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已补完】
枝韫一身红色襦裙,外罩月白披风,领口滚着一圈极细的赤金线,像是将秋阳揉碎了缝在衣上。
腰间系着条同色的绦带,打了个垂落的蝴蝶结,风过裙摆微扬,衬得腰线愈发纤细。
少女未戴过多饰物,只在发间插了支白玉簪,簪头雕着半开的桂花瓣。肌肤是秋日里特有的清透,浅褐色的瞳孔,像盛着秋日湖水,亮得清润。
鼻梁秀挺,鼻尖缀着颗小小的痣,笑起来时,那痣便跟着唇角的梨涡一起漾。
明媚又不灼人。
“皇姐!等等我!”
身后传来娇俏的呼喊,枝韫脚步未停。
四公主晚宁,一身粉裙晃得人眼晕,身后跟着两个气喘吁吁的宫女。
晚宁几步追上枝韫,亲昵地想去挽枝韫的胳膊,被枝韫不动声色地避开。
晚宁也不恼,笑嘻嘻地凑到枝韫跟前:“皇姐你这是要去尚书房?听说昨日太傅又夸你策论写得好,真厉害。”
枝韫淡淡“嗯”了一声,加快了脚步。
晚宁却像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亦步亦趋地跟着,试探道:“对了皇姐,前几日我听底下人说,你新收了个暗卫?身手极好,模样也……”
“与你何干?”枝韫冷声打断。
晚宁被噎了一下,却依旧不死心,上前一步拦住她的去路,眼睛亮晶晶的。
“皇姐,你看我身边那些护卫,一个个笨手笨脚的。你那个暗卫既然那么厉害,不如就送给我吧?我用我那匹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跟你换,好不好?”
甬道两侧的宫人都低着头。
谁不知道三公主最护短,尤其是她亲自挑的人,向来不容旁人置喙。
枝韫停下脚步,转过身直视着晚宁。
枝韫比晚宁高出小半个头,目光落在对方脸上,带着几分迫人的凉意。
“四妹想要暗卫,可去父皇跟前求旨,让父皇给你挑十个八个。”
“但我的东西,便是一根针,也轮不到旁人惦记,更轮不到旁人来指手画脚。”
枝韫不再看晚宁难看的脸色,抬脚越过她,径直往尚书房走去。
玉书和挽月连忙跟上,只留下晚宁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却半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
尚书房内,檀香袅袅。
枝韫坐于案前,一手按卷,一手执笔,墨汁在宣纸上流畅游走。
近日太傅考较的是策论,论及边境防务,她笔下不仅引经据典,更直指当下军备弊端,提出的数条对策既贴合实际,又显露出寻常人难及的锐利。
太傅捻着胡须,细细看完她的答卷,眼中难掩赞许。
“三公主此番,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尤其对边地地势的分析,竟比朝中某些久历官场的大臣还要透彻。这般才思,实属难得。”
枝韫放下笔,“太傅谬赞。”
太傅转头瞥见仍在酣睡的明景荣。
太傅拿起他旁边几乎空白的纸张,脸色骤沉,拍在案上。
明景荣一个激灵惊醒,茫然抬头,就见太傅吹胡子瞪眼,指着他怒斥。
“你看看!你看看昭华公主写的策论!再看看你这纸上的鬼画符!同是皇家儿女,差距竟如此悬殊!老夫教了你三年,你就给老夫看这个?!”
明景荣瞥了眼枝韫摊开的策论,墨字工整如列阵,字里行间的锐气似是要透纸而出。
明景荣却只懒洋洋地勾了勾唇角。
“太傅消消气,皇姐是凤凰,我不过是只偷闲的雀儿,哪能比?”
“你还敢顶嘴!”
太傅气得拐杖在地上笃笃响。
“身为皇子,边关防务是何等大事,你竟能趴着睡大觉?这纸上除了墨团便是缺笔,你当皇家学堂是让你混日子的地方?”
枝韫轻声为明景荣开脱:“太傅,五弟许是昨夜睡得晚了,今日才精神不济。”
明景荣抬头看她,眼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梗着脖子别过头去,“谁要你替我说话。”
太傅却不吃这一套,狠狠瞪了明景荣一眼,又转向枝韫,语气缓和了些。
“公主不必为他开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若他有你一半上心,何至于让陛下屡屡忧心?”
