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袁绍,即便自觉身陷袁术所用的阳谋,但显然也还没到逆风的时刻。
毕竟,阳翟雅集还有诸多贤士亲身参与,这些都是能够为袁绍佐证《七步诗》骂的就是袁术。
即便袁术与羊耽的关系弥补得再好,也最多是能迷惑一小部分人罢了。
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袁绍觉得当下还是优势在我。
这都优势了,袁绍自然得顾得点身份,做不出袁术这等当众跟羊耽交换腰带的没脸没皮之事。
袁绍再怎么欣赏羊耽,那也是将羊耽视为下属或小弟,最多就是跟曹操坐一桌,而不是真正的平等相待。
不管是为了感激《七步诗》也好,还是为了拉拢羊耽也罢,袁绍自然也是需要表态的。
因此,袁绍稍加思索间,手掌不自觉地抚过腰间佩剑“思召剑”。
以宝剑相赠,自然可以的。
这“思召剑”乃是袁绍意外所得的神兵利器,且由于“思召”二字暗合“绍”,所以深得袁绍的喜爱,对袁绍而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赠予他人又有些不妥。
随即,打定主意的袁绍开口称赞道。
“叔稷于阳翟雅集以七步成诗,可谓当世美谈,此诗以炊事小景载天下兄弟阋墙之大痛,或能警醒世人兄友弟恭。”
“本初兄盛赞了。”
“此诗一出,有功于教化天下之余,既是为阳翟雅集添光,更是让夏翟山庄蓬荜生辉,我亦是与有荣焉,有一物当赠予叔稷,权当相贺。”
袁绍见羊耽似是又要开口婉拒,不给说话的机会直接打断道。
“叔稷且勿急着拒绝,我亦知泰山羊氏世代清名,不喜那等金银俗物……”
说这话之时,袁绍不忘隐有所指地看了袁术一眼,暗讽袁术以凝脂温玉腰带笼络羊耽之举过于俗气。
只是醉态显现的袁术听不懂这话里的讽刺,羊耽则是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有一说一,羊耽自然是有理想的,但也清楚如今的泰山羊氏有些窘迫的处境,那是真缺钱啊。
羊耽不敢说泰山羊氏就是大汉世家里最穷的,但日子那也是过得紧巴巴。
所以,羊耽其实很希望袁绍能够看穿自己看似高洁坚强的外表,直接用俗气的金银砸向泰山羊氏,就权当是扶贫都可以的。
不说别的,钱财宽裕些,羊耽也能买辆好点的马车给羊李氏返回泰山途中乘坐,免受些路途颠簸之苦。
可惜,或是羊耽的魅力值太高显得气质不凡,又或是泰山羊氏数代清名在发力,袁绍哪敢用金银俗物来侮辱羊耽这等大才?
“我偶得一匹千里良驹,名曰碧影青麟马。”
“恰闻叔稷正在游学途中,这良驹可充当叔稷脚力,以助叔稷行山川踏江河也能如履平地,一路坦途。”
袁绍的好话,那是一套又一套的。
不过一匹宝马良驹,也确实是羊耽难以拒绝的诱惑,这甚至不是单纯有钱就能买到的。
羊耽稍稍沉吟后,又假意推辞了一番后,这才在袁绍的热情劝说下答应了下来,道。
“那耽就却之不恭了,且有这么一匹宝马为坐骑,今后纵使从泰山赶路前来颍川或汝阳,那也方便多了。”
袁绍闻言,原本还有些不舍这匹千里马的内心顿觉一阵舒坦,甚至有些期待起来。
什么来颍川或汝阳方便多了,那可不就是在暗示来见自己吗?
