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在座谁是无知老妇,谁便挨骂-《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小葵出嫁这件事,还是袁绮绮付出得多。

  依照给小葵那一份儿嫁妆,原模原样复制了一份儿给姐夫黄猗的女儿,花的都是袁绮绮的库存。

  袁绮儿的大姐袁绘只要一想着那天的排场,便心疼得咂舌:“妹妹呀!我家那个不过是个庶女,嫁鄱阳太守已是她命中上上签,你还贴了她那么多东西,还真是给你姐夫长脸了。”

  依得袁绘的想法,随随便便几个箱笼,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袁绮绮也没法,她也不想这么大花钱,毕竟自己家还没娶儿媳妇呢。但好在她终于在步骘的迎亲队伍来到建业城之际,想明白了小葵的所作所为,还有孙权的整个布局。

  此事本来是凌统和小葵的婚恋感情罢,若是因为倾向于凌统而薄待了步骘,岂不把事情推到了坏的地步?

  小葵的初心,是想去到步骘身边,监视步骘,拉拢步骘,为她减少烦心事。这个任务,孙权已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袁夫人家那最美姐夫黄猗正好有个庶女,在家中不过平平常常,嫁到步骘身边去,说不定还有一番机遇。

  所以,袁绮绮又要嫁心腹小葵给热血青年凌统,还要嫁姨侄女给鄱阳太守步骘,便里里外外都得弄漂亮,既要让凌统和小葵满意,也要让步骘和姨侄女满意,才能好好发挥这联姻的作用。

  “哎!”

  小葵跟着凌统去了合肥,连那浩浩荡荡的嫁妆队伍也跟着撵过去了,袁绮绮至今也没有听说小葵发现被凌统半路截胡,而又要坚决逃婚岭南的消息。

  “这两人,大底终于尘埃落定了吧!”

  袁绮绮终于发现院子里冷清了不少,桂香依旧,却没了娇俏丫头絮语,庭院日光斜斜,空得发轻。

  吴太夫人院里却热闹得紧。

  冬日里难得几个暖阳,几位来自江东大族的老夫人门聚在吴太夫人院里闲聊,喝新酿的桂花酒。

  “太夫人近日气色真好,想来是府中添喜的缘故。家里几位少夫人都没到场,怕是正在忙里大熊小姐的好事?”

  不只是哪位夫人开口问。

  吴太夫人只是笑着说:“我家孙女儿还小!虽然定了亲,也不急着这两年嫁人。”

  这话一出,暖阁里的笑语顿时停了。

  座中有和陆家关系近的,便也笑着打趣:“诶!太夫人,你怎么这般护短?你纵然舍不得大孙女年纪还轻,可人家陆家公子年纪不能等了呀。”

  等到孙大熊长到二十岁,陆逊已经快三十好大几了。

  吴太夫人只有哈哈地笑:“不是护短!哪能说嫁就嫁,像我们当年,仲谋父亲提着枪来我家提亲,家里没法,仓促便答应了,草草嫁了?现在我们孙家吃得饭,也还像个样子,出嫁这回事,总要好好准备。”

  吴太夫人心底里就是舍不得大孙女,能拖就拖。

  但大家已经说到孙家备嫁妆一事,啧啧赞叹:“还真别说,袁夫人为婢女备的嫁妆,竟和当年阿香郡主出阁时差不多……袁夫人嫁娘家姨侄女,竟像是皇帝嫁公主似的!”

  聊到此处,吴太夫人终于明白今日这些嘴巴到她面前来说嘴的目的,原来是告袁夫人的刁状。

  “规矩是人定的。” 吴太夫人仍然笑眯眯的,“我孙家从富春起兵至今,靠的从不是死板规矩,是真心换真心。小葵那姑娘虽是出身不高,这些年在府中侍奉夫人和小公子颇有功劳。如今她嫁得良人,对方又是有头有面的年轻将领,正担负着合肥防守要务。府里当然要给足体面!城防令好歹也肩负着咱们建业城的治安稳定,他家的小姐嫁个一郡之首,有何不妥!”

  说话间,吴太夫人瞥了眼诸位夫人,看大家那脸色很精彩:“我这等老妇人,成日里只知道点内宅事务,不明白朝堂关系。幸得我家二儿子和儿媳明白,才没让人笑话!”

