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关羽是悬在孙刘联盟头上的刀-《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曹操的回信来到江东,曹植正请孙权帮忙核对聘礼清单。

  见纸上 “婚事可成” 四字,曹植指尖正刚写下 “愿以素心相托” 的聘词,眼中再次朦胧:“父亲…… 终究是应了。”

  是呀。

  父亲心里还是有他的!

  孙权望着曹植眉宇间散去的郁色,很想跟袁绮儿分享这一刻:这乱世飘摇里,能成一桩这般干净的姻缘,也算不负镇江老辕笔下那句 “人间自有温情在” 了。

  对于孙权和曹操近来的关系,孙权已是尽力维系,曹操也觉得尚好。但刘备一方却颇为气愤,其中最愤恨、最痛恨孙权的,莫过于关羽。

  只因刘备夺取益州的战事正处于艰难时刻,关羽心中担忧,却无法抽身前去相助,只能驻守荆州。

  关羽在如此情形下内外焦虑,免不得比以往暴躁。可他又并不满足于仅守地盘,还想在防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无论是夺取曹操的城池,还是吞并东吴的基地,都是进步的体现,都是为大哥刘备做贡献。

  还有一点,那位历来告诫关羽要与江东保持联盟、维持友好的诸葛亮,如今已不在荆州。

  整个荆州境内南郡一带,可以说关羽说了算。

  于是,关羽不仅对曹洪、曹仁兄弟没好脸色,更瞧不上江东盟友鲁肃。

  鲁肃是个睿智的谋略家,可以说是为了促进孙刘联盟不拘小节,但关羽的变化让鲁肃颇有 “瞬息变天” 之感:几个月前,诸葛亮还在荆州主持事务,为刘备打理后勤,孙刘双方还算和谐,可诸葛亮前脚刚走,关羽便变得蛮横起来。

  关羽这人,爱听奉承话,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子,却又极爱骂人,骂下属、骂对手,连盟友也骂。他对刘备有多忠诚仗义,对孙权便有多无情无义,那副嘴脸,实在令人愤恨生厌。

  在荆州地界的空气里,除了南北的刀箭对峙,便是特属于关羽麾下的荆州兵与江东兵的言语的火星。

  要知道,荆州有一部分地方因为历史原因,历来把江东兵视为仇敌,还耐得住主帅关羽毫不加掩饰的愤怒和仇视么?

  鲁肃带着三万人退防陆口,把江陵一地让给刘备,两方虽是盟友,也存在各自的边界,也许保持友好的边界感。

  自从诸葛亮等走后,当江东的巡逻兵在界河边遇上关羽麾下荆州军,刚拱手问了句 “今日风大,弟兄们辛苦”,便被对方啐了口:“江东兵也配称弟兄?这荆州的土,哪寸轮得到你们踩?”

  话里的轻蔑像石子投进水里,激起层层不快。

  不嫌事大的荆州兵总是放大关羽的轻蔑,喊话说:“我们刘皇叔是朝廷封的荆州牧,我们守的是自家地盘,你们江东不过是暂借的客军”。

  这样的说辞,江东兵又满意么!

  整个南郡,是周瑜带领江东男儿拼杀了整整一年,才从曹仁手中夺下的城池你和地盘。怎么荆州兵说是刘备的,就成了刘备的了么?

  不行!

  必须要争论一番:“荆州这个地方,是你们刘皇叔找咱们孙将军借的!以后要还的!”

  “呸!什么是借的?你娘骚夸才是借出去的。”

  最开始还只是言语冲突吧。

  言语的冲突很快结出恶果,先是江东运粮支援巴中周瑜部队的船在江心被拦下,荆州兵登船便搜,领头的小校掂着袋糙米冷笑:“这江陵的米,怎么跑到你们船上了?莫不是偷的?” 扣了粮船还不算,转头就把 “江东盗粮” 的话传得沸沸扬扬。

  江东军都督鲁肃也让人去理论,得到的回复更硬:“在荆州地面上,就得听我们关将军的规矩。”

  其它诸如荆州军的几十个兵卒越界砍了陆口一带的老樟树,说是 “做箭杆急用”,江东兵理论几句,反被推搡着落了水,等小事件层出不穷。

  鲁肃虽然为了大局着想,不曾深入追究,但江东军再也不愿忍气吞声,或是直接占用荆州兵开垦的几十亩菜园田地,或是将前来生事的荆州兵一概撵出去。

  总之,一段时间里,两方冲突不断。

  这些消息传到关羽帐中,关羽不仅不约束下属兵士,反倒寸毫不让:“你们谁敢退后,谁没种!荆州本就是我们的,让他们一尺,他们便敢进一丈。”

  于是,冲突愈演愈烈。

  江东的巡哨被荆州军缴了兵器,理由是 “擅闯荆州腹地”;江东的骑兵便干脆直接踏过南郡地界,拆了荆州兵的了望塔,说 “这塔挡了我们监视曹贼的视线”。

  不过每一次冲突离,荆州兵总是更加理直气壮。在他们眼里,刘备是名正言顺的荆州牧,这地界、这物资,本就该由他们说了算,江东兵敢有异议,便是不懂规矩。

  鲁肃常常站在陆口的望楼上,望着对岸荆州营垒新插的旌旗,只觉得那面 “汉寿亭侯” 的大旗,像一把悬在联盟头顶的刀。

  风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鲁肃知道,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割破两家最后的情分。

  那段时间,正好有奋威将军孙瑜奉孙权之命,率领的军队正沿江西进,与周瑜军队汇合,支援蜀中作战。

  孙瑜带领船队行至江陵水域时,已被密密麻麻的荆州战船拦住去路,船头立着的荆州将校,横刀大喝:“奉关将军令,此江段乃我军防区,江东船只不得通行!”

  孙瑜立于旗舰船头,看清架势,也只得眉头紧锁。

  出发前,孙权还曾特意嘱咐孙瑜 “借道荆州水道,可速行”,却没想在此受阻。

  孙瑜派亲卫持节上前,与荆州将领交涉:“我等奉孙将军令入蜀助战,与刘皇叔同讨逆贼,为何拦路?”

  对岸回应的却是更硬的话:“关将军有令,长江水道关乎荆州安危,非我军将令,纵是盟友也不得擅过!”

  话音未落,荆州战船已摆开阵势,弓弩手齐齐瞄准江东船队,箭在弦上的冷意透过江风扑面而来。

  好在孙瑜清醒,他此次带兵是去支援周瑜的,不是来和关羽起冲突的。孙瑜让人快马回建业请示孙权,得到孙权批复:“绕道牂牁,从赤水河入蜀,切勿与荆州军冲突。”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