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陈香的梦-《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三人围桌坐下。

  就在狗娃拿起筷子,准备招呼大家开动时,王明远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

  狗娃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冲王明远眨了眨眼。

  王明远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有些疑惑的陈香,神色郑重了几分:

  “陈兄,今日中秋团圆佳节,我与狗娃能在此与你共度,实属缘分。这些时日,蒙陈兄不吝赐教,于学问上助我良多,明远感激不尽。区区薄礼,聊表谢意,还望陈兄莫要推辞。”说着,他将那个用青布包好的册子双手奉上。

  陈香显然没料到这一出,怔住了,看着那青布包,没有立刻去接。

  狗娃早就等不及了,立刻接话,声音洪亮带着十足的真诚:“是啊,陈香哥!我狗娃没啥大本事,也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但我心里把你当最好的朋友,是……是像家人一样的好兄弟!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

  狗娃也急忙进屋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一个不小的包袱。

  他打开包袱,里面是两套叠得整整齐齐的青衫,布料厚实,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精心缝制的,一套是秋日穿的夹衣,一套是厚厚的棉袍。

  袍子上面,还放着两双崭新的布鞋,一双单鞋,一双厚厚的棉鞋。

  狗娃把东西往陈香面前一推,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又有着藏不住的得意:“陈香哥,这是我的礼物!我瞧你平时穿的那几件衣服都旧了,袖子也短了一截,这眼看着天就凉了,我就找山下手艺最好的绣娘给你定做的!你看这针脚,多密实!这棉花,絮得可厚了!冬天穿上保准冻不着!”

  他说着,拿起那件棉袍就在陈香身上比划,然后不由分说地塞进陈香怀里,“你试试,肯定合身!”

  陈香被动地抱着那柔软厚实的新衣新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棉袍细腻的布料,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确实短了一小截的旧衫,清瘦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清晰可见的愕然和……无措。

  他似乎从未在意过这些琐事,却被这个比他年纪还小些的狗娃细心地注意到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看向眼巴巴望着他的狗娃,喉咙动了动,声音比平时更低哑些:“……很好。谢谢……狗娃兄弟。”

  这时,王明远又将那本册子往前递了递:“陈兄,请看这个。”

  陈香这才将目光转向那青布包,小心地接过,解开系绳。

  里面是一本手抄的书册,封面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农桑杂谈》四个字。

  他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一凝!

  册子里记录的,并非寻常农书的陈词滥调,而是一些极为大胆甚至堪称离经叛道的设想!

  比如,将不同品种的果树枝条嫁接,以期获得兼具双方优点的果实;比如,人工辅助不同植株之间的“花粉”传递,试图培育出新的品种;还有对土壤肥力更深层次的探讨,远超当下“粪多力勤”的粗放概念……

  这些想法,天马行空,却又隐隐指向某种更深层的规律。

  陈香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

  他知道王明远于农事上常有惊人之语,每每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新天地的大门,门后是取之不尽、令人心驰神往的宝藏。

  他送的这本农书,不用想,其价值绝非寻常笔墨可以衡量。

  两件礼物,一件温暖实在,呵护他的身体;一件启迪心智,照亮他的前路。

  都是真正懂他、惜他之人所赠。

  “这……”陈香抬起头,看向王明远,又看看狗娃,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此刻已然满是各种交织的情绪。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感谢的话,却最终只化作一句:“多谢明远兄……厚赠,”声音里则带着明显的哽咽。

  这似乎是他记忆中,除了早逝的爹娘之外,第一次如此郑重地收到来自“外人”的礼物。

  家人……狗娃之前说的话,忽然在他心头再次响起。

  “哎呀,谢啥!都是自家人!”狗娃见他收下,高兴得一拍大腿,连忙招呼。

  “好了好了,礼也送完了,咱们快吃饭吧!菜都凉了!陈香哥,你快尝尝这月饼,我特意多放了糖,甜着呢!”

  这一顿饭,吃得格外温暖。

  狗娃兴奋地絮叨着往年清水村过中秋的趣事,说村里如何搭台唱戏,孩子们如何满村跑玩捉迷藏,奶和娘如何熬夜做月饼分送邻里……

  他说得绘声绘色,还不忘对陈香发出邀请:“陈香哥,等以后有机会,你一定得去咱们清水村看看!我让我娘和我奶给你做最拿手的臊子面!咱们那地方,虽然没这边书院气派,但人情味足!热闹!咱们……咱们就像家人一样!”

  王明远也微笑着附和,说起家乡风物。

  陈香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嘴角噙着一丝极淡、却真实存在的笑意。

  当狗娃说到“家人”时,他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然后,抬起眼,看着狗娃亮晶晶的眼睛和王明远温和的笑容,很轻、却很肯定地应了一声:“好。”

  月色渐深,清辉满院,宴席终散。

  陈香抱着新衣和书册回到隔壁院子,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点灯夜读。

  他将衣物仔细收好,把王明远赠的书册放在枕边,然后简单洗漱后,便吹熄了灯,和衣躺下了。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流淌。

  也许是今日过于“热闹”,也许是那声“家人”触动了他刻意尘封的心弦,陈香很快沉入梦乡。

  他很少梦到那么久远、那么清晰的童年。

  梦里,天空是那种洗过的湛蓝。

  记忆里小时候的村落,似乎有家挺大染坊,于是家家户户的门前院后,都搭着高高的竹架,晾晒着好多刚染好的布。

  长长的布匹从架子上垂落,在阳光下随风轻轻摆动,赤橙黄绿青蓝紫,像一片片流动的、彩色的云霞,又像无数道绚烂的瀑布,将整个村子装点得如同仙境。

  他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最爱在层层叠叠、望不到头的布匹迷宫里追逐嬉戏,柔软冰凉的布料拂过脸颊,带来好闻的、混合着阳光和植物染料的气息。

  他们在彩色的光影里穿梭,笑声传出很远……

  每当他跑得气喘吁吁,终于从一片靛蓝色的“河流”中钻出来时,眼前总会豁然开朗。

  阳光灿烂地洒下来,不远处,就是自家那栋熟悉的、带着小院的土坯房。

  院门口,永远站着两个身影。

  男的穿着短褂,笑容憨厚,面容清晰;女的围着布裙,眼神温柔,但面容看不真切。

  他们看着他,脸上带着宠溺又无奈的笑,朝他张开手臂:“香儿,又跑去哪儿野了?爹娘找到你啦!快回家,月饼快烤好啦!”

  “爹……娘……”梦中的陈香喃喃着,向着那温暖的光影跑去,想要扑进那期盼已久的怀抱。

  “香儿好想你们啊……你们为什么……从来不来看香儿……连梦里……都这么少……”

  影像开始模糊,爹娘的笑容渐渐淡去。

  梦中的小陈香似乎想起了什么,努力地仰起头,对着那即将消散的光影,用带着哭腔却充满自豪的语气喊道:

  “爹!娘!你们别担心!香儿长大了!香儿有了两个很好的朋友!

  他们……他们拿我当家人呢!香儿也有家人了!

  香儿以后……再也不会孤单了……”

  月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陈香略显苍白的脸上。

  睡梦中,他那总是微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嘴角微微向上弯起一个清浅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一个孤独了太久的灵魂,在这个象征团圆的夜晚,终于做了一个前所未有、温暖而安详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