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丁闻昔进了院子,丫鬟立马搬了椅子过来。
赵玄佑怕岳母坐着无事,命人去把温槊、老侯爷和魏姨娘都请过来一起纳凉。
禹州靠近西域,夏日里水果比京城还新鲜丰盛。
一家子轮流抱着两个孩子逗趣,说笑间又给他们取了小名,给赵绵则一个淳字,给赵瑞延一个宁字,皆是对他们的期许。
只可惜期盼虽好,女儿在出了月子之后却接连感染了两次风寒。
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带法,同吃同睡,同进同出,阿淳好好的没事,阿宁却接连生病。
玉萦知道女儿先天不足,并未怪罪乳母和丫鬟,在小心呵护女儿的同时,再不敢将阿宁带出屋子了。
夫妻俩都没有说出口,但心里却都压着一块巨石。
女儿总不能一辈子不出房门吧?
夏日都这般难熬,入了秋天气转凉可怎么办?
侯府上下小心翼翼地到了两个孩子的百日,玉萦也没心情大肆操持百日宴,只一家人聚在一处吃了顿饭。
吃过晚膳,玉萦把两个孩子放到榻上,小心地替他们盖好被子。
阿宁已经睡着,赵绵则还睁着眼睛瞅着玉萦。
看着儿子乖巧的模样,玉萦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
“今日祖母寄了家书过来。”
赵玄佑换了寝衣,走到榻边时有些神色不明。
听出赵玄佑语气有些古怪,玉萦顿时担忧地抬起头:“她老人家是不是很失望?”
当初劝着公公跟他们来禹州,原是想着让赵玄佑和公公多叙些父子亲情,但祖母年事已高,又在京城住惯了,当然不会跟他们一起离开。
赵玄佑和玉萦都跟老太君承诺过,年底要带阿淳和阿宁回京城拜见曾祖母,可阿宁这副孱弱的小身板,根本没可能把她带回京城。
上个月赵玄佑便给祖母去了家书,说起阿宁先天不足之事,禀告祖母今年只有他和老侯爷会回京城过年。
玉萦知道叶老太君有多期盼见到这两个曾孙,可玉萦舍不得跟孩子分开,阿宁走不了,自然阿淳也要留下。
“祖母知道阿宁身子弱,当然明白咱们的苦衷,便是我们不说,她老人家也不会让阿宁冒险的。”
“那是?”
赵玄佑坐到玉萦身边,叹了口气,“祖母知道阿宁先天不足的事情之后,心中也很担心,便亲自去白马寺给两个孩子请平安巷,又顺道在寺里抽签。”
“是上签还是下签?”玉萦着急地问。
白马寺的香火十分旺,寺里的大师也并非沽名钓誉之辈,而是得道高僧。
听到赵玄佑这般慎重,玉萦相当紧张。
“两个孩子都是上签。”
“阿弥陀佛,多谢佛祖保佑。”
见玉萦释然,赵玄佑的表情更古怪。
玉萦伸手推了他一下,迷惑地看着他:“既是上签,你为何露出那般表情?别卖关子了,你是想急死我吗?”
赵玄佑不是想卖关子,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两支签的签文都是上等,可寺里的大师说,这两支签放在一处却是相冲的。”
“相冲?”玉萦愣了一下,旋即回过神来,“你是说阿淳和阿宁命数相冲?”
这会儿玉萦也明白赵玄佑的吞吞吐吐的。
签文说她的两个小心肝命数相冲,那意思不是阿宁会这样都是阿淳克的?
“这……是胡说八道吧。”
说是这样说,玉萦却很没底气。
若是别处的僧人,玉萦还可斥责一声旁门左道,但白马寺绝对不是。
“祖母起初也是不信的,所以她又请了伏龙观的道人为两个卜卦,卦象……”
叶老太君信了十几年的佛法,因着两个曾孙的事,破天荒进了道馆,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也一样?”
