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平侯府的书房里。
烛火跳跃着映在江闻铃脸上,他仰头饮尽杯中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那点事。
对面的宋缺把玩着酒杯,挑眉道:“听说了吗?圣上刚下了旨,三日后要召见温小姐呢。”
宋缺是他的金兰交,去年刚中贡士,今年正要参加殿试。
江闻铃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指尖的温度透过瓷杯传上来,竟有些发烫。
他扯了扯嘴角,没说话,却给自己又斟了一杯。
喝杯酒,为她高兴。
“你说,”宋缺凑近了些,眼里带着点探究,“温小姐进宫面圣,会不会趁着圣上高兴,直接提和离之事?”
江闻铃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入喉时,他忽然想起渡州雪夜里她的模样。
他放下酒杯,眼底漾开一抹笃定的笑意:“会的。”
宋缺愣了愣:“你倒信她?”
“她不是会被困住的人。”江闻铃望着跳动的烛火,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从前那些能困住她的,如今……早就困不住了。”
她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困于闺阁的上京贵女,如今的她,去过远方,见过百姓,经历过生死。
她早已涅昙重生。
这样的温照影,怎会放过面圣的机会,去挣一个真正的自由?
窗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又起了,卷着寒意拍打窗棂,书房里却因这一点念想,添了几分融融的暖意。
江闻铃拿起酒壶,给宋缺也满上,笑道:“喝酒。”
这杯酒,该为她喝。
为她即将挣来的、无人能再束缚的将来。
宋缺饮下一杯,稍醉了些:“依我看,你也该想想。”
“想什么?”江闻铃没醉。
“想着……反正现在是大好时机……”宋缺没说完,直直往桌上倒。
他望着宋缺伏在桌上的背影,喉间发紧。
大好时机?
是啊,多好的时机。
她即将面圣,有了圣上的嘉奖,腰杆只会更硬;
顾客州被圣旨堵了去路,暂时掀不起风浪;
连温相都铩羽而归……
此刻若他再往前一步,是不是就能离她近一些?
今日她挡在他身前,那句“轮不到你来置喙”,竟让他荒唐地觉得,或许他们之间,并非全无可能。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另一种更深的恐惧按了下去。
她曾是他的嫂嫂。
他若此刻追求,不过是叫人落井下石,说不准还会牵连她。
染指兄嫂,行此等**之事……
可没有人知道,他比顾客州更早遇见她,爱上她。
这层身份像道无形的墙,横在两人之间,碰一下都觉得僭越。
若他真的表明心意,她会怎么看他?
会不会觉得他早就存了龌龊心思,连之前的“报恩”都成了别有用心的幌子?
他什么都不怕,只怕自己这一点私心,会让她再次陷入难堪的境地。
江闻铃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一杯,仰头灌下去,辛辣的酒液呛得他眼眶发热。
他想,就再等等吧。
等她彻底摆脱顾家,等她在京中站稳脚跟,等她……或许有那么一天,能回头看看他。
可心底又有个声音在叫嚣:等下去,就真的错过了。
这进退两难的心思,像被风雪困住的鸟,扑腾着,却找不到出口。
烛火燃尽时,天已微亮。
江闻铃将宋缺安置在偏房,自己却站在廊下,望着院里被雪压弯的梅枝发怔。
三日后。
皇城宫道上覆着层薄雪,晨光透过角楼飞檐,在白玉栏杆上投下金辉。
温照影身着一袭月白绣兰纹的襦裙,外罩银狐斗篷,发髻上仅簪一白玉,素净却难掩风骨。
温相跟在身侧,脸色依旧沉郁,一路无话,只在快到紫宸殿时,低声警告:“圣上嘉许,你休要胡言乱语。”
温照影没回头,步稳心沉。
“温氏照影,上前听封。”
皇帝的声音带着笑意,目光落在她身上,满是嘉许。
“渡州之事,李晏墨的奏书里写得明白,你以女子之身,护住了数千灾民。这份胆识,朝中多少须眉也不及。”
他顿了顿,扬声道:“朕念你功绩卓着,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再赏你‘淑贤’匾额一方,可好?”
殿内响起低低的附和,连空气都透着几分艳羡的暖意。
温照影却在此时屈膝,裙摆铺展如白荷,她抬眸时,目光不卑不亢地对上龙椅:“陛下厚爱,臣女愧不敢受。”
满殿哗然。
温相的手猛地攥紧朝笏,手指有些打颤。
皇帝微怔,随即饶有兴致地挑眉:“哦?是嫌赏赐轻了?”