说着,太傅拿起枝韫的策论,往明景荣面前一递。
“今日罚你将三公主的策论抄十遍,日落前交到我书房!若有一字潦草,仔细你的板子!”
明景荣磨了磨牙,没再反驳,抓过那卷策论往怀里一塞,瓮声瓮气地应了声:“知道了。”
……
下学后,枝韫走出尚书房,就见太子明珩站在廊下。
太子温声道:“皇妹的才学,如今怕是连朝中不少大臣都要自愧不如了。”
枝韫拢了拢披风,笑问:“皇兄这是来特意夸我的?”
明珩叹了口气,惋惜道:“若是你生为男子,凭这等见识与魄力,定能为父皇分担忧愁。”
甚至……
枝韫脸上的笑意淡了些,她抬眼看向明珩,目光清亮坚定:“皇兄这话,臣妹不敢苟同。女儿身又怎样?”
难道女儿身就不能为国效力,不能有经天纬地之才?
枝韫的母亲,当今的皇后。
当年也是披过甲、跨过战马。她十六岁随外枝韫的祖父出征,在雁门关斩过敌首,在狼居胥山接过箭。
寒光落处斩敌首,血染征袍时眼睛都未曾眨过,军功簿上的墨迹尚未干透,便又提枪冲向了狼居胥山。
祖母当年曾带着家中女眷守孤城,血浸透了甲胄,也没让敌军踏进城池半步。
祖父家中不论男女,只要年满十二,便要上教场、学骑射。
枝韫目光清澈坦荡,不见半分怨怼,只是对事理的剖白。
“天地分阴阳,各司其职。男子驰骋朝堂、镇守边疆是担当,女子亦能心怀丘壑、胸藏经纬。臣妹所学,不过是想明事理、辨是非。”
少女坦坦荡荡。
言语不见半分僭越之心,
明珩看着她眼中的锋芒,愣了愣,随即失笑:“是皇兄狭隘了。罢了,不说这些。过几日便是秋猎,皇妹的骑射功夫,可得好好露一手。”
“那是自然。”
枝韫一身红色襦裙,外罩月白披风,领口滚着一圈极细的赤金线,像是将秋阳揉碎了缝在衣上。
腰间系着条同色的绦带,打了个垂落的蝴蝶结,风过裙摆微扬,衬得腰线愈发纤细。
少女未戴过多饰物,只在发间插了支白玉簪,簪头雕着半开的桂花瓣。肌肤是秋日里特有的清透,浅褐色的瞳孔,像盛着秋日湖水,亮得清润。
鼻梁秀挺,鼻尖缀着颗小小的痣,笑起来时,那痣便跟着唇角的梨涡一起漾。
明媚又不灼人。
“皇姐!等等我!”
身后传来娇俏的呼喊,枝韫脚步未停。
四公主晚宁,一身粉裙晃得人眼晕,身后跟着两个气喘吁吁的宫女。
晚宁几步追上枝韫,亲昵地想去挽枝韫的胳膊,被枝韫不动声色地避开。
晚宁也不恼,笑嘻嘻地凑到枝韫跟前:“皇姐你这是要去尚书房?听说昨日太傅又夸你策论写得好,真厉害。”
枝韫淡淡“嗯”了一声,加快了脚步。
晚宁却像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亦步亦趋地跟着,试探道:“对了皇姐,前几日我听底下人说,你新收了个暗卫?身手极好,模样也……”
“与你何干?”枝韫冷声打断。
晚宁被噎了一下,却依旧不死心,上前一步拦住她的去路,眼睛亮晶晶的。
“皇姐,你看我身边那些护卫,一个个笨手笨脚的。你那个暗卫既然那么厉害,不如就送给我吧?我用我那匹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跟你换,好不好?”
