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曹贼之名-《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蓓蕾那本就被吓得一白的小脸,连忙哭诉着请求。

  “公子待我甚好,岂能因祸而离?还请老夫人将我带上,我愿与公子同死。”

  羊李氏一怔,赞道。“你倒是忠心,那便跟上吧。”

  旋即,羊李氏让蓓蕾带上所剩不多的钱帛,快步离开了府邸。

  被夏侯渊也亲自去告知了的羊秘,也是配剑匆匆走了出来。

  而被曹操特意交代过的夏侯渊,不忘前去曹操的书房取了一卷布帛,又在府内取了足够的钱帛,匆匆交代了家宰几句,这才出了府邸。

  紧接着,由蓓蕾在马车内照顾羊李氏,由羊秘亲驾马车,夏侯渊则是骑着快马在前方引路,径直就往着城外与曹操汇合。

  ……

  曹操的行动不可谓不果断神速。

  且这一面《洛神赋》石碑,对于士人而言,着实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进行探讨研究的了。

  这一篇大赋不仅用词遣句可谓极美,一群士人探讨之下进行“阅读理解”,还品出了各种各样的作者思想……

  这一点,就足够一众士人争论许久了。

  更何况,写下这一篇大赋的书法可谓天下第一行书,光是研究其中的书法,就让一些沉浸书法多年的士人们异常的痴迷。

  而袁绍作为夏翟山庄的主人,一边令颜良文丑护住石碑之余,一边迅速请来能工巧匠集思广益,设法研究如何保护这石碑了。

  若是不管不顾,这石碑上的墨迹可保留不了多久就会被风雨所毁。

  直至没人注意什么时候已经醉倒在地的袁术,有些迷茫地睁眼看着将近黄昏的天色,追问挚友何在。

  不少士人后知后觉地结伴前去拜访请教羊耽之时,这才发现羊耽的住所空无一人。

  人呢?

  人呢?!!

  当羊耽不见了的消息传开后,参与雅集的一众士人顿时都急了,四处寻找了起来。

  很快,一众士人发现曹操也跟着不见了,再通过一番对账,很快就得出了曹操偷偷将羊耽给带走了的结论。

  而后,袁绍又急匆匆地询问门房,得知两个半时辰前曹操就背着羊耽离开了山庄。

  一时间,袁绍的脸都隐隐有着发绿的倾向,当场就控制不住连声破口大骂“曹贼”,“专门偷人的曹贼”!

  且这种事在袁绍看来,曹操可是一直都有前科的,年少之时两人一并去抢新娘,那也是曹操背着新娘就提前开溜了。

  “找!”

  “掘地三尺都给我把曹贼给挖出来!”

  不仅是急眼了的袁绍当场就带着颜良,领着上百私兵气势汹汹地直奔阳翟城而去。

  不少急于向羊耽请教的士人见状,干脆也跟着同去。

  一时间,一大群士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夏翟山庄,纷纷直奔阳翟城而去。

  一辆辆密密麻麻的马车挤在通往阳翟城的道路上,一时甚至让道路为之阻塞。

  当袁绍领着上百人气势汹汹地冲入阳翟城门,监门官还险些以为周边匪贼前来攻城。

  然而,当袁绍闯入曹操在阳翟所购宅邸,这才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曹贼!曹贼!!”

  事已至此,袁绍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算是中了曹操的奸计。

  这厮断然也是看出了羊耽的重要性,明白接下来羊耽不仅仅是阳翟雅集的香饽饽,而是整个大汉士林的香饽饽,所以迫不及待地将羊耽给“偷”走了。

  而随着其余士人接连赶到,发现曹操早已带着羊耽不知去向,同时也是接连跟着纷纷大骂“曹贼”。

  须知,此前曹操在士林之中的名声,虽说是阉党之后,但总体名声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如今曹操做下了这等“偷人”之举,在一众士人看来,那不是曹贼是什么?

  ……

  与此同时。

  碍于生计,也为了筹备今后的路费,刘备与张飞闲来无事也是干起了老本行,拿着些山货皮毛到市集之中贩卖。

  随着临近城门关闭的时辰,刘备与张飞在市集收拾了一番,一边背着些没卖完的山货皮毛,一边算着今日收获,脸上露出着几分喜色。

  “今日收获颇丰,再攒一攒,届时前往青州也不会太过于窘迫。”

  “就是大哥乃是做大事之人,还得让大哥在市集叫卖,俺觉得实在是……”

  “翼德可是觉得丢了颜面?”

  刘备反问了一句后,不以为然地说道。

  “我不觉得这失了什么颜面,我也不会避讳曾以织席贩履为生,这不是耻辱,将会是他日我们兄弟的来时路罢了。”

  “再者,我如今不过一白身,纵使他日我们兄弟三人有所成就,也不可忘了出身,忘乎初心。”

  张飞听罢,对于自家大哥这等既可为上将军,也不避讳行小贩之事的气度越发钦佩。

  不过,随着刘备走到了城门附近,看着那一辆辆蜂拥而入的马车,让开道路之余,不禁有些奇怪,皱眉道。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备大为疑惑,但旁观了好一阵却是看不出什么任何的端倪。

  眼见快到了城门关闭的时辰,也顾不得其他,便从一旁往着城门走去。

  不过在出城之时,刘备特意留了些心眼,向守城士卒打听了起来。

  “这个时辰,怎么会有这么多马车蜂拥进城?莫不是城外出了什么乱兵匪贼,所以入城避祸来了?”

  守城士卒本不想搭理刘备,不过在扫了一眼刘备后,心中莫名生出几分好感,开口答道。

  “倒不是有什么乱兵匪贼,据称这些士人公子都是入城寻访一位泰山公子的大贤。”

  泰山公子?

  刘备回忆了一下,这些时日倒是未曾听说过有什么大贤是这个名号。

  “哦,对了,好像那泰山公子的名讳叫羊耽羊叔稷,也不知是何等人物,能让这么多士人蜂拥拜访……”

  不知不觉就打开了话匣子的士卒补充了一句,顿时就让刘备愣在原地。

  羊耽?

  泰山公子是士林给叔稷起的尊称?!

  公子一称,多是对世家公侯家中子弟的尊称。

  可在公子前再冠以地名,那其中的意义可就截然不同了。

  起码,在称呼者看来,泰山郡一地当以羊耽最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