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实验室内掌声骤然压过了四周仪器的持续低响。
这一刻,连一向沉稳的刘老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激动得如同一个见到奇迹的孩子。
5个人不约而同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喜悦与震撼在他们之间无声地传递,整个空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笼罩。
刘老师颤抖着声音脱口而出:“100%……真的是100%!”
他接过助手递来的手机,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的匹配结果令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十多年的颅像复原生涯里,他修复过无数破损的影像,帮助许多家庭和案件重现关键线索。
可从未有一次,匹配度竟达到完美。
在他的经验中,60%相似度已是常态。
70%相似度需要技术与运气的双重加持。
80%相似度几乎可遇不可求。
90%相似度更是被誉为行业奇迹。
此刻,“100%”相似度。
这个数字,仿佛是对他毕生坚持的最高认可。
“这……这怎么可能……”
他喃喃低语,下意识地摇着头,目光却始终未从屏幕上移开,生怕一眨眼,眼前的一切就会消失。
站在一旁的小汪迅速浏览匹配信息。
李倩,女性,23岁,户籍地址为江城市五河村三组7号。
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拨通了吴畏的电话。
此时,吴队刚结束一场案件分析会,正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对着一系列现场照片、法医报告和白骨鉴定线索陷入沉思。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瞥见屏幕显示是小汪,心里并未抱太大期待。
毕竟,他们出发时间尚短,按理说图像鉴定这类精细工作,不可能这么快有突破性进展。
“喂。”
电话刚接通,小汪激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吴队,报告一个超级劲爆的好消息!”
吴队的视线还停留在白板上一处血迹分布图的标记,语气略显疲惫。
“我这边专案压力大,刚又被支队催进度。”
“你就别绕弯子了,直接说。是不是图像复原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协调资源?”
“不是问题,吴队,一切顺利,甚至比预期更惊人!”
小汪几乎抑制不住语调中的颤抖。
“我们不仅成功重建了死者生前面貌,人像比对——100%匹配!”
“什么?百分之百?你说清楚一点?!”
吴畏一时怔住,手中的记号笔“啪”地一声掉在桌上。
他喉结滚动,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
刑侦多年,他深知颅像复原技术的局限性,即便再先进,也从未听说过能达到完全匹配的案例。
这一刻,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怎么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吴队!”
小汪继续说道,“这名死者的身份已经明确——李倩,23岁,正好与您之前对死亡年龄推断完全吻合。”
“另外,我刚通过系统查了一下,虽然她年纪轻,但有多次治安处罚记录。”
“治安处罚?什么原因?”
“主要涉及卖肉行为,作案地点集中在几家KTV和宾馆。”
听到这里,吴畏内心澎湃,难以平静。
在一起刑事案件中,死者身份的确认往往比锁定嫌疑人更为关键。
一旦明确了死者是谁,案件便有了清晰的突破口。
不仅可以顺藤摸瓜追踪嫌疑人,还能全面锁定相关证据链条,为后续的起诉和定罪打下坚实基础。
“太好了!立刻把图片传过来,我们这边同步启动调查工作!”
就在他准备结束通话的刹那,电话那头的小汪却笑着再次开口:“吴队,您还记得我们出发之前,您交给我们两个任务吗?”
“两个任务?”
刚才的一阵激动,此刻吴畏的大脑有些短路。
“第一个任务是复原死者容貌,这个我们已经百分之百完成,效果超出预期。”
“第二个任务,是希望我们能够深入学习颅像复原的核心技术,将来回到江城后不仅能独立处理同类案件。”
这番话顿时点醒了吴畏。
他略感恍然地说道:“啊,对,我的确这样安排过。”
“不过,眼下既然死者身份有了线索,你们完成任务就可以尽快归队了。”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小汪又一次笑起来,语气中洋溢着成就感。
“吴队,我要向您汇报,这第二个任务我们也完成得相当出色。”
“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到了刘老师研究颅像复原技术的手写笔记!”