  吴太夫人自嘲的语言,骂的可不是自己。在座谁是无知老妇,谁便挨骂。

  吴太夫人端起酒杯,对着众人劝道:“咱们喝酒,别让不相干的事扰了兴致。”

  桂花酒的香气弥漫在院子里,将那点不愉快心思轻轻拂散。

  刚尝了口桂花酒,有位不甘寂寞的夫人放下酒杯又悠悠开口:“大家知不知道,这建业城啊,近来是一日比一日热闹了!前日我家小儿去秦淮河畔喝茶看歌舞,回来念叨说,座上都是操着北方口音的公子哥儿,那公子穿着虽然一般,却摇着扇子,出口就是文采,我儿凑近一打听,说是特地从兖州过来的,就为看咱们江东百姓歌舞团,说比洛阳的歌舞多了几分水韵灵秀,要在这儿住上些时日散心呢。”

  这些个热闹,大家都知道。

  最近有许多许多外闲人,专门来建业城看歌舞表演旅游散心。

  又一位夫人跟着笑:“可不是嘛,添了许多生面孔我们不知道,但口音骗不了人。我家女儿上月回京口婆家,见城西的医馆外新来了好多少男少女,穿得到朴素。问了才知,都是从汝南、颍川逃难来的穷人家儿女,听说我们建业城医馆肯教医术,不要束修,只要肯下苦功抄医书、认药材就行,一个个都盼着学门手艺,还说以后要治病救人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江东的医疗技术和条件已经在全国有名。

  “要说最让人稀奇的,还是寻华佗先生看病的外地贵人。” 说这话的夫人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条十分牛掰的信息,语气里全是夸张,“我家看门小厮的兄长在驿馆当差,说这三个月来,荆州的蔡家、淮南的邓家,都派了车马带着厚礼来,一路风尘仆仆直奔医馆,找华佗先生看病。听说华先生新研了治筋骨伤痛的药膏,对战场上落下的旧疾尤其有效,连那些富贵人家的老爷,哪怕隔着千里路,也要亲自来求诊拿药,住进军驿里耐心等着,半点不敢催促。”

  这算什么稀奇事,几年前,诸葛亮就曾带着夫人前来江东找华佗看不孕不育。

  华佗的医术和名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顺带把护他安宁的江东这片土地也带上了一个新层次。

  一位夫人翻旧事:“当年,荆州那位诸葛先生与夫人成婚数年未有身孕,急得荆州上下都在议论。诸葛先生与夫人借出使江东之机会,请华佗先生为夫人诊脉。华佗先生不但开了数十剂调理的方子,临走时还赠了诸葛夫妇两盒固本丸。没过两年,荆州就传来喜讯,诸葛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诸葛瞻。前阵子又听说,去年冬天添了次子诸葛怀,两个孩子都养得白白胖胖,康健得很。”

  几位夫人惊叹着抚掌:“难怪华先生名声越传越远!其医术是真神。”

  吴太夫人听着这些话,笑着总结:“乱世里能有这光景,是咱们江东的福气。公子闲人来赏歌舞,是图个安稳乐子;有人来学手艺,是求个活命本事;有人来寻良医,是盼个安康顺遂。这点点滴滴,不都是好日子的模样么?”

  吴太夫人就是要告诉众人,这样的江东,是我儿子孙权治下的江东。那歌舞娱乐,医馆太学,是我儿媳妇的创意。

  但这些善于在后宅院里聊天磋磨时光的贵妇人们,脑回路不一般。

  一个自作聪明的夫人,还巴心巴肝为孙家着想的模样:“太夫人的话有道理!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全靠孙将军和袁夫人男主外女主内。不过,咱们江东日子越安稳,将军府越该人丁兴旺才是……

  “袁夫人年轻能干,我们整个江东无不称赞。只是……不如请华佗先生再给夫人好好瞧瞧,开些调理身子的方子?趁年轻再多生几个儿女,将来儿女绕膝,将军府子孙绵延,那才是天大的圆满呢!这可比什么歌舞医馆都实在,太夫人您说是不是?”

  若是调理了,都再生不出儿女来,赶紧给孙将广选美女呀!

  喜欢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