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申帝从太后寝殿出来时,天空便飘起点点雪花。
虽已落雪,可此刻的空气却极为清新,正如他脸上的神色,久违的容光焕发。
想到那日陈绍阳上凑的内容,庆申帝的内心就止不住的舒爽。
这盘棋从登基至今,终于慢慢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行进。
而朕,永远都是执棋者。
庆申帝抬眸望向站在养心殿门口那人,嘴角慢慢浮现一丝笑意。
听话的棋子才能成为他的好棋。
谢陵裹着厚厚的氅衣站在殿外,清俊的面庞一如往日,可看向自己时的眼神已无往日的神采。
那股冷傲的气焰亦消失无踪,现在的他,看上去没任何攻击性。
庆申帝莫名的焦躁,不过很快便散去。
温顺的棋子才好控制。
“微臣,拜见皇上。”
庆申帝看了他一眼,便转身走向内殿。
“来多久了?”
谢陵依旧弯着腰,轻声道:“回皇上,刚到。”
“外面凉,进来说话。”
“谢皇上。”
谢陵随着庆申帝一同进到内殿,在殿中间站好。
马旬先是将皇帝侍候好,随后才来到殿中间接过谢陵脱下的氅衣。
庆申帝这才将目光投在他身上,身着蟒袍的他站的笔挺,优越的面庞完美的继承了皇室优良血脉,眉眼也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只不过,过去的他在自己面前,眸光永远清亮,不像现在,眼睛一直盯着地面。
他心中有怨,不过无所谓,沉默些似乎更好。
“身体可养好了?”
谢陵拱手:“回皇上,已无大碍。”
“这么说,今日前来可是向朕复旨的?”
“臣一刻也不敢怠慢。”
庆申帝嘴角闪过一丝弧度,显然心情不错。
“正好朕有事交给你。”
说完示意马旬奉茶,可刚端起茶盏,谢陵的声音便传来。
“回皇上,臣有急事上奏。”
“说吧。”
“新丽战事吃紧,前线接连吃了几次败仗,这些想必皇上早有耳闻。”
“而臣近日收到密报,发信人曾是臣的手下,那人称倭人军队忽然间迅猛无比,与此前大不相同,就连曾经多次交手的队伍都忽然变得'聪明',他怀疑军内有人叛变。”
庆申帝的茶盏终是停在半空中,从谢陵说到新丽这两个字时,心中便升起无名恶火。
果然还是让你查到了……
“内部有奸细并不奇怪,只是战事持续一年之久,前线的将士们归乡的日子一拖再拖,如今接连败仗,很多人都没有了斗志。”
“且我们派出的斥候部队损失惨重,如此下去,军心必散。”
啪——
庆申帝将茶盏重重拍回案桌上,滚烫的热茶溅得四处都是。
“皇上息怒。”
马旬见此景立刻溜到他身边,生怕热茶烫到皇帝的手上。
“前线的事还不劳烦你一个锦衣卫操心,做你该做的事。”
“当下我军需要一个可以稳定军心的,还要有能力抓出细作并重新组织起新的斥候部队的人,此差由臣来担任最合适不过,望皇上三思。”
世人皆知谢陵深受皇上信任,若派他前去监军短日必可传回捷报。
可他此番前去的目的却不单纯,山高路远,若真放他而去,必不能让他时时刻刻在自己的监控之下;
若不派他前去,如今东厂失利,刘善佐要替他监察百官,北镇抚司又将林家拔除,放眼整个朝堂,除了谢陵再无人可担此重任。
庆申帝心中清楚的很,可他那与生俱来的掌控欲却始终在脑海中徘徊,久久不肯散去。
“你先回去吧,朕自有考量。”
“微臣告退。”
谢陵未继续恳求,而是爽快离去,这让庆申帝更加恼火。
“听说你在办案途中收了一名义子,改日带进宫中给朕瞧瞧。”
谢陵的拳隐在衣袖中不自觉握紧,却仍面无表情回道:
“谢皇上恩典。”
谢陵离去后,庆申帝将桌上的奏折统统掀翻在地。
“朕给了他一切,他却为了一个女子算计朕!”
“皇上息怒!”