“最早的部分,甚至早于我出生之年。”
“可以说,我们是带着‘宝藏’回来的。”
刹那间,吴畏整个人怔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
从警多年,他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但这一次的消息,绝对能在他职业生涯“最震惊时刻”中名列前三。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声音都有些发颤:“你说什么?刘老师把他全部的笔记……都交给你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的,刘老师现在就在我身边。”
这一刻,吴畏终于回过神来,笑声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干得漂亮!你们这一次出差,带来的成果简直让我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也许这是我们江城刑侦与刘老师的缘分,也是我们四个人和刘老师之间的缘分。”
说话间,小汪抬头望向身旁的刘老师,对方脸上始终挂着宽和而欣慰的笑容。
电话这一头,吴畏郑重地说道:“好,那你一定要代我向刘老师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将来如果有机会,务必邀请他来江城,亲自给我们上课。”
“在刑侦技术这条学无止境的路上,还恳请他能多多指点。”
“一定把您的话带到!”
“我一直希望将江城打造成一个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录像复原技术高地,今后少不了还需要刘老师的持续支持和帮助。”
结束通话后,吴畏仍觉得一切如同梦境。
对于第一个任务的成功,他并不意外——这本就是技术队应有的水准。
况且,他也曾听闻其他单位在影像复原方面取得过不错的效果。
通常成功率多在七八成左右。
而这一次,竟是百分之百。
“难道刘老师今天状态极佳、超常发挥?”
想到这里,吴畏嘴角不自觉扬起,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
更让他心潮澎湃的是,小汪所汇报的第二个消息。
刘老师竟将其积累的研究笔记全部赠予江城。
这份资料的价值不可估量。
有了它,江城在颅像鉴定领域的技术实力将一跃成为全国佼佼者,甚至仅次于公安部本级。
甚至,江城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颅像鉴定中心。
想到这里,吴畏内心振奋不已,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喜欢探案,我与案犯巅峰对决!
这一刻,连一向沉稳的刘老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激动得如同一个见到奇迹的孩子。
5个人不约而同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喜悦与震撼在他们之间无声地传递,整个空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笼罩。
刘老师颤抖着声音脱口而出:“100%……真的是100%!”
他接过助手递来的手机,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的匹配结果令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十多年的颅像复原生涯里,他修复过无数破损的影像,帮助许多家庭和案件重现关键线索。
可从未有一次,匹配度竟达到完美。
在他的经验中,60%相似度已是常态。
70%相似度需要技术与运气的双重加持。
80%相似度几乎可遇不可求。
90%相似度更是被誉为行业奇迹。
此刻,“100%”相似度。
这个数字,仿佛是对他毕生坚持的最高认可。
“这……这怎么可能……”
他喃喃低语,下意识地摇着头,目光却始终未从屏幕上移开,生怕一眨眼,眼前的一切就会消失。
站在一旁的小汪迅速浏览匹配信息。
李倩,女性,23岁,户籍地址为江城市五河村三组7号。
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拨通了吴畏的电话。
此时,吴队刚结束一场案件分析会,正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对着一系列现场照片、法医报告和白骨鉴定线索陷入沉思。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瞥见屏幕显示是小汪,心里并未抱太大期待。
毕竟,他们出发时间尚短,按理说图像鉴定这类精细工作,不可能这么快有突破性进展。
“喂。”
电话刚接通,小汪激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吴队,报告一个超级劲爆的好消息!”
吴队的视线还停留在白板上一处血迹分布图的标记,语气略显疲惫。
“我这边专案压力大,刚又被支队催进度。”
“你就别绕弯子了,直接说。是不是图像复原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协调资源?”
“不是问题,吴队,一切顺利,甚至比预期更惊人!”
小汪几乎抑制不住语调中的颤抖。
“我们不仅成功重建了死者生前面貌,人像比对——100%匹配!”