甬道两侧的宫人都低着头。
谁不知道三公主最护短,尤其是她亲自挑的人,向来不容旁人置喙。
枝韫停下脚步,转过身直视着晚宁。
枝韫比晚宁高出小半个头,目光落在对方脸上,带着几分迫人的凉意。
“四妹想要暗卫,可去父皇跟前求旨,让父皇给你挑十个八个。”
“但我的东西,便是一根针,也轮不到旁人惦记,更轮不到旁人来指手画脚。”
枝韫不再看晚宁难看的脸色,抬脚越过她,径直往尚书房走去。
玉书和挽月连忙跟上,只留下晚宁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却半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
尚书房内,檀香袅袅。
枝韫坐于案前,一手按卷,一手执笔,墨汁在宣纸上流畅游走。
近日太傅考较的是策论,论及边境防务,她笔下不仅引经据典,更直指当下军备弊端,提出的数条对策既贴合实际,又显露出寻常人难及的锐利。
太傅捻着胡须,细细看完她的答卷,眼中难掩赞许。
“三公主此番,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尤其对边地地势的分析,竟比朝中某些久历官场的大臣还要透彻。这般才思,实属难得。”
枝韫放下笔,“太傅谬赞。”
太傅转头瞥见仍在酣睡的明景荣。
太傅拿起他旁边几乎空白的纸张,脸色骤沉,拍在案上。
明景荣一个激灵惊醒,茫然抬头,就见太傅吹胡子瞪眼,指着他怒斥。
“你看看!你看看昭华公主写的策论!再看看你这纸上的鬼画符!同是皇家儿女,差距竟如此悬殊!老夫教了你三年,你就给老夫看这个?!”
明景荣瞥了眼枝韫摊开的策论,墨字工整如列阵,字里行间的锐气似是要透纸而出。
明景荣却只懒洋洋地勾了勾唇角。
“太傅消消气,皇姐是凤凰,我不过是只偷闲的雀儿,哪能比?”
“你还敢顶嘴!”
太傅气得拐杖在地上笃笃响。
“身为皇子,边关防务是何等大事,你竟能趴着睡大觉?这纸上除了墨团便是缺笔,你当皇家学堂是让你混日子的地方?”
枝韫轻声为明景荣开脱:“太傅,五弟许是昨夜睡得晚了,今日才精神不济。”
明景荣抬头看她,眼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梗着脖子别过头去,“谁要你替我说话。”
太傅却不吃这一套,狠狠瞪了明景荣一眼,又转向枝韫,语气缓和了些。
“公主不必为他开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若他有你一半上心,何至于让陛下屡屡忧心?”
说着,太傅拿起枝韫的策论,往明景荣面前一递。
“今日罚你将三公主的策论抄十遍,日落前交到我书房!若有一字潦草,仔细你的板子!”
明景荣磨了磨牙,没再反驳,抓过那卷策论往怀里一塞,瓮声瓮气地应了声:“知道了。”
……
下学后,枝韫走出尚书房,就见太子明珩站在廊下。
太子温声道:“皇妹的才学,如今怕是连朝中不少大臣都要自愧不如了。”
枝韫拢了拢披风,笑问:“皇兄这是来特意夸我的?”
明珩叹了口气,惋惜道:“若是你生为男子,凭这等见识与魄力,定能为父皇分担忧愁。”
甚至……
枝韫脸上的笑意淡了些,她抬眼看向明珩,目光清亮坚定:“皇兄这话,臣妹不敢苟同。女儿身又怎样?”
难道女儿身就不能为国效力,不能有经天纬地之才?
枝韫的母亲,当今的皇后。
当年也是披过甲、跨过战马。她十六岁随外枝韫的祖父出征,在雁门关斩过敌首,在狼居胥山接过箭。
寒光落处斩敌首,血染征袍时眼睛都未曾眨过,军功簿上的墨迹尚未干透,便又提枪冲向了狼居胥山。
祖母当年曾带着家中女眷守孤城,血浸透了甲胄,也没让敌军踏进城池半步。
祖父家中不论男女,只要年满十二,便要上教场、学骑射。
枝韫目光清澈坦荡,不见半分怨怼,只是对事理的剖白。
“天地分阴阳,各司其职。男子驰骋朝堂、镇守边疆是担当,女子亦能心怀丘壑、胸藏经纬。臣妹所学,不过是想明事理、辨是非。”
少女坦坦荡荡。
言语不见半分僭越之心,
明珩看着她眼中的锋芒,愣了愣,随即失笑:“是皇兄狭隘了。罢了,不说这些。过几日便是秋猎,皇妹的骑射功夫,可得好好露一手。”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