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间一阵沉默。
而后,诸葛瑾凑近弟弟,声音压得极低,贴心询问:“孔明,你跟在他身边,相比也曾遇到诸多不顺心之事吧?方才那些蜀地官员围着我灌酒,句句不离‘主公恩德’,却没人赞你的功劳。我还听说,益州旧臣、荆州旧部总有人在刘皇叔面前说你的坏话,说你法度过苛,说你一意孤行……你与我说实话,刘皇叔身边是不是有人排挤你?是不是刘皇叔有意疏远你!”
诸葛瑾也感受到了,自从赤壁之战后,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没有以前那般如胶似漆、如鱼得水了。
“难道刘皇叔是因为你我兄弟的关系,因为你与江东鲁子敬关系密切,怕你不忠?”诸葛瑾再问。
诸葛亮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轻声道:“主公正处用人之际,新旧臣僚有摩擦难免,不算排挤。主公不曾疑我,只是与我的政治理想不能完全一致罢。他待我,还是极为尊重的。”
表面极为尊重,实际已经疏远。
“不算排挤!” 诸葛瑾摇头,觉得老弟若是继续跟随刘备,后半辈子的路会很难走,“刘皇叔他对你的谋划和理想,既然不能完全一致,又谈何信任?荆州之事关乎孙刘联盟存亡,他却用‘平定凉州’这般空话搪塞!你劝他稳固联盟,他听吗?”
一连串的质问,藏着兄长对弟弟的疼惜。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的眼神,想起他当年隐居隆重时 “兴复汉室” 的赤诚,再想到刘备今日的态度,只觉得弟弟的理想与现实隔着万水千山。
“兄长,” 诸葛亮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地望着诸葛瑾,“主公虽有不足,却仍有兴复汉室之志。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亮不敢忘。蜀地虽乱,联盟虽危,但只要还有一分希望,亮便要守下去。”
“守下去?” 诸葛瑾眼眶微红,“你要守到何时?我主孙将军素来敬重你的人品和才华,江东有你施展才华的天地,何必在这儿受这屋乌泱泱的委屈?不如跟我回建业城,保你实现理想……”
“兄长莫说了。” 诸葛亮打断他,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纵使前路有荆棘,纵使主公有疏忽,亮也要辅佐他走完这一程。当年隆中对定下的三分天下之计,已成基础,亮不能半途而废。” 他指着案上的地图,荆益二州的位置被红笔圈出,“只要荆州不乱,联盟不破,总有北伐中原的一天。”
诸葛瑾望着弟弟诸葛亮眼中跳动的火光,那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他从未改变的赤诚。
诸葛瑾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个弟弟了。
夜色渐深,油灯的光晕在两人之间晃动,兄弟二人同怀济世之才,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在江东护联盟安稳,一个在蜀地守着理想初心。
临走时,诸葛瑾拍了拍诸葛亮的肩:“罢了,你既心意已决,便多保重。若日后…… 若日后有难处,随时遣人去江东寻我。”
诸葛亮点头应下,心中却默默念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兄弟二人谈话到此,夜已深,诸葛亮告别大哥诸葛瑾,诸葛瑾望着弟弟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感受着成都的夜风吹进庭院,那风带着蜀地特有的湿润,却吹不散兄弟二人心中的牵挂与坚持。
诸葛瑾的担忧藏着手足情深,而诸葛亮的坚守,藏着一个谋士对理想的终极承诺。
马不停蹄回到建业城,诸葛瑾立刻赶往孙权的将军府,将刘备的原话禀报孙权。
孙权听罢,面上不见半分惊愕,只神色平静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鞘,像是早将这出戏看透。
直到诸葛瑾话音落尽,孙权才缓缓抬眼:
“哼哼!子瑜,那刘备是把我孙权当三岁孩童糊弄啊!平定凉州?他分明是想用空话搪塞,耍赖嘛!”
孙权在厅内大步踱着,锦靴踏过地砖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孙刘联盟积压多年的痛点上:“当年他兵败长坂坡,被曹操碾压式打击,是我江东出手相助,后来又借他荆州立足,又与他娶妻安置后院。我孙权待他刘备,何曾有过半分亏欠?”