“什么?百分之百?你说清楚一点?!”
吴畏一时怔住,手中的记号笔“啪”地一声掉在桌上。
他喉结滚动,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
刑侦多年,他深知颅像复原技术的局限性,即便再先进,也从未听说过能达到完全匹配的案例。
这一刻,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怎么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吴队!”
小汪继续说道,“这名死者的身份已经明确——李倩,23岁,正好与您之前对死亡年龄推断完全吻合。”
“另外,我刚通过系统查了一下,虽然她年纪轻,但有多次治安处罚记录。”
“治安处罚?什么原因?”
“主要涉及卖肉行为,作案地点集中在几家KTV和宾馆。”
听到这里,吴畏内心澎湃,难以平静。
在一起刑事案件中,死者身份的确认往往比锁定嫌疑人更为关键。
一旦明确了死者是谁,案件便有了清晰的突破口。
不仅可以顺藤摸瓜追踪嫌疑人,还能全面锁定相关证据链条,为后续的起诉和定罪打下坚实基础。
“太好了!立刻把图片传过来,我们这边同步启动调查工作!”
就在他准备结束通话的刹那,电话那头的小汪却笑着再次开口:“吴队,您还记得我们出发之前,您交给我们两个任务吗?”
“两个任务?”
刚才的一阵激动,此刻吴畏的大脑有些短路。
“第一个任务是复原死者容貌,这个我们已经百分之百完成,效果超出预期。”
“第二个任务,是希望我们能够深入学习颅像复原的核心技术,将来回到江城后不仅能独立处理同类案件。”
这番话顿时点醒了吴畏。
他略感恍然地说道:“啊,对,我的确这样安排过。”
“不过,眼下既然死者身份有了线索,你们完成任务就可以尽快归队了。”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小汪又一次笑起来,语气中洋溢着成就感。
“吴队,我要向您汇报,这第二个任务我们也完成得相当出色。”
“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到了刘老师研究颅像复原技术的手写笔记!”
“最早的部分,甚至早于我出生之年。”
“可以说,我们是带着‘宝藏’回来的。”
刹那间,吴畏整个人怔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
从警多年,他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但这一次的消息,绝对能在他职业生涯“最震惊时刻”中名列前三。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声音都有些发颤:“你说什么?刘老师把他全部的笔记……都交给你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的,刘老师现在就在我身边。”
这一刻,吴畏终于回过神来,笑声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干得漂亮!你们这一次出差,带来的成果简直让我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也许这是我们江城刑侦与刘老师的缘分,也是我们四个人和刘老师之间的缘分。”
说话间,小汪抬头望向身旁的刘老师,对方脸上始终挂着宽和而欣慰的笑容。
电话这一头,吴畏郑重地说道:“好,那你一定要代我向刘老师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将来如果有机会,务必邀请他来江城,亲自给我们上课。”
“在刑侦技术这条学无止境的路上,还恳请他能多多指点。”
“一定把您的话带到!”
“我一直希望将江城打造成一个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录像复原技术高地,今后少不了还需要刘老师的持续支持和帮助。”
结束通话后,吴畏仍觉得一切如同梦境。
对于第一个任务的成功,他并不意外——这本就是技术队应有的水准。
况且,他也曾听闻其他单位在影像复原方面取得过不错的效果。
通常成功率多在七八成左右。
而这一次,竟是百分之百。
“难道刘老师今天状态极佳、超常发挥?”
想到这里,吴畏嘴角不自觉扬起,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
更让他心潮澎湃的是,小汪所汇报的第二个消息。
刘老师竟将其积累的研究笔记全部赠予江城。
这份资料的价值不可估量。
有了它,江城在颅像鉴定领域的技术实力将一跃成为全国佼佼者,甚至仅次于公安部本级。
甚至,江城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颅像鉴定中心。
想到这里,吴畏内心振奋不已,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喜欢探案,我与案犯巅峰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