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有如风中残烛-《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不惜自污的曹操,捂面不敢直视道。

  “还请本初勿要相逼。”

  袁绍看着这个昔日好友,原本因曹操辞官隐居所剩的些许忧虑,尽数化作了失望,道。

  “君已非昔日设立五色棒之人。”

  曹操那一副越发无颜见人的姿态,袁绍信了个十足,羊耽则是看得嘴角抽了抽。

  演技……真好啊!

  曹老板忽悠袁绍,那是真的有一手的。

  在曹老板面前,袁绍像极了个新兵蛋子。

  不过曹操能忽悠过去,那麻烦可就落在了羊耽的身上。

  虽说袁绍这态度,羊耽拒绝也未必即刻就有刀斧加身,但也不得不慎重以待。

  而已有腹稿的羊耽,在袁绍的目光投了过来后,起身整理衣冠,然后朝着袁绍正色躬身一拜,道。

  “本初兄心怀天下,欲除阉党而救国,实乃我辈楷模!”

  “这一拜不为他人,实为我父昔日因阉党所受的党锢之苦而拜。”

  袁绍试图保持着威严之色,但异常受用之下,嘴角仍是不自觉地微微扬起,看向羊耽的目光也是更为和善,顺势接话道。

  “这么说,叔稷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袁绍本以为羊耽下一刻就该改口直称“主公”,然后来个君臣交心,细细为这大事查漏补缺一番。

  可袁绍没想到的是,羊耽叹息了一声,转而却是急声道。

  “本初兄可知你已危在旦夕,有如风中残烛乎?”

  “什么?”

  袁绍一惊,甚至不小心扯断了几根胡须,有些不满地问道。

  “叔稷莫非在危言耸听?”

  “本初兄乃英雄,我不忍本初兄的性命已如风中残烛,方才直言相告,又岂会危言耸听?”羊耽满是真挚地说道。

  曹操微微一愣,眼睛下意识地朝羊耽挪了过去。

  不久前,明明叔稷才称我为真英雄……

  怎么,这英雄又多了袁本初?

  而不喜逆耳之言的袁绍眉头一皱,本能地生出了几分怒气,但基于对羊耽的好印象还是按捺了下来,耐心问道。

  “危从何来?还请叔稷相告,绍感激不尽。”

  若论智力值,羊耽就是有“良师益友”的上扬突破了八十大关,但也不见得能胜过曹操与袁绍。

  这两人,可不是什么愚蠢之徒。

  不过,羊耽的眼界绝不是曹操与袁绍所能比拟的。

  尤其是对原本的历史轨迹了然于心的情况下,让羊耽的大局观远胜同水平之人。

  而基于历史中袁绍的表现,羊耽也同样清楚袁绍听不进逆耳之言。

  因此,羊耽倘若直言王芬之事不可为,即便明确指出主因在于行事不密,且关西世家必然会从中阻挠。

  袁绍信或不信尚且不知,但惹恼了袁绍的可能性却是不小。

  田丰之鉴,便在眼前。

  而羊耽当下的目标除了养望,就是尝试交好各方,平白无故恼了袁绍,自然是没必要。

  “王芬所欲图之大事,耽确知一二,也信有本初兄在背后支持,这大事未必不可成。”

  羊耽先是肯定了一句,然后再顺着说道。

  “可正因本初所成大事在即,却不知物极必反,大吉则藏有大凶矣。”

  “嗯?”袁绍一时有些不解。

  羊耽拱手而道。“耽斗胆问一句,王莽未篡时,名声如何?”

  提及王莽此人,在东汉时期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袁绍虽有些不解,但稍稍思索后,答道。

  “时有大司徒上表王莽可比圣人,赞同者不计其数,天下归心矣。”

  “可名声之盛如王莽,篡汉而立后,仍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羊耽似是单纯地感慨了一句,而后方才接着说道。

  “然,问题亦出在此,纵使本初一心为公,扫除阉党,另立贤君,以求天下大治。”

  “这必然会使得有四世三公之名的袁氏名声更盛,只需有一两句类似于‘袁氏学莽’的流言,又该如何?”

  此言一出,不仅是袁绍,就连曹操联想到那个画面也是额头直冒冷汗。

  解释?

  即便羊耽没有说得透彻。

  可到了那个时候,解释无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且就算袁氏是忠贤之臣,为保全自身,也是绝对不能放开所握大权。

  须知,纵使如今的朝廷令无数人失望,但人心仍是思汉的。

  原轨迹之中的曹丞相迎天子已有十六年之久,仅是进位魏公,就引发了极其汹涌的政治浪潮反扑,甚至就连依为肱骨的荀彧都因此而死。

  那时的曹操当真不想称帝吗?

  依羊耽之见,有些许可能是不想,但更多的还是时局所限,曹氏集团还没有足够稳定篡汉而立的底蕴。

  而在这个阶段,袁氏当真成功另立天子,掌控朝政,也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届时,怕就不是十八路诸侯讨董,而是群雄讨袁了。

  当然,羊耽不需要说的这么透彻,仅仅只是大体点出这一局面,就让袁绍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羊耽看来,如今不少人或许都能看出大汉似乎是有点死了。

  可不是谁都清楚,谁先去触碰这一具尸体,都会被大汉残骸活生生压死。

  原轨迹之中,董卓就是这么个倒霉蛋。

  董卓之罪,罪在何处?

  自然是能列出千条万条。

  但比之昔日楚霸王入咸阳,大肆屠戮、斩杀子婴、火烧王宫、劫掠美女宝物无数相比,董卓所行只能算是个新兵蛋子。

  可项羽被群雄诸侯共尊为霸王,董卓反倒是落得个群雄共讨的下场,原因何在?

  无疑就在于秦已失万民之心,而如今人心仍是思汉,这便是根本原因。

  假如是羊耽来谋划篡汉之事,那就绝对不是跟袁绍这样行事不密地小打小闹。

  什么阉党不阉党的?

  那是政治上的“锅王”,根本没必要针对这种“友军”。

  羊耽会建言袁绍全力推动刘焉提前上言重置州牧,且让各地设立的州牧越多越好,就任州牧之人越无能越好。

  然后再通过阉党去针对州牧制,推动取消州牧制,彻底引爆朝廷与地方上的矛盾,斩断朝廷最后的一口气。

  这种左右脑互博,自己给自己一刀的方式,最是能顺利让朝廷咽下最后一口气。

  之后的事情,无非就是四世三公的袁氏不忍见天下大乱,肩挑十三州,收拾地方残局,最终自然能被天下人共尊袁氏为主。

  这路线啊,这路线还是李世民的路线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