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冰里长出金穗穗-《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林英掀开空间竹帘时,晨雾正漫过药田。

  她伸手接住一缕潭水,凉意顺着指尖窜进血脉,这是空间在提醒她,该办正事了。

  蹲在寒潭边,她从衣襟里摸出个小布包。

  三日前从空间药田捡的稻种还带着体温,米黄色的颗粒在掌心里滚成圆溜溜的小团。

  “就你们了。“她对着稻种低笑,指腹轻轻碾过最饱满的一粒,“去寒潭里洗个澡,把坏东西都冲掉。“

  潭水翻起细碎的冰晶,稻种刚触到水面就“咕噜“沉了下去。

  陈默不知何时凑过来,手里的笔记本沙沙作响:“水温零下二度?可稻种没结冰。“

  他推了推眼镜,睫毛上沾着潭边的雾气,“英子,这寒潭的净化......是自动识别杂质?“

  “千年寒潭的灵气。“林英没回头,盯着潭底逐渐透亮的稻种,“原主说这玉坠是祖上传的,许是老辈人早发现了妙用。“

  她伸手捞起一把,稻壳上的泥污竟像被无形的手搓洗过,颗颗晶亮如浸过月光,“半刻钟够了。“

  冰晶壤是头天夜里备好的。

  林英捏起一把,黑土混着寒潭凿下的冰屑,在掌心里既不化水也不僵硬。

  她蹲在雪窑前的空地上,用竹片在窑底划出整齐的垄沟:“冰屑镇着底温,黑土存着空间的热,再盖层温草灰......“

  “秸秆发酵的热。“陈默突然接话,笔尖在本子上划出重重的线,“雪层封顶锁温,底下地脉导热,英子,你这是把冰火两重天生生揉成个小春天!“

  他眼睛发亮,喉结动了动,“我在农校课本上看过温室理论,可谁能想到用寒潭冰压着?“

  林英把稻种均匀撒进垄沟,指尖沾了冰晶壤的凉意:“靠山屯冬天长,等清明再育秧,秋天根本收不上来。“

  她抬头看陈默,睫毛上凝着霜花,“总得抢在冻土开化前,让稻苗在冰里先扎下根。“

  雪窑的门帘突然被风掀起一角。

  林英抬头,正撞进雪窑婆浑浊的眼睛里。

  那老寡妇裹着三层棉袄,怀里还揣着个铜手炉,此刻却抖得像筛糠:“英丫头,我......我守了九十三天窑了。“

  她枯树皮似的手抓住林英的手腕,“昨儿后半夜,冰底下有动静。“

  林英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转身掀开雪窑的草帘,陈默举着煤油灯跟进来。

  窑内的温度比外头高了二十度,积雪覆盖的土垄上结着薄冰,可就在冰层下。

  “绿了!“雪窑婆突然尖叫,手指几乎戳破冰面,“这儿!这儿冒绿尖儿啦!“

  林英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

  指甲盖大的冰壳下,一抹嫩绿正顶开冰晶,像婴儿的小拳头似的往上钻。

  陈默的煤油灯凑近,光线透过冰层,照得那抹绿透亮透亮的,“是芽鞘!“他声音发颤,“稻种发芽了,在冰里!“

  消息比北风跑得还快。

  晌午时分,雪窑外挤了半屯子人。

  林英站在窑口,手起铲落掀开最后一层雪被,百米长的雪窑里,三排翠绿秧苗整整齐齐立着,稻叶舒展如小旗,最壮的几株竟抽出了金黄金黄的穗尖,在冰壳下闪着光。

  “米在冰里长大啦!“春芽儿第一个扑上去。

  这瘦得像根柴的小孤儿踮着脚,鼻尖几乎贴在冰面上,手指轻轻碰了碰金穗,“凉丝丝的,可真软乎!“

  他扭头冲人群喊,“婶子们快看,这穗子比我娘去年晒的干米还金!“

  人群炸了锅。

  王二柱挤到最前头,粗糙的手掌在冰面摩挲:“我打小跟我爹打猎,就没见过冰里长庄稼的!“

  张寡妇抹着眼泪,怀里的小闺女扒着她肩膀往窑里看:“英丫头,我家那二亩薄田......能分我几株不?“

  林英早备好了竹筐。

  她弯腰铲起带冰壳的秧苗,一筐筐递给围上来的村民:“头批秧苗给五户最穷的。“

  她扫过人群里面黄肌瘦的春芽儿,特意多塞了两株,“三日后我去各家田里看,活了的,下月再分第二批。“

  三日后的清晨,林英裹着狼皮斗篷出了门。

  陈默背着竹篓跟在后面,本子里夹满了测量数据:“王二柱家的秧苗,插田时冰壳化了,根须白得跟葱须似的。“

  他哈着白气翻本子,“张寡妇家的更绝,昨天量了株高,比自然育的秧苗多了三寸。“

  “成活率九成。“林英踢开脚边的雪块,嘴角扬了扬。

  她推开张寡妇家的篱笆门,正撞见那女人跪在田埂上,捧着装秧苗的陶盆直抹泪:“英丫头你瞧,这叶子绿得跟油泡过似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当天夜里雪窑外就排起了长队。

  陈默举着马灯登记,笔尖在本子上飞:“刘大娘家要三株,李满囤家五株......“

  他突然抬头,镜片上蒙了层白雾,“英子,我想把雪窑构造图画出来,明天去县里农技站......“

  “等等。“林英摸了摸颈间的玉坠。

  空间里的动静越来越明显了,她昨夜入梦,分明看见药田边缘的泥土在翻涌,上层软得像春天的泥,下层硬得像冬天的冰,中间一道金纹忽明忽暗,像铁轨在地下延伸。

  “地,听懂了话。“她对着玉坠轻声说。

  指尖刚触到坠子,村口的哨岗突然传来梆子声。

  林英抬头,看见二狗子从村头跑过来,棉袄扣子都没系:“英姐!田站长带人来了!“

  田守田的棉鞋踩碎了雪地上的冰壳。

  他圆脸上挂着霜,眼镜片蒙了层白雾,手里攥着本磨破边的《节气历》:“林英!“

  他一脚踹翻脚边的秧苗盆,冰晶混着泥土溅到林英裤腿上,“冰里育稻?你当这是变戏法呢?“

  他抖着《节气历》,“清明才该下秧!

  你坏了地气,来年全屯子喝西北风?“

  林英弯腰捡起被踩碎的秧苗。

  冰壳裂成碎片,露出里面依然翠绿的稻叶。

  她抬头时目光冷得像寒潭水:“田站长,三日后你再来。“她把碎冰拢进手心,“要是这秧苗活不成,我拆了雪窑。“

  田守田的脸涨得通红。

  他挥了挥手,身后跟着的县革委会干事举着本子记:“破坏自然规律,扰乱春耕秩序......“他瞪着林英,“上头已经派了工作组,三日内必须查清!“

  夜里,林英又进了空间。

  药田边缘的泥土还在翻涌,金纹流转得更快了,像有条看不见的龙在地下游。

  她蹲下身,指尖刚触到土层,那泥土竟像活了似的,轻轻裹住她的手指。

  “要变天了。“她对着空间轻声说。

  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狗吠,是村口的哨岗在报信。

  林英掀开竹帘,看见雪地里一串脚印直通雪窑,田守田带的工作组,已经到村口了。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听见空间里传来细微的响动,像是种子破壳,又像是铁轨苏醒。

  明天,该让所有人看看,冰里长出的金穗穗,到底能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