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深井-《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

  黑色长条像根布带,迎风腾升,越往上升,速度越慢。

  越过最上方的平台位置半米左右后,或许是平台阻挡了部分风力,黑色长条开始下落。

  pia。

  它掉在了平台上。

  “下边,会不会有水,那东西好像是湿的。”

  孙振鹏说着转头看向余晖:

  “之前的冷烟火照明棒多半也是掉进了水里。”

  余晖眉头紧皱:

  “它不光是湿的,还是死的。”

  “死的?!”

  李美琪一阵诧异。

  余晖点点头:

  “那东西的体型规格,像极了之前机关中闻声而动的状如泥鳅的东西,只是身体不再圆润充盈,瘪了下去,不然也不会被吹的飞起来。”

  老鱼沉吟片刻,开口道:

  “井底若是有水,风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话间,森扬取来一枚之前被余晖切下来的三角形石板:

  “要不,把这玩意儿丢下去试试?”

  老鱼跟余晖对视一眼后说道:

  “我没意见。”

  森扬闻言,甩手将石板尽量贴着一侧井壁抛了下去。

  没有撞击声,没有断裂声。

  同时,也没有落地声。

  “现在怎么说?”

  林惠杰目光在老鱼脸上停留片刻后,又投向余晖。

  余晖缓缓起身,取下背包开始取绳索:

  “我下去看看。”

  森扬一听,开口说道:

  “余晖,用你的黑刀,给石门门板挖个洞。”

  余晖转头看了一眼躺在一旁的石门,瞬间明白了森扬的意思。

  他是要用石门门板固定绳索。

  也好,单单这扇石门,拖住两三百斤还是很轻松的。

  手腕粗的不规则空洞很快便掏好了,余晖刚把短刀收好,森扬便举起手中撬棍,大喝一声,猛地往下一戳。

  一米半长的撬棍,通过石门门板正中空洞直直插入地面,门板上方,撬棍只剩不足一米长了。

  “打套结,绳子双股,结实。”

  森扬说着将自己背包中的绳索也掏了出来,捏住余晖手中绳索的一端,把两根绳索系到一起。

  “情况不对喊一声,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你拉上来。”

  森扬还在叮嘱。

  余晖笑笑:

  “放心吧森扬哥,我很惜命的。”

  众人皆是默默看着余晖拉着绳索探身出去。

  探路这种事儿,总要有人做。

  余晖身上有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能力,他无疑是最佳人选。

  当他开始下行,老鱼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真有状况别逞强,上来从长计议。”

  余晖重重点头。

  只是向下移动了五六米,余晖已经失去了跟众人的沟通能力。

  他说的话是顺风,上面的人听得很清楚。

  但上面回应的话是逆风,不等传下来,便已经被风吹乱。

  驱动观字诀,在这个位置往下看,已经可以清楚看到平台的构造。

  那是由一整排木筏般紧密排列的原木嵌入井壁固定的。

  原木深埋至洞壁内六七米,平台石板也有几乎等同于外部规模的埋入,看起来倒是极为牢靠。

  余晖见此,果断快速下行。

  双脚落在平台上的瞬间,心中确实踏实了不少。

  之前被风吹上来又落到平台上的东西此时也看清楚了。

  它体型宛如泥鳅,表面花纹颜色却像是黑鱼。

  先前的猜测也得到印证,这东西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截被放掉气的长条形气球,只剩表皮。

  余晖抬脚踢动几下,那层皮并未翻转过来,而是被搓拧成了一股。

  如此看来,它的表面显然非常黏腻。

  没有内脏,也没有脊骨吗?

  余晖心中泛着嘀咕。

  转身朝下方继续看去。

  绳索长度约莫三十米,除去在洞外探出的捆绑固定部分,最多只能下行二十七八米。

  余晖稍加目测,现有绳索应该能够勉强抵达第三处平台。

  之前所见并非视觉偏差,越往下,石板平台规模确实越小。

  好在平台结构没有变化,若不是巨井深处情况未知,余晖敢直接往下跳。

  老鱼在洞口处俯身探出脑袋,眼中满是担忧。

  刚余晖刚下去那会儿还能回应答话,眼瞅他落上平台后又继续下行,老鱼已经接连招呼好几声,但余晖并未回复,甚至头都没抬。

  “逆风,大概率听不到咱们说话,盯紧点吧,随时准备往上拉。”

  林惠杰说道。

  森扬下意识攥紧手中绳索。

  尽管捆的很结实,但自打余晖下去,他就没敢松开手,生怕耽误了上拉的营救支援时机。

  余晖继续下行,井壁已经开始呈现出潮湿感,防滑的户外鞋底蹬蹭之下,依然有些挂不住力。

  好在手上抓的结实,余晖很快移下一整个身位,此时稍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平台下方用来支撑的原木。

  之前使用观字诀查看,圆木本身并不光滑,余晖只以为那是圆木未曾打磨。

  但现在一看,余晖只觉得后背发冷。

  圆木表面密密麻麻满是那种被封在矿石中的虫蛹。

  成千上万的虫蛹就这么完全裸露在表面,没有矿石,也没有培养液包裹。

  余晖不确定它们现在究竟是死是活,但他清楚这东西如何被唤醒。

  刚才才上平台时,没有发出声音,平台下方也没有什么发声结构。

  即便它们是活的,这会儿应该不会有什么反应。

  可是……

  墙壁机关中,这种虫蛹跟那泥鳅般的玩意儿好像能够产生某种联动。

  刚才被风吹上来的泥鳅皮……

  怕是只能继续往下才能弄明白了。

  很快来到第二处平台,余晖稍蹬一下井壁,调整身位,安全着陆。

  俯身,驱动观字诀,继续观察。

  下一处平台离得很近,虽是又小了一圈,好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再次下行时,依旧看到了第二处平台下方圆木上那片裹满的虫蛹。

  顺利抵达第三处平台,此时的平台只有一米见方。

  荡下的绳索只剩一米多长,显然无法继续下行。

  余晖调整头灯光束,俯身探头向下张望。

  风声呼啸,力道也强劲了不少,迎着那股风风,眼睛只能勉强睁开一条缝。

  还有两处平台。

  这个数量看起来又像是对应五音。

  余晖粗略估算一番,五个平台之间的距离,好像也符合三分损益法计算后的间距比例。

  最底层平台一侧的洞壁上,出现了一条高约一米八,宽度仅有半米的竖向通道。

  果然有路!

  只是最底层的平台下方,没了可以支撑的圆木结构。

  并且平台也不再是嵌入井壁的设计。

  八十公分见方的石板,就那么不上不下,凭空悬着。

  喜欢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