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家的秘密-《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

  幺娃儿都懵了,反应过来后连忙要去搀扶那妖女:"大姐,你快起来啊,我们真没那意思……"

  "求求你,饶了她吧,她真不是故意的……呜呜呜呜……

  都怪我那不是人的丈夫,都怪他,赵科长是为了救人,呜呜呜呜……哪知……"

  路平安和幺娃儿对视一眼,貌似这里面另有什么隐情啊。

  "行了,你别哭了,既然不怪你闺女,我们怎么会为难一个孩子?你起来讲清楚,这一切到底是咋回事儿?"

  说起前因后果就稍显复杂了,高家的情况有些特殊,那女人连哭带说,半晌,路平安才理清其中的前因后果。

  这女人姓秦,叫秦素素,老家是晋南大山里的。

  前几年自然灾害频出,就连麦秸杆儿、红薯藤,玉米芯儿都磨成面吃了。她家里日子也不好过,父母就盘算着把她嫁出去,讨个活命。

  若是一般姑娘,这倒也没什么,闺女也不小了,家里着实困难,大食堂的粥水稀得能照人影,给姑娘找个能吃饱的地方,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奈何这丫头命格奇特,若不是她三爷爷是个有本事的阴阳先生,她都长不大,早就夭折了。

  即便是长大了,因为与其他孩子不同,出落的又过于妖艳,闲言碎语缠身,很不受民风相对保守的山民待见,在本地,她压根就找不到合适的结亲对象。

  没办法,家里只能把她托给一个远亲,让人带着她外出找个好人家嫁了。

  这种事在那个年代不算稀罕,甚至都引不起他人注意。

  就包括这几年,大批的蜀地姑娘踏上了去内蒙或是新疆的火车,嫁到了那边。

  而鲁省很多姑娘则是来到了北大荒,与这里的转业军人和知青结成对子组建了家庭。

  这种措施大大缓解了当地男多女少导致光棍成群的现状,也改善了当地老百姓因为抢不着娶媳妇儿而产生的不满。

  秦素素辗转来了京城,经人介绍,嫁了一个京郊农村的青年。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秦素素嫁给那青年不到仨月,公公婆婆相继病逝,不到半年,丈夫又在下河洗澡的时候淹死了。

  那些喜欢唠叨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可算是有讨论的话题了,她们原本就经常在背后蛐蛐某某某是扫把星,克夫克子克父母,这秦素素简直完美印证了这种说法。

  一时间,流言四起,传什么的都有,而且越传越夸张。

  各种小故事中,秦素素简直和吸人精气的妖怪没啥区别了,说是只要男人近了她的身子,铁定要倒大霉。

  这下就算她秦素素美如天仙,也没人敢招惹了。就连那些想要占点便宜的懒汉街溜子,都不敢再打这个寡妇的主意。

  这些家伙见了秦素素就好像老鼠见了猫,远远瞧见她,立马掉头就走。一边走还要一边呸呸呸的吐唾沫,骂几句晦气。

  一个年轻女人,还是被排挤厌恶的寡妇,想要在农村生活下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恰好此时来了个不怕死的,一个姓高的男人过来这边走亲戚,听说了秦素素的事,表示要娶她。

  这个姓高的男人三十出头,高高的个子,国字脸,穿着钢厂的工服,倒是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加上他家没什么负担,还有个好工作,更没结过婚,妥妥的好对象啊。

  这下反倒是把村里人的适婚女青年嫉妒的够呛,少不了骂几句狐狸精、不要脸之类的。

  秦素素此时正是艰难的时候,有人愿意接纳她,还是这么好的结婚对象,她也没多想,立马就嫁过去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秦素素也是年轻,还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江湖之险恶。

  她也不想想,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儿,还在茫茫人群中挑挑拣拣,专门砸在了她头上?

  高海泉人长得不赖,还有体面的工作,经济条件相当不错,放到后世就是妥妥的钻石王老五,那他这么大年龄了为啥一直没结婚呢?

  这又不是后世,有着种种现实原因,三十多岁不结婚再正常不过。

  在这个相对传统的年代,到了年龄不结婚,简直和犯罪都没啥区别了。

  像高海泉这种的,就连钢厂工会和妇联都得出动,帮着给这个老大难找对象了。

  等秦素素嫁了过去,这高海泉把她安排在了老家,并没有让她跟去钢厂生活,平常也不经常回来,嫁了人好似跟没嫁人一模一样。

  慢慢的,秦素素心里犯了嘀咕。毕竟家里有个这么漂亮的媳妇空着不用,怎么想也不正常啊。

  一开始秦素素还以为他介意那些流言蜚语,厌恶自己。

  直到和高海泉生活了一段时间,试了几次,这才得知这高海泉看上去人高马大,还长了一脸大胡子,却是个生理上有问题的家伙,他不能人道。

  不能人道也就罢了,秦素素这姑娘也不是那种想法很多的女人,大不了就互相扶持着过一辈子呗!

  哪想这高海泉因为身体缺陷,慢慢的心理产生了扭曲,成了纯纯的一个变态。

  见秦素素发现了他隐藏多年的秘密,高海泉也不装了,暴露出了本性,动辄就拿秦素素撒气。

  这下可算完了,刚离了虎穴,又入狼窝。

  这年头也没有过不下去就离婚的风气,秦素素的悲惨日子一直过了五年。

  白天干活,还要挨公婆挤兑,忍受邻居们背地里偷偷笑话,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晚上独守空房,默默垂泪。

  每当高海泉歇班回家的时候,她的日子更难熬,时不时的就被打的遍体鳞伤,却无处抱屈。

  无知的公婆和村民反倒支持高海泉,说是不下蛋的母鸡能吃饱、能活着就不错了,家里老爷们儿气不顺,还不能拍打两下了?

  鞭子没挨在自己身上,他们当然说的轻松,这是拍打两下么?

  就这么一直忍啊忍啊,多少次秦素素都想买点耗子药,和这一家子同归于尽算了,这种悲惨的日子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没想到在一个大雪天,高海泉居然领回来了两个孩子。

  一个女孩大概有个六七岁,瘦瘦小小的,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像是一只脏兮兮的小猫,只有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引人注目。

  男孩儿白白胖胖的,大概一岁多些,还不会走路。身上穿的衣服干干净净的,一看就价值不菲。

  秦素素吓了一跳,连忙追问高海泉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突然带来了两个孩子,还让高海泉赶紧把孩子给人家送回去。

  送回去?高海泉前些年没少被人调侃,动不动就说他不行。

  如今好不容易弄来的孩子,一男一女直接儿女双全了,他会送回去?

  秦素素被毒打了一顿,高海泉告诉她,要带她和两个孩子去钢厂生活,以后她就是俩孩子的妈,不管谁问了,都得说两个孩子是他高家的种。

  要是秦素素敢说露馅了,让他丢了面子,他就弄死她们娘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