马旬带着几个宫女簇拥上前,将散落满地的奏折拾起,随便拿起一本都是为战事上奏一事。
满朝文武皆知谢陵此番归来重创了东厂,可谁又知其中缘由呢。
谢陵离了养心殿便直奔宫门而去,刺骨的寒风将他的鼻尖冻的微微泛红,苍白的面色再不复往日的神采。
他回身看了眼皇城,原来这里竟这般陌生。
直到发现躬身站在宫门前的身影时,他也没感到意外。
邱默微微欠身向谢陵道:
“奴才拜见同知大人。”
谢陵嘴角泛起笑意,没与他寒暄,直接道:
“为何要帮我?”
邱默扫了眼四周,这里只有守卫士兵,可以自己的性子自是要保证万无一失。
“奴才送大人出宫。”
说着,做了个'请'的动作。
谢陵会意跟上,到了无人的长廊处,邱默才开口。
“奴才有今天也是拜大人所赐,回报大人是应该的。”
谢陵见他话里有话,语气中又有一种轻微的挑衅,不过他完全不在意。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与我没任何关系。”
呵……邱默自嘲般的笑了笑。
谢陵说的没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对谢陵的恨意大概都来源于那无处发泄的嫉妒心罢了。
“大人说的是,只不过大人怕是马上要离京了,有些心里话再不说恐怕是没机会了。”
“哦?你怎知我会离京。”
“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来面圣,这不是谢大人的作风。”
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要一直绕弯子,谢陵懒得再与他周旋。
“既然邱内侍不愿同本官说,本官就不打扰了,内侍请便。”
谢陵绕过他径直离去,却在背后听到邱默沉声道:
“谢大人与陛下并不是一种人,而奴才是。”
邱默停顿了一下,语气也与之前不同。
“奴才虽不喜大人,但奴才却是真心所愿,希望大人此去可以得偿所愿。”
说完深深对着谢陵弯下了腰。
“奴才,恭送谢大人。”
谢陵没再回头,而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宫门。
上了马车,他没回谢府,而是绕路去了一个地方。
——兰街东侧第三家店铺。
这是林杰的姑姑临行前留给自己的,起初他还以为用不上,可这些日子逐渐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己并不是万能的。
他伸手推开了那家店铺的大门,掌柜看到他没有一点意外。
“请问小店有什么可入大人的眼?”
谢陵的嘴角向上扬起,眸子里的光彩又重新汇聚在一起。
“我想让你送一个人出城。”
虽已落雪,可此刻的空气却极为清新,正如他脸上的神色,久违的容光焕发。
想到那日陈绍阳上凑的内容,庆申帝的内心就止不住的舒爽。
这盘棋从登基至今,终于慢慢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行进。
而朕,永远都是执棋者。
庆申帝抬眸望向站在养心殿门口那人,嘴角慢慢浮现一丝笑意。
听话的棋子才能成为他的好棋。
谢陵裹着厚厚的氅衣站在殿外,清俊的面庞一如往日,可看向自己时的眼神已无往日的神采。
那股冷傲的气焰亦消失无踪,现在的他,看上去没任何攻击性。
庆申帝莫名的焦躁,不过很快便散去。
温顺的棋子才好控制。
“微臣,拜见皇上。”
庆申帝看了他一眼,便转身走向内殿。
“来多久了?”
谢陵依旧弯着腰,轻声道:“回皇上,刚到。”
“外面凉,进来说话。”
“谢皇上。”
谢陵随着庆申帝一同进到内殿,在殿中间站好。
马旬先是将皇帝侍候好,随后才来到殿中间接过谢陵脱下的氅衣。
庆申帝这才将目光投在他身上,身着蟒袍的他站的笔挺,优越的面庞完美的继承了皇室优良血脉,眉眼也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只不过,过去的他在自己面前,眸光永远清亮,不像现在,眼睛一直盯着地面。
他心中有怨,不过无所谓,沉默些似乎更好。
“身体可养好了?”
谢陵拱手:“回皇上,已无大碍。”
“这么说,今日前来可是向朕复旨的?”