“非也。”温照影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臣女所求,从不是金银匾额。”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先扫过父亲,那道曾让她敬畏半生的人,此刻却成了她必须迈过的坎。
随即她转回头,字字清晰地叩在金砖上:“臣女想求陛下,允臣女一桩‘旧事’,臣女已与安平侯府世子顾客州,和离已七日有余。”
“你!”温相再也按捺不住,失声低喝,却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龙椅上的帝王沉默片刻,指尖轻叩御案:“和离之事,为何要禀明朕?”
“因这‘旧事’未了。”
温照影抬眼,眼底没有半分怯懦:“顾世子不愿放手,臣女父亲亦以家族颜面相逼,皆言‘女子和离,辱没门楣’。”
“可臣女以为,婚姻若成枷锁,体面便成枷锁。若两心相背,强撑的‘门楣’,不过是朽木危房。”
她顿了顿,声音里浮出一层释然的轻:“臣女与顾世子成婚一年有余,相敬如宾,门当户对,却难抵性情殊途。”
“如今和离,非因怨怼,只为两宽。从此两生欢喜,再无牵扯。”
没有控诉,没有眼泪,甚至连提及顾客州时,都没有贬低他一分。
可正是这份平静里,藏着千钧之力。
她不是在祈求怜悯,而是在宣告一种选择:宁为碎玉,不为瓦全。
皇帝望着她挺直的脊背,忽然朗声笑了:“既然如此!你敢挣开这线,朕便敢给你撑腰!”
“传朕旨意——特允其与顾客州和离之事实!另赐‘世无双’金匾,许其自立门户,此后温顾两家,婚嫁各不相干!”
“臣女温照影,谢主隆恩!”
温照影叩首。
抬眼时,她的眼里闪着光,那是挣脱束缚后,灵魂透出的锋芒。
温相站在原地,朝笏几乎要被他捏碎,却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忽然明白,这个女儿早已不是他能拿捏的棋子。
她的坚韧,是从渡州的风雪里、从死士的刀光里,一点点淬出来的,比任何金印都坚硬。
殿外的阳光漫进来,落在温照影的斗篷上,银狐毛泛着柔和的光。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路,终于能自己走了。
烛火跳跃着映在江闻铃脸上,他仰头饮尽杯中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那点事。
对面的宋缺把玩着酒杯,挑眉道:“听说了吗?圣上刚下了旨,三日后要召见温小姐呢。”
宋缺是他的金兰交,去年刚中贡士,今年正要参加殿试。
江闻铃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指尖的温度透过瓷杯传上来,竟有些发烫。
他扯了扯嘴角,没说话,却给自己又斟了一杯。
喝杯酒,为她高兴。
“你说,”宋缺凑近了些,眼里带着点探究,“温小姐进宫面圣,会不会趁着圣上高兴,直接提和离之事?”
江闻铃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入喉时,他忽然想起渡州雪夜里她的模样。
他放下酒杯,眼底漾开一抹笃定的笑意:“会的。”
宋缺愣了愣:“你倒信她?”
“她不是会被困住的人。”江闻铃望着跳动的烛火,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从前那些能困住她的,如今……早就困不住了。”
她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困于闺阁的上京贵女,如今的她,去过远方,见过百姓,经历过生死。
她早已涅昙重生。
这样的温照影,怎会放过面圣的机会,去挣一个真正的自由?
窗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又起了,卷着寒意拍打窗棂,书房里却因这一点念想,添了几分融融的暖意。
江闻铃拿起酒壶,给宋缺也满上,笑道:“喝酒。”
这杯酒,该为她喝。
为她即将挣来的、无人能再束缚的将来。
宋缺饮下一杯,稍醉了些:“依我看,你也该想想。”
“想什么?”江闻铃没醉。
“想着……反正现在是大好时机……”宋缺没说完,直直往桌上倒。
他望着宋缺伏在桌上的背影,喉间发紧。
大好时机?
是啊,多好的时机。
她即将面圣,有了圣上的嘉奖,腰杆只会更硬;
顾客州被圣旨堵了去路,暂时掀不起风浪;
连温相都铩羽而归……
此刻若他再往前一步,是不是就能离她近一些?
