,凭借关隘及太行山的险峻,足以阻挡关羽的大军。”
听法正讲完策略,曹操皱着的眉头渐渐松开了。
最后,法正的手指向了潼关。
“至于中线,刘备二十五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令人畏惧。”
“但只要陛下亲率七万秦军主力进驻潼关,依靠潼关的险峻据守不战,刘备就算有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法正信心满满地说出了自己的防守计划。
曹操越听越是高兴,冷冷一笑:“孝直说得不错,山河险要正是我秦国最大的优势。”“我可不是袁绍,岂能被大耳贼轻易攻破?”
他所控制的四州,虽然人口和兵力比不上袁绍当年的魏国,但地理优势明显。
益州自不必说,蜀地本就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而并州有太行山作为天然屏障。
关中到洛阳之间的路途多是山地,地形狭窄,中间还有潼关这座雄关。
一座座山脉将秦国和汉国自然分割,只有几条通道可以通过。
秦国虽然兵力不多,但守住这些关隘绰绰有余。
反观当年的袁绍,虽然号称有黄河为防御,但这条长河却无处不在,难以防范。
“按照孝直的策略,立刻动员四州的士兵,分头进驻各处关隘,把敌人挡在外面!”
曹操一拍桌子,做出了决定。
法正见自己的计策得到认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司马懿眉头却微微皱起。
法正提出的方案与他的计划不谋而合,原本他是打算自己提出的。
没想到被法正抢先一步,抢了他的风头。
司马懿暗暗瞪了法正一眼,咽了口唾沫,只能悻悻地退下。
“陛下,孝直的对策确实非常合适,臣也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