看出玉萦的担忧,赵玄佑握住她的手,“道士也说两个孩子的命数挺好的,咱们阿淳还是天外飞星呢,你不必过于担忧。”
“可他们是兄妹,注定是一家人,倘若相克……”
玉萦看向熟睡的女儿,想起她上个月浑身发烫,连奶都喝不进去的可怜模样,又忍不住鼻子发酸。
一旁的赵绵则听着父母的话,顿时慌了神。
天外飞星四个字爹娘或许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赵绵则可太清楚了。
他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到此时,赵绵则终于确定,他不是借尸还魂,而是凭空出现在了娘亲的肚子里,占了妹妹的位置,把她挤得又瘦又小,先天不足。
妹妹,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可惜他现在是一个只能躺着的小奶娃,根本没办法弥补妹妹。
静默了一会儿,玉萦问:“能不能请他们做法事为两个孩子化解呢?”
“他们的确说了个法子,不是做法事。”
“我们该怎么做?”玉萦眼巴巴地望向赵玄佑。
赵玄佑垂眸,低声道:“把孩子过继出去一个,便可破了这相冲的命数。”
什么?
把孩子过继出去?
玉萦听闻这话,不怒反笑。
这时候玉萦身边的儿子哼哼了几声,玉萦转过头,见儿子露出焦躁不安地模样,忙将儿子抱在怀中。
“阿淳别害怕,娘亲会好好照顾你和妹妹的,你们都会好好在侯府长大,谁也不会被过继出去。”
这话既是说给两个孩子听的,更是说给赵玄佑和自己听的。
两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她绝不可能把孩子过继给旁人。
赵玄佑又何尝舍得?
祖母在信上说,她已经跟安宁侯府说好了,把阿宁过继到叶家,这样孩子名义上跟侯府连着亲,依然放在侯府养着。
玉萦方才的话,说的也是他的心意。
他轻轻拍了拍躁动不安地儿子,跟玉萦一起柔声哄道:“阿淳不用怕,爹爹会护着你们的。”
赵玄佑和玉萦打定主意只当没发生过这事,然而叶老太君早就料到他们夫妻会舍不得孩子,把自己在白马寺和伏龙观得到的签文卦象写信知会了老侯爷和丁闻昔。
翌日一早,夫妻俩刚起床,赵玄佑就被老侯爷叫了过去。
玉萦刚坐起身,映雪便说丁闻昔也请她过去说话。
玉萦这会儿心烦意乱着,并未过去,只在榻边守着孩子。
正发着呆,身后有了脚步声。
喜欢通房假死后,禁欲世子苦寻三年
赵玄佑怕岳母坐着无事,命人去把温槊、老侯爷和魏姨娘都请过来一起纳凉。
禹州靠近西域,夏日里水果比京城还新鲜丰盛。
一家子轮流抱着两个孩子逗趣,说笑间又给他们取了小名,给赵绵则一个淳字,给赵瑞延一个宁字,皆是对他们的期许。
只可惜期盼虽好,女儿在出了月子之后却接连感染了两次风寒。
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带法,同吃同睡,同进同出,阿淳好好的没事,阿宁却接连生病。
玉萦知道女儿先天不足,并未怪罪乳母和丫鬟,在小心呵护女儿的同时,再不敢将阿宁带出屋子了。
夫妻俩都没有说出口,但心里却都压着一块巨石。
女儿总不能一辈子不出房门吧?
夏日都这般难熬,入了秋天气转凉可怎么办?
侯府上下小心翼翼地到了两个孩子的百日,玉萦也没心情大肆操持百日宴,只一家人聚在一处吃了顿饭。
吃过晚膳,玉萦把两个孩子放到榻上,小心地替他们盖好被子。
阿宁已经睡着,赵绵则还睁着眼睛瞅着玉萦。
看着儿子乖巧的模样,玉萦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
“今日祖母寄了家书过来。”
赵玄佑换了寝衣,走到榻边时有些神色不明。
听出赵玄佑语气有些古怪,玉萦顿时担忧地抬起头:“她老人家是不是很失望?”
当初劝着公公跟他们来禹州,原是想着让赵玄佑和公公多叙些父子亲情,但祖母年事已高,又在京城住惯了,当然不会跟他们一起离开。
赵玄佑和玉萦都跟老太君承诺过,年底要带阿淳和阿宁回京城拜见曾祖母,可阿宁这副孱弱的小身板,根本没可能把她带回京城。
上个月赵玄佑便给祖母去了家书,说起阿宁先天不足之事,禀告祖母今年只有他和老侯爷会回京城过年。
玉萦知道叶老太君有多期盼见到这两个曾孙,可玉萦舍不得跟孩子分开,阿宁走不了,自然阿淳也要留下。
“祖母知道阿宁身子弱,当然明白咱们的苦衷,便是我们不说,她老人家也不会让阿宁冒险的。”
“那是?”