纵使当真论起价值,那一匹碧影青麟马就是万金也未必能求得来,但想着这马是方便今后羊耽来拜访自己的,那感觉就不太一样了。
由于这匹碧影青麟马就在夏翟山庄之内,袁绍干脆当场就命人将碧影青麟马牵了出来,任由大家鉴赏一番。
羊耽不通相马之术,但参与阳翟雅集的贤士中却不乏精通相马之人。
一时间,或是出于卖给袁氏一个面子,又或是这碧影青麟马确实是罕见的千里宝驹,夸奖之声不绝于耳。
这让袁绍大感有面子,一时风头无两,自觉起码比袁术那低俗的赠予腰带要强得多。
而羊耽看着这匹碧影青麟马,也满是喜欢。
与绝大多数千里马颇显暴躁高傲的脾性不同,这碧影青麟马的性格颇为温顺不说,外形也是异常优雅美丽。
通体修长,体态峥嵘,远望间清风吹拂浑身青鬃摇动似是碧波叠涌,难怪会被取名为碧影青麟马。
当即,羊耽还翻身上马尝试了一下,骑着碧影青麟马在众人面前小跑了一阵。
一身显眼红袍的羊耽骑在碧影青麟马之上,大袖纷飞,尽显少年意气与潇洒,端是显得俊美不凡。
一些贤士诗兴大发,还因此乘兴做了些诗作。
这良好的氛围,显得之前二袁对峙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再也无人提及。
相反,在不知不觉中,也在袁绍与袁术两人都有意捧人之下,羊耽无形之中几乎成了雅集的中心。
而随着曲水流觞所准备的上千酒器都渐渐用尽,也接连出了包括《七步诗》在内的上百诗作,也自然到了推选一人接下来主持阳翟雅集之时。
只是,还不等其余人开口。
喝得本来都已经有些瘫软倚在一块青石旁的袁术,再度坐了起来,打着酒嗝地说道。
“诸……诸诗作,当以叔稷的《七步诗》为最……最佳,我袁术推选叔稷接下来主持雅集,谁……谁反对?”
这一问,问得谁敢吭声?
尤其是袁术那醉态上头的模样,迷蒙的双眼都不忘透露着一股我说了算的威胁意味。
谁敢直接反对,还当怕袁术当场又拔剑来上一场激情对掏。
异类惹不起,背景深厚的异类更是不想得罪。
羊耽对于主持雅集自然是有想法的,但见袁术如此开口,连忙起身开口道。
“公路兄,你醉了,诸贤士才学胜我这一小子者,数不胜数,岂敢为主持者?”
“我没醉,谁说我醉了?我还能跟……嗝……跟叔稷再喝千杯……”
袁术挥了挥手,大袖扫了一圈,道。
“这参与雅集的名士虽多,但袁公路能看得上的,仅有你羊叔稷一人。”
毕竟,阳翟雅集还有诸多贤士亲身参与,这些都是能够为袁绍佐证《七步诗》骂的就是袁术。
即便袁术与羊耽的关系弥补得再好,也最多是能迷惑一小部分人罢了。
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袁绍觉得当下还是优势在我。
这都优势了,袁绍自然得顾得点身份,做不出袁术这等当众跟羊耽交换腰带的没脸没皮之事。
袁绍再怎么欣赏羊耽,那也是将羊耽视为下属或小弟,最多就是跟曹操坐一桌,而不是真正的平等相待。
不管是为了感激《七步诗》也好,还是为了拉拢羊耽也罢,袁绍自然也是需要表态的。
因此,袁绍稍加思索间,手掌不自觉地抚过腰间佩剑“思召剑”。
以宝剑相赠,自然可以的。
这“思召剑”乃是袁绍意外所得的神兵利器,且由于“思召”二字暗合“绍”,所以深得袁绍的喜爱,对袁绍而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赠予他人又有些不妥。
随即,打定主意的袁绍开口称赞道。
“叔稷于阳翟雅集以七步成诗,可谓当世美谈,此诗以炊事小景载天下兄弟阋墙之大痛,或能警醒世人兄友弟恭。”
“本初兄盛赞了。”
“此诗一出,有功于教化天下之余,既是为阳翟雅集添光,更是让夏翟山庄蓬荜生辉,我亦是与有荣焉,有一物当赠予叔稷,权当相贺。”
袁绍见羊耽似是又要开口婉拒,不给说话的机会直接打断道。
“叔稷且勿急着拒绝,我亦知泰山羊氏世代清名,不喜那等金银俗物……”
说这话之时,袁绍不忘隐有所指地看了袁术一眼,暗讽袁术以凝脂温玉腰带笼络羊耽之举过于俗气。
只是醉态显现的袁术听不懂这话里的讽刺,羊耽则是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有一说一,羊耽自然是有理想的,但也清楚如今的泰山羊氏有些窘迫的处境,那是真缺钱啊。
羊耽不敢说泰山羊氏就是大汉世家里最穷的,但日子那也是过得紧巴巴。
所以,羊耽其实很希望袁绍能够看穿自己看似高洁坚强的外表,直接用俗气的金银砸向泰山羊氏,就权当是扶贫都可以的。
不说别的,钱财宽裕些,羊耽也能买辆好点的马车给羊李氏返回泰山途中乘坐,免受些路途颠簸之苦。
可惜,或是羊耽的魅力值太高显得气质不凡,又或是泰山羊氏数代清名在发力,袁绍哪敢用金银俗物来侮辱羊耽这等大才?
