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今夜,资本无眠!-《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远星科技的顶层办公室,命令已经下达。

  法务主管刘主管和技术员小张走出办公室时,感觉背后都湿透了。

  他们带走的不是一份工作任务,而是一份战书。

  信息安全部内,服务器的嗡鸣声恒定而冰冷。

  小张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他即将点燃一根导火索,另一头捆着数千亿的资本。

  但一想到林董差点出事,他就没有丝毫犹豫,手指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一套复杂的程序开始运行,将林墨发来的那篇论文的所有元数据剥离、粉碎,再通过遍布三大洲的代理服务器层层伪装。

  为了更好的打赢这场仗,他把论文拆成了三份。

  第一份,也是最核心的,关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晶界失效的结论部分,被他用一个随机生成的ID,发布在了一个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物理学小众论坛上。

  帖子的标题很简单:《关于硫化物电解质的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

  与此同时,刘主管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

  他动用了远星科技所有能动用的法务资源,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精准地扑向王德发残存的商业帝国。

  “别跟我说手续复杂,找到漏洞,我要那家代持公司在天亮前就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那个海外信托?查它的资金来源,我要银行冻结它!”

  他的声音里没有半点温度,只是在执行一道冰冷的指令——抹除。

  德国的物理学论坛上,那个帖子静静地躺了二十分钟。

  无人问津。

  突然,一个认证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用户在下面回复了一句。

  “这个模拟数据……从理论上是成立的。如果这是真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句话像是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论坛。

  帖子被迅速截图,转发到了华尔街一个交易员的私密社群里。

  第一丝震感,出现在法兰克福的盘前交易市场。

  欧洲固态电池研发的龙头企业,“伏特固能”公司的股票期货,毫无征兆地下跌了百分之二。

  然后是百分之五。

  姜忆的办公室里,巨大的屏幕上,那条代表伏特固能股价的绿线,开始向下倾斜。

  她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内线电话响起,是小张。

  “姜总,鱼上钩了。恐慌情绪正在发酵。”

  “很好。”姜忆放下咖啡杯,“放出第二部分实验数据,让水军开始发力。另外,给彭博社在港城的科技记者透个风。”

  第二部分论文被放出。

  如果说第一部分只是理论推演,那么第二部分就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详实的实验数据、清晰的对比图表、刺眼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恐慌被彻底引爆。

  伏特固能的股价期货再度跳水,跌幅超过百分之二十。

  灾难开始蔓延。

  所有在同一技术路线上投入巨资的美国公司,比如量子科技和固能动力,盘前交易的股价如同雪崩般开始崩塌。

  “刘主管。”姜忆对着内线电话开口,“开始吧。”

  五十亿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和欧元,被拆分成无数份,通过几十个离岸账户,悄无声息的渗透进全球资本市场。

  这不是试探,是狙杀。

  做空订单分批出手,精准地砸在每一次微弱的反弹上。

  市场上的量化交易程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自动跟进抛售,形成了恐怖的下跌螺旋。

  纽约,曼哈顿,某家顶级对冲基金的交易室里,基金经理扯开了领带,对着电话咆哮。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篇论文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是谁干的!为什么我们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没有人能回答他。

  他们只看到一篇匿名的学术文章,正在把他们数百亿美元的投资组合,拖进深渊。

  姜忆静静地看着主屏幕上的数字。

  利润一栏的数字在疯狂跳动,从七位数跳到八位数,再到九位数。

  整个房间,被屏幕上那些代表着暴跌的红色数字映照得一片血光。

  刘主管走了进来,面带疲惫,腰杆却挺得笔直。

  “姜总,处理干净了。王德发所有能查到的资产,要么被冻结,要么在清算。他已经一无所有。”

  “知道了。”

  姜忆随口应了一声,她的视线没有离开屏幕。

  太阳升起,欧洲市场开盘。

  真正的屠杀,现在才开始。

  小张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

  “姜总,全线溃败!财经新闻上已经把这次事件称为‘固态电池之殇’!我们第一批的空单,价值已经翻倍了!而且有大量空头机构跟进!多头几乎都被强制平仓了!”

  姜忆看了一眼利润总额,数字正好跳过了十亿美元。

  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复仇很顺利,但这远远不够。

  “这只是开胃菜,小张。”她对着电话说道,“现在,把第三部分论文放出去。”

  “第三部分?可是那部分是关于……那个替代技术方案的。”

  “对。”姜忆的声音压低了些许,也愈发森寒,“如果只是指出现有方案的弊端,那么市场早晚会反扑,因为没有其他选择。”

  “但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你觉得,现在的那些技术,还会值钱吗?”

  “发一半就行,把核心参数留着,回头等林董决定如何处理。”

  ……

  姜忆在资本市场大杀特杀,做空做得风生水起,而此时的林墨,正在和赵工讨论,该围绕着小卖部打造一个庭院,还是在旁边增加一栋高楼,当做后续的决策指挥中心。

  两个方案都不错。

  打造庭院的话,更能突出小卖部的核心地位,两米高的围墙也能有效隔绝外界视线,让林墨有更多私人活动空间。

  按照赵工的说法,林墨作为新城首领,住的地方肯定不能差。

  要是在小卖部旁边建一个办公楼,不利于林墨的休息。

  夜莺在旁插话道:“林先生,我觉得赵工的想法不错,办公楼哪里都能建,没必要紧挨着您的小卖部。”

  顿了顿,夜莺压低声音说道:“后续四大势力合并进来,市政委员会建立起来的话,人多眼杂,指不定有人暗藏祸心,把他们放在跟前,万一有人对您不利,那就麻烦了,倒不如隔开一片区域,这样也能有充足的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