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刘璋固庸主,刘备其义也?-《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建安十九年的三月,成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里。

  锦江的水带着冷意拍打着城根,浑浊的浪涛里漂着零落的芦苇,像极了这座孤城在战火中飘摇的命运。

  城墙之上,益州牧刘璋扶着被炮火熏黑的垛口,指尖抚过砖石上的裂痕,这裂痕里,藏着三年来蜀地百姓的哭嚎。

  城外刘备联营早已连成片,从北门的驷马桥一直铺到南门的锦江渡口。

  一个月前,诸葛亮率张飞、赵云的兵马沿长江至僰道县,走犍为郡,自岷江而上,与围攻雒城一年的刘备主力会师。一时间,联营的 “刘” 字大旗陡然密集起来,像一片压城的乌云。

  更让人心惊的是城北那支骑兵,乃是马超带着西凉旧部来投刘备,战马的嘶鸣日夜回荡在城外,守城的蜀地士兵握着矛戈的手,心中早已浸出冷汗。

  “主公,粮仓还能支撑一年,甲士三万尚在,咱们死守到底,刘备未必能破城!” 张肃攥着剑,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城楼上的士兵纷纷附和,甲胄碰撞声里,透着困兽犹斗的决绝。

  这位张肃是益州本土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生得仪表堂堂,身姿威仪,当年在刘璋麾下任别驾从事时,便以端庄持重闻名。

  建安十三年,张肃曾受刘璋之命出使曹操,带着三百蜀兵与各类贡品前往荆州。彼时曹操刚平荆州、驱走刘备,正是意气风发之际,见张肃举止有度、容貌甚伟,颇为赏识,当即辟他为掾属,又破格拜为广汉太守。

  这份恩遇让张肃对曹操心生倾慕,也让他在蜀地官场中更添分量。

  张肃与弟弟张松虽为手足,性情却大相径庭。张松暗中依附刘备,背叛了益州牧刘璋,意图助刘备夺取益州时,张肃得知消息后,权衡利弊,终究选择了向刘璋告发。

  在张肃这样的士人看来,维护现有秩序与自身仕途远比宗族情谊重要。

  正是因为张肃的揭发,直接导致张松被刘璋诛杀,也让刘备早期的入川计划险些夭折。张肃的选择,既是对刘璋知遇之恩的 “回报”,也是乱世中士族保全自身利益的现实之举,在蜀地动荡的权力棋局里,留下了特别的一笔。

  张肃与蜀兵们力主再战,死守成都,刘璋却没有看他们。

  刘璋把目光越过联营,落在城郊荒芜的田垄上。那里曾是金灿灿的稻田,如今只剩被马蹄踏烂的残梗,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跪在田埂上,徒手刨着土里的碎谷粒。

  “死守?” 刘璋低声重复一遍,声音轻得像雾,“守到最后,这些百姓怎么办?”

  刘璋想起三年前刘备入川时,自己在涪城设下的宴席,那时的蜀地还没有烽火,街头的茶馆里满是说书人的笑声。

  可自刘备对雒城开战,烽火就没停过 。

  雒城的城墙被轰得斑驳,百姓饿毙街头的尸体堵塞了河道;如今成都被围,城中粮草虽足,可巷子里早已见不到孩童的嬉闹,只有妇人捂着孩子嘴的低泣。

  “左将军的使者在城下求见。” 亲卫的通报打断了刘璋的思绪。

  刘璋沉默片刻,道:“让他上来。”

  简雍穿着素色锦袍,缓步走上城楼,见刘璋背对着他望着城外,拱手道:“季玉公,玄德公让我带句话。城破只在旦夕,他不忍成都再遭雒城之祸。”

  简雍是刘备早年便结交的挚友,自年少时便与刘备情谊深厚,此后一直追随其辗转四方,见证了刘备早期颠沛流离的创业历程。

  十几年前,当刘备还一无是处前往荆州投奔刘表时,简雍已与麋竺、孙乾一同跻身刘备身边核心幕僚之列,担任左将军从事中郎一职。简雍此人凭借机敏善辩的特质,常以说客身份为刘备奔走联络,成为其外交与沟通事务中的重要助力。

  三年前,刘备受刘璋邀请进入益州,简雍作为刘备随从一同前往,凭借亲和的谈吐与多年积累的声望,与刘璋见面后便赢得对方的好感与赏识。

  刘璋此时再见到简雍,简直百感交集。

  刘璋眼底布满血丝:“玄德想要益州,我给。但他能保证,百姓不再流血吗?”

  “玄德公在雒城已立誓,入成都后开仓放粮,轻徭薄赋。” 简雍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他亲笔写的安抚令,若有士兵扰民,立斩不赦。”

  刘璋接过文书,指尖抖得厉害。文书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可他眼前晃过的,却是雒城巷战里百姓的尸身,是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流民。

  “我父子治益州二十一年,”刘璋尽量笑了一笑,笑声里满是疲惫,“没给百姓带来富贵,却让他们受了三年刀兵之苦。若投降能让他们活下去,这印绶,我交。”

  三日后清晨,成都的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

  刘璋穿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锦袍,捧着益州牧的金印,一步步走出城门。雾气还未散尽,他看见刘备站在城外的高台上,玄德公袍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的诸葛亮羽扇轻摇,张飞、赵云按剑而立,马超的银甲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季玉。” 刘备走下高台,声音里带着复杂的情绪。

  刘璋将金印递过去,动作缓慢,语气很复杂:“玄德,益州给你了。记住你对百姓的承诺,别让他们再受苦了。”

  刘备接过金印,入手沉甸甸的。他望着刘璋憔悴的面容,忽然想起当年在徐州的相遇,那时的刘璋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宗室子弟。

  “我会的。” 刘备郑重颔首,“我已让人在巴郡东部为你备好宅院,衣食无忧,你们一家人可安心休养。”

  刘璋没有回头,没有留恋,即刻带着家眷登上了前往巴郡的马车。

  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里,刘璋听见身后传来百姓的哭声。那哭声里,或许也有不舍,有同情,还有庆幸,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期盼。

  自此刘备入主成都,一月后,刘备在成都府衙自封益州牧。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