孙权吐槽过刘备,骤然停步,声音里已经淬着冰碴:“子瑜你忘了?当年益州牧刘璋纲纪废弛,周公瑾和甘兴霸劝我趁机取蜀!刘备正好来江东找我借荆州,我念及他与刘璋同为宗室,顾及他一分薄面,特意征询他的意见,他倒好……”
孙权模仿着当年刘备那副恳切模样,语气里满是嘲讽:“‘我与刘璋托名皇族,愿匡扶汉室,不敢闻取蜀之言。若不容恕刘璋,我便披发归隐!’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结果呢?”
孙权怒极反笑。
“我信了刘备的鬼话,按兵不动,他却转头向西,趁刘璋不备吞并了益州!等我这里处理了与曹操的战事,把公瑾和孙瑜两处兵马调集,刘备得了好运已把蜀地攥在了手里了!哼哼!这狡猾的东西原来一直在耍弄诈术!”
诸葛瑾站在一旁,看着孙权逐渐涨红的面庞,想起成都府衙里刘备那副温和却疏离的模样,心中只剩沉重。
诸葛瑾懂得孙权的愤怒,不仅是为了今日的 “平定凉州” 之语,更是积压了多年的怨怼 ,从刘备借荆州的 “暂居”,到取益州的 “诈术”,再到如今的 “搪塞”,刘备的每一步算计,都是对孙权无尽的算计。
“将军息怒。” 诸葛瑾上前一步,沉声道,“刘备既无归还之心,我等也不必再寄望于空谈。当早做打算,莫让他在益州做大做强,再对荆州生出更多图谋。”
孙权要的就是诸葛瑾这番回答。
孙权眼中不见躁怒,只有冷厉的决断,他已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荆州的位置:“刘备不过是得了益州,境内复杂的关系还够得他处理!他也别想着拖延荆州的归属权不放!传我令,即刻派滕胤、谢崇、孙皎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带亲兵赴任!”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而后,诸葛瑾凑近弟弟,声音压得极低,贴心询问:“孔明,你跟在他身边,相比也曾遇到诸多不顺心之事吧?方才那些蜀地官员围着我灌酒,句句不离‘主公恩德’,却没人赞你的功劳。我还听说,益州旧臣、荆州旧部总有人在刘皇叔面前说你的坏话,说你法度过苛,说你一意孤行……你与我说实话,刘皇叔身边是不是有人排挤你?是不是刘皇叔有意疏远你!”
诸葛瑾也感受到了,自从赤壁之战后,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没有以前那般如胶似漆、如鱼得水了。
“难道刘皇叔是因为你我兄弟的关系,因为你与江东鲁子敬关系密切,怕你不忠?”诸葛瑾再问。
诸葛亮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轻声道:“主公正处用人之际,新旧臣僚有摩擦难免,不算排挤。主公不曾疑我,只是与我的政治理想不能完全一致罢。他待我,还是极为尊重的。”
表面极为尊重,实际已经疏远。
“不算排挤!” 诸葛瑾摇头,觉得老弟若是继续跟随刘备,后半辈子的路会很难走,“刘皇叔他对你的谋划和理想,既然不能完全一致,又谈何信任?荆州之事关乎孙刘联盟存亡,他却用‘平定凉州’这般空话搪塞!你劝他稳固联盟,他听吗?”
