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古代小少爷4-《快穿之天残地缺》

  “别慌,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柳夫人沉稳的姿态安抚住了慌慌张张的仆从。

  众人虽然忧虑,但是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不一会儿,凌达身边的仆人就小跑着进了后院。

  他隔着门帘,在外面大声通知。

  “夫人,官府的人在搜查罪犯,说要进后院看看,叫您先准备着。”

  “这……”柳夫人迟疑片刻。

  她还没来得及做决定,就听到了凌达的声音。

  “大人,您稍等片刻,内人马上出来。”

  “赶快的,我们可没闲工夫在这磨蹭。”

  耀武扬威的声音里带着傲气,听着不像是县里的那些衙役。

  听到这话,柳夫人立刻抓紧时间给周周穿了几层衣物。

  又戴上一顶虎头帽子之后,小孩愣是被裹得只剩个鼻子眼睛露在外面。

  此时,两侧厢房传来兵士搜捡房间的声音,而凌达也在外面催促。

  “柳氏,收拾好了没有,赶紧出来。”

  “好了好了,马上出来。”

  端庄的中年妇人掀开门帘,牵着孩子走了出来。

  她拘谨的瞥了两眼院中的甲胄兵士,紧张得立刻低下头去。

  “莫慌,只是查查人。”

  凌达自然的凑到妻子身边,轻声安慰。

  他握着柳夫人的手,顺理成章的轻轻捏了几下。

  接收到隐秘的安全信号,柳夫人不着痕迹的松了一口气。

  她低头注视着四处张望的好奇小孩,紧握着他的手没有丝毫放松。

  翻箱倒柜的声音不停传来,叫人听着无比难受。

  吓得瑟瑟发抖的仆从们也满脸的可惜。

  但所有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敢静悄悄的看着兵士们祸害东西。

  毕竟在隰县这个小地方,出动衙役就算大事了。

  更别提如今在院内的,是持枪带械的官兵。

  不用想,肯定是有了天大的变故。

  作为升斗小民的他们哪敢在这个点上造次啊。

  一片静悄悄的氛围中,兵士们依次回禀搜寻的结果。

  “禀告长官,西厢房没有异常。”

  “东厢房没有异常。”

  “后罩房没有异常。”

  ……

  “正房没有异常,但西耳房有个药柜。”

  “药柜?”

  明显是官兵头头的男人眯着眼睛,怀疑的看了凌家夫妇两眼。

  “你家怎么会有药柜?行医的?”

  “不不不,没行医。”

  凌达佝偻着身子,低声下气的解释。

  “县里杜郎中之前赌博欠了帐,利滚利的没钱还。

  他就连柜子带药材抵给我们几家债主了,请大人明鉴。”

  听到这个回答,官兵头头半信半疑的追问。

  “真的假的?债主是哪几家?说给我听听。

  这一片都是要查的,别叫我抓住你的小辫子。”

  “可不敢欺瞒大人。”

  凌达畏畏缩缩的交代了其余几家的名姓,但领头人似乎仍不满足。

  他一挥手叫兵士们装走了所有药材,同时质问凌达。

  “这些药材只有你们家的人在用吗?没卖给别人吧?”

  “没有没有,从没往外卖过。”凌达赶忙回答。

  至此,领头人才终于心满意足了。

  他带着饱其私囊的兵士们离开,只给凌家人留下一片狼藉。

  直到官兵们走远,凌家上下才总算安心落意。

  李嫲嫲看着被搜刮一空的西厢房,心疼得直拍大腿。

  “真是的,怎么连筷子都拿啊!”

  “行了,这都算好的了,又没把被子拿走。”

  银环是见过世面的,倒没那么意外。

  她之前在郡城当丫鬟,正好碰上主家犯事被抄家。

  那次可是真的刮地三寸,连板凳都没给留一个。

  相比起来,这次到凌家的兵士们只拿了些值钱的小件。

  而且也没破坏什么家具物什,可以说得上军纪严明了。

  除此之外,更引人好奇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引得这么一群官兵四处搜查。

  仆人们一边收拾打扫,一边捕风捉影的猜测着。

  各种无稽之谈口口相传,直听得人心烦意乱。

  柳夫人疾言厉色的发了次火,才止住那些闲言碎语。

  不过也只是明面上而已,私底下谁忍得住不念叨两句呢。

  就连柳夫人自己,也在犯嘀咕。

  “达哥,你说是什么情况?这可不像是小事。”

  “我明天去县里探探消息。”

  昏黄的烛光下,凌达眉头紧皱。

  他看着炕上熟睡的小孩,再次叮嘱。

  “别让周周出门,也别叫外人见到他。”

  “知道了。”柳夫人默默应下。

  她拿起小剪刀,细细修剪着过长的灯芯。

  突然,一些看似寻常的药材名字浮现在妇人的脑海中。

  她想得出了神,连剪刀被烧黑了都没发现。

  一旁的凌达握着柳夫人的手腕将剪刀移出火苗舔舐范围,关切的询问,“怎么了?”

  “凌三娘要的那些都是补血的药材。”柳夫人若有所思的回答。

  她把剪刀放进抽屉,忧心忡忡的分析。

  “官府先前不是说罪犯受了重伤吗,我在想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

  “也许只是巧合。”凌达冷静的回答。

  但他也没有大意的放弃怀疑。

  次日,好心的凌地主去村子里安慰问候受惊的村民。

  凌家村内居住的,大多是同宗同族沾亲带故的亲戚。

  凌达年轻时就出去闯荡,熟悉的人早就死得差不多了。

  剩几个旧相识,也是半死不活时日无多的样子。

  他挨个送了点年礼,又去拜访凌家村的保长。

  最后,才看似漫无目的的绕着村子走了一圈。

  “那边是?”

  凌达随口一问,村人马上热络的介绍起来。

  “达老爷,那是凌二树家。他刚被他爹分出来了,没得屋子住,自己建的茅草屋。”

  “哦,这样啊,他是不是有个女儿叫凌三娘来着?做糕点的手艺不错,我家孙孙可喜欢了。”

  凌达笑呵呵的提起凌三娘,而村人立刻上道的接话。

  “诶对对对,还进城支摊子卖呢,味道可不错。

  达老爷要不要过去看看,我给您领路。

  听说他们家昨天遭了官兵,准备的年肉都被抢走了。”

  “年肉都被抢走了,这么惨?”凌达好奇的询问。

  提到这个话题,村人立时唾沫横飞的将昨天的情况描述了一遍。

  据说凌三娘去隔壁村买新肉,刚提回家就撞上了官兵搜查。

  那群武夫随便扯了血气重的理由,就要把凌三娘带走下狱。

  多亏有秀才公据理力争,这才把人保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