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当初分家的代价-《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

  许娘子微笑着看完三姐妹的互动,又问:“你族长爷爷呢?”

  苏氏的老族长已经有六十来岁,当初苏老三千方百计分家,多亏老族长。

  当初族里看苏老三能在镇子最高档的酒楼当掌柜,族里无不看重,使得分家得以顺利。

  否则,今时今日,她们娘几个都得在老苏家,为那些“吸血蛭虫”做牛做马。

  如今苏老二不在,不知晓老族长的态度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不护着她们,她们得更加防备那一大家子。

  “阿娘,族长爷爷真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呢。他给我一个肉包子,叮嘱我要孝顺阿娘,等小弟长大,咱们一家子便都有依靠。族长爷爷还说,阿娘要是有难处,不妨去找族长爷爷帮忙。”

  苏又夏的一番话,令许娘子陷入沉思,心中掂量着族长有几分真心。

  “阿娘,吃颗糖。”

  许娘子微抬眼,嘴巴便被苏凝秋塞进一颗松子糖。

  嘴巴里甜甜的,有多少年没有尝过甜的滋味?

  随着女儿们一个个出生,做父母的省吃俭用,都省下来给闺女们吃。

  分家前,即使她省,也没能省下什么。

  即使当初分家的代价,是苏老三每月月钱的三分之二无条件上供,分家后,家里过得仍要比在老苏家好。

  老苏家用一个孝字压下来,变相榨取家中财物,她们的日子紧巴巴的。

  万幸无需给老苏家做牛做马,除去月钱额外挣的收入完全属于自家家里,家中逢年过节,偶尔能吃一点唾沫荤腥。

  “阿娘,甜吗?”苏凝秋眨巴大眼睛,希冀地问。

  许娘子揉揉她的头:“好甜,小凝秋孝顺,阿娘知道。”

  苏凝秋笑得甜丝丝的。阿娘高兴,她心里比吃了糖还开心。

  许娘子不想跟女儿们争零嘴,谁想女儿把自认为最好吃的东西塞给她尝。

  石大娘给不多,可她含在嘴里的糖也不能吐出来,干脆给女儿一个肯定的赞许。

  “我去后院给小四送糖果。”

  苏又夏风风火火奔后院去。

  苏迎春也打算去后院宰鱼。

  没多少人知道她们抓了那么多鱼。

  所谓财不外露,去后院处理,在后院腌制晾干,便不会有人看到,也没有旁人置喙的余地,更不会惹来类似卢婶子那样贪心之人的觊觎。

  许娘子回想起后院的由来,心里一阵唏嘘。

  他们分家只分得一间破旧的茅草屋,本来是用来堆放老苏家院子放不下的柴火。

  他们闹分家,首先取得老族长的赞同,村长的支持。

  当时,老苏家的人十分气愤,到头来一毛不拔,他们只分得一间茅草屋。

  苏老三当时悄悄攒了一笔银子,勉强将茅草屋改建成一间像样的屋子。

  尽管如此,下雨天,屋顶仍会漏雨。

  因茅草屋位置偏僻,土质不适合种植粮食,因此茅草屋附近的地价低廉。

  他们夫妻俩考虑到家里的孩子多,一咬牙,买下茅草屋后边的整片荒地,让孩子们在里头玩闹。

  他们还打算种些果子树。家里没多余的银钱买果子吃,自己家种也能解解馋。

  后院靠近山边,很少人进出,也多些隐秘性。

  只不过没来得及攒够银钱买树苗,苏老三便被老苏家推出去从军。

  那时候,她气得气血翻涌,可老苏家偷偷摸摸将苏正阳的名字报上去,害得苏老三不得不辞掉掌柜的工作,最后从军更是丢掉性命。

  许娘子兀自伤怀,卿宝似有所感,发出一阵“咿咿呀呀”。

  许娘子立刻没有了伤心的时间,去哄小人儿。

  苏迎春从厨房里搬出切肉的刀具和实木墩板,抬到后院。

  而此时,苏暖冬正追着苏又夏大呼:“二姐,我追到你,你便给我两颗糖,对不对?”

  “对哒,看看咱们小四的小短腿,能不能追上你二姐。”

  大孩子苏又夏在后院风火轮一般,一边跑一边回头逗小暖冬。

  苏暖冬人小腿短,眼看追不上。

  苏又夏故意慢下来,苏暖冬一把抱住她的大腿,欢呼道:“我抓住啦!我抓住二姐的大腿!”

  苏又夏把三颗糖塞到苏暖冬手里,“乖,这都是你的。”

  “谢谢二姐。”苏暖冬接到手里一瞧,立刻张着小嘴儿,哇的一声。

  “一二三……有三颗哇!”

  苏又夏揉揉她的脑袋,“二姐把自己的糖都给你了,你每天都要乖乖的,喂饱两只鸡还有可爱的兔兔。二姐有好东西,第一个便想到给你。”

  苏暖冬扬起萌萌哒的小脸蛋:“二姐,小四乖乖。”

  哄完苏暖冬卖力干活后,苏又夏拿来另一把刀,搬来矮木凳,从木桶中抓出一条大鱼。

  大鱼的头尾一起甩动,甩得苏又夏满脸水珠,一旁的苏迎春笑得弯了腰。

  苏又夏愤愤然道:“你别笑,我宰鱼的速度可比你快。”

  苏迎春微微昂起小下巴,“那便比比看。”

  然后低头,手起刀落,将一条肥鱼开膛切腹。

  苏又夏一惊,大姐这么一副贤惠样,私以为杀鱼这种活儿,没有她来得干脆利落。

  没想到,是个深藏不露的。

  果然是跟阿爹最久的长女。

  苏又夏再不敢嘚瑟,连忙杀鱼。

  身为苏老三家的二闺女,干活的本领一样都不能落下!

  一桶半的鱼,在姐妹俩的努力下,很快宰完。

  随后用盐腌制一到两个时辰,便能用草绳挂起来,在后院风干。

  收拾完一片狼藉的宰鱼东西后,她们回到里屋,发现在许娘子和苏凝秋的努力下,两箩筐的栗子都去掉刺壳,油光呈亮地堆在地上。

  苏凝秋正把干干净净的油栗倒进箩筐里。

  “我去做饭,你烧水。”

  苏又夏对苏迎春的话无异议,“大姐的手艺比我好,做饭更好吃,自然我来烧水。厨房里的柴禾昨日烧完,我去抱一捆柴禾去灶间。”

  苏迎春亲自下厨,去厨房准备食材。

  苏老三成为掌柜前,是在酒楼当厨师学徒。后被东家看中,当即升为掌柜。

  苏迎春跟阿爹的日子最长久,一身好的厨艺几乎学了个遍,煮出来的食物味道有苏老三的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