一连串的质问,藏着兄长对弟弟的疼惜。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的眼神,想起他当年隐居隆重时 “兴复汉室” 的赤诚,再想到刘备今日的态度,只觉得弟弟的理想与现实隔着万水千山。
“兄长,” 诸葛亮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地望着诸葛瑾,“主公虽有不足,却仍有兴复汉室之志。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亮不敢忘。蜀地虽乱,联盟虽危,但只要还有一分希望,亮便要守下去。”
“守下去?” 诸葛瑾眼眶微红,“你要守到何时?我主孙将军素来敬重你的人品和才华,江东有你施展才华的天地,何必在这儿受这屋乌泱泱的委屈?不如跟我回建业城,保你实现理想……”
“兄长莫说了。” 诸葛亮打断他,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纵使前路有荆棘,纵使主公有疏忽,亮也要辅佐他走完这一程。当年隆中对定下的三分天下之计,已成基础,亮不能半途而废。” 他指着案上的地图,荆益二州的位置被红笔圈出,“只要荆州不乱,联盟不破,总有北伐中原的一天。”
诸葛瑾望着弟弟诸葛亮眼中跳动的火光,那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他从未改变的赤诚。
诸葛瑾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个弟弟了。
夜色渐深,油灯的光晕在两人之间晃动,兄弟二人同怀济世之才,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在江东护联盟安稳,一个在蜀地守着理想初心。
临走时,诸葛瑾拍了拍诸葛亮的肩:“罢了,你既心意已决,便多保重。若日后…… 若日后有难处,随时遣人去江东寻我。”
诸葛亮点头应下,心中却默默念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兄弟二人谈话到此,夜已深,诸葛亮告别大哥诸葛瑾,诸葛瑾望着弟弟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感受着成都的夜风吹进庭院,那风带着蜀地特有的湿润,却吹不散兄弟二人心中的牵挂与坚持。
诸葛瑾的担忧藏着手足情深,而诸葛亮的坚守,藏着一个谋士对理想的终极承诺。
马不停蹄回到建业城,诸葛瑾立刻赶往孙权的将军府,将刘备的原话禀报孙权。
孙权听罢,面上不见半分惊愕,只神色平静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鞘,像是早将这出戏看透。
直到诸葛瑾话音落尽,孙权才缓缓抬眼:
“哼哼!子瑜,那刘备是把我孙权当三岁孩童糊弄啊!平定凉州?他分明是想用空话搪塞,耍赖嘛!”
孙权在厅内大步踱着,锦靴踏过地砖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孙刘联盟积压多年的痛点上:“当年他兵败长坂坡,被曹操碾压式打击,是我江东出手相助,后来又借他荆州立足,又与他娶妻安置后院。我孙权待他刘备,何曾有过半分亏欠?”
孙权吐槽过刘备,骤然停步,声音里已经淬着冰碴:“子瑜你忘了?当年益州牧刘璋纲纪废弛,周公瑾和甘兴霸劝我趁机取蜀!刘备正好来江东找我借荆州,我念及他与刘璋同为宗室,顾及他一分薄面,特意征询他的意见,他倒好……”
孙权模仿着当年刘备那副恳切模样,语气里满是嘲讽:“‘我与刘璋托名皇族,愿匡扶汉室,不敢闻取蜀之言。若不容恕刘璋,我便披发归隐!’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结果呢?”
孙权怒极反笑。
“我信了刘备的鬼话,按兵不动,他却转头向西,趁刘璋不备吞并了益州!等我这里处理了与曹操的战事,把公瑾和孙瑜两处兵马调集,刘备得了好运已把蜀地攥在了手里了!哼哼!这狡猾的东西原来一直在耍弄诈术!”
诸葛瑾站在一旁,看着孙权逐渐涨红的面庞,想起成都府衙里刘备那副温和却疏离的模样,心中只剩沉重。
诸葛瑾懂得孙权的愤怒,不仅是为了今日的 “平定凉州” 之语,更是积压了多年的怨怼 ,从刘备借荆州的 “暂居”,到取益州的 “诈术”,再到如今的 “搪塞”,刘备的每一步算计,都是对孙权无尽的算计。
“将军息怒。” 诸葛瑾上前一步,沉声道,“刘备既无归还之心,我等也不必再寄望于空谈。当早做打算,莫让他在益州做大做强,再对荆州生出更多图谋。”
孙权要的就是诸葛瑾这番回答。
孙权眼中不见躁怒,只有冷厉的决断,他已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荆州的位置:“刘备不过是得了益州,境内复杂的关系还够得他处理!他也别想着拖延荆州的归属权不放!传我令,即刻派滕胤、谢崇、孙皎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带亲兵赴任!”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