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殿下真是大禹之福啊!-《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陛下,六殿下求见!”

  御书房外响起公公的声音。

  大禹皇帝内心逐渐冷静了下来,调整好心态,道:“让他进来!”

  “是!”

  御书房大门开启,十六岁的六皇子大步走了进来。

  他面容俊朗,英气十足,身上自有一股不可言语的皇族贵气。

  “儿臣参见父皇!”

  六皇子撩起衣袍,刚要下跪,大禹皇帝便摆手道:“你是朕的儿子,御书房里就别跪了。”

  六皇子眼珠子猛地一瞪。

  大概没想到父皇竟然转性了,以前父皇最讲规矩,说什么宫里只有君臣,没有父子。

  没想到现在却给他特权。

  六皇子忍不住想,会不会是他太过优秀,可能父皇要立他为储君?

  嗡~

  六皇子想到这里,激动的身体抑制不住颤抖。

  “胤恕,身体不舒服?”大禹皇帝道。

  “没有,儿臣很好,儿臣只是感动……”六皇子胤恕擦了擦眼角。

  “感动什么?”

  “父皇关心儿臣,儿臣感动。”

  大禹皇帝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一件事,那就是这些年来,对几个皇子确实冷淡了一下。

  如今大皇子归来,将他当成储君培养就好,其他皇子就不必太过苛责了。

  “傻孩子!”

  大禹皇帝上前轻拍了拍六皇子胤恕的肩膀。

  “父皇!”

  胤恕快哭了,都说天家无情,那是因为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储君。

  面对储君的时候,也跟寻常人家一样。

  “身为大禹皇子,怎么能轻易落泪?”大禹皇帝正色道。

  “是!”

  六皇子胤恕连忙调整好心态,更加确定父皇将他当储君培养了。

  先是给枣,再是鞭策,流程完全契合。

  “此番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大禹皇帝问道。

  六皇子胤恕道:“父皇,此番京城中秋诗会中,儿臣结识了大禹顶尖天骄人杰,亲眼见证了贯州贯府诗词出世,所以儿臣想在洪都县的滕王阁,举办一次诗会,纪念滕王元婴……”

  大禹皇帝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缕哀愁。

  滕王!

  这是他的皇兄,也是给予他最多关心和帮助的王爷。

  他当年能够稳坐帝位,滕王功不可没。

  可惜滕王早年跟他征战,身体落下隐疾,这才英年早逝……

  而滕王阁,也是为了纪念皇兄滕王而建造的阁楼,地方也坐落在滕王府所在的洪都。

  而过些天,恰好就是滕王的忌日。

  “邀请的可是儒家天骄名流?人品如何?滕王阁意义重大,莫要污了滕王的名声……”

  大禹皇帝有些不放心,万一都是些半吊子水平的读书人,坏了滕王的名声就不好了。

  所以这事,他想慎重一些。

  “父皇放心,儿臣会严格把关,只会让世人铭记滕王,绝不会污了滕王的名声。”

  六皇子胤恕正色道。

  这次诗会很重要,他打算将京城的儒家学士天骄,和书院一些大儒都请来。

  抓住时间在儒家学士人群中刷存在感,好感越多,越有机会成为储君。

  到时候他还会邀请朝廷大臣的子女,一块儿观摩。

  朝廷大臣早晚会死。

  而顶替位置的大概率也是达官显贵之子,所以……他也得接续上。

  大禹皇帝点头道:“本来朕很不喜欢皇子们舞文弄墨,丢了祖宗的传承……”

  “但治理国家靠的不止是拳头上的力量,更是要靠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所以这事……朕允了!”

  六皇子胤恕激动坏了,兴奋道:“儿臣谢父皇恩准!”

  “下去吧!”

  “是!”

  六皇子胤恕心满意足的离开,走出御书房后,身体更加颤抖的厉害。

  他太激动了。

  刚才父皇还跟他提到了四个字‘治理国家’,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种种变化都在告诉他……他可能已经是当成大禹储君来培养了。

  因为以前父皇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人是不可能突然变卦的。

  如果变了,那肯定是心中有了决定。

  “纵观众多皇子,唯有我天资最高最好,十六岁的六品,有父皇年轻时的天资……”

  六皇子胤恕握了握拳,对储君之位势在必得。

  因为没有皇子比他更优秀。

  ……

  此时。

  载着宁浩跟曹公还有韩子立的马车,正在官道上奔驰。

  速度不慢。

  但宁浩很想说,没有儒家学士的吹牛逼,这速度还是太慢了。

  这马车最多日行千里。

  赶到京城恐怕都不知道多少天后。

  宁浩有点怀念上辈子坐的高铁飞机,这马车也就飞起来才舒服,路上还是太颠了。

  “曹公,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到京城?”宁浩问道。

  他想提醒一下曹公,找读书人吹个牛逼吧!

  “明日中午大概能到。”曹公道。

  “明日中午?”

  宁浩眼珠子都险些瞪了出来,惊讶道:“曹公,这去京城的路……可不短吧!”

  “十万八千里!”

  “那这么走下去,明天能到?”

  宁浩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曹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换成飞机来也要连续好几天的飞行。

  “当然不会这么走……”

  曹公微微一笑,道:“还有半个时辰,我们会抵达一个小镇,找到一个屠夫。”

  “屠夫?”

  宁浩有些迷糊,屠夫跟赶赶路有什么区别?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曹公突如其来的哑谜,也是宁浩没有想到的。

  但是宁浩也没有再问什么。

  问就是人微言轻。

  见韩子立在角落中捧着书籍蹲坐着,宁浩问道:“子立,在看什么书呢?”

  “不是书……是我写的话本手稿……”韩子立不好意思了起来。

  “话本?我瞧瞧。”

  宁浩顿时来了兴趣,他知道韩子立擅长写文章,没想到这都发展出业余爱好。

  拿过韩子立递来的话本手稿,宁浩不由地眼睛一亮。

  我靠,读书成圣人?

  这名字取的就很有噱头。

  要是交给书坊出版,绝对能赚一笔。

  “不错啊,看你写的话本梗概,这是写流落民间的皇子,读书成圣的故事?”宁浩赞许道。

  不过写皇子这个……不会被下大狱?

  故事倒是挺好的。

  一旁的曹公听到这话,则是眉心跳了跳,他狐疑地看了眼韩子立。

  这小子……莫非猜到了?

  不可能吧!

  韩子立点头道:“是啊,而且我还打算写这个流落民间的皇子,在八品立命的时候,就写他立下少爷您的四句立命宏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皇子该有的大宏愿!”

  韩子立对这个话本似乎很上心,每每说到一些地方,让宁浩都觉得莫名地爽。

  然而。

  一旁的曹公听到韩子立说宁浩的大宏愿后,眼神中尽是不可思议之色……

  惊讶!

  震惊!

  这让他想到宁浩在问心堂的考核答案:法理面前,众生平等!

  这不就是在践行为生民立命的宏愿吗?

  大殿下当真是大禹之福啊!

  ——————

  【迟到啦~对不起宝宝~】