赵玄佑坐到玉萦身边,叹了口气,“祖母知道阿宁先天不足的事情之后,心中也很担心,便亲自去白马寺给两个孩子请平安巷,又顺道在寺里抽签。”
“是上签还是下签?”玉萦着急地问。
白马寺的香火十分旺,寺里的大师也并非沽名钓誉之辈,而是得道高僧。
听到赵玄佑这般慎重,玉萦相当紧张。
“两个孩子都是上签。”
“阿弥陀佛,多谢佛祖保佑。”
见玉萦释然,赵玄佑的表情更古怪。
玉萦伸手推了他一下,迷惑地看着他:“既是上签,你为何露出那般表情?别卖关子了,你是想急死我吗?”
赵玄佑不是想卖关子,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两支签的签文都是上等,可寺里的大师说,这两支签放在一处却是相冲的。”
“相冲?”玉萦愣了一下,旋即回过神来,“你是说阿淳和阿宁命数相冲?”
这会儿玉萦也明白赵玄佑的吞吞吐吐的。
签文说她的两个小心肝命数相冲,那意思不是阿宁会这样都是阿淳克的?
“这……是胡说八道吧。”
说是这样说,玉萦却很没底气。
若是别处的僧人,玉萦还可斥责一声旁门左道,但白马寺绝对不是。
“祖母起初也是不信的,所以她又请了伏龙观的道人为两个卜卦,卦象……”
叶老太君信了十几年的佛法,因着两个曾孙的事,破天荒进了道馆,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也一样?”
看出玉萦的担忧,赵玄佑握住她的手,“道士也说两个孩子的命数挺好的,咱们阿淳还是天外飞星呢,你不必过于担忧。”
“可他们是兄妹,注定是一家人,倘若相克……”
玉萦看向熟睡的女儿,想起她上个月浑身发烫,连奶都喝不进去的可怜模样,又忍不住鼻子发酸。
一旁的赵绵则听着父母的话,顿时慌了神。
天外飞星四个字爹娘或许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赵绵则可太清楚了。
他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到此时,赵绵则终于确定,他不是借尸还魂,而是凭空出现在了娘亲的肚子里,占了妹妹的位置,把她挤得又瘦又小,先天不足。
妹妹,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可惜他现在是一个只能躺着的小奶娃,根本没办法弥补妹妹。
静默了一会儿,玉萦问:“能不能请他们做法事为两个孩子化解呢?”
“他们的确说了个法子,不是做法事。”
“我们该怎么做?”玉萦眼巴巴地望向赵玄佑。
赵玄佑垂眸,低声道:“把孩子过继出去一个,便可破了这相冲的命数。”
什么?
把孩子过继出去?
玉萦听闻这话,不怒反笑。
这时候玉萦身边的儿子哼哼了几声,玉萦转过头,见儿子露出焦躁不安地模样,忙将儿子抱在怀中。
“阿淳别害怕,娘亲会好好照顾你和妹妹的,你们都会好好在侯府长大,谁也不会被过继出去。”
这话既是说给两个孩子听的,更是说给赵玄佑和自己听的。
两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她绝不可能把孩子过继给旁人。
赵玄佑又何尝舍得?
祖母在信上说,她已经跟安宁侯府说好了,把阿宁过继到叶家,这样孩子名义上跟侯府连着亲,依然放在侯府养着。
玉萦方才的话,说的也是他的心意。
他轻轻拍了拍躁动不安地儿子,跟玉萦一起柔声哄道:“阿淳不用怕,爹爹会护着你们的。”
赵玄佑和玉萦打定主意只当没发生过这事,然而叶老太君早就料到他们夫妻会舍不得孩子,把自己在白马寺和伏龙观得到的签文卦象写信知会了老侯爷和丁闻昔。
翌日一早,夫妻俩刚起床,赵玄佑就被老侯爷叫了过去。
玉萦刚坐起身,映雪便说丁闻昔也请她过去说话。
玉萦这会儿心烦意乱着,并未过去,只在榻边守着孩子。
正发着呆,身后有了脚步声。
喜欢通房假死后,禁欲世子苦寻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