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唯一的出路-《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高干打了个寒战,心有余悸。

  当初司马懿携袁绍命令前来时,高干本来犹豫不决,但手下多名将领都主张立刻发兵救袁绍。

  关键时刻。

  还是司马懿这个使者意外劝说高干以筹集粮草为名,暂不出兵。

  事实证明,这确实救了他一命。

  若不是听从建议,现在他可能也落得了和袁绍一样的下场。

  “仲达,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是否应该立即向井陉关、壶关等地派兵驻守,防范刘备军队攻打并州?”

  高干感到不知所措,只好向司马懿求计。

  司马懿叹了口气,摇头说:“井陉、壶关虽是险要关隘,但您手中的兵力有限,总共不过两万而已。”

  “就这两万人,即使有雄关要塞相助,恐怕也抵挡不住刘备十几倍的大军来攻。”

  “将来如果刘备进攻并州,以其手段来看,高刺史怕是难逃厄运。”

  高干吓得脸色大变,赶紧问:“仲达,那按你的看法,怎样才能逃过这一劫?”

  司马懿假装思索片刻,抬手指向西方:“高刺史想保命,只有这一条路可选。”

  “那就是将并州之地投降秦王曹操!”

  投降曹操?

  高干吃了一惊,难以置信地看着司马懿。

  他怎么也没想到司马懿会献上这样的对策。

  要知道他是袁绍外甥,出身显赫,岂能向阉竖之后的曹操投降!

  “曹操出身虽差,但终究属于士家,总比刘备那样的织席贩履者好得多。”

  “再说,如今群雄已灭,只剩下刘备和曹操两人。”

  “高刺史既不愿意投降刘备,又抵挡不了他的兵锋,除了投降曹操外,还有其他选择吗?”

  司马懿反问道。

  高干哑口无言。

  他无奈地站起身,在厅里来回走动,考虑着利弊。

  “曹操以前受过我舅舅的封赏,也算是我舅舅的手下了。”

  “再说,曹操手里只有三个州的地盘,如果我能带着并州过去投靠,对他来说无疑是送了个大礼,怎么会不对我不另眼相看?”

  “而且正如仲达所说,如今这天下只剩下刘备和曹操两个大势力了,除了投降曹操我还能去哪里?”

  “开什么玩笑,我高干怎么可能向一个卖草鞋的低头!”

  “那刘备残暴,连我舅舅一家都不放过,又怎么会对我手下留情?”

  “看起来,投降曹操是我唯一的选择了……”

  在经过一番思虑后,权衡了所有的利弊。

  高干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做出了决定,说道:“仲达的话有道理,投降曹操确实是我唯一的出路。”

  “只不过我和曹操素来没有交情,该怎么去投降呢?仲达觉得派谁当使者合适?”

  司马懿立刻回答说:“我的兄长司马朗现在正在为秦王效力,颇得他的喜爱。”

  “如果高刺史信任我,我愿意前往秦国,借助兄长的关系,帮您搞定归降的事情。”

  高干大喜,赶紧施礼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仲达了。”

  司马懿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嘴角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的目光转向了邺城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刘备,你以为你杀了袁绍,我就拿你没办法了吗?”

  “我就借曹操的手,给我死去的家人报仇!”

  …

  千里之外的夷陵。

  秦国军营。

  王帐之内。

  曹操背着手在帐篷里踱步,脸上写满了不耐烦和担忧。

  “小小一个诸葛亮,只不过是个乡下人,凭着四万兵马就能抵挡住我八万大军这么久!”

  “刘备手下怎么会有这么多厉害的人物?”

  “真是气人,真气人~~”

  曹操口中念叨着,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满是愤怒。

  一旁的法谪ng额头冒出了几滴冷汗。

  几个月前,他曾极力反对曹操进攻许都,反而提议先入蜀再攻荆州。

  原以为这样可以打个措手不及,轻松拿下荆州。

  没想到刘备早有所准备,让尚书令诸葛亮率四万人守荆州。

  就算如此。

  最初大家还是信心满满,认为最多半个月就可以击败诸葛亮,拿下荆州。

  谁知道。

  这个卧龙不仅是个谋士,更是个难得的大将,硬是带领四万兵马打出了七八万人的效果。

  几场仗下来,双方各有输赢。

  诸葛亮利用地形优势,不断拖延曹操的进攻。

  最后,诸葛亮把主力部队集中在夷陵一线,彻底堵住了曹操八万人的进攻路线。

  长时间的进攻没有进展。

  曹操不得不沿着江边连营几十里,将兵力分散在沿江各地。

  于是,两军在夷陵形成了对峙。

  战事不利,曹操非常烦躁。

  “大王别急,时间对我们有利。”

  “凭袁绍的实力,至少可以拖住刘备主力三个月左右。”

  “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突破夷陵防线,夺回荆州。”

  faz狠g擦了擦额头的汗,故作镇定地安慰曹操。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虽然袁本初做事犹豫不决,但毕竟不是刘表孙策那种无能之辈可比。”

  “他或许打不过刘备,但守住邺城应该是没问题吧。”

  曹操点点头,却又问:“孝直,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攻破夷陵防线,总不能一直耗下去。”

  他微笑着拱手说道:“大王请放心,臣已经想好了一条诱敌之计——”

  话音未落。

  吴懿匆匆走进来,神情严肃:“报告大王,荀相国刚从长安发来紧急情报,并州高干派遣司马懿出使,希望以并州献降。”

  这条消息一出,秦国的将领们精神为之一振。

  曹洪高兴地说:“高干愿意投降,大王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一个州!”

  “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众将士无不惊喜。

  曹操脸上也浮现笑容,仿佛突然间得到了一个大惊喜。

  唯有郭嘉眉头紧锁。

  他看向吴懿,脸色凝重,似乎有话要说。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为什么突然要背叛袁绍,投靠我们?”

  “难道河北那边出了问题?”

  郭嘉的一席话,立刻引起了曹操的警觉,他盯着吴懿。

  吴懿叹了口气,行礼道:“大王,郭令君说的没错,确实河北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