“我偶得一匹千里良驹,名曰碧影青麟马。”
“恰闻叔稷正在游学途中,这良驹可充当叔稷脚力,以助叔稷行山川踏江河也能如履平地,一路坦途。”
袁绍的好话,那是一套又一套的。
不过一匹宝马良驹,也确实是羊耽难以拒绝的诱惑,这甚至不是单纯有钱就能买到的。
羊耽稍稍沉吟后,又假意推辞了一番后,这才在袁绍的热情劝说下答应了下来,道。
“那耽就却之不恭了,且有这么一匹宝马为坐骑,今后纵使从泰山赶路前来颍川或汝阳,那也方便多了。”
袁绍闻言,原本还有些不舍这匹千里马的内心顿觉一阵舒坦,甚至有些期待起来。
什么来颍川或汝阳方便多了,那可不就是在暗示来见自己吗?
纵使当真论起价值,那一匹碧影青麟马就是万金也未必能求得来,但想着这马是方便今后羊耽来拜访自己的,那感觉就不太一样了。
由于这匹碧影青麟马就在夏翟山庄之内,袁绍干脆当场就命人将碧影青麟马牵了出来,任由大家鉴赏一番。
羊耽不通相马之术,但参与阳翟雅集的贤士中却不乏精通相马之人。
一时间,或是出于卖给袁氏一个面子,又或是这碧影青麟马确实是罕见的千里宝驹,夸奖之声不绝于耳。
这让袁绍大感有面子,一时风头无两,自觉起码比袁术那低俗的赠予腰带要强得多。
而羊耽看着这匹碧影青麟马,也满是喜欢。
与绝大多数千里马颇显暴躁高傲的脾性不同,这碧影青麟马的性格颇为温顺不说,外形也是异常优雅美丽。
通体修长,体态峥嵘,远望间清风吹拂浑身青鬃摇动似是碧波叠涌,难怪会被取名为碧影青麟马。
当即,羊耽还翻身上马尝试了一下,骑着碧影青麟马在众人面前小跑了一阵。
一身显眼红袍的羊耽骑在碧影青麟马之上,大袖纷飞,尽显少年意气与潇洒,端是显得俊美不凡。
一些贤士诗兴大发,还因此乘兴做了些诗作。
这良好的氛围,显得之前二袁对峙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再也无人提及。
相反,在不知不觉中,也在袁绍与袁术两人都有意捧人之下,羊耽无形之中几乎成了雅集的中心。
而随着曲水流觞所准备的上千酒器都渐渐用尽,也接连出了包括《七步诗》在内的上百诗作,也自然到了推选一人接下来主持阳翟雅集之时。
只是,还不等其余人开口。
喝得本来都已经有些瘫软倚在一块青石旁的袁术,再度坐了起来,打着酒嗝地说道。
“诸……诸诗作,当以叔稷的《七步诗》为最……最佳,我袁术推选叔稷接下来主持雅集,谁……谁反对?”
这一问,问得谁敢吭声?
尤其是袁术那醉态上头的模样,迷蒙的双眼都不忘透露着一股我说了算的威胁意味。
谁敢直接反对,还当怕袁术当场又拔剑来上一场激情对掏。
异类惹不起,背景深厚的异类更是不想得罪。
羊耽对于主持雅集自然是有想法的,但见袁术如此开口,连忙起身开口道。
“公路兄,你醉了,诸贤士才学胜我这一小子者,数不胜数,岂敢为主持者?”
“我没醉,谁说我醉了?我还能跟……嗝……跟叔稷再喝千杯……”
袁术挥了挥手,大袖扫了一圈,道。
“这参与雅集的名士虽多,但袁公路能看得上的,仅有你羊叔稷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