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愿命运改处少流离-《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江东的未来,应该寄希望于少年人的远见里。

  “好个小子,没白费你日日在军帐里看舆图。就依你说的,咱们不往成都,往武都。”周瑜朗声笑了,拍了拍孙绍的肩:孙绍眼睛一亮,抱拳请命:“小侄愿做先锋!”

  夜幕降临时,山道上的火把连成蜿蜒的长龙。秋风掠过陇南山地,把平乐县的城楼轮廓吹得愈发清晰。

  这座隶属武都郡的小城,坐落在阳平关以西的河谷地带,城墙依山而建,一半嵌在陡峭的崖壁上,一半临着湍急的白马河,正是连接蜀地与陇西,从陇西通往汉中的咽喉。周瑜与孙绍盯上的,正是这处《汉志》记载中 “平乐道” 所在的险地。

  “姑父你看,” 孙绍指着崖壁上的城垛,少年嗓音里带着兴奋,“城防虽险,却有死角!西侧崖壁常年受河水冲刷,砖石松动,守军只在白日巡逻,夜里定是防备最松的去处。”

  孙绍展开从俘虏口中问出的草图,指尖点在 “平乐县” 三字旁,“这里原属陇西,元鼎六年才改隶武都,守军多是本地乡兵,对山地不熟,咱们正好趁虚而入。”

  周瑜望着那道嵌在崖壁间的城墙,甲胄上的霜痕被暮色镀上一层暗金。

  都说平乐县是汉中山门,拿下这里,往东可直抵阳平关,往北能通陇西,正是周瑜带兵出江东以来走得最关键的一步。

  “阿绍说得对,” 周瑜握紧剑柄,“白日观城时,我见西侧崖顶有老松斜出,正好借力攀援。”

  三更时分,白马河的水声掩盖了攀爬的动静。

  孙绍与二十名亲兵,腰间系着麻绳,踩着松动的崖石向上攀援。少年身形矫健,如灵猴般穿梭在岩缝间,手中短刀斩断垂落的荆棘,率先摸到城墙垛口。

  守城的士兵正缩在箭楼里打盹,孙绍眼疾手快,一记手刀劈晕哨兵,轻声吹了声口哨。

  周瑜见状,立刻挥令:“主力沿东门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

  东门的呐喊声与鼓声骤然响起,城头上的守兵慌忙涌向东门,没人注意到西侧崖壁已悄然落下绳索。

  孙绍带人摸进城门内侧,瞅准时机砍断门闩,将 “周” 字大旗猛地插上城楼。“城破了!” 少年的呐喊声混着白马河的涛声,惊得守军阵脚大乱。

  等周瑜率军冲入城中时,巷战已近尾声。

  孙绍正站在县署的石阶上,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竟是平乐县的户籍舆图,上面清晰标注着通往武都郡治的山道。

  “姨父你看,” 孙绍献宝似的展开,“这里记载着平乐改隶武都后的粮道,咱们顺着这条道走,不出三日就能抵达下一座城!”

  周瑜接过舆图,指尖抚过 “平乐道” 的旧称,终于笑了。这处被《汉志》隐晦记载的险地,终于变成了江东北上的基石。

  晨曦从城楼缺口照进来,映着少年脸上的血污与笑意,也映着白马河上飘起的 “周” 字大旗。山风穿过城巷,带着河谷的水汽,仿佛已将汉中山脉的气息,送进了江东子弟的战旗里。

  而在阳平关的城头,周瑜正望着蜀地深处的烟尘。

  周瑜知道,此刻他和孙绍虽然成功拿下的曹操与刘备之间一座小城,不过是这场大博弈里的细枝末节。

  刘备在雒城的血火,孙瑜在山道的艰难,关羽在荆州的跋扈,曹操在北方的观望…… 这乱世的棋局上,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险棋。

  风打在城头上青砖,青砖古朴而又坚韧,周瑜握紧了剑柄,眼底是与刘备相似的沉重。只是周瑜的沉重里,更多了匡扶天下让天下归于统一的清醒与魄力。

  周瑜和孙绍在蜀地北边成功拿下平乐和武都两座城的消息传到江东时,孙权正在看曹操回复曹植婚事的来信。

  “将军,巴中急报!偏将军周瑜与孙绍都尉拿下平乐、武都两城!”

  孙权听闻捷报,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接过军报,展开信纸的手微微用力,看到 “平乐扼阳平关咽喉,武都控陇西山道” 的字句时,忍不住低笑出声:“公瑾果然没让我失望!”

  袁绮绮刚踏进孙权的书房,要和孙权商议曹植与谢小姐大婚的宴席事宜,见孙权眉梢带喜,便笑着问:“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想不到阿绍年纪轻轻,竟立了这等功。”

  孙权把军报递给袁绮儿,让她也看看,语气里满是赞叹:“公瑾更厉害,不贪蜀地的虚名,退而求险要地势下手。”

  孙权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武都郡的位置,要跟袁夫人讲一讲益州和凉州一带:“益州的天府之利虽好,但曹操盯着关中,刘备困在雒城,这会儿抢那些粮田人口反而是累赘。可平乐、武都不同,这两处是汉中和陇西的门户,进可图关中,退能连接巴东与荆州,简直是天生的屏障!”

  袁绮绮看着舆图上被圈出的两座城,也好是惊叹。

  孙权拉着袁绮儿的手,一讲再讲:“刘备就算占了成都,将来要跟曹操争汉中,还得看咱们这两城的脸色。关羽在荆州再跋扈,江东有了这北上通道,也不用再困于长江一线。周郎这步棋,走得又稳又远。”

  孙权想起曹操信中对曹植婚事的默许,又看了看军报上周瑜的部署,忽然觉得这乱世棋局虽险,江东却已在棋盘上布下引线,稳稳占了先机。

  此刻孙权侃侃而谈的激情,让袁绮绮想起了当年,她因为写下《行医散记》救了华佗一命,从此华佗来到江东,期间曾为周瑜治伤,救回了周瑜的性命。

  若非如此,这位 “江东周郎” 怕是早已如历史烟尘般消散,哪会有今日巴中夺城的奇功?

  少年孙绍的锐进,周瑜的深谋,这一切都因袁绮绮而改变。

  益州的战火还在燃烧,刘备困于雒城,曹操观望关中,而周瑜却已在汉中山脉间为江东打通要塞通道,打下根基。

  这不再是袁绮绮记忆里那个周瑜早逝、江东偏安的轨迹了。

  “绮儿,在想什么?” 孙权见她出神,伸手在她眼前轻晃。

  袁绮绮回过神,将军报叠好还给孙权,眼底漾着浅笑:“公瑾果然不负将军所望,阿绍这孩子……将来定是栋梁。”

  心底,却另有一个声音在轻响:当初救下周瑜,原是怕小乔失了夫君,想还天下有情人长长久久的美好夙愿,却没料到或真能撬动战局。

  如今平乐、武都在手,江东有了北上的门户,未来会不会真的不一样?这乱世的走向,或许真能因这一点点的变数,朝着更安稳的方向偏航。

  袁绮绮望着窗外透进的阳光,摩挲着指尖,真希望那些在历史里模糊的遗憾,那些战火中流离的百姓,能因这场被改变的命运,少一些苦难。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