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天下豪杰-《薪甲》

  天下之外的浩瀚星空中,三位远古神灵偷偷摸摸寻到一处最大的空间旋涡前。

  两座天下之间存在着诸多空间旋涡,这些旋涡极也是两座天下之间的另类门户,除却南海归墟的那座无底之谷以外,这些空间漩涡就是通往另一座天下的唯一途径。

  只不过这些漩涡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且漩涡中富有大道法则,是以纯粹的大道法则所构成。

  妄想通过之人若是体魄不够坚韧,只要漩涡坍塌,便会彻底身死道消,而这份坚韧,得是十四境练气士的体魄才行。

  三位神灵在这处漩涡前停步。

  身着白衣,眼眸为璀璨金色的神灵望着那缓缓流转的大道法则,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此行凶险,千万要小心,只是探查那座天下的境况,信息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借助那边的空间漩涡回来。”

  远古神灵皆是应运而生,是天地大道的部分显化,生来便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按照实力被划分为:神皇级、神王级、神将级、以及普通神灵。

  神皇强者对标人族十四境大修士,最差的神灵也相当于一位十一境练气士,所以远古神灵是天地真正的宠儿,天生的强者,所以才能在三万年之前一直压迫人族与妖族。

  白衣神灵便是一位真正的神皇,他身边两人则是两尊神王级远古神灵,是他的两位副手。

  先前江左在前往兵戈洲途中所见的那位金甲神人,便是一位普通神灵,他也是通过空间漩涡前往的另一座天下,运气不错,没死在漩涡中。

  一位普通神灵尚且在那座天下惹下了不小的乱子,若是一位神王级强者成功到达那座天下,后果不堪设想。

  除却白衣神灵外,另外两人则是一袭青衣与一袭麻衣,同样是金色眼眸,不过比起白衣神灵的要稍稍黯淡一些。

  青衣神灵抱拳道:“皇之所托,不敢有负,青晏领命!”

  他便是被选取前往离开三万年前故土的神灵,他名青晏。

  青,为东方初阳之色,晏,为平静无波之意。

  大道化身与水有关,平息天火洪水是他的本命神通之一。

  神皇级的远古神灵在另一方天地便是有资格建立神国的存在,白衣神灵就是某个神国的主人,青晏是他的属官,平日里的职责就是调节四时。

  另一方天地因为大道有缺的缘故,所以环境十分恶劣,他们这些远古神灵倒是不在乎这些,可还有那些在逐神之战后被掳走的凡人。

  这些凡人的香火可是远古神灵的重要养料,得为他们考虑才行,为了这些凡人能生存下去,改善天地环境尤为重要,尤其是四时的调节。

  所以青晏的存在很重要,此次被派遣去往另一座天下,实在是白衣神灵的不得已而为之。

  几乎是每五百年为一个周期,所有没一座神国都要轮流派遣一位神王级强者去窥探另一座天下,这是诸多神皇之间的约定,而这一次,刚好轮到的白衣神皇的神国。

  他手下只有两位神王级,麻衣神灵的职责更为重要,所以只能委屈青晏了。

  白衣神灵轻轻点头,说道:“去吧,千万要小心些!”

  神皇级的远古神灵从某些方面上已经超越了其他神灵,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大道的逻辑以及思维,从某些角度来说,等同于他们诞生出了“感情”。

  青晏不是神皇,也不是人,他没有丝毫的感情,对于白衣神灵的指令他只有服从的份。

  听到主子发话了,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一头扎进了那处空间漩涡之中,无数大道法则切割着他的躯体,将他划分成肉眼不可见的碎片消失不见。

  白衣神灵盯着那处空间漩涡,叹息一声:“希望这处空间漩涡足够稳固吧!”

  “主上,该回去了!”

  麻衣躬着身子,将头颅埋地很低,甚至都不敢以那双金色眼眸去瞧白衣胜雪的主上。

  “嗯!”

  轻轻点头,白衣神灵率先离去,向着远处那座稍显黑色的巨大球体而去,那里便是如今远古神灵所处的天下。

  而另一边,肉眼便可瞧见一座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却有着无数色彩,同样巨大的球体,便是三万年前人族将神灵驱逐,如今所占据的天下。

  两座天下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并非是遥不可及,只要修为境界足够,完全可以御风赶到。

  只不过在逐神之战结束后,有位比儒家至圣修道岁月更为悠久的书生,以身合道礼仪法度跻身十四境,在两座天下之间强行开辟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壁障,彻底将两座天下分割开来。

  此举对人族的功德之大,简直不可估量,这是强行断去了远古神灵想要反扑天下的道路之一!

  使得那群失败者想要重新降临天下,唯有不稳定的空间漩涡,以及那座被无数大修士所镇守的南海归墟无底之谷!

  那书生姓姬,名旦,因为对儒家以及人族贡献的大小不及至圣,被尊称为“元圣”,是为儒家第二圣!

  ——————

  中州,又名天元洲,是天下的最中心之处,因其土地极为辽阔,亦是三教九流百家汇聚之所。

  天元洲东方有一座宏大建筑,此处文运鼎盛,身穿儒衫的书生们来来往往,人人神色肃穆,不愿停步。

  这里是儒家圣地——文庙,是天下读书人心之所向处,在这里随便扔下一块板砖,都有可能砸到一位君子贤人,甚至是一位大儒!

  文庙周边还存在着三座学宫,这三座学宫是三位圣人的文脉传承,由其门下弟子或再传弟子担任学宫祭酒。

  今日十分热闹,某一座学宫之中是圣人亲自讲学,吸引来了大批学子,以至于整座学宫被围地水泄不通。

  哪怕有人站在走廊上,只要能听见圣人讲学,便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

  身材中等,容貌颇具古风的中年男子坐在案牍前,讲述着“仁、义、礼、智、信”。

  当初在白鹿书院与李贽一战的焦大儒难掩神色激动,涨红着脸,十分专注。

  原因无他,只因讲学的那个中年男子是焦大儒此生最为敬仰之人——亚圣。

  李贽不在这里,他向来是不听圣人讲学的,当然,那位心圣的除外。

  虽然李贽不在,江道却是身处学宫之中,正襟危坐,听的很认真。

  哪怕今日是圣人讲学,也没有人会与他抢位子,不是因为这中州的读书人愿意讲道理,而是因为身旁还有一人与他挤在一张案牍上。

  那人身穿一件月白色儒衫长袍,气质卓然,同样正襟危坐。

  有人认出了他,他叫余姚,这百年间儒家风头最盛之人,十四境大修士,儒家第五位圣人———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