“臣一刻也不敢怠慢。”
庆申帝嘴角闪过一丝弧度,显然心情不错。
“正好朕有事交给你。”
说完示意马旬奉茶,可刚端起茶盏,谢陵的声音便传来。
“回皇上,臣有急事上奏。”
“说吧。”
“新丽战事吃紧,前线接连吃了几次败仗,这些想必皇上早有耳闻。”
“而臣近日收到密报,发信人曾是臣的手下,那人称倭人军队忽然间迅猛无比,与此前大不相同,就连曾经多次交手的队伍都忽然变得'聪明',他怀疑军内有人叛变。”
庆申帝的茶盏终是停在半空中,从谢陵说到新丽这两个字时,心中便升起无名恶火。
果然还是让你查到了……
“内部有奸细并不奇怪,只是战事持续一年之久,前线的将士们归乡的日子一拖再拖,如今接连败仗,很多人都没有了斗志。”
“且我们派出的斥候部队损失惨重,如此下去,军心必散。”
啪——
庆申帝将茶盏重重拍回案桌上,滚烫的热茶溅得四处都是。
“皇上息怒。”
马旬见此景立刻溜到他身边,生怕热茶烫到皇帝的手上。
“前线的事还不劳烦你一个锦衣卫操心,做你该做的事。”
“当下我军需要一个可以稳定军心的,还要有能力抓出细作并重新组织起新的斥候部队的人,此差由臣来担任最合适不过,望皇上三思。”
世人皆知谢陵深受皇上信任,若派他前去监军短日必可传回捷报。
可他此番前去的目的却不单纯,山高路远,若真放他而去,必不能让他时时刻刻在自己的监控之下;
若不派他前去,如今东厂失利,刘善佐要替他监察百官,北镇抚司又将林家拔除,放眼整个朝堂,除了谢陵再无人可担此重任。
庆申帝心中清楚的很,可他那与生俱来的掌控欲却始终在脑海中徘徊,久久不肯散去。
“你先回去吧,朕自有考量。”
“微臣告退。”
谢陵未继续恳求,而是爽快离去,这让庆申帝更加恼火。
“听说你在办案途中收了一名义子,改日带进宫中给朕瞧瞧。”
谢陵的拳隐在衣袖中不自觉握紧,却仍面无表情回道:
“谢皇上恩典。”
谢陵离去后,庆申帝将桌上的奏折统统掀翻在地。
“朕给了他一切,他却为了一个女子算计朕!”
“皇上息怒!”
马旬带着几个宫女簇拥上前,将散落满地的奏折拾起,随便拿起一本都是为战事上奏一事。
满朝文武皆知谢陵此番归来重创了东厂,可谁又知其中缘由呢。
谢陵离了养心殿便直奔宫门而去,刺骨的寒风将他的鼻尖冻的微微泛红,苍白的面色再不复往日的神采。
他回身看了眼皇城,原来这里竟这般陌生。
直到发现躬身站在宫门前的身影时,他也没感到意外。
邱默微微欠身向谢陵道:
“奴才拜见同知大人。”
谢陵嘴角泛起笑意,没与他寒暄,直接道:
“为何要帮我?”
邱默扫了眼四周,这里只有守卫士兵,可以自己的性子自是要保证万无一失。
“奴才送大人出宫。”
说着,做了个'请'的动作。
谢陵会意跟上,到了无人的长廊处,邱默才开口。
“奴才有今天也是拜大人所赐,回报大人是应该的。”
谢陵见他话里有话,语气中又有一种轻微的挑衅,不过他完全不在意。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与我没任何关系。”
呵……邱默自嘲般的笑了笑。
谢陵说的没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对谢陵的恨意大概都来源于那无处发泄的嫉妒心罢了。
“大人说的是,只不过大人怕是马上要离京了,有些心里话再不说恐怕是没机会了。”
“哦?你怎知我会离京。”
“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来面圣,这不是谢大人的作风。”
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要一直绕弯子,谢陵懒得再与他周旋。
“既然邱内侍不愿同本官说,本官就不打扰了,内侍请便。”
谢陵绕过他径直离去,却在背后听到邱默沉声道:
“谢大人与陛下并不是一种人,而奴才是。”
邱默停顿了一下,语气也与之前不同。
“奴才虽不喜大人,但奴才却是真心所愿,希望大人此去可以得偿所愿。”
说完深深对着谢陵弯下了腰。
“奴才,恭送谢大人。”
谢陵没再回头,而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宫门。
上了马车,他没回谢府,而是绕路去了一个地方。
——兰街东侧第三家店铺。
这是林杰的姑姑临行前留给自己的,起初他还以为用不上,可这些日子逐渐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己并不是万能的。
他伸手推开了那家店铺的大门,掌柜看到他没有一点意外。
“请问小店有什么可入大人的眼?”
谢陵的嘴角向上扬起,眸子里的光彩又重新汇聚在一起。
“我想让你送一个人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