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李向阳的抱负-《重生80年代当富翁》

  杨民看到李向东风尘仆仆的模样,连忙热情地请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喝,接着关切地问:“李乡长,你吃了没?”

  李向阳一边喘息,一边摆摆手说:“吃过了。杨村长,你现在把村里的干部叫来,咱们开个会。”

  杨民听后大喜,他以为策划方案通过了,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忙问:“李乡长,是不是上面允许我们来办企业了?”

  李向阳说:“不急,等大家来了我一起说。对了,叫上杨开。”

  杨民点头,连忙出去找人。

  不一会儿,人就都到齐了。

  李向阳坐在首位,其他人围着八仙桌依次而坐。

  李向阳问:“人齐了吧?”

  杨民回答:“齐了。”

  李向阳点头,然后说:“你们的方案我递给我们领导了,大家也开会讨论了,现在有些问题还需要你们回答。”

  然后,他打开记录本,将开会时其他干部提问的问题一一问了出来。

  李向阳说:“村民们虽然积极性高,但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

  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一下子转变到企业化运营,如何分工、如何考核绩效、如何确保员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杨民等村干部听后,面面相觑,一时没有思路。

  这时,杨开站了起来,眼神中透着自信,说:“李乡长,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

  我自己就是开公司的,自认为还是有些管理经验,所以我会亲自给村民们做培训,让大家了解企业运营的基本概念。

  在分工上,我们会根据村民的特长和技能来安排岗位,比如擅长种植的就负责种植环节,能说会道的就负责销售。

  在考核绩效方面,我们会制定明确的产量、质量和销售额等指标,达到指标的给予奖励,没达到的进行一定的惩罚。

  为了确保员工遵守规章制度,我们会制定一套简单易懂的企业章程,并且定期进行宣传和教育。”

  李向阳点了点头,接着又提出资金监管的问题:“领导对于资金的监管和财务透明性存在疑虑。

  要知道,这可是足足七万元,是村民的血汗钱,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你们怎么防止出现资金被挪用或者浪费的情况?

  而且,后续如果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或者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是继续向村民集资,还是寻求外部贷款?

  如果是贷款,你们的还款能力又如何评估?”

  村干部们又陷入了沉默,杨开思索了一会儿后说:“李乡长,在资金监管上,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财务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组成。

  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这个小组的审核和签字。

  对于后续的资金问题,如果企业发展良好,我们会用盈利的一部分来扩大规模。

  如果需要贷款,我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预期收益来评估还款能力,并且会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

  如果企业发展良好,我相信会有银行或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这样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能带来新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

  李向阳继续提问关于市场调研的问题:“有干部担心你们对市场的整体需求、消费者的喜好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似乎了解得不够深入。

  必竟你们是初创企业,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而现在国营单位的情况相信你们多少也了解一些,所以领导也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比如说,你们打算制作特色农副产品,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县城里的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对于其他村庄或者企业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类似产品,你们有什么竞争优势?”

  杨开笑着回答:“李乡长,这个我们也有准备。

  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农村还是乡镇、县城和大城市农副产品种类单一,甚至可以说匮乏,产量也有限,而大棚技术主要是反季节蔬菜,产量也高,所以目前不存在竞争对手。

  当然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市场慢慢开放,肯定会有个人或企业进入这行,但是我们杨家庄的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而且我们是先行者,技术积累和种植经验肯定越来越成熟。

  到时候我们有独特的种植技术,又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虽然会有压力,但我们有充足的应对方法。

  另外我们还打算打造杨家庄自己的品牌,突出我们的地域特色,这样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这样,杨开从容应对,一一给出回复,李向阳心中对这个年轻人越发欣赏。

  众人一直讨论了好几个小时还没结束,肚子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杨民说:“李乡长,大家讨论了几个小时,也饿了,咱们先吃饭,吃完饭继续讨论。”

  李向阳看了看几人,发现大家都有些疲惫,眼睛里透着倦意,点头说:“好,那大家就休息一会。杨村长,今天我就在你家里吃饭了,这是粮票,你收着。”

  说着,他从兜里取出一张粮票递给杨民。

  杨民没有拒绝,因为自己家里日子也不好过,而且乡里的干部下乡都是带粮票的,这是规矩。

  他点头接过,说:“粗茶淡饭,李乡长不嫌弃就好。”

  李向阳笑呵呵地说:“啥嫌弃不嫌弃的,我也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

  其他村干部见状,说了声:“李乡长,杨村长,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便离开了。

  这个年代,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李乡长吃饭都给粮票,他们怎么能厚着脸皮留下来蹭饭。

  杨民的妻子很快就准备好了饭菜。

  桌上简单地摆着几碗粗粮饭,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和一些炒青菜。

  吃过饭,大家再次聚在一起讨论起来。

  一直到天色大黑才结束,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宛如白昼。

  李向阳说:“今天辛苦大家了,晚上早点睡,明天咱们去实地考察一下。

  另外你们把今天的谈话写成一份材料,到时候我给上面领导汇报。”

  杨开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说:“李乡长,等会回去我就写,明早就会交给你。”

  李向阳点头,说道:“辛苦了。”

  杨民对李向阳说:“李乡长,天色也不早了,你回去也得个把小时,而且路上坑坑洼洼,夜路不好走,你就在我家过夜吧,反正明天还得视察种植区。”

  杨民再三挽留,他觉得让李乡长这么晚走实在过意不去。

  李向阳还是拒绝了,说:“杨村长,今天在你们家吃饭已经给你们添麻烦了。现在月光那么亮,我路上小心一些,一会就到家了。”

  等李向阳离开,其他人才也离开了。

  杨开回到家里,点上煤油灯。

  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着,墙上的影子也跟着晃动。

  他拿出笔,铺上一张有些粗糙的纸,回忆着每一个问题和自己的回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李向阳,骑着自行车在月光下前行。

  月光虽然明亮,但路面确实坑洼不平。

  他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的轮子不时地颠簸一下。

  脑海里回想着今天的讨论,他觉得杨开这个年轻人很有干劲和头脑。

  他希望自己能真正帮助杨家庄把村办企业办起来,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更是为了这些朴实的村民们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