今日她挡在他身前,那句“轮不到你来置喙”,竟让他荒唐地觉得,或许他们之间,并非全无可能。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另一种更深的恐惧按了下去。
她曾是他的嫂嫂。
他若此刻追求,不过是叫人落井下石,说不准还会牵连她。
染指兄嫂,行此等**之事……
可没有人知道,他比顾客州更早遇见她,爱上她。
这层身份像道无形的墙,横在两人之间,碰一下都觉得僭越。
若他真的表明心意,她会怎么看他?
会不会觉得他早就存了龌龊心思,连之前的“报恩”都成了别有用心的幌子?
他什么都不怕,只怕自己这一点私心,会让她再次陷入难堪的境地。
江闻铃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一杯,仰头灌下去,辛辣的酒液呛得他眼眶发热。
他想,就再等等吧。
等她彻底摆脱顾家,等她在京中站稳脚跟,等她……或许有那么一天,能回头看看他。
可心底又有个声音在叫嚣:等下去,就真的错过了。
这进退两难的心思,像被风雪困住的鸟,扑腾着,却找不到出口。
烛火燃尽时,天已微亮。
江闻铃将宋缺安置在偏房,自己却站在廊下,望着院里被雪压弯的梅枝发怔。
三日后。
皇城宫道上覆着层薄雪,晨光透过角楼飞檐,在白玉栏杆上投下金辉。
温照影身着一袭月白绣兰纹的襦裙,外罩银狐斗篷,发髻上仅簪一白玉,素净却难掩风骨。
温相跟在身侧,脸色依旧沉郁,一路无话,只在快到紫宸殿时,低声警告:“圣上嘉许,你休要胡言乱语。”
温照影没回头,步稳心沉。
“温氏照影,上前听封。”
皇帝的声音带着笑意,目光落在她身上,满是嘉许。
“渡州之事,李晏墨的奏书里写得明白,你以女子之身,护住了数千灾民。这份胆识,朝中多少须眉也不及。”
他顿了顿,扬声道:“朕念你功绩卓着,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再赏你‘淑贤’匾额一方,可好?”
殿内响起低低的附和,连空气都透着几分艳羡的暖意。
温照影却在此时屈膝,裙摆铺展如白荷,她抬眸时,目光不卑不亢地对上龙椅:“陛下厚爱,臣女愧不敢受。”
满殿哗然。
温相的手猛地攥紧朝笏,手指有些打颤。
皇帝微怔,随即饶有兴致地挑眉:“哦?是嫌赏赐轻了?”
“非也。”温照影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臣女所求,从不是金银匾额。”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先扫过父亲,那道曾让她敬畏半生的人,此刻却成了她必须迈过的坎。
随即她转回头,字字清晰地叩在金砖上:“臣女想求陛下,允臣女一桩‘旧事’,臣女已与安平侯府世子顾客州,和离已七日有余。”
“你!”温相再也按捺不住,失声低喝,却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龙椅上的帝王沉默片刻,指尖轻叩御案:“和离之事,为何要禀明朕?”
“因这‘旧事’未了。”
温照影抬眼,眼底没有半分怯懦:“顾世子不愿放手,臣女父亲亦以家族颜面相逼,皆言‘女子和离,辱没门楣’。”
“可臣女以为,婚姻若成枷锁,体面便成枷锁。若两心相背,强撑的‘门楣’,不过是朽木危房。”
她顿了顿,声音里浮出一层释然的轻:“臣女与顾世子成婚一年有余,相敬如宾,门当户对,却难抵性情殊途。”
“如今和离,非因怨怼,只为两宽。从此两生欢喜,再无牵扯。”
没有控诉,没有眼泪,甚至连提及顾客州时,都没有贬低他一分。
可正是这份平静里,藏着千钧之力。
她不是在祈求怜悯,而是在宣告一种选择:宁为碎玉,不为瓦全。
皇帝望着她挺直的脊背,忽然朗声笑了:“既然如此!你敢挣开这线,朕便敢给你撑腰!”
“传朕旨意——特允其与顾客州和离之事实!另赐‘世无双’金匾,许其自立门户,此后温顾两家,婚嫁各不相干!”
“臣女温照影,谢主隆恩!”
温照影叩首。
抬眼时,她的眼里闪着光,那是挣脱束缚后,灵魂透出的锋芒。
温相站在原地,朝笏几乎要被他捏碎,却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忽然明白,这个女儿早已不是他能拿捏的棋子。
她的坚韧,是从渡州的风雪里、从死士的刀光里,一点点淬出来的,比任何金印都坚硬。
殿外的阳光漫进来,落在温照影的斗篷上,银狐毛泛着柔和的光。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路,终于能自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